「所以,為什麽呢?」
「有什麽問題麽?」
扭頭看著一個長相用好聽的話來說是不佳,難聽一點就是有點醜的少年小心翼翼看著自己時曹丕眨了眨眼睛,把自己的書直接拿了出來:「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都是『子曰』。隻有孔子才能被認為是『子曰』麽?他明明叫孔丘,世人卻從來不用他的本名去稱唿他,他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龐統突然明白為什麽鄭玄不想出門,而學館中所有人對著這些小朋友也是能避則避了。因為這個問題……確實有些難迴答。
世人不用本名去稱唿孔子,孔子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子是尊稱,因此這位老人家應該是會高興的。但是若是以此連本名都快要忘了,隻知「子曰」而不知「子其誰」,那也確實是會覺得傷心。
簡單說出了下自己的看法,得到曹丕一個恍然又還是困惑的表情,龐統難得機智了一把,主動開始詢問他的學習進度。曹丕看他的樣子也不好拒絕,隻能老老實實把自己學到哪裏都答了。
「這些都是一年內學的?」
「算起來學了一年多了,我是去年四月入學的。」
「之前呢?可有開蒙?」
「有!阿翁與大兄都教過我,阿娘還有,還有姐姐也給我講過。」
在來之前就被郭璦囑咐了好多遍「不要對別人說你是主公的兒子」,曹丕老老實實聽著自家班長的話,隻覺得她真是人如其字,不愧是個「女王」:「我覺得我學得還行。」
這已經不是還行了,眼前這個小孩隻是簡單啟蒙、但在一年已經開始在讀《春秋》、甚至於對《春秋典故》知曉不少。濟南幼學……確實有著不同尋常的教習方法。
別的不說,字全認識,就已經很厲害了。
「那你可有練字?」
「有,不過我們寫的可能不太一樣。」
曹丕摸出他的一截鉛筆,想了想索性塞進了龐統手中:「我才六歲,學校說了得七歲才能握筆,所以我們先用炭筆學著寫字形。唐老師說我太小手裏沒力氣,這樣先將每個字都瞭然於胸、再練軟筆會事半功倍。」
龐統拿著那支炭筆愣了愣,隨即又把筆推還給了曹丕:「還是不了,這是你的東西,君子不奪人所好。」
「沒事你拿著,或者這樣吧!」
曹丕突然笑了起來,伸手拉著龐統直接往前,說一不二的態度和強硬的表現更讓龐統手足無措起來:「小哥哥你跟著我來,我教你做一支炭筆好了!」
「做炭筆?這要怎麽做?」
「我先去和唐老師說要出門,看她願不願意帶我出來。廩丘應該有紙作坊,炭筆很便宜,用邊角料再加點黑乎乎的東西就行。實在難用,竹筒筆吸墨來寫也好用!」
竹,竹筒筆又是什麽?
龐統稀裏糊塗就被曹丕一路拉出門,結果身邊還浩浩蕩蕩跟著幼學的另外幾個以及一些廩丘學館的學子,問了問才知道都是被濟南幼學孩子們用的「炭筆」與「竹筒筆」給吸引著過來的。
「若是這樣的話,日會不會無人用毛筆了?」
「我倒是不覺得,他們也說了日會再用毛筆練字。再說你要擔心這個,還不如捫心自問下,你願意用竹簡,還是願意用紙?」
「紙太貴了,要和竹簡一個價,那我還用說麽,那肯定是用紙啊。」
「這不就是?若是貧寒學生買不起毛筆,用個炭筆鉛筆向學,又有何不可?再說你有看到《熹平經注》的字了麽?比隸好寫許多,而且還簡單了不少,又特別工整漂亮。你用慣了隸,還想迴去寫篆書不成?」
廩丘學子的小聲談話逐漸以廩丘為重心轉到兗州,再從兗州傳遞到了不同的地界。被拘束但並沒有太過於虐待的劉協看著鍾繇送來的炭筆好奇地摸了摸,又摸了摸兗州曹操給自己送來的紙,小心翼翼地用黑乎乎的筆往上輕輕地按了個點。
的確如同教自己習字的鍾繇所言,這些都是可以寫字的。
驚訝與喜悅徘徊在這位少年皇帝心中,同時還有些惶恐。他當然也想要好好學習,也想要重振漢室,可是現在,現在他又能做什麽呢?
身不由己,行不如人,他想要重新成為一個皇帝,太難了。
伸手摸著那本《熹平經注》,看著蔡琰的名字劉協卻又打了個冷戰,仿佛是想到蔡邕又聯想到了王允與董卓,慢慢把書放到旁邊,最還是咬牙把它重新拿了迴來。
不管如何,他還是得看看這本書。而且……
如果,如果說他封賞了蔡琰,蔡琰會不會和她父親竭盡全力為董卓做事一樣,也會為自己竭盡全力?
並不知道劉協現在的想法,姚珞隻知道別人不開心她就十分開心——原因無他,孔融在的北海,出事兒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她之前的那封給孔融的迴信成了導火索。孔融這人也沒啥喜好,就是好個麵子。然而他這好麵子不要緊,一樁一樁曾經幹過的他自己都要忘記的事情卻被姚珞認真擺放串聯起來硬是寫了封一看就讓人感嘆絕對會流傳下去的罵書,他就知道不好了。
北海黃巾一直都在鬧騰,今天這裏起個義玩玩,明天那裏叛個亂瞧瞧,打一槍換個地方簡直讓人根本都沒法徹底把人給找出來。縮在城裏的老爺們當然不打緊,反正攻城是肯定攻不下來的,而且他們把入城條件卡得很死,要麽給錢,要麽交地,沒有第二種選擇。
「有什麽問題麽?」
扭頭看著一個長相用好聽的話來說是不佳,難聽一點就是有點醜的少年小心翼翼看著自己時曹丕眨了眨眼睛,把自己的書直接拿了出來:「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都是『子曰』。隻有孔子才能被認為是『子曰』麽?他明明叫孔丘,世人卻從來不用他的本名去稱唿他,他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龐統突然明白為什麽鄭玄不想出門,而學館中所有人對著這些小朋友也是能避則避了。因為這個問題……確實有些難迴答。
世人不用本名去稱唿孔子,孔子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子是尊稱,因此這位老人家應該是會高興的。但是若是以此連本名都快要忘了,隻知「子曰」而不知「子其誰」,那也確實是會覺得傷心。
簡單說出了下自己的看法,得到曹丕一個恍然又還是困惑的表情,龐統難得機智了一把,主動開始詢問他的學習進度。曹丕看他的樣子也不好拒絕,隻能老老實實把自己學到哪裏都答了。
「這些都是一年內學的?」
「算起來學了一年多了,我是去年四月入學的。」
「之前呢?可有開蒙?」
「有!阿翁與大兄都教過我,阿娘還有,還有姐姐也給我講過。」
在來之前就被郭璦囑咐了好多遍「不要對別人說你是主公的兒子」,曹丕老老實實聽著自家班長的話,隻覺得她真是人如其字,不愧是個「女王」:「我覺得我學得還行。」
這已經不是還行了,眼前這個小孩隻是簡單啟蒙、但在一年已經開始在讀《春秋》、甚至於對《春秋典故》知曉不少。濟南幼學……確實有著不同尋常的教習方法。
別的不說,字全認識,就已經很厲害了。
「那你可有練字?」
「有,不過我們寫的可能不太一樣。」
曹丕摸出他的一截鉛筆,想了想索性塞進了龐統手中:「我才六歲,學校說了得七歲才能握筆,所以我們先用炭筆學著寫字形。唐老師說我太小手裏沒力氣,這樣先將每個字都瞭然於胸、再練軟筆會事半功倍。」
龐統拿著那支炭筆愣了愣,隨即又把筆推還給了曹丕:「還是不了,這是你的東西,君子不奪人所好。」
「沒事你拿著,或者這樣吧!」
曹丕突然笑了起來,伸手拉著龐統直接往前,說一不二的態度和強硬的表現更讓龐統手足無措起來:「小哥哥你跟著我來,我教你做一支炭筆好了!」
「做炭筆?這要怎麽做?」
「我先去和唐老師說要出門,看她願不願意帶我出來。廩丘應該有紙作坊,炭筆很便宜,用邊角料再加點黑乎乎的東西就行。實在難用,竹筒筆吸墨來寫也好用!」
竹,竹筒筆又是什麽?
龐統稀裏糊塗就被曹丕一路拉出門,結果身邊還浩浩蕩蕩跟著幼學的另外幾個以及一些廩丘學館的學子,問了問才知道都是被濟南幼學孩子們用的「炭筆」與「竹筒筆」給吸引著過來的。
「若是這樣的話,日會不會無人用毛筆了?」
「我倒是不覺得,他們也說了日會再用毛筆練字。再說你要擔心這個,還不如捫心自問下,你願意用竹簡,還是願意用紙?」
「紙太貴了,要和竹簡一個價,那我還用說麽,那肯定是用紙啊。」
「這不就是?若是貧寒學生買不起毛筆,用個炭筆鉛筆向學,又有何不可?再說你有看到《熹平經注》的字了麽?比隸好寫許多,而且還簡單了不少,又特別工整漂亮。你用慣了隸,還想迴去寫篆書不成?」
廩丘學子的小聲談話逐漸以廩丘為重心轉到兗州,再從兗州傳遞到了不同的地界。被拘束但並沒有太過於虐待的劉協看著鍾繇送來的炭筆好奇地摸了摸,又摸了摸兗州曹操給自己送來的紙,小心翼翼地用黑乎乎的筆往上輕輕地按了個點。
的確如同教自己習字的鍾繇所言,這些都是可以寫字的。
驚訝與喜悅徘徊在這位少年皇帝心中,同時還有些惶恐。他當然也想要好好學習,也想要重振漢室,可是現在,現在他又能做什麽呢?
身不由己,行不如人,他想要重新成為一個皇帝,太難了。
伸手摸著那本《熹平經注》,看著蔡琰的名字劉協卻又打了個冷戰,仿佛是想到蔡邕又聯想到了王允與董卓,慢慢把書放到旁邊,最還是咬牙把它重新拿了迴來。
不管如何,他還是得看看這本書。而且……
如果,如果說他封賞了蔡琰,蔡琰會不會和她父親竭盡全力為董卓做事一樣,也會為自己竭盡全力?
並不知道劉協現在的想法,姚珞隻知道別人不開心她就十分開心——原因無他,孔融在的北海,出事兒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她之前的那封給孔融的迴信成了導火索。孔融這人也沒啥喜好,就是好個麵子。然而他這好麵子不要緊,一樁一樁曾經幹過的他自己都要忘記的事情卻被姚珞認真擺放串聯起來硬是寫了封一看就讓人感嘆絕對會流傳下去的罵書,他就知道不好了。
北海黃巾一直都在鬧騰,今天這裏起個義玩玩,明天那裏叛個亂瞧瞧,打一槍換個地方簡直讓人根本都沒法徹底把人給找出來。縮在城裏的老爺們當然不打緊,反正攻城是肯定攻不下來的,而且他們把入城條件卡得很死,要麽給錢,要麽交地,沒有第二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