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圍觀的姚珞麵對著百來個人的注視先是一愣,隨即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先給鄭玄行了個禮:「見過鄭師,我有一問,望鄭師賜教。」
「講。」
「《儀禮》所言,對人否?」
姚珞這一句話問得讓所有人都有些詫異,鄭玄卻眼前一亮,摩拳擦掌著知道馬上好戲就要來了:「《儀禮》所言皆為禮節,自是對人。」
「男為人否?」
「然。」
「女為人否?」
「自然也為人。」
「那這世上何以分男女?」
「……」
心裏暗罵了一句,鄭玄看著給自己埋坑的姚珞,摸著鬍子的手頓了頓,最後還是用著最中規中矩的說辭:「道分陰陽,人分男女。男為陽,女為陰,陰陽交融,為天地之道。」
「道分陰陽,而女為陰,那又為何稱之為男女?」
姚珞笑了起來,聲音在這瞬間變得有些刻薄:「因此在我看來,當是女男才對。」
聽著周圍所有人的譁然與裏麵隱藏著的罵聲,姚珞也不急,慢吞吞地用自己的摺扇拍著手心,哪怕周圍再嘈雜,她的聲音卻依舊能夠進入每一個人的耳朵:「為士族者,自周天子代商、春秋戰國始有姓有氏,鄭師認為如何?」
「不錯。」
「後自始皇帝,無論貴族,為人者即可有姓有氏,對否?」
在秦始皇大統一之後所有人都可以擁有姓氏,這點鄭玄很確定地點頭:「然。」
「自高祖漢起,無氏而有姓。自此,姓氏合一,姓為前,氏在後。當今之人已不知何氏,隻知有姓。」
說到這裏姚珞終於憋不住笑,樂嗬嗬地一把開扇,露出絹布上麵上的梅花:「冠姓者,『女生人』也。當今世人隻知為『女生』,而非『男生』,所謂姓氏皆為母親所留,我言女男又有何不可?」
「所以你是覺得,『從』為輔佐?」
「這就要說到之前的問題了,《儀禮》,人言乎?」
姚珞一下一下扇著風,身著青衣頭上綰髮,站在最中間氣勢卻是讓周圍百人的氣勢全都壓了下來。而在這個時候聽說姚珞去了廩丘學館摸過來的曹操也聽了大半,對著頭皮發麻的程昱輕笑:「仲德,你又在慌什麽?」
「英存這話要是傳出去……」
「別急啊,你聽下去,她可滑溜了。」
姚珞也不想再等旁邊學子迴應,聲音愈加清朗起來:「既然為人言,其中所寫也為眾人從之。吾等學生自幼學習經典,當為遵從書中意。」
所以弄到最後,她又是偏向的「遵從」??
感覺到周圍學子麵色詭異卻又不敢再開口的模樣,姚珞歪了歪頭,再次抬手作揖:「我又有一問,還望諸位賜教。」
什麽?還來?
看著百人學生瞬間不敢再開口的樣子鄭玄嘆了口氣,所以他不可能收這百人為學生的。這就怕了,姚珞都沒用真本事呢:「你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對。」
「那正巧。」
姚珞伸手點出旁邊兩個姑娘,笑眯眯地看著鄭玄開口:「吾等女子有三人在此,鄭師可稱吾等一句師?」
這話過於尖銳,卻又完全脫胎於《論語》。如果說鄭玄搖頭,那麽他就是反對孔子所言,必然要提出一個新的論點。但如果說鄭玄點頭……
那麽《儀禮》這個時候的「三從四德」中女子要遵從男人的話,就徹徹底底是錯誤的了。因為既然是老師,那麽老師又怎麽可能遵從弟子?
詭辯,這是詭辯!白馬非馬之說,無稽之談!
可是這一套邏輯下來完美無缺,根本就找不到能夠翻過去的點。不僅如此,連鄭玄也被侮……
等下,為什麽鄭玄笑得那麽開心。
「不錯不錯,我確實應當稱你為師。師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所屬貴賤。就如同我,我不知道如何紡線,如此一來,織女當得我師。同理亦然,我若想要學習紡線,為何不可?若是織女說『此為我獨門秘訣不好傳於外人』那也便罷了,但若是你說『你身為男子怎可學紡線』,卻非有理之言。」
本來以為這個陌生女子所言已經是有些過於抬高,誰知道鄭玄居然將這個論題繼續往上抬,直接抬高到了常世禮節與學習的高度:「反之,織女問我可否隨之習字,我自然是欣而應允。但若是我言『爾等女子不可習字』,又何談『師』?。」
「由此可知,若人隻遵從而無己身意願,那與傀儡又有何異?正因人有所想,有所知,有所求,因此為人。三人行必有我師,身為人者,也不當從來都以書中言論為真,不可從而論之。真意與否,自在心中。」
鄭玄的聲音隆隆,甚至於表情裏還多了點鄭重:「故曰,有教無類,理存於心。」
「珞,謹受教。」
看著姚珞對著自己行禮的樣子鄭玄笑眯眯地走到他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聲音裏也多了點抱怨:「怎麽來了也不和我說?」
「本來不想打擾的,可這不是您點了我的名?」
姚珞裝出來滿臉委屈,也懶得再管那些學子終於認出她是誰的驚愕,小心翼翼扶著老爺子走出門:「弄得我不得不再和您槓一下,您真是越老越愛玩,忘記以前被我槓到頭疼了?」
「那能一樣麽?真理越辯越明,今日這一出,保證讓你我師生二人名傳千秋。」
「講。」
「《儀禮》所言,對人否?」
姚珞這一句話問得讓所有人都有些詫異,鄭玄卻眼前一亮,摩拳擦掌著知道馬上好戲就要來了:「《儀禮》所言皆為禮節,自是對人。」
「男為人否?」
「然。」
「女為人否?」
「自然也為人。」
「那這世上何以分男女?」
「……」
心裏暗罵了一句,鄭玄看著給自己埋坑的姚珞,摸著鬍子的手頓了頓,最後還是用著最中規中矩的說辭:「道分陰陽,人分男女。男為陽,女為陰,陰陽交融,為天地之道。」
「道分陰陽,而女為陰,那又為何稱之為男女?」
姚珞笑了起來,聲音在這瞬間變得有些刻薄:「因此在我看來,當是女男才對。」
聽著周圍所有人的譁然與裏麵隱藏著的罵聲,姚珞也不急,慢吞吞地用自己的摺扇拍著手心,哪怕周圍再嘈雜,她的聲音卻依舊能夠進入每一個人的耳朵:「為士族者,自周天子代商、春秋戰國始有姓有氏,鄭師認為如何?」
「不錯。」
「後自始皇帝,無論貴族,為人者即可有姓有氏,對否?」
在秦始皇大統一之後所有人都可以擁有姓氏,這點鄭玄很確定地點頭:「然。」
「自高祖漢起,無氏而有姓。自此,姓氏合一,姓為前,氏在後。當今之人已不知何氏,隻知有姓。」
說到這裏姚珞終於憋不住笑,樂嗬嗬地一把開扇,露出絹布上麵上的梅花:「冠姓者,『女生人』也。當今世人隻知為『女生』,而非『男生』,所謂姓氏皆為母親所留,我言女男又有何不可?」
「所以你是覺得,『從』為輔佐?」
「這就要說到之前的問題了,《儀禮》,人言乎?」
姚珞一下一下扇著風,身著青衣頭上綰髮,站在最中間氣勢卻是讓周圍百人的氣勢全都壓了下來。而在這個時候聽說姚珞去了廩丘學館摸過來的曹操也聽了大半,對著頭皮發麻的程昱輕笑:「仲德,你又在慌什麽?」
「英存這話要是傳出去……」
「別急啊,你聽下去,她可滑溜了。」
姚珞也不想再等旁邊學子迴應,聲音愈加清朗起來:「既然為人言,其中所寫也為眾人從之。吾等學生自幼學習經典,當為遵從書中意。」
所以弄到最後,她又是偏向的「遵從」??
感覺到周圍學子麵色詭異卻又不敢再開口的模樣,姚珞歪了歪頭,再次抬手作揖:「我又有一問,還望諸位賜教。」
什麽?還來?
看著百人學生瞬間不敢再開口的樣子鄭玄嘆了口氣,所以他不可能收這百人為學生的。這就怕了,姚珞都沒用真本事呢:「你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對。」
「那正巧。」
姚珞伸手點出旁邊兩個姑娘,笑眯眯地看著鄭玄開口:「吾等女子有三人在此,鄭師可稱吾等一句師?」
這話過於尖銳,卻又完全脫胎於《論語》。如果說鄭玄搖頭,那麽他就是反對孔子所言,必然要提出一個新的論點。但如果說鄭玄點頭……
那麽《儀禮》這個時候的「三從四德」中女子要遵從男人的話,就徹徹底底是錯誤的了。因為既然是老師,那麽老師又怎麽可能遵從弟子?
詭辯,這是詭辯!白馬非馬之說,無稽之談!
可是這一套邏輯下來完美無缺,根本就找不到能夠翻過去的點。不僅如此,連鄭玄也被侮……
等下,為什麽鄭玄笑得那麽開心。
「不錯不錯,我確實應當稱你為師。師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所屬貴賤。就如同我,我不知道如何紡線,如此一來,織女當得我師。同理亦然,我若想要學習紡線,為何不可?若是織女說『此為我獨門秘訣不好傳於外人』那也便罷了,但若是你說『你身為男子怎可學紡線』,卻非有理之言。」
本來以為這個陌生女子所言已經是有些過於抬高,誰知道鄭玄居然將這個論題繼續往上抬,直接抬高到了常世禮節與學習的高度:「反之,織女問我可否隨之習字,我自然是欣而應允。但若是我言『爾等女子不可習字』,又何談『師』?。」
「由此可知,若人隻遵從而無己身意願,那與傀儡又有何異?正因人有所想,有所知,有所求,因此為人。三人行必有我師,身為人者,也不當從來都以書中言論為真,不可從而論之。真意與否,自在心中。」
鄭玄的聲音隆隆,甚至於表情裏還多了點鄭重:「故曰,有教無類,理存於心。」
「珞,謹受教。」
看著姚珞對著自己行禮的樣子鄭玄笑眯眯地走到他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聲音裏也多了點抱怨:「怎麽來了也不和我說?」
「本來不想打擾的,可這不是您點了我的名?」
姚珞裝出來滿臉委屈,也懶得再管那些學子終於認出她是誰的驚愕,小心翼翼扶著老爺子走出門:「弄得我不得不再和您槓一下,您真是越老越愛玩,忘記以前被我槓到頭疼了?」
「那能一樣麽?真理越辯越明,今日這一出,保證讓你我師生二人名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