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他終於不再隻是迴到「房子裏」,而是真正有了一個「家」。
姚珞與陳宮成婚第二天後就有不少人看著這對夫妻倆相攜出門準備前往範縣,算是告知陳宮祖父與父母成親一事。讓一些人盯著的是夫妻倆似乎並沒有誰先誰後,而出門帶上的人甚至於都沒有一個是兗州軍中人,大多都是衛茲商隊中的護衛。
「的確,我家阿鄭十六歲都沒到,參軍肯定不行。」
姚珞笑眯眯地看著依舊因為年齡沒到被打迴去而垂頭喪氣的鄭西,聲音裏多了點寬慰:「規定了滿十八歲才能參軍,狗子那會兒還是第一次招兵不規範才被他鑽了個空子,以後你可有看到有人出岔子的?」
「為何一定要十八歲?」
「因為這個時候你大約也對自己有所了解,身體也已經長成,能夠負擔得起軍中訓練了。」
迴答這個問題的倒是陳宮,他也知道因為鄭西的名字剛好和當年橋玄鄭玄兩個人給姚珞取的「正熙」字音一模一樣,才對這個小姑娘也多投了一點關注過去:「趁現在到處走走看看,也好學點文章認字。」
「我認了挺多了。」
「那你背個什麽來給我聽聽?」
鄭西聽到這個就立刻精神起來,很是認真地把一篇文給背完後殷切地看向了姚珞,下一秒就被這對新婚夫妻倆挑著字眼砸了一大堆問題過來,硬是被問到了個頭昏眼花。
「唉,還得學。」
姚珞看鄭西聽到她聲音就立刻跑遠的模樣裝腔作勢地揮了揮手中摺扇,側頭看著悶笑的陳宮挑眉:「怎麽了?有問題?」
「這倒沒有。」
在對待姚珞時陳宮一向都是「姚珞不會做錯,錯的肯定是別人包括他」這種態度,微微搖頭後聲音平緩:「我在想,奉孝把呂奉先支使到哪裏去了。」
關於這點姚珞也有些無奈,郭嘉做戲一向都不會給人留下任何把柄,如果留下了,那鐵定就是他故意留下想要人摸過來。而夏侯淵以前在軍營可是被郭嘉整慘了,聽話順序基本就是郭嘉夏侯惇和她,她要是開口問夏侯淵,他肯定會給她指明方向。
然而郭嘉保密工作根本就不用做,因為誰都不知道呂布這隻撒手沒去哪兒了。
「這麽看來,呂奉先肯定不是大批量人馬,三三兩兩、或者扮作行商都有可能。」
「偌大一個東郡,找得到人麽?」
姚珞沉默了一會兒後卻若有所思地看向了範縣,她倒是覺得按照郭嘉這樣不肯透露的模樣,反而說明了呂布現在應該是在範縣。
但是他能在那裏等多久、能不能「恰巧」撞上他們,卻不是兩邊都能確定的事情了。
呂布這邊也同樣心焦,盯著郭嘉送來的信死命看了良久,實在是不知道這位在戰場上滑不留手讓他氣到跳腳的軍師祭酒到底在想什麽。
「咱們這麽跑來東郡,真的沒問題?」
緊趕慢趕著在郭嘉算好的時間到了範縣,一路上通暢得都讓呂布有點不敢相信。不過他也就帶著高順張遼兩個人,路上被放過去再繞繞彎彎倒是也不算太難。高順站在旁邊心不在焉地看著路邊小攤,看著整個範縣雖說緊張、卻有並沒有太害怕的模樣若有所思地買了條新編的絡子。
「奉先,是咱們有求於人。」
高順當然知道呂布現在麵臨的僵局,但這局說真的他們沒法破,隻能依靠外力,因此自己顯得焦慮也算正常:「實在不行……就直接迴去打陳留。」
「郭奉孝那傢夥,太陰了!」
想到郭嘉又是夜襲又是迂迴繞後還分幾路,晚上還在城頭唱什麽《入軍記》整天動搖軍心還玩什麽四麵楚歌,呂布就腦殼疼到恨不得和人同歸於盡算了:「若是真的轉向曹孟德麾下,我絕對不與他共事!」
那……也得看曹操怎麽想了。
張遼也無奈地搖了搖頭,在街上走了一圈索性拉著呂布進了旁邊的茶樓裏。小二看著又有客人上門自然笑得燦爛:「三位客官,是要堂坐,還是要隔間?要靠著台上些,還是遠著些?」
「台上?」
「客官不是咱們兗州人?」
不是兗州人?怎麽這麽快就能看出來?
攔下呂布的動作,高順笑著摸了幾個錢,選了個靠近門卻又沒那麽顯眼的位子,隨口先叫了一壺茶與糕點才開口:「的確不是,路過這兒準備去投奔親眷看看能不能找門營生,你倒是眼睛利索,這也能看出來?」
「嗨,現下兗州哪個茶樓沒有台子給人說書唱詞用呢,聽到您幾位不明白『台上』意思,咱們就知道肯定是才來咱們兗州的。」
說書,唱詞?
靠,那個《入軍記》!
呂布想到那《入軍記》就臉又黑下來,卻不得不承認……
還,還唱的挺好聽的。就是不知道兗州軍是不是還真的人人都教識字,每個人都能吃飽……呸!他才不稀罕,他並州軍也好得很!
「原來如此,這些錢先付,迴頭可能還會有加的,裏麵扣了就行。多了也無礙,給你留著當賞錢了。」
「好嘞真是多謝您大方,這些糕點都是許家鋪子學出師的學徒做的,咱們別駕吃了都說好,保管您滿意。」
別駕,姚珞。
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呂布微微皺了皺眉,卻一句話都沒有再說,隻是坐在桌邊有些無聊。然而還沒等幾個人再開口就又聽到茶館內衝進來不少人,來來迴迴都確認了好幾次「人沒來吧」聽得三個人青筋凸起,隨即才住嘴,坦然坐下叫了茶。
姚珞與陳宮成婚第二天後就有不少人看著這對夫妻倆相攜出門準備前往範縣,算是告知陳宮祖父與父母成親一事。讓一些人盯著的是夫妻倆似乎並沒有誰先誰後,而出門帶上的人甚至於都沒有一個是兗州軍中人,大多都是衛茲商隊中的護衛。
「的確,我家阿鄭十六歲都沒到,參軍肯定不行。」
姚珞笑眯眯地看著依舊因為年齡沒到被打迴去而垂頭喪氣的鄭西,聲音裏多了點寬慰:「規定了滿十八歲才能參軍,狗子那會兒還是第一次招兵不規範才被他鑽了個空子,以後你可有看到有人出岔子的?」
「為何一定要十八歲?」
「因為這個時候你大約也對自己有所了解,身體也已經長成,能夠負擔得起軍中訓練了。」
迴答這個問題的倒是陳宮,他也知道因為鄭西的名字剛好和當年橋玄鄭玄兩個人給姚珞取的「正熙」字音一模一樣,才對這個小姑娘也多投了一點關注過去:「趁現在到處走走看看,也好學點文章認字。」
「我認了挺多了。」
「那你背個什麽來給我聽聽?」
鄭西聽到這個就立刻精神起來,很是認真地把一篇文給背完後殷切地看向了姚珞,下一秒就被這對新婚夫妻倆挑著字眼砸了一大堆問題過來,硬是被問到了個頭昏眼花。
「唉,還得學。」
姚珞看鄭西聽到她聲音就立刻跑遠的模樣裝腔作勢地揮了揮手中摺扇,側頭看著悶笑的陳宮挑眉:「怎麽了?有問題?」
「這倒沒有。」
在對待姚珞時陳宮一向都是「姚珞不會做錯,錯的肯定是別人包括他」這種態度,微微搖頭後聲音平緩:「我在想,奉孝把呂奉先支使到哪裏去了。」
關於這點姚珞也有些無奈,郭嘉做戲一向都不會給人留下任何把柄,如果留下了,那鐵定就是他故意留下想要人摸過來。而夏侯淵以前在軍營可是被郭嘉整慘了,聽話順序基本就是郭嘉夏侯惇和她,她要是開口問夏侯淵,他肯定會給她指明方向。
然而郭嘉保密工作根本就不用做,因為誰都不知道呂布這隻撒手沒去哪兒了。
「這麽看來,呂奉先肯定不是大批量人馬,三三兩兩、或者扮作行商都有可能。」
「偌大一個東郡,找得到人麽?」
姚珞沉默了一會兒後卻若有所思地看向了範縣,她倒是覺得按照郭嘉這樣不肯透露的模樣,反而說明了呂布現在應該是在範縣。
但是他能在那裏等多久、能不能「恰巧」撞上他們,卻不是兩邊都能確定的事情了。
呂布這邊也同樣心焦,盯著郭嘉送來的信死命看了良久,實在是不知道這位在戰場上滑不留手讓他氣到跳腳的軍師祭酒到底在想什麽。
「咱們這麽跑來東郡,真的沒問題?」
緊趕慢趕著在郭嘉算好的時間到了範縣,一路上通暢得都讓呂布有點不敢相信。不過他也就帶著高順張遼兩個人,路上被放過去再繞繞彎彎倒是也不算太難。高順站在旁邊心不在焉地看著路邊小攤,看著整個範縣雖說緊張、卻有並沒有太害怕的模樣若有所思地買了條新編的絡子。
「奉先,是咱們有求於人。」
高順當然知道呂布現在麵臨的僵局,但這局說真的他們沒法破,隻能依靠外力,因此自己顯得焦慮也算正常:「實在不行……就直接迴去打陳留。」
「郭奉孝那傢夥,太陰了!」
想到郭嘉又是夜襲又是迂迴繞後還分幾路,晚上還在城頭唱什麽《入軍記》整天動搖軍心還玩什麽四麵楚歌,呂布就腦殼疼到恨不得和人同歸於盡算了:「若是真的轉向曹孟德麾下,我絕對不與他共事!」
那……也得看曹操怎麽想了。
張遼也無奈地搖了搖頭,在街上走了一圈索性拉著呂布進了旁邊的茶樓裏。小二看著又有客人上門自然笑得燦爛:「三位客官,是要堂坐,還是要隔間?要靠著台上些,還是遠著些?」
「台上?」
「客官不是咱們兗州人?」
不是兗州人?怎麽這麽快就能看出來?
攔下呂布的動作,高順笑著摸了幾個錢,選了個靠近門卻又沒那麽顯眼的位子,隨口先叫了一壺茶與糕點才開口:「的確不是,路過這兒準備去投奔親眷看看能不能找門營生,你倒是眼睛利索,這也能看出來?」
「嗨,現下兗州哪個茶樓沒有台子給人說書唱詞用呢,聽到您幾位不明白『台上』意思,咱們就知道肯定是才來咱們兗州的。」
說書,唱詞?
靠,那個《入軍記》!
呂布想到那《入軍記》就臉又黑下來,卻不得不承認……
還,還唱的挺好聽的。就是不知道兗州軍是不是還真的人人都教識字,每個人都能吃飽……呸!他才不稀罕,他並州軍也好得很!
「原來如此,這些錢先付,迴頭可能還會有加的,裏麵扣了就行。多了也無礙,給你留著當賞錢了。」
「好嘞真是多謝您大方,這些糕點都是許家鋪子學出師的學徒做的,咱們別駕吃了都說好,保管您滿意。」
別駕,姚珞。
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呂布微微皺了皺眉,卻一句話都沒有再說,隻是坐在桌邊有些無聊。然而還沒等幾個人再開口就又聽到茶館內衝進來不少人,來來迴迴都確認了好幾次「人沒來吧」聽得三個人青筋凸起,隨即才住嘴,坦然坐下叫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