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西北的北海國更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深受其害」,不少居住在兩國交界的村落甚至於還會直接把稅交給濟南,死硬著咬緊牙關自己就是濟南國人。北海國相孔融雖然在讀書人之間名望厚重,卻對著百姓這樣的選擇毫無辦法。
畢竟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做到「隻要進了濟南軍那就是濟南人,會教他們讀書做工,劃分農田便於開墾」的。
要這麽做……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和曹操一樣狠。他們沒辦法像曹孟德似的,帶著打黃巾賊的兵一進門,就都快把濟南大小貪汙官吏地主劣紳殺個精光,地契什麽的全部都在他手裏。平原與北海二國中有官員、有士族、有地主,動一個人明天就是所有人都來抗議,他們承受不住。
但放在曹操這裏,他手上有濟南軍,你們想抗議?可以,來一個是一個,抓住罪證,全部按照大漢律砍了。想暴動?來啊,濟南軍磨刀霍霍呢。等把你們全殺了,地契拿在手上再分給老百姓,大家雙贏得都快贏麻啦。
犧牲一個地主,幸福曹操和百姓,那不是雙贏是什麽?
「聽聞曹孟德剛到濟南便遇上了姚英存,當真是福氣。」
劉備突然輕輕地嘆了口氣,無數事情因姚珞而起,隨著局勢一步步混亂,卻也能逐漸看出姚珞似乎確實就是最關鍵的那一環。
「先不說這些,大哥,我們現在怎麽辦?」
「先守高唐吧,估計單經應該也快到了。」
隔壁快到了?
「不好意思,你們到不了了。」
早就已經換上黃巾軍服飾的濟南軍在曹操的帶領下直接卡在了入發幹的要道上,原因還是在於郭嘉一不小心打得太快,直接把陶謙趕迴徐州老家不說,順手還又拿下了徐州兩個縣城。
曹操最喜歡的就是姚珞來製定計劃,原因就是隻要是她來動手布置,不管發生什麽她都可以對計劃的每一環進行微調用於適應實際戰場。發幹與濟南同樣不遠,換裝之後曹操更是直接掛著北海的黃巾軍名頭,攆著單經迴去老家。
反正他不說,誰知道他們是誰?
劉備看著單經已經來不了的戰報猶豫片刻,最後還是帶著人同樣給撤迴到公孫瓚身邊,保存他最後一支外派部隊的實力。
「說起來,劉玄德與公孫伯圭關係真就這麽好?」
要知道公孫瓚這個人雖然確實如同劉備所說有武略才智,但是這個人或許是因為出身原因,最喜歡別人討好他,也最討厭自己露出弱小的模樣。現在劉備這麽著急帶著人過去,不就正好說明了公孫瓚的失敗麽?
「畢竟是同窗,應當關係不錯。」
「哎呀,那我真希望他們的同窗情誼能牢固一些。」
姚珞笑眯眯地揮著手中摺扇,格外神清氣爽地又伸了個懶腰:「不然的話可真是罪過,罪過。」
忍下那句「你又幹了什麽」的疑惑,曹操轉向程昱時卻看到這個中年男人贊同地點了點頭:「英存說的不錯,同窗情最是牢固,我相信劉玄德必然是能夠與公孫伯圭守望相助的。」
「……」
陳宮站在旁邊沒忍住低咳一聲掩蓋住臉上的笑意,感覺到旁邊幾道目光同時看過來時也不慌,反而抬手與程昱先行了個禮:「仲德辛苦了,主公,現下需要去與本初公匯合麽?」
「嗯,不用了。本初已經謝過我,讓我不必再去。」
曹操其實也不怎麽想幫袁紹,等到把單經趕走之後就立刻寫了一封倒換立場的信件,基本通篇都是「本初啊,我看你打公孫瓚,就幫你順手把想要來背刺你的單經劉備陶謙都給揍了一頓。你放心吧,他們過不來,加油」的意思,看得姚珞隻覺得曹操真是越來越腹黑了。
看看這封信,誰能不說曹操這個人講義氣,又關心兄弟,還特別守規矩呢?袁紹也同樣是這麽覺得的,隻有荀諶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然而在這個時候許攸卻大讚曹孟德是個好人,一時之間引得袁紹帳下幾乎沒有別的聲音。荀諶猶豫良久後輕嘆一聲還是沒再開口,隻是看著袁紹心情愈發複雜。
袁紹其人猶豫多疑,他幫他取得冀州之後似乎又對他多有忌憚,如今已經是逐漸被排斥在外。不過荀諶也並不在意,做著自己該有的事情時再在心裏梳理著天下局勢,盯著兗州眉頭更加皺緊。
自己的弟弟如今正在曹操帳下,而郭奉孝戲誌才與姚英存三人卻並非都為世家子弟,若是以此為嫌隙,不知可否引得其帳下相爭?
但他又聽聞戲誌才即將迎娶曹操長女,郭奉孝雖是寒門卻為郭圖同族、是潁川郭家旁支;而姚英存……
想到自己當初反對袁紹想要娶姚英存為媳一事,荀諶就知道自己大約是沒法再在袁紹旗下有所建樹了。他明白姚英存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卻沒有明白袁紹的自信。
這次反對並不會讓袁紹更信任荀諶,反而覺得是荀諶早就料到了這點沒有強硬勸阻他,讓他丟臉。仿佛是以此為一個信號,袁紹逐漸開始不再信任他,更加轉向了旁人。隻要一次失敗就這麽被棄之如敝履,荀諶心中也稍稍有些酸澀。
「如今當務之急,還是要打公孫瓚。聽說那劉玄德從英存手下敗了之後連夜趕迴,想必也是膽小之人。」
袁紹眉開眼笑地點了點頭,已然開始進行下一步準備痛扁公孫瓚的計劃,也不那麽在意曹操不派兵來他身邊這件事情。還不如說這樣他反而更加自在,免得旁人說什麽自己打下公孫瓚還是靠了別人的功勞。
畢竟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做到「隻要進了濟南軍那就是濟南人,會教他們讀書做工,劃分農田便於開墾」的。
要這麽做……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和曹操一樣狠。他們沒辦法像曹孟德似的,帶著打黃巾賊的兵一進門,就都快把濟南大小貪汙官吏地主劣紳殺個精光,地契什麽的全部都在他手裏。平原與北海二國中有官員、有士族、有地主,動一個人明天就是所有人都來抗議,他們承受不住。
但放在曹操這裏,他手上有濟南軍,你們想抗議?可以,來一個是一個,抓住罪證,全部按照大漢律砍了。想暴動?來啊,濟南軍磨刀霍霍呢。等把你們全殺了,地契拿在手上再分給老百姓,大家雙贏得都快贏麻啦。
犧牲一個地主,幸福曹操和百姓,那不是雙贏是什麽?
「聽聞曹孟德剛到濟南便遇上了姚英存,當真是福氣。」
劉備突然輕輕地嘆了口氣,無數事情因姚珞而起,隨著局勢一步步混亂,卻也能逐漸看出姚珞似乎確實就是最關鍵的那一環。
「先不說這些,大哥,我們現在怎麽辦?」
「先守高唐吧,估計單經應該也快到了。」
隔壁快到了?
「不好意思,你們到不了了。」
早就已經換上黃巾軍服飾的濟南軍在曹操的帶領下直接卡在了入發幹的要道上,原因還是在於郭嘉一不小心打得太快,直接把陶謙趕迴徐州老家不說,順手還又拿下了徐州兩個縣城。
曹操最喜歡的就是姚珞來製定計劃,原因就是隻要是她來動手布置,不管發生什麽她都可以對計劃的每一環進行微調用於適應實際戰場。發幹與濟南同樣不遠,換裝之後曹操更是直接掛著北海的黃巾軍名頭,攆著單經迴去老家。
反正他不說,誰知道他們是誰?
劉備看著單經已經來不了的戰報猶豫片刻,最後還是帶著人同樣給撤迴到公孫瓚身邊,保存他最後一支外派部隊的實力。
「說起來,劉玄德與公孫伯圭關係真就這麽好?」
要知道公孫瓚這個人雖然確實如同劉備所說有武略才智,但是這個人或許是因為出身原因,最喜歡別人討好他,也最討厭自己露出弱小的模樣。現在劉備這麽著急帶著人過去,不就正好說明了公孫瓚的失敗麽?
「畢竟是同窗,應當關係不錯。」
「哎呀,那我真希望他們的同窗情誼能牢固一些。」
姚珞笑眯眯地揮著手中摺扇,格外神清氣爽地又伸了個懶腰:「不然的話可真是罪過,罪過。」
忍下那句「你又幹了什麽」的疑惑,曹操轉向程昱時卻看到這個中年男人贊同地點了點頭:「英存說的不錯,同窗情最是牢固,我相信劉玄德必然是能夠與公孫伯圭守望相助的。」
「……」
陳宮站在旁邊沒忍住低咳一聲掩蓋住臉上的笑意,感覺到旁邊幾道目光同時看過來時也不慌,反而抬手與程昱先行了個禮:「仲德辛苦了,主公,現下需要去與本初公匯合麽?」
「嗯,不用了。本初已經謝過我,讓我不必再去。」
曹操其實也不怎麽想幫袁紹,等到把單經趕走之後就立刻寫了一封倒換立場的信件,基本通篇都是「本初啊,我看你打公孫瓚,就幫你順手把想要來背刺你的單經劉備陶謙都給揍了一頓。你放心吧,他們過不來,加油」的意思,看得姚珞隻覺得曹操真是越來越腹黑了。
看看這封信,誰能不說曹操這個人講義氣,又關心兄弟,還特別守規矩呢?袁紹也同樣是這麽覺得的,隻有荀諶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然而在這個時候許攸卻大讚曹孟德是個好人,一時之間引得袁紹帳下幾乎沒有別的聲音。荀諶猶豫良久後輕嘆一聲還是沒再開口,隻是看著袁紹心情愈發複雜。
袁紹其人猶豫多疑,他幫他取得冀州之後似乎又對他多有忌憚,如今已經是逐漸被排斥在外。不過荀諶也並不在意,做著自己該有的事情時再在心裏梳理著天下局勢,盯著兗州眉頭更加皺緊。
自己的弟弟如今正在曹操帳下,而郭奉孝戲誌才與姚英存三人卻並非都為世家子弟,若是以此為嫌隙,不知可否引得其帳下相爭?
但他又聽聞戲誌才即將迎娶曹操長女,郭奉孝雖是寒門卻為郭圖同族、是潁川郭家旁支;而姚英存……
想到自己當初反對袁紹想要娶姚英存為媳一事,荀諶就知道自己大約是沒法再在袁紹旗下有所建樹了。他明白姚英存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卻沒有明白袁紹的自信。
這次反對並不會讓袁紹更信任荀諶,反而覺得是荀諶早就料到了這點沒有強硬勸阻他,讓他丟臉。仿佛是以此為一個信號,袁紹逐漸開始不再信任他,更加轉向了旁人。隻要一次失敗就這麽被棄之如敝履,荀諶心中也稍稍有些酸澀。
「如今當務之急,還是要打公孫瓚。聽說那劉玄德從英存手下敗了之後連夜趕迴,想必也是膽小之人。」
袁紹眉開眼笑地點了點頭,已然開始進行下一步準備痛扁公孫瓚的計劃,也不那麽在意曹操不派兵來他身邊這件事情。還不如說這樣他反而更加自在,免得旁人說什麽自己打下公孫瓚還是靠了別人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