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看這裏。」
唐欣默默地給自家夫君指了一個牌子,看著上麵那行「郭奉孝不得無章入內」還帶著無窮的殺氣,讓荀彧瞬間就想到了當年郭代寫在荀氏書院叱吒風雲、讓所有老師都格外頭疼的歲月。
怎麽說呢。
嗯,挺好。
隻不過,自己的妻子怎麽會去了這個,援營?
「嗯?是姚小姐讓我過去的,說是我想要出門走走推薦我來援營看看,若是能做出些事情也好縮短文若你的工量。」
唐欣有點不解地看著恍然又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的荀彧,表情裏多了點不安:「是不是我有些越界……」
「不,這樣很好。營中如何?」
「說來文若怕是要不信的,營中除了少量傷兵患者和實在不過關來此的軍士,大多都是女子前來學一門手藝。」
「手藝?」
「醫、藥、烹、紡、樂、教。援營又分六營,裏麵不少姑娘都是在此,有些入營一年學上一門手藝,過了考就可出營謀取生路。但若是醫營與藥營,需簽下契約在營中入軍中醫護營三年,以迴報營中教習之恩。」
聽著唐欣的侃侃而談,荀彧腦海中立刻建立起了一個大概的形象,想到援營為曹榮所掌時更是多了點深思。
「另外……不知文若可有注意一點。」
「什麽?」
聽著荀彧似乎是真不知道,唐欣的眼睛驟然亮起,整個人似乎變得更加快樂了些:「濟南少有棄嬰、尤其少有棄女嬰。」
唐欣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宦官是不可能有親生女兒的,她更不用說,是唐衡一日大發慈悲抱養迴來的棄嬰:「因為濟南人都能養活自家孩子,也知道女兒若是長大,做不到姚小姐那樣厲害,也可以入營中學手藝養活自己和家人。因此他們不僅不會扔掉女嬰,甚至更看重女兒。」
聽著唐欣在自己身邊的絮絮叨叨,荀彧倒是有些明白為什麽自己會沒有去過一次「援營」。夫妻一體,唐欣去了,便也是他去了。
但是——
「你為何不與我說?我並沒有不讓你出門的想法。」
「大約是因為……」
一路迴城時唐欣看著路邊還有些小販在做最後的買賣,甚至於路上還看到有個小姑娘與母親對著自己行禮喊「唐師」,有些拘謹尷尬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和期待:「我還沒有做出些什麽事情,說與不說似乎也並無關係。」
濟南是不一樣的,甚至於可以說和自己所見的任何一國一郡都不一樣,在袁紹手下更是如此。每日荀彧都會感覺到忙碌,但也同樣會有一種額外的滿足感。他看著手下那些新兵作業一點點開始變得齊整,開始言之有物時更明白了自己妻子所言的「滿足」是什麽。
「我覺得差不多了,主要還是我先入為主,讓文若覺得這些事情我做出來理所當然。」
當初去潁川時姚珞和太史慈都給荀爽遞去了鄭玄的令牌,荀家自然是知道他們都是鄭玄弟子。既然是鄭玄弟子,那麽繼承他想要「教化天下」的理想自然是再正常不過。
所以姚珞並不害怕荀彧會因為自己普及教育而會有什麽警惕心,甚至於他可能還會覺得她做得挺好,確實不愧是鄭玄老爺子的弟子。
「你可真是想的周到,幾年前就算到今天了?」
郭嘉低笑了一聲,不過很快也點了頭:「荀文若確實不錯,一開始就腳踏實地在幹活,之後也從來沒念叨什麽,還同意妻子繼續去幫榮娘子做事,我覺得沒啥問題。」
看著姚珞郭嘉兩個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模樣戲誌才有些好笑,但還是伸手拿著竹簡在兩個人頭上敲了一下,看他們抱著腦袋裝痛都一模一樣的異父異母親兄妹表情冷哼:「看到奏報了麽?」
「看了看了,天都要凍下來,黑衫軍還打什麽東郡啊?他們又沒咱們濟南做的新棉衣,若是不去臨近城中村中打劫,凍都得凍死兩成人。」
郭嘉沒忍住抱怨了幾句,伸手拿起戲誌才遞過來的消息看了片刻,眉毛愈加皺起:「我怎麽覺得魏郡還好,倒是東郡要頂不住了?」
「王肱其人雖為將領守一城尚可,若為太守,怕是有些不及。」
聽著這邊在討論,荀彧也從外麵走了進來,在看到幾個人身後掛著的一張輿圖愣在那裏,良久才轉頭平復好心情慢慢說了下去:「不過現在東郡情況確實有些危急,但也並無什麽出兵理由,可以靜待旁觀。」
「出兵理由啊,可惜了,若是橋瑁還在倒是會有理由。」
聽著姚珞低聲的嘆息荀彧有些不解,郭嘉和戲誌才倒是都明白她的意思,齊齊也嘆了口氣:「文若你或許還不知道吧?英存的老師是前朝司徒橋玄橋公祖。」
橋玄?等等,那麽那塊令牌……
「以前被老師帶著,在老爺子家住了幾年。臨走前老爺子給我塞了這個,說是當餞別禮。」
姚珞貌似隨意地擺了擺手,荀彧也明白過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橋瑁為橋家族子,確實有理可行。隻是……」
隻是橋瑁已經被劉岱殺了,而自家某位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師兄的人,恰好是跟著劉岱。
姚珞伸手輕輕地晃動著杯中茶葉,眼神卻沒有任何波動。她當然不會因為這些小節別扭,隻是她在想,當年平和的那幢小屋怕是不將存在了。
唐欣默默地給自家夫君指了一個牌子,看著上麵那行「郭奉孝不得無章入內」還帶著無窮的殺氣,讓荀彧瞬間就想到了當年郭代寫在荀氏書院叱吒風雲、讓所有老師都格外頭疼的歲月。
怎麽說呢。
嗯,挺好。
隻不過,自己的妻子怎麽會去了這個,援營?
「嗯?是姚小姐讓我過去的,說是我想要出門走走推薦我來援營看看,若是能做出些事情也好縮短文若你的工量。」
唐欣有點不解地看著恍然又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的荀彧,表情裏多了點不安:「是不是我有些越界……」
「不,這樣很好。營中如何?」
「說來文若怕是要不信的,營中除了少量傷兵患者和實在不過關來此的軍士,大多都是女子前來學一門手藝。」
「手藝?」
「醫、藥、烹、紡、樂、教。援營又分六營,裏麵不少姑娘都是在此,有些入營一年學上一門手藝,過了考就可出營謀取生路。但若是醫營與藥營,需簽下契約在營中入軍中醫護營三年,以迴報營中教習之恩。」
聽著唐欣的侃侃而談,荀彧腦海中立刻建立起了一個大概的形象,想到援營為曹榮所掌時更是多了點深思。
「另外……不知文若可有注意一點。」
「什麽?」
聽著荀彧似乎是真不知道,唐欣的眼睛驟然亮起,整個人似乎變得更加快樂了些:「濟南少有棄嬰、尤其少有棄女嬰。」
唐欣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宦官是不可能有親生女兒的,她更不用說,是唐衡一日大發慈悲抱養迴來的棄嬰:「因為濟南人都能養活自家孩子,也知道女兒若是長大,做不到姚小姐那樣厲害,也可以入營中學手藝養活自己和家人。因此他們不僅不會扔掉女嬰,甚至更看重女兒。」
聽著唐欣在自己身邊的絮絮叨叨,荀彧倒是有些明白為什麽自己會沒有去過一次「援營」。夫妻一體,唐欣去了,便也是他去了。
但是——
「你為何不與我說?我並沒有不讓你出門的想法。」
「大約是因為……」
一路迴城時唐欣看著路邊還有些小販在做最後的買賣,甚至於路上還看到有個小姑娘與母親對著自己行禮喊「唐師」,有些拘謹尷尬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和期待:「我還沒有做出些什麽事情,說與不說似乎也並無關係。」
濟南是不一樣的,甚至於可以說和自己所見的任何一國一郡都不一樣,在袁紹手下更是如此。每日荀彧都會感覺到忙碌,但也同樣會有一種額外的滿足感。他看著手下那些新兵作業一點點開始變得齊整,開始言之有物時更明白了自己妻子所言的「滿足」是什麽。
「我覺得差不多了,主要還是我先入為主,讓文若覺得這些事情我做出來理所當然。」
當初去潁川時姚珞和太史慈都給荀爽遞去了鄭玄的令牌,荀家自然是知道他們都是鄭玄弟子。既然是鄭玄弟子,那麽繼承他想要「教化天下」的理想自然是再正常不過。
所以姚珞並不害怕荀彧會因為自己普及教育而會有什麽警惕心,甚至於他可能還會覺得她做得挺好,確實不愧是鄭玄老爺子的弟子。
「你可真是想的周到,幾年前就算到今天了?」
郭嘉低笑了一聲,不過很快也點了頭:「荀文若確實不錯,一開始就腳踏實地在幹活,之後也從來沒念叨什麽,還同意妻子繼續去幫榮娘子做事,我覺得沒啥問題。」
看著姚珞郭嘉兩個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模樣戲誌才有些好笑,但還是伸手拿著竹簡在兩個人頭上敲了一下,看他們抱著腦袋裝痛都一模一樣的異父異母親兄妹表情冷哼:「看到奏報了麽?」
「看了看了,天都要凍下來,黑衫軍還打什麽東郡啊?他們又沒咱們濟南做的新棉衣,若是不去臨近城中村中打劫,凍都得凍死兩成人。」
郭嘉沒忍住抱怨了幾句,伸手拿起戲誌才遞過來的消息看了片刻,眉毛愈加皺起:「我怎麽覺得魏郡還好,倒是東郡要頂不住了?」
「王肱其人雖為將領守一城尚可,若為太守,怕是有些不及。」
聽著這邊在討論,荀彧也從外麵走了進來,在看到幾個人身後掛著的一張輿圖愣在那裏,良久才轉頭平復好心情慢慢說了下去:「不過現在東郡情況確實有些危急,但也並無什麽出兵理由,可以靜待旁觀。」
「出兵理由啊,可惜了,若是橋瑁還在倒是會有理由。」
聽著姚珞低聲的嘆息荀彧有些不解,郭嘉和戲誌才倒是都明白她的意思,齊齊也嘆了口氣:「文若你或許還不知道吧?英存的老師是前朝司徒橋玄橋公祖。」
橋玄?等等,那麽那塊令牌……
「以前被老師帶著,在老爺子家住了幾年。臨走前老爺子給我塞了這個,說是當餞別禮。」
姚珞貌似隨意地擺了擺手,荀彧也明白過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橋瑁為橋家族子,確實有理可行。隻是……」
隻是橋瑁已經被劉岱殺了,而自家某位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師兄的人,恰好是跟著劉岱。
姚珞伸手輕輕地晃動著杯中茶葉,眼神卻沒有任何波動。她當然不會因為這些小節別扭,隻是她在想,當年平和的那幢小屋怕是不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