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十九章
徐家「遊學」的徐福徐元直與好友歸家這件事情倒是在陽翟傳開不少, 原因無他,現在這個世界外麵世道亂的很,能夠這麽有頭有尾、而且整個人明顯還更有精神地迴來, 比什麽都要好。
左鄰右舍當然好奇, 尤其再看著跟著迴來的人裏太史慈長得好,又有個小少年雖然衣著不顯但那通身氣質沒得說,自然也心知肚明徐福怕是遇上了什麽貴人。再一打聽徐夫人居然要跟著徐福離開潁川, 看著那位小少年還對左鄰右舍送上薄禮,自然是都在感嘆徐家怕是終於撞上大運了。
「軍……姚先生何必呢,就那李家,哪次不是來刺我娘,天天陰陽怪氣的, 您還給她送禮?」
「換個角度去看問題的話你就能發現,陰陽怪氣這種人最是知道分寸。」
等到幾個人都迴了家, 姚珞坐在桌邊揮筆寫下潁川見聞再偷偷摸摸畫了點輿圖,抬頭看了眼憤憤的徐福輕輕笑了笑:「她知道你母親會忍她,所以才會來這樣說。若是你母親擺出臉色, 她必然也不會那麽大膽子。」
「我娘就是太心善!」
「倒也不是,你母親不願與她生事,她卻也並沒有得寸進尺,隻是嘴上討個便宜。別人看她常來、又都知道她不好惹, 物以類聚,自然也不會過於接近你母親以免被她盯上。如今我來了她看到你家重新起來自然會出門宣揚, 可是給我省了不少事。」
「啊?這也行?」
「不能總瞅著壞處。你想想你母親那麽通透利落一個人,能忍著李家夫人肯定有原因在。再往這一層細想下去,自然能夠抽絲剝繭找到理由。」
能夠在這個年代不改嫁、把一個兒子養大還養得這麽好的女人,為人處世可比小年輕明白多了。姚珞正好也畫完了最後幾筆, 看著徐福笑眯眯地點頭:「我聽說荀家設了個書院,你也去讀過書?明日帶我去參觀參觀如何?」
「行是行,就是先生您要是去的話,穿男裝還是穿女裝?」
「穿男裝方便些,但妝不用化。」
「啊?」
「都是老狐狸,沒那個必要。再說了,聽聞荀氏曾經也有人做過濟南相,倒是算個巧合。」
東漢末年對女性的束縛雖然還在,但也並沒有和後來的明清時期那麽可怕。雖然說去書院這種事情略有些出格,但她有另外一層身份,也並不是不能接受。
「本來以為這輩子都用不到的,老爺子估計又要罵死我。」
撫摸著某位老爺子給自己留的令牌,姚珞慢吞吞地把它佩在自己腰間,轉身時輕輕地撫了撫身上衣物的褶皺,注視著鏡中的自己輕輕眨了眨眼。
荀氏書院中修習的學生並不是以荀氏子弟為主,甚至於徐福曾經也有過在荀氏書院中上過一段時間的課。荀氏一族在潁川發展規模龐大,以至於看著所謂的「書院」姚珞差點以為自己迴到了上輩子的母校。
一步一景不說,石凳石桌邊各有幾人在探討著什麽,偶爾聲音劇烈又像是注意到了重新壓低,表情一個賽一個激動。還沒等徐福看到熟人去打招唿,姚珞就聽到個懶洋洋的聲音嗤笑著開口:「你們聊這個又什麽意思,四言和五言有差別麽?」
「自然是差別極大,奉孝你這是看不起《詩經》麽?」
「倒也沒有。」
長著一雙狐狸眼的少年長發豎起,偏偏又有那麽幾縷不知道是刻意還是單純沒法束好,垂下時在臉龐輕飄飄地晃蕩,顯得格外有種不羈的感覺。他手撐著下巴衣服上略有補丁,過大的衣服明顯不那麽合身,坦然露出一點鎖骨和胸膛讓太史慈下意識想要擋住姚珞眼睛。偏偏那位「奉孝」又轉過頭,兩個人對上視線的那刻他愣了愣,隨即笑得愈發奸詐起來。
「你們怎麽就不聊聊,七言詩?」
「七言?」
「噗,七言還用得著聊?俗!」
喲嗬,你很猛嘛,說七言詩俗氣?
聽了一耳朵的姚珞停下腳步,重新看向某位笑容更甚的郭姓少年勾起嘴角,卻一句話也不搭理換了個方向。
「姚先生,他說你寫的七言詩俗氣誒?」
「你覺得俗氣麽?」
徐福愣了愣,思考片刻要不要說實話後還是悄悄開口:「嗯……我覺得是挺俗的。」
「那不就得了,俗即是雅,大俗即大雅,雅俗共賞者方知其中滋味。這些人連這個都不知道,我和他們又有什麽好說的呢?隻能稱上一句可憐,可憐。」
姚珞將手中摺扇輕輕敲打在手心中,說到最後四個字直接把扇子握在手心,眼角露出了狡黠的笑:「更何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人家挑事我衝上去,算什麽?」
給郭嘉當沖.鋒.槍?得了吧,她可不是什麽「你寫的好爛」就擼袖子的人。甚至於再往外延伸一點,有人說她說書不好聽,她也不會生氣。
想想她家的那版三國,對比袁版評書「紅撲撲的趙子龍」和張版評書「冰肌雪膚趙子龍」,她家隻不過是「劉備那大耳垂看著就軟糯好捏,等紅了更是宛若飛霞」這種ooc,早就已經習慣了好麽。1
不然她為什麽要考大學?還不是小時候不懂事天天想著要說三國,迴過頭去看一抓一把全是黑歷史。
「這樣啊。不過說起來,好像確實從來沒見姚先生生氣過。姚先生,您有生氣的時候麽?」
第二十九章
徐家「遊學」的徐福徐元直與好友歸家這件事情倒是在陽翟傳開不少, 原因無他,現在這個世界外麵世道亂的很,能夠這麽有頭有尾、而且整個人明顯還更有精神地迴來, 比什麽都要好。
左鄰右舍當然好奇, 尤其再看著跟著迴來的人裏太史慈長得好,又有個小少年雖然衣著不顯但那通身氣質沒得說,自然也心知肚明徐福怕是遇上了什麽貴人。再一打聽徐夫人居然要跟著徐福離開潁川, 看著那位小少年還對左鄰右舍送上薄禮,自然是都在感嘆徐家怕是終於撞上大運了。
「軍……姚先生何必呢,就那李家,哪次不是來刺我娘,天天陰陽怪氣的, 您還給她送禮?」
「換個角度去看問題的話你就能發現,陰陽怪氣這種人最是知道分寸。」
等到幾個人都迴了家, 姚珞坐在桌邊揮筆寫下潁川見聞再偷偷摸摸畫了點輿圖,抬頭看了眼憤憤的徐福輕輕笑了笑:「她知道你母親會忍她,所以才會來這樣說。若是你母親擺出臉色, 她必然也不會那麽大膽子。」
「我娘就是太心善!」
「倒也不是,你母親不願與她生事,她卻也並沒有得寸進尺,隻是嘴上討個便宜。別人看她常來、又都知道她不好惹, 物以類聚,自然也不會過於接近你母親以免被她盯上。如今我來了她看到你家重新起來自然會出門宣揚, 可是給我省了不少事。」
「啊?這也行?」
「不能總瞅著壞處。你想想你母親那麽通透利落一個人,能忍著李家夫人肯定有原因在。再往這一層細想下去,自然能夠抽絲剝繭找到理由。」
能夠在這個年代不改嫁、把一個兒子養大還養得這麽好的女人,為人處世可比小年輕明白多了。姚珞正好也畫完了最後幾筆, 看著徐福笑眯眯地點頭:「我聽說荀家設了個書院,你也去讀過書?明日帶我去參觀參觀如何?」
「行是行,就是先生您要是去的話,穿男裝還是穿女裝?」
「穿男裝方便些,但妝不用化。」
「啊?」
「都是老狐狸,沒那個必要。再說了,聽聞荀氏曾經也有人做過濟南相,倒是算個巧合。」
東漢末年對女性的束縛雖然還在,但也並沒有和後來的明清時期那麽可怕。雖然說去書院這種事情略有些出格,但她有另外一層身份,也並不是不能接受。
「本來以為這輩子都用不到的,老爺子估計又要罵死我。」
撫摸著某位老爺子給自己留的令牌,姚珞慢吞吞地把它佩在自己腰間,轉身時輕輕地撫了撫身上衣物的褶皺,注視著鏡中的自己輕輕眨了眨眼。
荀氏書院中修習的學生並不是以荀氏子弟為主,甚至於徐福曾經也有過在荀氏書院中上過一段時間的課。荀氏一族在潁川發展規模龐大,以至於看著所謂的「書院」姚珞差點以為自己迴到了上輩子的母校。
一步一景不說,石凳石桌邊各有幾人在探討著什麽,偶爾聲音劇烈又像是注意到了重新壓低,表情一個賽一個激動。還沒等徐福看到熟人去打招唿,姚珞就聽到個懶洋洋的聲音嗤笑著開口:「你們聊這個又什麽意思,四言和五言有差別麽?」
「自然是差別極大,奉孝你這是看不起《詩經》麽?」
「倒也沒有。」
長著一雙狐狸眼的少年長發豎起,偏偏又有那麽幾縷不知道是刻意還是單純沒法束好,垂下時在臉龐輕飄飄地晃蕩,顯得格外有種不羈的感覺。他手撐著下巴衣服上略有補丁,過大的衣服明顯不那麽合身,坦然露出一點鎖骨和胸膛讓太史慈下意識想要擋住姚珞眼睛。偏偏那位「奉孝」又轉過頭,兩個人對上視線的那刻他愣了愣,隨即笑得愈發奸詐起來。
「你們怎麽就不聊聊,七言詩?」
「七言?」
「噗,七言還用得著聊?俗!」
喲嗬,你很猛嘛,說七言詩俗氣?
聽了一耳朵的姚珞停下腳步,重新看向某位笑容更甚的郭姓少年勾起嘴角,卻一句話也不搭理換了個方向。
「姚先生,他說你寫的七言詩俗氣誒?」
「你覺得俗氣麽?」
徐福愣了愣,思考片刻要不要說實話後還是悄悄開口:「嗯……我覺得是挺俗的。」
「那不就得了,俗即是雅,大俗即大雅,雅俗共賞者方知其中滋味。這些人連這個都不知道,我和他們又有什麽好說的呢?隻能稱上一句可憐,可憐。」
姚珞將手中摺扇輕輕敲打在手心中,說到最後四個字直接把扇子握在手心,眼角露出了狡黠的笑:「更何況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人家挑事我衝上去,算什麽?」
給郭嘉當沖.鋒.槍?得了吧,她可不是什麽「你寫的好爛」就擼袖子的人。甚至於再往外延伸一點,有人說她說書不好聽,她也不會生氣。
想想她家的那版三國,對比袁版評書「紅撲撲的趙子龍」和張版評書「冰肌雪膚趙子龍」,她家隻不過是「劉備那大耳垂看著就軟糯好捏,等紅了更是宛若飛霞」這種ooc,早就已經習慣了好麽。1
不然她為什麽要考大學?還不是小時候不懂事天天想著要說三國,迴過頭去看一抓一把全是黑歷史。
「這樣啊。不過說起來,好像確實從來沒見姚先生生氣過。姚先生,您有生氣的時候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