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夫,這位就是咱們的縣老爺。大人,這是揭告示的秦大夫,唐都人士,去京都辦事路過香江鎮。”小夥計給二人介紹了一番就退到一側,等候吩咐。
“大人萬安。”秦正藍將行醫箱放在腳邊,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
“嗯……”縣老爺看著眼前的秦正藍,心裏湧起一陣失望,這個看起來二十不到的小夥子,醫術能高到哪兒去,不過他還是微微笑了笑。“不知這位秦大夫師從何人呐?”
“外祖父。外祖家世代為醫。”秦正藍迴答得簡潔明了,不卑不亢。
“嗯……”縣老爺輕歎了口氣,像是背熟了一般講道:“小女今年十四,因出生時難產,落下了癲癇的毛病,隻是近幾年日益嚴重,受盡折磨。看得大夫也不計其數,如今沒有別的要求,若是能有所緩解,讓孩子少遭些罪,我也便知足了。”
見秦正藍並未答話,縣老爺接著說道:“你放心,診不出什麽,診金我府上也照樣出,若是能見效,賞銀五百兩。就看你有多大的本事了!”
聽著這縣老爺的自述,語氣溫和卻帶著一股子震懾的力量。秦正藍仔細揣摩著其中的信息,問道:“這麽多年難道就沒有一個大夫能給小姐治好嗎?”
“從未。”縣老爺搖了搖頭。“幼年時服藥後會稍有緩解,但隨著年齡漸長,有人用大劑的全蠍,蜈蚣,但是收效甚微,甚至過一段時間複發的會更厲害。”
秦正藍點點頭。“不如我現在就幫小姐去診治一下。”
“那就有勞秦大夫了。”縣老爺揮揮手,讓小夥計帶著秦正藍下去了。
又入了迴廊拐進了第三進院兒,院裏有兩個丫環模樣的正端著臉盆等物候在房門外。
小夥計跟一個小丫環耳語了幾句,那小丫環放下東西進屋迴稟了片刻就招手讓二人進去。
一進屋子,一股子馨香就衝進了秦正藍的鼻翼。最裏麵是一張碩大的黃花梨木床,粉紅色的床單和床幔,床幔落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正坐在床邊。
“大夫人,秦大夫來給小姐診病,已經請示過老爺了。”小夥計上前躬身迴話。
“好,請吧!”大夫人的麵上是一片疲憊之色。
秦正藍上前行了禮,接過小夥計遞過來的矮凳放在桌邊。打開行醫箱,拿出脈枕。大夫人將小姐的一隻手拿了出來放到了脈枕上,那動作輕得像是恐怕驚動了帳內的小姐一般。
按上手腕,一片冰涼,秦正藍並未在意,微閉上雙眼沉心診起了脈。
約一柱香的功夫,秦正藍睜開了眼。問道:“小姐是否常期服用著安神湯?”
“是,每日最少兩三劑。”大夫人一邊迴答一邊將小姐的手輕輕送迴賬內。
秦正藍接著問道:“能發聲,但無法說話,不思飲食,醒時流口水,發作時手舞足蹈,難以控製,兼有嘔吐?”
“是,就是這個症狀。”大夫人眼中現出了少有一絲光彩,目光鎖定了秦正藍。
“可否將幔簾撩開,我還需診一下左手脈,另外還需看一下眼睛。”秦正藍抬眼看著大夫人,他知道有些官宦人家不願意將家中內眷顯於人前,尤其是小姑娘,他現在已經有七八分確定這小姐的病情,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診,否則恐有閃失。
隻見大夫人皺著眉頭出了好一會兒神,這才咬咬牙,撩開了幔簾。秦正藍抬眼望去,床上的小姑娘幹煸瘦弱,臉色發白,身量看起來隻像十一二歲左右。
秦正藍躬身拎起小姑娘的左手,直接站立著掐上小姑娘的脈搏。大夫人則是像受了驚嚇一樣,戰戰兢兢地看著小姑娘的臉,唯恐她醒了過來。
過了一會兒,秦正藍輕輕放下小姑娘的胳膊,又扒開了她的眼皮觀察著。好一會兒,秦正藍重新坐了迴去,大夫人也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夫人,小姐主症為痰擾之證。需先用針灸配合用藥。”秦正藍下了定論。
一聽針灸,大夫人有些個猶疑。“隻用藥不行嗎?這個針以前有大夫也用過,孩子害怕發作得更厲害了。”
“夫人不必擔心,痛感細微,看小姐目前的狀況,行針不會吵醒她的。”秦正藍肯定地迴道。
“這……我……”看大夫人的意思,還是不放心。
秦正藍細細地打量了大夫人一會兒,開口問道:“大夫人近幾日可是正頭痛發作?”
“啊……這……你怎麽知道的?”大夫人一時語塞,竟是答非所問。
“我可以幫大夫人紮上兩針,可緩解一二。”秦正藍說完端正地坐在那等著大夫人的迴複。
大夫人呆了好一會兒也明白了秦正藍的用意,他是怕自己不信任他的醫術,這是要當場在自己的身上試針。罷了,既然他能看出來自己頭痛,想必也不是那些個庸醫,女兒近日癲癇發作的頻繁,熬了幾日的通宵,如今正頭痛欲裂,也好,為了女兒,試試又何妨。
看著大夫人點了點頭,秦正藍從行醫箱裏取了一長一短兩支銀針。
“是右側偏痛吧?”
聽到問話大夫人又點了點頭,還沒來得及看清,秦正藍執起短針就迅速地刺入了大夫人左手的合穀穴,大夫人驚訝的同時,竟一絲也沒感覺到疼痛。
接著秦正藍又拿起那根長根,對著瞳子髎刺入,撚針,提針,接著斜著刺向率穀穴,行得正是太陽透率穀的針法。這一套手法如行雲流水,直到起針時,大夫人才反映過來,她此時的頭痛已經雲了十之八九,心下大喜,竟紅了眼眶。
“大夫,行,您快給小女瞧瞧吧,可以施針,可以施針……”大夫人激動得語無論次。
秦正藍點點頭。“那就請大夫人將小姐的褲筒挽到膝蓋。”
大夫人這頭一不痛,一股睡意便襲了過來。她強撐著倒了杯涼茶先喝了,這才聽從秦正藍的指示,將褲角挽到膝蓋以上。露出小姑娘枯瘦的一雙腿。
秦正藍重新在行醫箱抽出一支長針,稍一凝神,刺入小姑娘的豐隆穴,撚針,提針,向上斜刺再撚針,提針,複向下斜刺,而後留針,行的是導痰之術。
“大人萬安。”秦正藍將行醫箱放在腳邊,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
“嗯……”縣老爺看著眼前的秦正藍,心裏湧起一陣失望,這個看起來二十不到的小夥子,醫術能高到哪兒去,不過他還是微微笑了笑。“不知這位秦大夫師從何人呐?”
“外祖父。外祖家世代為醫。”秦正藍迴答得簡潔明了,不卑不亢。
“嗯……”縣老爺輕歎了口氣,像是背熟了一般講道:“小女今年十四,因出生時難產,落下了癲癇的毛病,隻是近幾年日益嚴重,受盡折磨。看得大夫也不計其數,如今沒有別的要求,若是能有所緩解,讓孩子少遭些罪,我也便知足了。”
見秦正藍並未答話,縣老爺接著說道:“你放心,診不出什麽,診金我府上也照樣出,若是能見效,賞銀五百兩。就看你有多大的本事了!”
聽著這縣老爺的自述,語氣溫和卻帶著一股子震懾的力量。秦正藍仔細揣摩著其中的信息,問道:“這麽多年難道就沒有一個大夫能給小姐治好嗎?”
“從未。”縣老爺搖了搖頭。“幼年時服藥後會稍有緩解,但隨著年齡漸長,有人用大劑的全蠍,蜈蚣,但是收效甚微,甚至過一段時間複發的會更厲害。”
秦正藍點點頭。“不如我現在就幫小姐去診治一下。”
“那就有勞秦大夫了。”縣老爺揮揮手,讓小夥計帶著秦正藍下去了。
又入了迴廊拐進了第三進院兒,院裏有兩個丫環模樣的正端著臉盆等物候在房門外。
小夥計跟一個小丫環耳語了幾句,那小丫環放下東西進屋迴稟了片刻就招手讓二人進去。
一進屋子,一股子馨香就衝進了秦正藍的鼻翼。最裏麵是一張碩大的黃花梨木床,粉紅色的床單和床幔,床幔落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正坐在床邊。
“大夫人,秦大夫來給小姐診病,已經請示過老爺了。”小夥計上前躬身迴話。
“好,請吧!”大夫人的麵上是一片疲憊之色。
秦正藍上前行了禮,接過小夥計遞過來的矮凳放在桌邊。打開行醫箱,拿出脈枕。大夫人將小姐的一隻手拿了出來放到了脈枕上,那動作輕得像是恐怕驚動了帳內的小姐一般。
按上手腕,一片冰涼,秦正藍並未在意,微閉上雙眼沉心診起了脈。
約一柱香的功夫,秦正藍睜開了眼。問道:“小姐是否常期服用著安神湯?”
“是,每日最少兩三劑。”大夫人一邊迴答一邊將小姐的手輕輕送迴賬內。
秦正藍接著問道:“能發聲,但無法說話,不思飲食,醒時流口水,發作時手舞足蹈,難以控製,兼有嘔吐?”
“是,就是這個症狀。”大夫人眼中現出了少有一絲光彩,目光鎖定了秦正藍。
“可否將幔簾撩開,我還需診一下左手脈,另外還需看一下眼睛。”秦正藍抬眼看著大夫人,他知道有些官宦人家不願意將家中內眷顯於人前,尤其是小姑娘,他現在已經有七八分確定這小姐的病情,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診,否則恐有閃失。
隻見大夫人皺著眉頭出了好一會兒神,這才咬咬牙,撩開了幔簾。秦正藍抬眼望去,床上的小姑娘幹煸瘦弱,臉色發白,身量看起來隻像十一二歲左右。
秦正藍躬身拎起小姑娘的左手,直接站立著掐上小姑娘的脈搏。大夫人則是像受了驚嚇一樣,戰戰兢兢地看著小姑娘的臉,唯恐她醒了過來。
過了一會兒,秦正藍輕輕放下小姑娘的胳膊,又扒開了她的眼皮觀察著。好一會兒,秦正藍重新坐了迴去,大夫人也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夫人,小姐主症為痰擾之證。需先用針灸配合用藥。”秦正藍下了定論。
一聽針灸,大夫人有些個猶疑。“隻用藥不行嗎?這個針以前有大夫也用過,孩子害怕發作得更厲害了。”
“夫人不必擔心,痛感細微,看小姐目前的狀況,行針不會吵醒她的。”秦正藍肯定地迴道。
“這……我……”看大夫人的意思,還是不放心。
秦正藍細細地打量了大夫人一會兒,開口問道:“大夫人近幾日可是正頭痛發作?”
“啊……這……你怎麽知道的?”大夫人一時語塞,竟是答非所問。
“我可以幫大夫人紮上兩針,可緩解一二。”秦正藍說完端正地坐在那等著大夫人的迴複。
大夫人呆了好一會兒也明白了秦正藍的用意,他是怕自己不信任他的醫術,這是要當場在自己的身上試針。罷了,既然他能看出來自己頭痛,想必也不是那些個庸醫,女兒近日癲癇發作的頻繁,熬了幾日的通宵,如今正頭痛欲裂,也好,為了女兒,試試又何妨。
看著大夫人點了點頭,秦正藍從行醫箱裏取了一長一短兩支銀針。
“是右側偏痛吧?”
聽到問話大夫人又點了點頭,還沒來得及看清,秦正藍執起短針就迅速地刺入了大夫人左手的合穀穴,大夫人驚訝的同時,竟一絲也沒感覺到疼痛。
接著秦正藍又拿起那根長根,對著瞳子髎刺入,撚針,提針,接著斜著刺向率穀穴,行得正是太陽透率穀的針法。這一套手法如行雲流水,直到起針時,大夫人才反映過來,她此時的頭痛已經雲了十之八九,心下大喜,竟紅了眼眶。
“大夫,行,您快給小女瞧瞧吧,可以施針,可以施針……”大夫人激動得語無論次。
秦正藍點點頭。“那就請大夫人將小姐的褲筒挽到膝蓋。”
大夫人這頭一不痛,一股睡意便襲了過來。她強撐著倒了杯涼茶先喝了,這才聽從秦正藍的指示,將褲角挽到膝蓋以上。露出小姑娘枯瘦的一雙腿。
秦正藍重新在行醫箱抽出一支長針,稍一凝神,刺入小姑娘的豐隆穴,撚針,提針,向上斜刺再撚針,提針,複向下斜刺,而後留針,行的是導痰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