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雲珩怕玉寧潮濕令炭條吸了水汽……
“……眼見要開春了,玉寧哪裏需要這麽多碳……”他忍不住牢騷一句,在晚風裏裹緊輕便的鵝絨披風,上頭還熏著耀宮寢殿裏的味道,雲珩溫暖的味道。
“阿綾!”門裏頭,翠金拉著個才會跑的小姑娘,“快進來啊!”
她身後是一年不見的老師和繡娘們,就這一眨眼的功夫,阿櫟已經將從京城帶迴來的禮物拆了一地。
“來了!”他鉚足力氣搬起那一箱子碳,往屋子裏走去。
雲珩傷口愈合得不若預想中快,拆線那日已經是新年初五。
壽宴之後出了這麽大的事,瑞和帝親自擺駕耀宮。
“太子殿下,試著伸直這幾根手指看看。”太醫們切完脈拆了線,一群人圍著他的右手,聚精會神地觀察。
雲珩咬著牙忍著疼,從拇指開始,試圖拉伸開每一根手指。可縱使他用盡全力,小指也無法完全平直。
“怎麽樣?”瑞和帝語氣略顯焦急。
“……這,依老臣所見,陛下不必太過憂心,眼下,這被切傷的筋肉都已開始愈合,不出意外,再養上兩個月便可痊愈。”老太醫躊躇半晌,與幾位同僚交換了個忐忑的眼神,還是如實稟報,“隻是,手掌邊緣和小指處的傷口過深,尚不知握力會不會有所減退,日後還能不能使劍……”
雲珩心下早有數,可麵上故意擺出一副深受打擊的神色,將嘴唇咬的發白,默默不語。
“……朕不管你們用什麽藥,用什麽樣的法子,太子的手,不能留什麽病根。”瑞和帝皺了皺眉,重重歎了口氣,對雲珩安慰道,“你先好好養著,不必擔心,朕定想法子叫你這手恢複如初。”
雲珩咳嗽幾聲,緩緩點頭:“父皇……那萬一,恢複不了呢……”
“沒有這個萬一。”對方拍拍他的肩,目光漸漸銳利起來,“此事朕定當徹查。”
他張張嘴,欲言又止,轉瞬眼眶便紅了,半晌才開口:“父皇若是為難……兒臣能明白的……”
瑞和帝聞言一怔,又搖了搖頭,吩咐下一句:“好好照應你們主子。”便拂袖而去。
待聖駕離開耀宮,雲珩掀了被子下床,用力掰了掰剛剛怎麽也伸不直的小指,收起了那副矯情的可憐兮兮:“四喜,昨日睦王府有動靜麽。”
“昨日沒有,但今日一早……趙寄明悄悄去睦王府拜會。”
“這是身邊親信連吃了幾次閉門羹,他按捺不住親自上門了?”雲珩一路行至書房,打開折子。習慣了幾日,左手也能提筆圈圈點點了,雖說字還是太醜,“怎麽個悄悄法?進去了麽?”
“沒穿官服,沒帶隨從,也沒走正門,在偏門站了一炷香見沒人搭打理,又灰溜溜走了。”四喜答道,“另外……帶了鬥笠,沒露出臉來,看不出受沒受傷。”
“欲蓋彌彰。”雲珩笑笑,“雲自顧不暇,怎麽可能見他,避嫌還來不及。”
也不知從哪裏起的頭,這幾日宮裏明裏暗裏都在散布消息,說睦王聽聞太子要成婚,在壽宴之夜對其痛下殺手,甚至有人聯想到當年指婚時宮外的刺殺,雲自從壽宴後一日被召進禦書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王府裏等謠言平息。
“繼續盯著。瑞霞殿也盯著,什麽時候淑貴妃要陪皇祖母去禦花園,即刻知會我。”雲珩放下筆,單手合上看完的折子。
“是……”四喜狐疑地抬頭,“殿下是要?”
“打我這六皇弟出世,我就隻在滿月宴送了些賀禮罷了。”雲珩左手捏著右手腕,輕輕延展著傷處,“好歹也是兄長,合該關照一下。”他略一沉吟,轉頭道,“木棉,你去挑一塊玉佩,最好是父皇禦賜的。”
淑貴妃自雲滿月,日日都會抱去長寧宮給太後請安,殷勤至極不憚其煩。
正月十四,四喜來報,說請完安淑貴妃陪同太後一起往禦花園走了,雲珩聽完即刻動身:“玉佩給我。”
“是。”四喜近日都將這貴重之物隨身備著。
雲珩鮮少出現在禦花園,打了眾人個措手不及。
“給皇祖母請安。”
“快起來快起來。”太後懷裏抱著雲,四個月大的小孩已經會抬頭了,一條胳臂攔著腰身便可坐在腿上。太後伸出一隻手衝雲珩招了招,“快過來給哀家看看,手好些了嗎?”
“讓皇祖母掛心了。”雲珩走過去,將滿是傷痕的手心攤開在太後麵前。
“……嘶……嘖嘖嘖……”皇太後嘖一聲,還是被這傷痕累累的手驚了一驚,拉著他叫他坐在身邊的石凳上,“這真是……你說這宮裏怎麽能進了刺客呢,你父皇這些日子一通排查,到現在也沒查出什麽所以然,隻叫各宮都多添了兩班侍衛……以後你夜裏可別亂走動了,也別隻帶個四喜,好歹帶上兩個侍衛啊。”
雲看不懂傷,沒輕沒重抓住了雲珩的手指,疼得他一顫:“嘶……”
“哎喲,我們小雲也心疼皇兄受傷了是不是啊。”太後抱著娃娃晃了晃,竟忽然把孩子往他懷裏塞過來,“你抱抱看,他越發長開了,倒有些像你小時候的模樣。”
雲珩還愣著,那軟乎乎一團便坐在他腿上了,軟的像沒骨頭一捏就要碎,他下意識就想拒絕。
誰料他還未曾開口,淑貴妃一聲驚唿便衝口而出:“不要!”
眾人齊齊被嚇著,太後也轉頭訝異萬分:“怎麽了?”
淑貴妃自知失態,笑得勉強:“臣妾,臣妾是怕雲不懂事,碰壞了太子殿下的傷。況且……太子殿下這麽年輕,還未成婚呢,哪裏會抱孩子呀。”
看她如此局促,雲珩心下好笑,立即打消了推辭的念頭:“沒事,學一學便會了。”他小心翼翼伸出左臂,攬住了雲,逗弄幾下,奶娃娃看不懂他母親的驚恐,竟還咯咯笑起來。
“父皇也說像。”雲珩睨了一眼戰戰兢兢快將帕子扯碎的淑貴妃道,“雖說我不大記得了,但見過的,都說貴妃娘娘跟我母後是有幾分神似的。”
他話音剛落,淑貴妃的臉色唰得白了。
第75章
先皇後病世已十多年了,皇上不提,其他人不敢提。
過去總有聲音質疑皇上與先皇後當年因第一個嫡子意外夭折而離心,兩看相厭,直到幾年前淑貴妃的出現。在宮裏待了些年頭的宮女太監議論紛紛,說這淑貴妃與先皇後雖無親緣關係,可居然有六七分神似,專心政事的瑞和帝更是一見傾心,沒多久便納進宮來。
淑貴妃年輕氣盛,顯然沒人告訴她這一點,興許是怕惹麻煩,興許是瑞和帝私下吩咐過。
今日雲珩刻意點破,就是要讓她懷疑動搖,心慌意亂。
雲珩接過宮女手中的撥浪鼓逗雲,餘光瞥見淑貴妃眼睛眨也不眨盯著他。
他玩笑似的,用便手輕輕捏了捏*娃娃軟嫩的小手,小肩膀,又用關節敲了敲那骨頭都尚未長結實的小腦瓜。
眾人就這麽尷尬地坐了一會兒,太後便起身要迴宮,淑貴妃如蒙大赦:“那,臣妾送您。”
“不用。”太後轉頭看了一眼兩個年紀相差了十八歲的皇孫,“難得雲珩有興致出來逛逛,就叫他們兄弟親熱親熱,玩夠了你們再迴,不必管我這老太婆。”
“……是……”待太後一行走遠,淑貴妃走到雲珩跟前,“太子殿下……臣妾,也差不多該抱雲迴去了……”
“不急。”雲珩盯著懷裏的奶娃娃笑笑,這樣小,這樣脆弱的一條性命,一隻手就可以結果,“我跟六弟投緣,多讓我抱一會兒吧,你看,他也高興。是不是啊雲?皇兄抱你,你高興嗎?”
雲暫且聽不懂話,隻好奇地盯著他,嘴角還掛著一滴口水。
“對了,貴妃,聽聞趙大人最近不慎受傷破了相,如今,可有好轉?”雲珩招手將奶媽叫過來,總算是把雲還了迴去。
“……是,是麽。臣妾倒有日子沒見他了,太子消息還真是靈通。”孩子抱遠了,淑貴妃也恢複了些許鎮定。
“也不算。畢竟,我也不能坐以待斃,不然刺客要了我的命,我死不瞑目啊。”雲珩笑眯眯看著眼前隻比自己年長了五六歲的貴妃娘娘,“我隻是好奇,雲他對你們說了什麽,許了你們什麽,竟讓你們這樣鋌而走險。”
淑貴妃大驚:“臣妾聽不懂太子殿下在說什麽。”
“那我說點你聽得懂的。”雲珩不緊不慢道,“前些日子在禦書房,雲自告奮勇要替父皇查問宮中行刺一案,你以為,他是想包庇你們兄妹麽?據我所知,他不單問責了禁軍,更是嚴刑審問了個和陽門侍衛,侍衛的口供上可清清楚楚寫著呢,匕首丟失正是在壽宴那日,同僚可以作證。奇怪的是,當日所有赴宴的王公大臣,都是從北側天機門入,就隻有令弟,禁軍協領趙寄明趙大人,是從南側和陽門入,還在門前逗留許久,與侍衛們寒暄了好一陣子呢……趙大人身手不凡,順走了把匕首,易如反掌啊。”
“他!他是禁軍協領,例行查問皇宮守衛,是他職責所在……”淑貴妃揚起頭,“何況,無憑無據,怎麽就說匕首是趙大人拿走的,太子殿下莫要血口噴人!”
“那日,所有入宮的侍衛,太監都已經排查過一遍,他們要麽年紀,身形不符,要麽,能明確自證行刺之時不在場。那所有的可能性便都在當日飲宴人的身上了,有這般身手的,屈指可數。何況,還要將這皇宮布防爛熟於胸,從而見縫插針……”
“這,這些都是推測罷了,證據呢?何況,那日趙大人的馬車也與眾人一同離宮,根本無暇分身去做什麽刺客。”
“哦?娘娘這樣篤定?”雲珩提了提嘴角,“可那日我清楚地看到,你提早與父皇一同離去……怎麽說的好像親眼看到似的?”
雲珩頓了頓,故意給她些時候編謊,等她多說多錯。
“他那日,也喝多了……我叫了個小太監去送他,迴來報我的……”
“是麽。不過據案卷所示,當日最後見他之人正是雲,睦王他親口說,趙大人當時借口內急與眾人在殿門前分道揚鑣之後,再沒誰見過他,沒有什麽小太監,更沒人能證明那輛往趙府行駛的馬車裏,坐著什麽人。”雲珩靜靜看著麵前防線逐漸瓦解的女人,乘勝追擊:“貴妃,你知道雲這麽多年,使了那麽多手段要扳倒我,要我的命,為何還能與我相安無事,穩穩坐在他睦王爺的位子上嗎?因為他的靠山夠硬,他外祖家掌握著北方疆域的安危。可你們趙家有什麽?有一個女人一時的榮寵?你怎麽敢相信雲呢?他哪裏來的好心會好心扶持連話都說不清楚雲?”
“我沒有!”貴妃將嘴唇咬的發白,“殿下說的,統統與臣妾無關……後宮不得擅自議政……這是規矩。太子殿下,也無權私下審問臣妾!”
“哪裏就是審問了,我隻是與貴妃娘娘話話家常罷了。不過,父皇他,有陣子沒去瑞霞殿了吧?”雲珩從腰間取下那塊禦賜的蟠龍玉佩,緩緩往奶媽身邊走,而後將玉佩掛到了雲脖子上。
“皇上最近政務忙……”
“大過年的,各地除了請安拜年的折子也不遞什麽公務,忙什麽呀。”雲珩冷笑,“我若是你,就離這儲位紛爭遠遠的,曆來,君主們最忌諱的便是這個。我父皇寵你縱你,也是念你年輕單純心無城府。如若你們母子肯守本分,雲的前途最不濟也是個享盡榮華少慮無憂的小王爺。”
淑貴妃似乎打定了主意再不做聲,垂著眼默默將指節攥到發白。
雲珩也沒指望幾句話便叫人認罪,這事他們做了便打死不能認,不然就是誅全族的罪名。
“哦對了,貴妃娘娘居深宮大概還沒得消息,這幾日,趙大人日日去睦王府拜訪,可雲連門都不開。也難怪,如今流言蜚語下,他能自保就很不容易了,興許還在怪趙大人手腳不夠利索呢。不過雲明知道殺我難如登天,卻還是慫恿你們動手……哦,也對,若你們不得手,他可以從中摘的幹幹淨淨。若是你們真得了手,他便可坐享其成,既除掉了我,還讓趙家背上謀逆弑儲君的罪名……雲也會被母家拖累……那,今後便再不會有人動搖他的位置了……”
“這玉佩是父皇登基那日贈我的,今日我送給雲,期望他也能得我幾分好運,在這深宮裏平安長大。”雲珩說完,從雲的手中抽出被攥著把玩了半天的手指,揚長而去。
四喜迴頭,遠遠見淑貴妃一屁股癱坐到了石凳上,默默問道:“殿下……此事……”
“大概與我猜的差不多。雲定是許諾她,殺了我,他便帶領群臣勸諫父皇封繼後,扶雲上位。”
“這,她也信?”四喜將手爐遞給雲珩。
“她定是不全信,所以選了壽宴之後立即動手……她提前知曉雲要在壽宴上拿阿綾的事對我發難,所以早做了準備,想借此陷害雲。”
“可殿下又如何知道那案卷上的內容?”四喜不解。
“我不知道啊。”雲珩笑笑,“且雲大概率在包庇他們,不然不至於時至今日案子還沒有眉目。。”
“所以……殿下剛剛是詐她!還順帶離間他和睦王?”小太監恍然大悟,“可她……總會知道真相吧?”
“無妨。深宮之中,人一旦對誰起了疑心……就不易消了……”雲珩隔著衣袖摸著手爐,不徐不疾晃迴了耀宮。
“四喜,去一趟禦茶坊,叫忍冬送些點心過來。”他從書架上依次抽出《春秋》與《禮記》,“桂花糖年糕,陽春麵,再來一隻花雕蒸雞。”
“是。”四喜見他心情好,多了句嘴,“今日殿下倒是有胃口。”
“嗯。”雲珩翻了翻這兩冊舊書,“過幾日他便要迴來了,他那麽用功,《詩經》鐵定讀完了。迴頭少師可以講講這些。”
四喜愣了愣:“可雲璋殿下怕是還沒讀完……”
雲珩放下書冊,坐迴案前,手指撫著圈椅光滑的木頭把手暗暗思量:“險些忘了。如今雲璋也十六了,多少懂了些事,尤其是此番迴宮,父皇對他還是有所改觀的。我明日便去一趟禦書房,想法子說服父皇叫他能留在宮裏。”
如此一來,還可以借陪皇子讀書之名義,方便阿綾出入耀宮……
第76章
趕在年前,阿綾去給沈如和老太太買了兩個新炭爐,青瓷製的貴是貴了些,可這才配得上那箱子鬆息炭,平日放在屋子裏不用時也好看。
剛好老人家怕冷,燒起不冒煙的炭來也不怎麽咳嗽了。
繡莊有規矩,除夕到初五不動針線。
阿綾樂得清閑,獨自窩在窗前抄詩經,宋映柔的靈牌對窗安放在牆邊條案正中,一塵不染,香爐裏飄散出一縷細煙,貢品裝在簡單的白瓷盤中,一盤堆著京城裏帶迴來的芝麻龍須酥,一盤盛了滿捧冬棗。
阿櫟這幾日倒是忙得很,一早便跟沈如一起出了門,天碧川邊聚集了玉寧大半未婚待嫁的年輕男女,大家借逛船集的由頭尋覓良緣,若是有看對眼的,便折一隻桃花相贈。
阿綾聯想起詩經十五國風裏那一首《溱洧》,三月三上巳節,年輕男女相約水畔,寫的正是這樣的場景,古時的風俗直延續至今也沒什麽變化,隻不過人家送的不是桃花這樣熱鬧輕浮的春花。
“……眼見要開春了,玉寧哪裏需要這麽多碳……”他忍不住牢騷一句,在晚風裏裹緊輕便的鵝絨披風,上頭還熏著耀宮寢殿裏的味道,雲珩溫暖的味道。
“阿綾!”門裏頭,翠金拉著個才會跑的小姑娘,“快進來啊!”
她身後是一年不見的老師和繡娘們,就這一眨眼的功夫,阿櫟已經將從京城帶迴來的禮物拆了一地。
“來了!”他鉚足力氣搬起那一箱子碳,往屋子裏走去。
雲珩傷口愈合得不若預想中快,拆線那日已經是新年初五。
壽宴之後出了這麽大的事,瑞和帝親自擺駕耀宮。
“太子殿下,試著伸直這幾根手指看看。”太醫們切完脈拆了線,一群人圍著他的右手,聚精會神地觀察。
雲珩咬著牙忍著疼,從拇指開始,試圖拉伸開每一根手指。可縱使他用盡全力,小指也無法完全平直。
“怎麽樣?”瑞和帝語氣略顯焦急。
“……這,依老臣所見,陛下不必太過憂心,眼下,這被切傷的筋肉都已開始愈合,不出意外,再養上兩個月便可痊愈。”老太醫躊躇半晌,與幾位同僚交換了個忐忑的眼神,還是如實稟報,“隻是,手掌邊緣和小指處的傷口過深,尚不知握力會不會有所減退,日後還能不能使劍……”
雲珩心下早有數,可麵上故意擺出一副深受打擊的神色,將嘴唇咬的發白,默默不語。
“……朕不管你們用什麽藥,用什麽樣的法子,太子的手,不能留什麽病根。”瑞和帝皺了皺眉,重重歎了口氣,對雲珩安慰道,“你先好好養著,不必擔心,朕定想法子叫你這手恢複如初。”
雲珩咳嗽幾聲,緩緩點頭:“父皇……那萬一,恢複不了呢……”
“沒有這個萬一。”對方拍拍他的肩,目光漸漸銳利起來,“此事朕定當徹查。”
他張張嘴,欲言又止,轉瞬眼眶便紅了,半晌才開口:“父皇若是為難……兒臣能明白的……”
瑞和帝聞言一怔,又搖了搖頭,吩咐下一句:“好好照應你們主子。”便拂袖而去。
待聖駕離開耀宮,雲珩掀了被子下床,用力掰了掰剛剛怎麽也伸不直的小指,收起了那副矯情的可憐兮兮:“四喜,昨日睦王府有動靜麽。”
“昨日沒有,但今日一早……趙寄明悄悄去睦王府拜會。”
“這是身邊親信連吃了幾次閉門羹,他按捺不住親自上門了?”雲珩一路行至書房,打開折子。習慣了幾日,左手也能提筆圈圈點點了,雖說字還是太醜,“怎麽個悄悄法?進去了麽?”
“沒穿官服,沒帶隨從,也沒走正門,在偏門站了一炷香見沒人搭打理,又灰溜溜走了。”四喜答道,“另外……帶了鬥笠,沒露出臉來,看不出受沒受傷。”
“欲蓋彌彰。”雲珩笑笑,“雲自顧不暇,怎麽可能見他,避嫌還來不及。”
也不知從哪裏起的頭,這幾日宮裏明裏暗裏都在散布消息,說睦王聽聞太子要成婚,在壽宴之夜對其痛下殺手,甚至有人聯想到當年指婚時宮外的刺殺,雲自從壽宴後一日被召進禦書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王府裏等謠言平息。
“繼續盯著。瑞霞殿也盯著,什麽時候淑貴妃要陪皇祖母去禦花園,即刻知會我。”雲珩放下筆,單手合上看完的折子。
“是……”四喜狐疑地抬頭,“殿下是要?”
“打我這六皇弟出世,我就隻在滿月宴送了些賀禮罷了。”雲珩左手捏著右手腕,輕輕延展著傷處,“好歹也是兄長,合該關照一下。”他略一沉吟,轉頭道,“木棉,你去挑一塊玉佩,最好是父皇禦賜的。”
淑貴妃自雲滿月,日日都會抱去長寧宮給太後請安,殷勤至極不憚其煩。
正月十四,四喜來報,說請完安淑貴妃陪同太後一起往禦花園走了,雲珩聽完即刻動身:“玉佩給我。”
“是。”四喜近日都將這貴重之物隨身備著。
雲珩鮮少出現在禦花園,打了眾人個措手不及。
“給皇祖母請安。”
“快起來快起來。”太後懷裏抱著雲,四個月大的小孩已經會抬頭了,一條胳臂攔著腰身便可坐在腿上。太後伸出一隻手衝雲珩招了招,“快過來給哀家看看,手好些了嗎?”
“讓皇祖母掛心了。”雲珩走過去,將滿是傷痕的手心攤開在太後麵前。
“……嘶……嘖嘖嘖……”皇太後嘖一聲,還是被這傷痕累累的手驚了一驚,拉著他叫他坐在身邊的石凳上,“這真是……你說這宮裏怎麽能進了刺客呢,你父皇這些日子一通排查,到現在也沒查出什麽所以然,隻叫各宮都多添了兩班侍衛……以後你夜裏可別亂走動了,也別隻帶個四喜,好歹帶上兩個侍衛啊。”
雲看不懂傷,沒輕沒重抓住了雲珩的手指,疼得他一顫:“嘶……”
“哎喲,我們小雲也心疼皇兄受傷了是不是啊。”太後抱著娃娃晃了晃,竟忽然把孩子往他懷裏塞過來,“你抱抱看,他越發長開了,倒有些像你小時候的模樣。”
雲珩還愣著,那軟乎乎一團便坐在他腿上了,軟的像沒骨頭一捏就要碎,他下意識就想拒絕。
誰料他還未曾開口,淑貴妃一聲驚唿便衝口而出:“不要!”
眾人齊齊被嚇著,太後也轉頭訝異萬分:“怎麽了?”
淑貴妃自知失態,笑得勉強:“臣妾,臣妾是怕雲不懂事,碰壞了太子殿下的傷。況且……太子殿下這麽年輕,還未成婚呢,哪裏會抱孩子呀。”
看她如此局促,雲珩心下好笑,立即打消了推辭的念頭:“沒事,學一學便會了。”他小心翼翼伸出左臂,攬住了雲,逗弄幾下,奶娃娃看不懂他母親的驚恐,竟還咯咯笑起來。
“父皇也說像。”雲珩睨了一眼戰戰兢兢快將帕子扯碎的淑貴妃道,“雖說我不大記得了,但見過的,都說貴妃娘娘跟我母後是有幾分神似的。”
他話音剛落,淑貴妃的臉色唰得白了。
第75章
先皇後病世已十多年了,皇上不提,其他人不敢提。
過去總有聲音質疑皇上與先皇後當年因第一個嫡子意外夭折而離心,兩看相厭,直到幾年前淑貴妃的出現。在宮裏待了些年頭的宮女太監議論紛紛,說這淑貴妃與先皇後雖無親緣關係,可居然有六七分神似,專心政事的瑞和帝更是一見傾心,沒多久便納進宮來。
淑貴妃年輕氣盛,顯然沒人告訴她這一點,興許是怕惹麻煩,興許是瑞和帝私下吩咐過。
今日雲珩刻意點破,就是要讓她懷疑動搖,心慌意亂。
雲珩接過宮女手中的撥浪鼓逗雲,餘光瞥見淑貴妃眼睛眨也不眨盯著他。
他玩笑似的,用便手輕輕捏了捏*娃娃軟嫩的小手,小肩膀,又用關節敲了敲那骨頭都尚未長結實的小腦瓜。
眾人就這麽尷尬地坐了一會兒,太後便起身要迴宮,淑貴妃如蒙大赦:“那,臣妾送您。”
“不用。”太後轉頭看了一眼兩個年紀相差了十八歲的皇孫,“難得雲珩有興致出來逛逛,就叫他們兄弟親熱親熱,玩夠了你們再迴,不必管我這老太婆。”
“……是……”待太後一行走遠,淑貴妃走到雲珩跟前,“太子殿下……臣妾,也差不多該抱雲迴去了……”
“不急。”雲珩盯著懷裏的奶娃娃笑笑,這樣小,這樣脆弱的一條性命,一隻手就可以結果,“我跟六弟投緣,多讓我抱一會兒吧,你看,他也高興。是不是啊雲?皇兄抱你,你高興嗎?”
雲暫且聽不懂話,隻好奇地盯著他,嘴角還掛著一滴口水。
“對了,貴妃,聽聞趙大人最近不慎受傷破了相,如今,可有好轉?”雲珩招手將奶媽叫過來,總算是把雲還了迴去。
“……是,是麽。臣妾倒有日子沒見他了,太子消息還真是靈通。”孩子抱遠了,淑貴妃也恢複了些許鎮定。
“也不算。畢竟,我也不能坐以待斃,不然刺客要了我的命,我死不瞑目啊。”雲珩笑眯眯看著眼前隻比自己年長了五六歲的貴妃娘娘,“我隻是好奇,雲他對你們說了什麽,許了你們什麽,竟讓你們這樣鋌而走險。”
淑貴妃大驚:“臣妾聽不懂太子殿下在說什麽。”
“那我說點你聽得懂的。”雲珩不緊不慢道,“前些日子在禦書房,雲自告奮勇要替父皇查問宮中行刺一案,你以為,他是想包庇你們兄妹麽?據我所知,他不單問責了禁軍,更是嚴刑審問了個和陽門侍衛,侍衛的口供上可清清楚楚寫著呢,匕首丟失正是在壽宴那日,同僚可以作證。奇怪的是,當日所有赴宴的王公大臣,都是從北側天機門入,就隻有令弟,禁軍協領趙寄明趙大人,是從南側和陽門入,還在門前逗留許久,與侍衛們寒暄了好一陣子呢……趙大人身手不凡,順走了把匕首,易如反掌啊。”
“他!他是禁軍協領,例行查問皇宮守衛,是他職責所在……”淑貴妃揚起頭,“何況,無憑無據,怎麽就說匕首是趙大人拿走的,太子殿下莫要血口噴人!”
“那日,所有入宮的侍衛,太監都已經排查過一遍,他們要麽年紀,身形不符,要麽,能明確自證行刺之時不在場。那所有的可能性便都在當日飲宴人的身上了,有這般身手的,屈指可數。何況,還要將這皇宮布防爛熟於胸,從而見縫插針……”
“這,這些都是推測罷了,證據呢?何況,那日趙大人的馬車也與眾人一同離宮,根本無暇分身去做什麽刺客。”
“哦?娘娘這樣篤定?”雲珩提了提嘴角,“可那日我清楚地看到,你提早與父皇一同離去……怎麽說的好像親眼看到似的?”
雲珩頓了頓,故意給她些時候編謊,等她多說多錯。
“他那日,也喝多了……我叫了個小太監去送他,迴來報我的……”
“是麽。不過據案卷所示,當日最後見他之人正是雲,睦王他親口說,趙大人當時借口內急與眾人在殿門前分道揚鑣之後,再沒誰見過他,沒有什麽小太監,更沒人能證明那輛往趙府行駛的馬車裏,坐著什麽人。”雲珩靜靜看著麵前防線逐漸瓦解的女人,乘勝追擊:“貴妃,你知道雲這麽多年,使了那麽多手段要扳倒我,要我的命,為何還能與我相安無事,穩穩坐在他睦王爺的位子上嗎?因為他的靠山夠硬,他外祖家掌握著北方疆域的安危。可你們趙家有什麽?有一個女人一時的榮寵?你怎麽敢相信雲呢?他哪裏來的好心會好心扶持連話都說不清楚雲?”
“我沒有!”貴妃將嘴唇咬的發白,“殿下說的,統統與臣妾無關……後宮不得擅自議政……這是規矩。太子殿下,也無權私下審問臣妾!”
“哪裏就是審問了,我隻是與貴妃娘娘話話家常罷了。不過,父皇他,有陣子沒去瑞霞殿了吧?”雲珩從腰間取下那塊禦賜的蟠龍玉佩,緩緩往奶媽身邊走,而後將玉佩掛到了雲脖子上。
“皇上最近政務忙……”
“大過年的,各地除了請安拜年的折子也不遞什麽公務,忙什麽呀。”雲珩冷笑,“我若是你,就離這儲位紛爭遠遠的,曆來,君主們最忌諱的便是這個。我父皇寵你縱你,也是念你年輕單純心無城府。如若你們母子肯守本分,雲的前途最不濟也是個享盡榮華少慮無憂的小王爺。”
淑貴妃似乎打定了主意再不做聲,垂著眼默默將指節攥到發白。
雲珩也沒指望幾句話便叫人認罪,這事他們做了便打死不能認,不然就是誅全族的罪名。
“哦對了,貴妃娘娘居深宮大概還沒得消息,這幾日,趙大人日日去睦王府拜訪,可雲連門都不開。也難怪,如今流言蜚語下,他能自保就很不容易了,興許還在怪趙大人手腳不夠利索呢。不過雲明知道殺我難如登天,卻還是慫恿你們動手……哦,也對,若你們不得手,他可以從中摘的幹幹淨淨。若是你們真得了手,他便可坐享其成,既除掉了我,還讓趙家背上謀逆弑儲君的罪名……雲也會被母家拖累……那,今後便再不會有人動搖他的位置了……”
“這玉佩是父皇登基那日贈我的,今日我送給雲,期望他也能得我幾分好運,在這深宮裏平安長大。”雲珩說完,從雲的手中抽出被攥著把玩了半天的手指,揚長而去。
四喜迴頭,遠遠見淑貴妃一屁股癱坐到了石凳上,默默問道:“殿下……此事……”
“大概與我猜的差不多。雲定是許諾她,殺了我,他便帶領群臣勸諫父皇封繼後,扶雲上位。”
“這,她也信?”四喜將手爐遞給雲珩。
“她定是不全信,所以選了壽宴之後立即動手……她提前知曉雲要在壽宴上拿阿綾的事對我發難,所以早做了準備,想借此陷害雲。”
“可殿下又如何知道那案卷上的內容?”四喜不解。
“我不知道啊。”雲珩笑笑,“且雲大概率在包庇他們,不然不至於時至今日案子還沒有眉目。。”
“所以……殿下剛剛是詐她!還順帶離間他和睦王?”小太監恍然大悟,“可她……總會知道真相吧?”
“無妨。深宮之中,人一旦對誰起了疑心……就不易消了……”雲珩隔著衣袖摸著手爐,不徐不疾晃迴了耀宮。
“四喜,去一趟禦茶坊,叫忍冬送些點心過來。”他從書架上依次抽出《春秋》與《禮記》,“桂花糖年糕,陽春麵,再來一隻花雕蒸雞。”
“是。”四喜見他心情好,多了句嘴,“今日殿下倒是有胃口。”
“嗯。”雲珩翻了翻這兩冊舊書,“過幾日他便要迴來了,他那麽用功,《詩經》鐵定讀完了。迴頭少師可以講講這些。”
四喜愣了愣:“可雲璋殿下怕是還沒讀完……”
雲珩放下書冊,坐迴案前,手指撫著圈椅光滑的木頭把手暗暗思量:“險些忘了。如今雲璋也十六了,多少懂了些事,尤其是此番迴宮,父皇對他還是有所改觀的。我明日便去一趟禦書房,想法子說服父皇叫他能留在宮裏。”
如此一來,還可以借陪皇子讀書之名義,方便阿綾出入耀宮……
第76章
趕在年前,阿綾去給沈如和老太太買了兩個新炭爐,青瓷製的貴是貴了些,可這才配得上那箱子鬆息炭,平日放在屋子裏不用時也好看。
剛好老人家怕冷,燒起不冒煙的炭來也不怎麽咳嗽了。
繡莊有規矩,除夕到初五不動針線。
阿綾樂得清閑,獨自窩在窗前抄詩經,宋映柔的靈牌對窗安放在牆邊條案正中,一塵不染,香爐裏飄散出一縷細煙,貢品裝在簡單的白瓷盤中,一盤堆著京城裏帶迴來的芝麻龍須酥,一盤盛了滿捧冬棗。
阿櫟這幾日倒是忙得很,一早便跟沈如一起出了門,天碧川邊聚集了玉寧大半未婚待嫁的年輕男女,大家借逛船集的由頭尋覓良緣,若是有看對眼的,便折一隻桃花相贈。
阿綾聯想起詩經十五國風裏那一首《溱洧》,三月三上巳節,年輕男女相約水畔,寫的正是這樣的場景,古時的風俗直延續至今也沒什麽變化,隻不過人家送的不是桃花這樣熱鬧輕浮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