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對於各種有野心,有實力的一類人來說,是上升的階梯,是登天的機會,而對於普通小民而言,亂世是饑荒,是兵災,是修羅場,是人間地獄。而他們隻是薪柴,映照那些英雄的光輝。隻是血肉,供養那些諸侯貪婪的身軀。隻是塵埃,填滿那些堅城高牆前的溝壑。
張修理解這些人的恐慌,從未經曆過亂世的他,也對於未來那一場波及全國,持續近百年的戰亂感到心悸。
張修迴道:“中原向來是盛世的王朝之基,也是亂世的禍亂之源。此地的黔首血肉喂養了最為強壯的豪強,他們也經受了最為深重的苦難。”
他隨即拿著刀環繞中原地帶一圈道:“青、徐、冀、兗、豫這幾州情況最為嚴重。”
“這幾處的地理經濟優勢最大,也沒有外患的威脅,按理說應該最為昌盛。”
“但是耬車的效率大家都應該看到了,日耕一頃並不是妄言,試想一下,擁有者財力優勢的豪強,使用最先進,最便利的農具,在平坦田地上進行生產,沒有小畝,沒有田坎,換牛不換犁的耕作。
而普通小民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著鐵製、木製的農具,在那一畝三分田裏精耕細作。”
“太平年月裏,二者可能相安無事,豪強有著官府的牽製,也隻能看著小民的田土流口水。小民則是上繳完租稅、口算錢之後,數著米缸的米,勒緊褲腰帶過完一年。”
“遇到天災,小民吃樹葉,吃草根,哪怕是吃觀音土,也不願意賣地。期望著朝廷的救濟或是咬牙去豪強地主借糧緩下一口氣,期待下一年的風調雨順。”
“為了大家的理解,我這裏講一下,官府、豪強、小民之間的關係。”
“小民是繳納稅款的大頭,他們負責供養著朝廷。”
張修說著在一處空地上寫下三個詞,作三角排布,在小民到官府之間畫了一個箭頭,寫了一個稅收。接著道:
“按理說,朝廷最應該站在小民那一方。但是情況沒那麽簡單。
自從前漢那一套遷移豪強守陵的明晃晃的拿刀割地方豪強韭菜的手段失效以後,豪強就成了官府治理地方的臂助,很簡單,既然無法消滅,那就隻好與之共存。”
張修又在豪強到官府之間畫了一個箭頭,寫了臂助二字。
“當然,這時代也存在不懼豪強的強項令。這是少數,不做議論。”
繼續說道:
“商鞅變法時候定下來的以吏治國來動員底層百姓的方式行不通了,因為吏員已經被豪強把持。動員民眾,變成了官府通過給予豪強利益,賦予權力。豪強再通過官府賦予的權力,動員地方百姓。豪強成了中間商,中間商嘛,自然賺差價。”
在從官府到豪強之間畫一道箭頭,寫著賦權。
“小民和豪強之間多了一個豪強,無法直接聯係,盡管作為統治者本身沒有那麽大的意願去聯係,但是為了稅收,得讓小民活著,否則稅收不上來。這時候官府就要警告豪強收手,要給黔首活路。當然,官府沒有那麽好心,他們所在乎的就隻是稅收而已,如果豪強能夠繳納遠遠比小民更多的稅收,那麽官府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到豪強那一邊。但是別忘了,地方收稅的就是豪強子弟,怎麽可能平白給大漢朝廷做貢獻?那還真是應了那句話:豪紳的錢如數歸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說著在小民到豪強之間,寫上稅收和還款。
“豪強兼並土地是天性使然,就像狼始終是要吃羊的,而小民最為弱勢,天災來臨時,一方麵期待朝廷的賑濟,一方麵向著唯一有能力借糧的地主豪強借貸,盡管那代表著有可能利滾利還不上,但大多數人抱著來年年節好,再壓榨自己的極限爭取還完賬的僥幸心理。有著官府的存在,一般的豪強不會使用惡劣手段兼並土地,所以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鄉村的穩定生態。”
張修在從官府到小民之間畫一道箭頭,寫上賑濟,豪強到小民畫一道箭頭,寫上借貸。
接著張修指著地上的三角關係,道:“如圖所示,這三者之間各自給予對方利益,其中最容易破裂的就是豪強和官府給予小民的利益,那就是災年裏的借貸和賑濟。
在當今世界,官府的賑濟與否,豪強的借貸與否,沒有強製規定,仿佛是一種道義。
豪強可以高高在上,舔著臉說一句: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官府可以悲天憫人的說一句:朝廷也很困難啊,共克時艱,隻能苦一苦老百姓了。
而小民繳納的賦稅、交還的欠款則是必須盡的義務,相對於官府和豪強他們處於絕對弱勢,因為他們隻有義務而沒有權利。”
講到此處,好幾個小孩子的眼睛都紅了,他們想起了自己的境遇,而幾個大人則是捏緊了拳頭,咬緊了牙齒,在場的,可能張修算是半個豪強子弟,其他人就算是山民統領,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豪強,頂多是一個帶領小民求活的領袖罷了,大家都是小民,在這一刻,在場的人互視一眼,有種別樣的情緒,心中第一次有了一種名為階級的感受。
張修用不帶任何感情地、理性的分析了現狀,正是這種絕對的理性,將那些平時掩藏在苦難之中的種種淵源給剖開,一條一條的展現給大家,才讓在場的人感到悲憤無助。
“而官府與豪強之間的關係則是牢固得多,官府沒有了足夠的吏員,隻得依靠豪強的幫助管理地方,而豪強則需要官府的背書管理小民,他們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當官府的權威降低,官府的賦權毫無意義之時,豪強對官府的義務隨時中斷。
為什麽?因為豪強有部曲私兵,官府有郡兵軍卒,二者都有武力作為依靠,刀把子握在手中才有說不的權力。”
說到這裏,張修打住,轉迴話頭,說得有些遠了。
“說迴中原的小民境遇,這幾年的天災頻發,已經在挑戰那脆弱的平衡了,官府隨時都有可能無力賑濟,小民的承受力也在不斷的下降,加上之前講的黨錮之禍的影響,以皇帝為代表的官府權威降低,導致豪強再無牽製,他們可以直接管理地方,無視官府政令,可以不再借貸於民,而小民失去了官府的賑濟和豪強的借貸這兩條維持生計的活路,隻能走上破產失地,賣身為奴的道路了。
記住,這還沒有完,賣身為奴已經算是一條活路了,而事實上豪強對於土地的欲望是無限的,但是對於奴仆的收納數量則是有限的,我已經說過,豪強的生產模式,不需要因精耕細作,少量的奴仆就可以代替大規模的小農,那些多餘的小民,隻能自生自滅。”
“很快,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日子就要來了。”
下麵的弟子們一個個白了臉色,麵露恐懼之色。
奴婢之子的田成紅了眼眶,弱弱的問道:“先生,那些多...多餘的小民,怎麽辦?就那麽等死嗎?”
小臉緊緊盯著張修,麵露哀求之色,期盼讓張修推翻他心裏的絕望,不要告訴他那些慘烈的事實。
張修望著田成,和那些大大小小的臉龐,歎息地道:“還能怎麽辦?農民起義、作亂,官府豪強鎮壓,互相殘殺,直到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所有聽到的人都被張修描繪的場麵驚嚇到了。
“這些事情已經在發生了,熹平元年,會稽郡許生在句章縣聚眾起兵,部眾數萬,如此大規模的起義,絕不是被亂賊蠱惑那麽簡單,那是底層小民的怒火徹底壓不住了。
官府和豪強或許不清楚我今日畫出的關係圖,但是這一次,他們下意識的密切合作,一個叫做孫堅的豪強,集結千餘部曲,與官府派遣的揚州刺史臧旻、丹陽郡太守陳寅率領的官軍聯合作戰,鎮壓了此次許生起義。”
看著眼前這些眼神灰敗的麵龐,張修靜靜的述說道。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起義會更多,規模也會更大。”
最終,張修如同預言一般地感慨道。
”
張修理解這些人的恐慌,從未經曆過亂世的他,也對於未來那一場波及全國,持續近百年的戰亂感到心悸。
張修迴道:“中原向來是盛世的王朝之基,也是亂世的禍亂之源。此地的黔首血肉喂養了最為強壯的豪強,他們也經受了最為深重的苦難。”
他隨即拿著刀環繞中原地帶一圈道:“青、徐、冀、兗、豫這幾州情況最為嚴重。”
“這幾處的地理經濟優勢最大,也沒有外患的威脅,按理說應該最為昌盛。”
“但是耬車的效率大家都應該看到了,日耕一頃並不是妄言,試想一下,擁有者財力優勢的豪強,使用最先進,最便利的農具,在平坦田地上進行生產,沒有小畝,沒有田坎,換牛不換犁的耕作。
而普通小民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著鐵製、木製的農具,在那一畝三分田裏精耕細作。”
“太平年月裏,二者可能相安無事,豪強有著官府的牽製,也隻能看著小民的田土流口水。小民則是上繳完租稅、口算錢之後,數著米缸的米,勒緊褲腰帶過完一年。”
“遇到天災,小民吃樹葉,吃草根,哪怕是吃觀音土,也不願意賣地。期望著朝廷的救濟或是咬牙去豪強地主借糧緩下一口氣,期待下一年的風調雨順。”
“為了大家的理解,我這裏講一下,官府、豪強、小民之間的關係。”
“小民是繳納稅款的大頭,他們負責供養著朝廷。”
張修說著在一處空地上寫下三個詞,作三角排布,在小民到官府之間畫了一個箭頭,寫了一個稅收。接著道:
“按理說,朝廷最應該站在小民那一方。但是情況沒那麽簡單。
自從前漢那一套遷移豪強守陵的明晃晃的拿刀割地方豪強韭菜的手段失效以後,豪強就成了官府治理地方的臂助,很簡單,既然無法消滅,那就隻好與之共存。”
張修又在豪強到官府之間畫了一個箭頭,寫了臂助二字。
“當然,這時代也存在不懼豪強的強項令。這是少數,不做議論。”
繼續說道:
“商鞅變法時候定下來的以吏治國來動員底層百姓的方式行不通了,因為吏員已經被豪強把持。動員民眾,變成了官府通過給予豪強利益,賦予權力。豪強再通過官府賦予的權力,動員地方百姓。豪強成了中間商,中間商嘛,自然賺差價。”
在從官府到豪強之間畫一道箭頭,寫著賦權。
“小民和豪強之間多了一個豪強,無法直接聯係,盡管作為統治者本身沒有那麽大的意願去聯係,但是為了稅收,得讓小民活著,否則稅收不上來。這時候官府就要警告豪強收手,要給黔首活路。當然,官府沒有那麽好心,他們所在乎的就隻是稅收而已,如果豪強能夠繳納遠遠比小民更多的稅收,那麽官府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到豪強那一邊。但是別忘了,地方收稅的就是豪強子弟,怎麽可能平白給大漢朝廷做貢獻?那還真是應了那句話:豪紳的錢如數歸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說著在小民到豪強之間,寫上稅收和還款。
“豪強兼並土地是天性使然,就像狼始終是要吃羊的,而小民最為弱勢,天災來臨時,一方麵期待朝廷的賑濟,一方麵向著唯一有能力借糧的地主豪強借貸,盡管那代表著有可能利滾利還不上,但大多數人抱著來年年節好,再壓榨自己的極限爭取還完賬的僥幸心理。有著官府的存在,一般的豪強不會使用惡劣手段兼並土地,所以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鄉村的穩定生態。”
張修在從官府到小民之間畫一道箭頭,寫上賑濟,豪強到小民畫一道箭頭,寫上借貸。
接著張修指著地上的三角關係,道:“如圖所示,這三者之間各自給予對方利益,其中最容易破裂的就是豪強和官府給予小民的利益,那就是災年裏的借貸和賑濟。
在當今世界,官府的賑濟與否,豪強的借貸與否,沒有強製規定,仿佛是一種道義。
豪強可以高高在上,舔著臉說一句: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官府可以悲天憫人的說一句:朝廷也很困難啊,共克時艱,隻能苦一苦老百姓了。
而小民繳納的賦稅、交還的欠款則是必須盡的義務,相對於官府和豪強他們處於絕對弱勢,因為他們隻有義務而沒有權利。”
講到此處,好幾個小孩子的眼睛都紅了,他們想起了自己的境遇,而幾個大人則是捏緊了拳頭,咬緊了牙齒,在場的,可能張修算是半個豪強子弟,其他人就算是山民統領,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豪強,頂多是一個帶領小民求活的領袖罷了,大家都是小民,在這一刻,在場的人互視一眼,有種別樣的情緒,心中第一次有了一種名為階級的感受。
張修用不帶任何感情地、理性的分析了現狀,正是這種絕對的理性,將那些平時掩藏在苦難之中的種種淵源給剖開,一條一條的展現給大家,才讓在場的人感到悲憤無助。
“而官府與豪強之間的關係則是牢固得多,官府沒有了足夠的吏員,隻得依靠豪強的幫助管理地方,而豪強則需要官府的背書管理小民,他們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當官府的權威降低,官府的賦權毫無意義之時,豪強對官府的義務隨時中斷。
為什麽?因為豪強有部曲私兵,官府有郡兵軍卒,二者都有武力作為依靠,刀把子握在手中才有說不的權力。”
說到這裏,張修打住,轉迴話頭,說得有些遠了。
“說迴中原的小民境遇,這幾年的天災頻發,已經在挑戰那脆弱的平衡了,官府隨時都有可能無力賑濟,小民的承受力也在不斷的下降,加上之前講的黨錮之禍的影響,以皇帝為代表的官府權威降低,導致豪強再無牽製,他們可以直接管理地方,無視官府政令,可以不再借貸於民,而小民失去了官府的賑濟和豪強的借貸這兩條維持生計的活路,隻能走上破產失地,賣身為奴的道路了。
記住,這還沒有完,賣身為奴已經算是一條活路了,而事實上豪強對於土地的欲望是無限的,但是對於奴仆的收納數量則是有限的,我已經說過,豪強的生產模式,不需要因精耕細作,少量的奴仆就可以代替大規模的小農,那些多餘的小民,隻能自生自滅。”
“很快,想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日子就要來了。”
下麵的弟子們一個個白了臉色,麵露恐懼之色。
奴婢之子的田成紅了眼眶,弱弱的問道:“先生,那些多...多餘的小民,怎麽辦?就那麽等死嗎?”
小臉緊緊盯著張修,麵露哀求之色,期盼讓張修推翻他心裏的絕望,不要告訴他那些慘烈的事實。
張修望著田成,和那些大大小小的臉龐,歎息地道:“還能怎麽辦?農民起義、作亂,官府豪強鎮壓,互相殘殺,直到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所有聽到的人都被張修描繪的場麵驚嚇到了。
“這些事情已經在發生了,熹平元年,會稽郡許生在句章縣聚眾起兵,部眾數萬,如此大規模的起義,絕不是被亂賊蠱惑那麽簡單,那是底層小民的怒火徹底壓不住了。
官府和豪強或許不清楚我今日畫出的關係圖,但是這一次,他們下意識的密切合作,一個叫做孫堅的豪強,集結千餘部曲,與官府派遣的揚州刺史臧旻、丹陽郡太守陳寅率領的官軍聯合作戰,鎮壓了此次許生起義。”
看著眼前這些眼神灰敗的麵龐,張修靜靜的述說道。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起義會更多,規模也會更大。”
最終,張修如同預言一般地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