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成為暴嬌太子的伴讀後 作者:策馬聽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寂點點頭,從橫木上站了起來。
離停放馬車的地方還有幾丈遠,衛寂隻能尷尬地與許懷秉並肩同行。
他心中的兵荒馬亂還沒止,跟許懷秉相處更是渾身不自在,像是衣服上長了荊棘。
前段日子他已經將許懷秉給他的策論原封不動還了迴去,除了最初看的那幾行,餘下他沒再看一眼。
雖然他沒明說,但這個舉動無疑是迴絕了許懷秉的求娶。
許懷秉並未說什麽,在東宮相見時還會遵循禮節地與他點頭打招唿,好似他倆隻有這點淡淡的點頭之交。
這幾丈的路程,衛寂卻覺得比幾萬裏還要長,期間兩人都沒有說話。
衛寂也無意找話閑聊,他倆許久沒見,有什麽可談的?
唯一的談資似乎隻有馬林騫,昨日馬林騫跟衛寂說要找許懷秉敘舊,還問衛寂要不要一同。
許懷秉與馬林騫在涼州時交情還不錯,以許懷秉的性情,他必定不會因馬林騫跛了腳,就另眼相待。
衛寂雖放下過去的事,可也不想提馬林騫,萬一許懷秉問起當初他不告而別一事怎麽辦?
終於走到馬車亭,衛寂拱手作揖,與許懷秉道了一聲別,便匆匆上了馬車。
許懷秉讓衛寂先行,他立在車轅旁,看侯府的馬車消失在甬道後,才收迴目光踩著踏凳坐進內車。
-
先前衛寂還不覺手掌破皮處有異,此刻方才感受到火辣辣的疼。
疼了一路,衛寂也煩躁了一路。
迴到侯府,老太太院裏的人就等在他屋裏,說老太太發話了,要他從東宮迴來就過去,晌午全家要圍著吃熱鍋子,也就是溫鼎。
快要過年了,莊子送了年貨過來。
今日府裏殺了一頭鮮羊,廚房片了薄肉,還有鴨掌、菌子、鹿血,一塊下鍋涮。
衛寂實在疲倦,昨日沒有睡好,剛又跌了一跤,頭還是有點脹,再加上心中有事,他不想去。
但老太太叫他過去,不單單是為了吃熱鍋子,還有往東宮送年貨的禮單一事。
每年莊子送來東西,侯府都會殺煮一番,煮好的肉撒上粗粒鹽巴,這樣便於存放。
之後做年貨,煮丸子、炸麻花、打年糕,灌臘腸等等,總之府裏的膳房會忙活好幾日。
一開始衛寂隻給薑簷帶了一些府裏做的年物嚐鮮,後來老太太知曉後,嚐鮮便成了認認真真備的禮單。
東宮這些年也就收過侯府的禮,這在老太太看來是一件榮耀的事,因此她年年都會親自準備。
今日叫衛寂過去,十有八九也就是為了這件事。
怕出岔子,她都會讓衛寂過一遍禮單,省得送薑簷忌口的東西。
衛寂慢慢吐了一口濁氣,強打起精神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衛寂猜中了一半,老太太叫他過去一半是為禮單,另一半是看出他們父子鬧了矛盾。
她何等精明的人?自從大恩寺衛寂與衛宗建迴來已有半月,父子倆竟一麵都沒見過,更別說吃飯、敘話。
衛宗建平時再忙,也沒有忙到這種地步。
老太太隱約覺得事情不對勁,便差人去大恩寺打聽了打聽,這才知道衛寂那次發燒,是因為衛宗建罰他隨那些僧人掛經幡。
這次叫衛寂過來,為的便是讓兩父子和好。
因此衛寂過去時,衛宗建早早就被老太太騙了過來。
他還以為衛寂今日要留到東宮吃午飯,這話也是老太太派人叫他過來吃飯時‘隨口’一說的。
父子被撮合著終於碰上了麵,倆人臉色各異。
衛寂是又畏又懼,衛宗建則是眉心一擰,立刻轉過了眼。
衛寂硬著頭皮躬身行禮,“祖母,父親。”
老太太臉上掛著和善的笑,朝衛寂招手,“快過來坐,正跟你父親講一件稀罕事,你也來聽聽。”
衛寂上前,坐到了老太太旁邊。
老太太手烤著火,笑嗬嗬地說,“今年莊子上養了十幾隻長尾的紅腹錦雞,留了兩隻活的給咱們看新鮮,其餘的是殺了帶過來的。”
“這兩隻雞正好一公一母,誰知道半道竟下了蛋。車隊路過宿州時,下了大雪,那隻母雞便凍死了,原以為這隻蛋也活不過來,那些夥計便想著不如煮了吃,卻怎麽也找不到。”
“過了幾日才發現,竟被那隻公錦雞孵了出來。一路風霜雪雨的,父子倆相依相偎活到了京城,那小的也沒死,還在後院活蹦亂跳呢。”
“阿彌陀佛,真是萬物有靈。”
老太太這是借著雞,說他們父子二人。
她拉過衛寂的手,拍著他的手背說,“如今遲兒也長大了,讀書刻苦,又得太子喜愛,入仕是早晚的事。”
“這朝堂波詭雲譎,你們父子相扶相依,我這把老骨頭便是死了,進了棺材埋進土裏也能安心。”
老太太說的動情,還拿帕子擦眼淚。
衛寂卻如一尊泥雕,僵僵地坐在原地,這番話聽得他如鯁在喉。
他母親便如那隻母錦雞一樣半途而亡,卻被老太太一語輕輕帶過,隻講父子情深。
衛宗建也因老太太提太子而生了怒,那日大恩寺薑簷說的話至今在他午夜夢中響起。
衛寂在林中失蹤,生死不知時他作為父親能不憂心?
後來衛寂被太子尋到帶迴去,衛宗建未見到他,亦是徹夜未眠。
人講三綱五常,儒道四維八德。
他再怎麽不是,也是父親!
父為子綱,便是衛寂生了怨氣,含了怒,也不該借著太子的勢違反綱常倫理,反過來教訓老子。
見父子倆都不說話,老太太隻得繼續勸,從中和稀泥,想他們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吃一團熱鍋子。
但老太太又觸了衛宗建的怒。
聽到她一口一個太子,衛宗建終是壓不住火,起身砸了手邊的茶杯。
衛寂跟老太太皆是一愣,隻見衛宗建雙眼赤紅,額角青筋突顯,已是暴怒之兆。
“你們要覺得太子事事能順你們的心意,不如一塊都住進東宮,省得你們日日念叨。”
老太太既愕然又不敢置信,“你這是什麽混賬話?”
衛宗建不理她,轉頭瞪視著衛寂,“家裏的飯是招待不起你了?若是如此,你趁早搬到東宮去。”
衛寂麵色一白。
老太太趕忙將人護在身後,“今日便是有不順你心的事,你衝孩子發什麽脾氣?”
“您懂什麽?哪有臣下天天與太子胡……”混字還未說出口,衛宗建便止住了。
他看著垂下頭的衛寂,撂下狠話,“若你認自己是衛家人,以後日日給我迴來吃飯,許太傅授完課就迴來。不然就永遠都別迴來,我衛宗建不缺你這個兒子。”
衛寂低不可聞地問了一句。
衛宗建正在氣頭上,看他這個不吐不咽的窩囊樣子更怒了,“抬起來,大點聲,你沒吃飯?”
衛寂眼裏含著水汽,嗓音沙啞,“為什麽要生我?”
話頭一出,接下來的便容易許多,他直視著衛宗建。
“為什麽千辛萬苦娶了我娘要那樣對她?她死後你一滴淚都沒有流,既是不喜歡我,不想我做你兒子,為什麽當初要生下我?”
衛寂將這些年最想問的宣之於口,說到最後隻剩下氣音。
衛宗建先是一愣,緊接著揚起手,狠狠給了衛寂一巴掌。
第31章
逼仄陰冷的小屋, 隻有一扇鑲著幾根鐵條的簡陋天窗,角落生著黴斑,牆皮剝落,屋內又陰又冷。
天光透過窗打進來, 落在瑟縮在角落的衛寂身上。
正值寒冬臘月, 屋內連個爐火都沒有, 鐵窗還漏著風。
衛寂清秀的麵凍得青白, 口鼻皆唿出白色的霧氣,冷風似細密的針。
子不言父之過。
衛寂在老太太那番言論已是大逆不道, 衛宗建怒不可遏地給了他一巴掌, 又叫人將他關到禁閉室,麵壁思過。
衛寂心中淒淒, 他隻想從衛宗建嘴中知道, 他母親在衛宗建心中到底算什麽?
為什麽當年的情深不壽,會變成如今的模樣?
他母親懷他時, 衛宗建是否開心過?還是他真的沒做好一個兒子,才叫衛宗建這樣失望?
衛寂不懂, 也想不明白,或許人心就是這樣易變, 再深的情分也會被時間磨滅幹淨。
若非如此,這些年怎麽沒見衛宗建提過他母親一句?
衛寂窩在破舊的草席,將臉埋進了膝間。
不知過了多久, 鎖在門上的鐵鏈響了響, 接著房門打開, 一個穿著綠襖, 肩上披著同色披風的女子走進來。
她是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名叫妙角。
禁閉室位處偏僻, 常年見不到日頭,有一種陰濕的冷,比外麵還要寒,妙角打了一個寒顫。
衛寂抬起頭,一雙眼睛烏沉沉,左臉高高腫起,唇角也裂開一道口子,看起來很是惹人心疼。
妙角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讓身後的人趕緊將東西拿進來,她則抱著一床被子走過去。
抖落開厚實的被子,妙角裹在衛寂身上,溫和細語地說,“是老夫人叫奴婢來看您。”
衛寂眼睫垂了垂,抿著幹裂的唇沒說話。
若是以往老太太必定親自來,但衛寂跟衛宗建吵時提到自己的母親。
當初老太太一直不同意這門婚事,他倆成婚後也沒給過衛寂母親好臉色。
不曾想這些年,衛寂一直惦記著他母親,對衛宗建都有怨,更何況是她了?
因此她沒來,隻派了自己身邊的大丫鬟過來。
離停放馬車的地方還有幾丈遠,衛寂隻能尷尬地與許懷秉並肩同行。
他心中的兵荒馬亂還沒止,跟許懷秉相處更是渾身不自在,像是衣服上長了荊棘。
前段日子他已經將許懷秉給他的策論原封不動還了迴去,除了最初看的那幾行,餘下他沒再看一眼。
雖然他沒明說,但這個舉動無疑是迴絕了許懷秉的求娶。
許懷秉並未說什麽,在東宮相見時還會遵循禮節地與他點頭打招唿,好似他倆隻有這點淡淡的點頭之交。
這幾丈的路程,衛寂卻覺得比幾萬裏還要長,期間兩人都沒有說話。
衛寂也無意找話閑聊,他倆許久沒見,有什麽可談的?
唯一的談資似乎隻有馬林騫,昨日馬林騫跟衛寂說要找許懷秉敘舊,還問衛寂要不要一同。
許懷秉與馬林騫在涼州時交情還不錯,以許懷秉的性情,他必定不會因馬林騫跛了腳,就另眼相待。
衛寂雖放下過去的事,可也不想提馬林騫,萬一許懷秉問起當初他不告而別一事怎麽辦?
終於走到馬車亭,衛寂拱手作揖,與許懷秉道了一聲別,便匆匆上了馬車。
許懷秉讓衛寂先行,他立在車轅旁,看侯府的馬車消失在甬道後,才收迴目光踩著踏凳坐進內車。
-
先前衛寂還不覺手掌破皮處有異,此刻方才感受到火辣辣的疼。
疼了一路,衛寂也煩躁了一路。
迴到侯府,老太太院裏的人就等在他屋裏,說老太太發話了,要他從東宮迴來就過去,晌午全家要圍著吃熱鍋子,也就是溫鼎。
快要過年了,莊子送了年貨過來。
今日府裏殺了一頭鮮羊,廚房片了薄肉,還有鴨掌、菌子、鹿血,一塊下鍋涮。
衛寂實在疲倦,昨日沒有睡好,剛又跌了一跤,頭還是有點脹,再加上心中有事,他不想去。
但老太太叫他過去,不單單是為了吃熱鍋子,還有往東宮送年貨的禮單一事。
每年莊子送來東西,侯府都會殺煮一番,煮好的肉撒上粗粒鹽巴,這樣便於存放。
之後做年貨,煮丸子、炸麻花、打年糕,灌臘腸等等,總之府裏的膳房會忙活好幾日。
一開始衛寂隻給薑簷帶了一些府裏做的年物嚐鮮,後來老太太知曉後,嚐鮮便成了認認真真備的禮單。
東宮這些年也就收過侯府的禮,這在老太太看來是一件榮耀的事,因此她年年都會親自準備。
今日叫衛寂過去,十有八九也就是為了這件事。
怕出岔子,她都會讓衛寂過一遍禮單,省得送薑簷忌口的東西。
衛寂慢慢吐了一口濁氣,強打起精神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衛寂猜中了一半,老太太叫他過去一半是為禮單,另一半是看出他們父子鬧了矛盾。
她何等精明的人?自從大恩寺衛寂與衛宗建迴來已有半月,父子倆竟一麵都沒見過,更別說吃飯、敘話。
衛宗建平時再忙,也沒有忙到這種地步。
老太太隱約覺得事情不對勁,便差人去大恩寺打聽了打聽,這才知道衛寂那次發燒,是因為衛宗建罰他隨那些僧人掛經幡。
這次叫衛寂過來,為的便是讓兩父子和好。
因此衛寂過去時,衛宗建早早就被老太太騙了過來。
他還以為衛寂今日要留到東宮吃午飯,這話也是老太太派人叫他過來吃飯時‘隨口’一說的。
父子被撮合著終於碰上了麵,倆人臉色各異。
衛寂是又畏又懼,衛宗建則是眉心一擰,立刻轉過了眼。
衛寂硬著頭皮躬身行禮,“祖母,父親。”
老太太臉上掛著和善的笑,朝衛寂招手,“快過來坐,正跟你父親講一件稀罕事,你也來聽聽。”
衛寂上前,坐到了老太太旁邊。
老太太手烤著火,笑嗬嗬地說,“今年莊子上養了十幾隻長尾的紅腹錦雞,留了兩隻活的給咱們看新鮮,其餘的是殺了帶過來的。”
“這兩隻雞正好一公一母,誰知道半道竟下了蛋。車隊路過宿州時,下了大雪,那隻母雞便凍死了,原以為這隻蛋也活不過來,那些夥計便想著不如煮了吃,卻怎麽也找不到。”
“過了幾日才發現,竟被那隻公錦雞孵了出來。一路風霜雪雨的,父子倆相依相偎活到了京城,那小的也沒死,還在後院活蹦亂跳呢。”
“阿彌陀佛,真是萬物有靈。”
老太太這是借著雞,說他們父子二人。
她拉過衛寂的手,拍著他的手背說,“如今遲兒也長大了,讀書刻苦,又得太子喜愛,入仕是早晚的事。”
“這朝堂波詭雲譎,你們父子相扶相依,我這把老骨頭便是死了,進了棺材埋進土裏也能安心。”
老太太說的動情,還拿帕子擦眼淚。
衛寂卻如一尊泥雕,僵僵地坐在原地,這番話聽得他如鯁在喉。
他母親便如那隻母錦雞一樣半途而亡,卻被老太太一語輕輕帶過,隻講父子情深。
衛宗建也因老太太提太子而生了怒,那日大恩寺薑簷說的話至今在他午夜夢中響起。
衛寂在林中失蹤,生死不知時他作為父親能不憂心?
後來衛寂被太子尋到帶迴去,衛宗建未見到他,亦是徹夜未眠。
人講三綱五常,儒道四維八德。
他再怎麽不是,也是父親!
父為子綱,便是衛寂生了怨氣,含了怒,也不該借著太子的勢違反綱常倫理,反過來教訓老子。
見父子倆都不說話,老太太隻得繼續勸,從中和稀泥,想他們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吃一團熱鍋子。
但老太太又觸了衛宗建的怒。
聽到她一口一個太子,衛宗建終是壓不住火,起身砸了手邊的茶杯。
衛寂跟老太太皆是一愣,隻見衛宗建雙眼赤紅,額角青筋突顯,已是暴怒之兆。
“你們要覺得太子事事能順你們的心意,不如一塊都住進東宮,省得你們日日念叨。”
老太太既愕然又不敢置信,“你這是什麽混賬話?”
衛宗建不理她,轉頭瞪視著衛寂,“家裏的飯是招待不起你了?若是如此,你趁早搬到東宮去。”
衛寂麵色一白。
老太太趕忙將人護在身後,“今日便是有不順你心的事,你衝孩子發什麽脾氣?”
“您懂什麽?哪有臣下天天與太子胡……”混字還未說出口,衛宗建便止住了。
他看著垂下頭的衛寂,撂下狠話,“若你認自己是衛家人,以後日日給我迴來吃飯,許太傅授完課就迴來。不然就永遠都別迴來,我衛宗建不缺你這個兒子。”
衛寂低不可聞地問了一句。
衛宗建正在氣頭上,看他這個不吐不咽的窩囊樣子更怒了,“抬起來,大點聲,你沒吃飯?”
衛寂眼裏含著水汽,嗓音沙啞,“為什麽要生我?”
話頭一出,接下來的便容易許多,他直視著衛宗建。
“為什麽千辛萬苦娶了我娘要那樣對她?她死後你一滴淚都沒有流,既是不喜歡我,不想我做你兒子,為什麽當初要生下我?”
衛寂將這些年最想問的宣之於口,說到最後隻剩下氣音。
衛宗建先是一愣,緊接著揚起手,狠狠給了衛寂一巴掌。
第31章
逼仄陰冷的小屋, 隻有一扇鑲著幾根鐵條的簡陋天窗,角落生著黴斑,牆皮剝落,屋內又陰又冷。
天光透過窗打進來, 落在瑟縮在角落的衛寂身上。
正值寒冬臘月, 屋內連個爐火都沒有, 鐵窗還漏著風。
衛寂清秀的麵凍得青白, 口鼻皆唿出白色的霧氣,冷風似細密的針。
子不言父之過。
衛寂在老太太那番言論已是大逆不道, 衛宗建怒不可遏地給了他一巴掌, 又叫人將他關到禁閉室,麵壁思過。
衛寂心中淒淒, 他隻想從衛宗建嘴中知道, 他母親在衛宗建心中到底算什麽?
為什麽當年的情深不壽,會變成如今的模樣?
他母親懷他時, 衛宗建是否開心過?還是他真的沒做好一個兒子,才叫衛宗建這樣失望?
衛寂不懂, 也想不明白,或許人心就是這樣易變, 再深的情分也會被時間磨滅幹淨。
若非如此,這些年怎麽沒見衛宗建提過他母親一句?
衛寂窩在破舊的草席,將臉埋進了膝間。
不知過了多久, 鎖在門上的鐵鏈響了響, 接著房門打開, 一個穿著綠襖, 肩上披著同色披風的女子走進來。
她是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名叫妙角。
禁閉室位處偏僻, 常年見不到日頭,有一種陰濕的冷,比外麵還要寒,妙角打了一個寒顫。
衛寂抬起頭,一雙眼睛烏沉沉,左臉高高腫起,唇角也裂開一道口子,看起來很是惹人心疼。
妙角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讓身後的人趕緊將東西拿進來,她則抱著一床被子走過去。
抖落開厚實的被子,妙角裹在衛寂身上,溫和細語地說,“是老夫人叫奴婢來看您。”
衛寂眼睫垂了垂,抿著幹裂的唇沒說話。
若是以往老太太必定親自來,但衛寂跟衛宗建吵時提到自己的母親。
當初老太太一直不同意這門婚事,他倆成婚後也沒給過衛寂母親好臉色。
不曾想這些年,衛寂一直惦記著他母親,對衛宗建都有怨,更何況是她了?
因此她沒來,隻派了自己身邊的大丫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