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池則寧蒙了,完全想不出來這是誰,他幾乎疑心池旭堯是在戲弄他了。
池旭堯對他的反應毫不意外,耐心的解釋道:“在書畫街的那場大火中,我救下的那個女子,她十四歲,被那場火燒死了。除了她,那場火還燒死了十五人,餘下的十八個姑娘,也被你下令殺了。”
那都是幾年前的舊事了。
池則寧靠著那場火,第一次擊敗了池維竹。
“兄長不記得她們,我午夜夢迴,卻總是見到她們。從前我不能替她們主持公道,就連在夢中都會羞愧見到她們,現在不會了。”
言下之意,池則寧聽了出來。
池旭堯看著兄長身上那件染血的龍袍,隻覺得諷刺。他搖搖頭,道:“皇兄走的時候,若是想穿著龍袍,我也不在意的。”
除此之外,他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池旭堯吩咐柳盛:“此次逼宮的北衙禁軍,凡有官職的,一律處死,餘者全部免除軍籍,自行歸家,三代以內不得從仕從軍。”
見柳盛應下,池旭堯也不必再留守此處了。
他和何明德剛轉身要走,就聽背後忽然傳來了池則寧的聲音。
“堯兒。”
這許久未聽到的稱唿,讓池旭堯也失神片刻。
池則寧知道,這或許就是他們再見的最後一麵了。他或許應該大罵或者詛咒,但是不知為何,他最後說的卻是別的。
“堯兒,哥哥從你待你,確實是真心實意,母後也是。”
池旭堯的反應完全出乎池則寧的預料。他笑了一聲,好似有些憐憫:“這個事實,我比兄長要早知道啊,但是那並不會改變你們的決定。兄長或許也不相信,我曾經待你們,也是真心實意啊。到了這種時候,再說這種話,又有什麽意義呢?我已經不需要了。”
這次,無論池則寧再說什麽,池旭堯都沒有再迴頭了。
池則寧站在原地,想,他不相信旭堯的真心實意嗎?他一直都相信的,他隻是信不過人心。
倘若不是他和母後的猜疑,他們現在的結果應該是完全不同吧?
倘若沒有多此一舉,他有旭堯的輔佐,早晚登基為帝。他實在是後悔了。
柳盛將軍負責押送他去久居,等待宣判。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命中注定,他們經過了飛鸞殿,變故開始之處。
飛鸞殿內,被火燒過的痕跡完全消失,綠樹又已經探出樹梢,鬱鬱蔥蔥地一片,一切都與幼時記憶別無二樣。池則寧盯著那棵樹看了很久,想到旭堯幼時曾攀上去過,下不來,隻有在自己來了以後,毫不猶豫地跳進了自己的懷裏。
他是皇子,絕不會在天牢裏,等待一杯鴆酒。
這裏就很好。
池則寧推開士兵,突然跑了出去,觸牆身亡。
柳盛將軍本樂意攔住,卻沒動。
挺好,他自己選擇死,挺好。他看著池則寧在地上抽動兩下,血蔓延開,慢慢沒了氣息,才道:“去迴報太子吧。”
*
無極殿。
柳盛把消息迴報了皇上和太子。
池旭堯隻是沉默了一會兒,什麽都沒說。
皇上被池則寧逼宮,但是當這個兒子真的死了,卻也沒有什麽高興。他隻是疲憊地重複道:“既如此,安葬了吧。”
更多的話卻是說不出來了,他心裏重複地想著,又沒了一個兒子,到底是為什麽呢?
百官難免要勸慰幾句,七嘴八舌,吵得人煩躁時,忽然聽到皇上道:“朕,決意禪位於太子。”
這消息太過突然,百官都反應不過來。
“皇上龍體康健,怎麽……”
皇上沒有迴答,隻是吩咐一聲:“禮部和欽天監一起,擇日操辦。”
說罷,就疲憊地徑直離開了。
太子也沒有謙讓的意思,跪送皇上離開。有些還不在狀態的大人,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在一場排好的戲中,當即閉口不言。
尤其是新帝的登基大典,在半個月後就開始了。
寅時,太子和他的夫君已經被人伺候著換好了朝服。
何明德看著身邊的人,初見時還是個一蹶不振的少年郎,現如今已經完全是一個沉穩的男人了。
“從今日起,你就要負擔起一整個國家,幾萬萬臣民了,怕不怕?”
他故意用著恐嚇的音調和池旭堯說話,池旭堯卻認認真真道:“一個我,都能做的那麽好,讓你迴溯幾千年找我,現在還有你陪著,我怎麽會害怕。”
簡簡單單一句話,其中自有千萬斤的信任。何明德有些忍不住,俯身想要認認真真地和旭堯接個吻,卻聽水碧在外麵道:“太子,柳將軍求見。”
何明德隻好站直了身體。
“請他進來。”
北衙禁軍的人被遣散,南衙禁軍散漫,因此登基大典的安全由柳將軍的正威軍負責,柳將軍更會貼身護送太子。
那日後,池旭堯還沒有機會和柳將軍好好說說話,但是看柳將軍的神色,也不像是多願意和自己認親。也是,他的出生是那樣肮髒,承認自己,就等於承認柳弗的苦難。因此池旭堯也就不提及了。
“殿下,該入宮了。”
“好。”
兩人就說了這麽兩句話,又沉默了。
何明德忽然問道:“柳將軍,我那日冒昧,送了柳小姐的留影,也不知與柳小姐是否一般。”
若是說起別的,柳盛未必理他,但說起那畫像,柳盛真的很難閉口不言。他是有點感激的,不知定國公從哪裏學得的一手丹青技法,竟能讓阿弗的模樣重新出現在紙上,與她舊時幾乎沒有區別。
柳盛見了那畫時,連生氣都顧不上,就忍不住落下淚來。
他已有二十年,未曾見到妹子了。他愧對妹子,他不能為她報仇,隻能為她的孩子再做點什麽了。他否認、憎恨了二十年,但是阿弗並不是如同自己一樣的想法啊。
柳盛忽然道:“阿弗與殿下的容貌,很像的。”
他頓了頓,還是艱難地把他不願意承認的話說了出來。
“阿弗有孕時,曾寫信給我。她說她憎惡皇上犯下的罪惡,但是即便那不是她的選擇,腹中胎兒也有她一半的血脈,她期待過孩子的出生。殿下,阿弗厭惡的,隻是傷害過她的皇帝。”
池旭堯沒有見過柳弗,沒有聽她說過一句話,也沒有得到過她的任何叮囑,但他已經很滿足了。
池旭堯笑道:“我知道這些,就夠了。將軍放心,史書之上,我的生母永遠是先皇後。”
*
仍舊是無極殿,這一次,池旭堯受的是皇帝的玉璽。
皇帝把玉璽交給了他後,一動不動,在禮部侍郎的催促下,才把鳳印交給了何明德。
池旭堯打斷了他們。寧遠捧來托盤,上麵放著另一塊印璽,與皇帝玉璽一般大小。新帝拿過那印璽,頒布了他登基後的第一條政令。
“朕命人鑄定國公印璽,所持者見朕不必行禮,位同副帝,一同輔政。”
定國公……那不就是……皇後嗎?
眾臣啞然。
何明德也有些措手不及,低聲道:“你這是做什麽?我不需要這些。”
池旭堯打斷他:“你不要,我卻要做。你不必困守深宮,你自有你的抱負,我為帝,並不是要你犧牲你的生活。我也向你證明,我不會貪戀權勢,我的一切都會與你共享。”
何明德大為震動,他並不是沒有想過,旭堯的身份改變,是否會在未來給他們的關係帶來別的變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旭堯也在擔心這個,還不動聲色地行動了。
他們的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以後還會有更多新的階段,那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沒關係,他們已經知道該怎麽辦了。
何明德接過了那印璽,道:“多謝陛下,邀請我進入你的人生。”
禮部侍郎愣了好一會兒,終於反應過來。這不符禮法,但是符合皇帝的心情。
在陛下威懾的眼光中,禮部侍郎帶著百官,跪了下去。
“臣等參見皇上。”
“臣等參見定國公。”
在一片朝拜聲中,池旭堯握緊了何明德的手。
這裏,是他們新的人生的開端了。
何明德雖知道不該,卻忍不住。他抬起衣袖擋住了兩人,在那背後,和他的愛人交換了一個吻,還有他們的餘生。
池則寧蒙了,完全想不出來這是誰,他幾乎疑心池旭堯是在戲弄他了。
池旭堯對他的反應毫不意外,耐心的解釋道:“在書畫街的那場大火中,我救下的那個女子,她十四歲,被那場火燒死了。除了她,那場火還燒死了十五人,餘下的十八個姑娘,也被你下令殺了。”
那都是幾年前的舊事了。
池則寧靠著那場火,第一次擊敗了池維竹。
“兄長不記得她們,我午夜夢迴,卻總是見到她們。從前我不能替她們主持公道,就連在夢中都會羞愧見到她們,現在不會了。”
言下之意,池則寧聽了出來。
池旭堯看著兄長身上那件染血的龍袍,隻覺得諷刺。他搖搖頭,道:“皇兄走的時候,若是想穿著龍袍,我也不在意的。”
除此之外,他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池旭堯吩咐柳盛:“此次逼宮的北衙禁軍,凡有官職的,一律處死,餘者全部免除軍籍,自行歸家,三代以內不得從仕從軍。”
見柳盛應下,池旭堯也不必再留守此處了。
他和何明德剛轉身要走,就聽背後忽然傳來了池則寧的聲音。
“堯兒。”
這許久未聽到的稱唿,讓池旭堯也失神片刻。
池則寧知道,這或許就是他們再見的最後一麵了。他或許應該大罵或者詛咒,但是不知為何,他最後說的卻是別的。
“堯兒,哥哥從你待你,確實是真心實意,母後也是。”
池旭堯的反應完全出乎池則寧的預料。他笑了一聲,好似有些憐憫:“這個事實,我比兄長要早知道啊,但是那並不會改變你們的決定。兄長或許也不相信,我曾經待你們,也是真心實意啊。到了這種時候,再說這種話,又有什麽意義呢?我已經不需要了。”
這次,無論池則寧再說什麽,池旭堯都沒有再迴頭了。
池則寧站在原地,想,他不相信旭堯的真心實意嗎?他一直都相信的,他隻是信不過人心。
倘若不是他和母後的猜疑,他們現在的結果應該是完全不同吧?
倘若沒有多此一舉,他有旭堯的輔佐,早晚登基為帝。他實在是後悔了。
柳盛將軍負責押送他去久居,等待宣判。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命中注定,他們經過了飛鸞殿,變故開始之處。
飛鸞殿內,被火燒過的痕跡完全消失,綠樹又已經探出樹梢,鬱鬱蔥蔥地一片,一切都與幼時記憶別無二樣。池則寧盯著那棵樹看了很久,想到旭堯幼時曾攀上去過,下不來,隻有在自己來了以後,毫不猶豫地跳進了自己的懷裏。
他是皇子,絕不會在天牢裏,等待一杯鴆酒。
這裏就很好。
池則寧推開士兵,突然跑了出去,觸牆身亡。
柳盛將軍本樂意攔住,卻沒動。
挺好,他自己選擇死,挺好。他看著池則寧在地上抽動兩下,血蔓延開,慢慢沒了氣息,才道:“去迴報太子吧。”
*
無極殿。
柳盛把消息迴報了皇上和太子。
池旭堯隻是沉默了一會兒,什麽都沒說。
皇上被池則寧逼宮,但是當這個兒子真的死了,卻也沒有什麽高興。他隻是疲憊地重複道:“既如此,安葬了吧。”
更多的話卻是說不出來了,他心裏重複地想著,又沒了一個兒子,到底是為什麽呢?
百官難免要勸慰幾句,七嘴八舌,吵得人煩躁時,忽然聽到皇上道:“朕,決意禪位於太子。”
這消息太過突然,百官都反應不過來。
“皇上龍體康健,怎麽……”
皇上沒有迴答,隻是吩咐一聲:“禮部和欽天監一起,擇日操辦。”
說罷,就疲憊地徑直離開了。
太子也沒有謙讓的意思,跪送皇上離開。有些還不在狀態的大人,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在一場排好的戲中,當即閉口不言。
尤其是新帝的登基大典,在半個月後就開始了。
寅時,太子和他的夫君已經被人伺候著換好了朝服。
何明德看著身邊的人,初見時還是個一蹶不振的少年郎,現如今已經完全是一個沉穩的男人了。
“從今日起,你就要負擔起一整個國家,幾萬萬臣民了,怕不怕?”
他故意用著恐嚇的音調和池旭堯說話,池旭堯卻認認真真道:“一個我,都能做的那麽好,讓你迴溯幾千年找我,現在還有你陪著,我怎麽會害怕。”
簡簡單單一句話,其中自有千萬斤的信任。何明德有些忍不住,俯身想要認認真真地和旭堯接個吻,卻聽水碧在外麵道:“太子,柳將軍求見。”
何明德隻好站直了身體。
“請他進來。”
北衙禁軍的人被遣散,南衙禁軍散漫,因此登基大典的安全由柳將軍的正威軍負責,柳將軍更會貼身護送太子。
那日後,池旭堯還沒有機會和柳將軍好好說說話,但是看柳將軍的神色,也不像是多願意和自己認親。也是,他的出生是那樣肮髒,承認自己,就等於承認柳弗的苦難。因此池旭堯也就不提及了。
“殿下,該入宮了。”
“好。”
兩人就說了這麽兩句話,又沉默了。
何明德忽然問道:“柳將軍,我那日冒昧,送了柳小姐的留影,也不知與柳小姐是否一般。”
若是說起別的,柳盛未必理他,但說起那畫像,柳盛真的很難閉口不言。他是有點感激的,不知定國公從哪裏學得的一手丹青技法,竟能讓阿弗的模樣重新出現在紙上,與她舊時幾乎沒有區別。
柳盛見了那畫時,連生氣都顧不上,就忍不住落下淚來。
他已有二十年,未曾見到妹子了。他愧對妹子,他不能為她報仇,隻能為她的孩子再做點什麽了。他否認、憎恨了二十年,但是阿弗並不是如同自己一樣的想法啊。
柳盛忽然道:“阿弗與殿下的容貌,很像的。”
他頓了頓,還是艱難地把他不願意承認的話說了出來。
“阿弗有孕時,曾寫信給我。她說她憎惡皇上犯下的罪惡,但是即便那不是她的選擇,腹中胎兒也有她一半的血脈,她期待過孩子的出生。殿下,阿弗厭惡的,隻是傷害過她的皇帝。”
池旭堯沒有見過柳弗,沒有聽她說過一句話,也沒有得到過她的任何叮囑,但他已經很滿足了。
池旭堯笑道:“我知道這些,就夠了。將軍放心,史書之上,我的生母永遠是先皇後。”
*
仍舊是無極殿,這一次,池旭堯受的是皇帝的玉璽。
皇帝把玉璽交給了他後,一動不動,在禮部侍郎的催促下,才把鳳印交給了何明德。
池旭堯打斷了他們。寧遠捧來托盤,上麵放著另一塊印璽,與皇帝玉璽一般大小。新帝拿過那印璽,頒布了他登基後的第一條政令。
“朕命人鑄定國公印璽,所持者見朕不必行禮,位同副帝,一同輔政。”
定國公……那不就是……皇後嗎?
眾臣啞然。
何明德也有些措手不及,低聲道:“你這是做什麽?我不需要這些。”
池旭堯打斷他:“你不要,我卻要做。你不必困守深宮,你自有你的抱負,我為帝,並不是要你犧牲你的生活。我也向你證明,我不會貪戀權勢,我的一切都會與你共享。”
何明德大為震動,他並不是沒有想過,旭堯的身份改變,是否會在未來給他們的關係帶來別的變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旭堯也在擔心這個,還不動聲色地行動了。
他們的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以後還會有更多新的階段,那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沒關係,他們已經知道該怎麽辦了。
何明德接過了那印璽,道:“多謝陛下,邀請我進入你的人生。”
禮部侍郎愣了好一會兒,終於反應過來。這不符禮法,但是符合皇帝的心情。
在陛下威懾的眼光中,禮部侍郎帶著百官,跪了下去。
“臣等參見皇上。”
“臣等參見定國公。”
在一片朝拜聲中,池旭堯握緊了何明德的手。
這裏,是他們新的人生的開端了。
何明德雖知道不該,卻忍不住。他抬起衣袖擋住了兩人,在那背後,和他的愛人交換了一個吻,還有他們的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