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便能解釋許多事情。
不是親生子,終究是有所芥蒂的。
何明德打斷了他的沉思:“今日入宮,究竟是遇到了什麽?”
端王已經收拾好了心情,這種陳年舊事,還是等到確定了下來再說吧。
他搖搖頭,笑道:“一些陳年舊聞罷了,我已經不在意了。”
忽然,他想起了什麽,一拍手,抬起了放在桌上的胳膊。
“這又是怎麽了?”
端王在袖中摸了摸,小心地捧出了一枝黃色,撫了撫一朵被壓褶的一朵花。
端王有些懊惱地道:“都弄壞了。”
一小支歪斜的灰褐色枝幹,枝頭擠滿了黃色的小花,一些尚且是花苞,熱鬧地生長著。
雖說這幾日迴暖,卻仍未脫冬日陰影。
這枝花被小心地捧在何明德麵前,捧花之人帶著幾分得意,道:“特地帶迴來給你的。”
“我迴來之時,經過禦花園,被這支迎春花勾住了頭發。花園尚在冬日,隻有這一抹春意,我便想到你。”
何明德的心被不經意地撥動了一下。
他舔了舔幹燥的嘴唇。
“隻有一枝春意,摘迴來,別人不是見不到了。”這麽說著,卻是小心地把花接過來。
端王托著腮,理所當然地道:“春天一到,他們愛怎麽看便怎麽看,隻是這是今年的第一抹春意,我想與你私藏共享。”
何明德喉間哽了哽,竟少見的失語了。他試了好幾次,才發出了聲音:“我知道了。”
池旭堯有些不滿地看著他。
何明德掩下了心底的漣漪,重新又對他笑道:“多謝你。”
還行吧,端王勉強滿意,又去處理公務去了。
何明德對著窗口,舉起那支花。窗外仍是凜冽寒冬,手中卻有別人送來的活潑熱鬧的春意,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在他的心底蕩漾著。
內心荒蕪無依的狐狸被敲響了門,有隻毛茸茸小心翼翼地給他銜來了一枝春天。
他不知該怎麽描述那種感覺,卻覺得感動而滿足。
“篤篤。”
門被敲了兩下,唐遠遊麵色凝重地走了進來,遲疑地道:“近日侯爺與王爺,沒發生什麽吧?”
第59章
這話問的突然。
何明德問道:“自然是沒有的。唐先生是聽到了什麽?”
唐遠遊這才鬆了口氣,開了句玩笑:“差點以為我醫術高明,王爺要來挖我牆角。”
何明德:……
唐遠遊忙補充:“替王爺做事!替王爺做事。”
不等何明德再追問,唐遠遊便一五一十地講了起來。
原來半個時辰前,王爺雖是極力掩飾,卻還是心事重重地去找了唐遠遊,問起他能否配出一副藥來,能讓人吃下之後如同醉酒,卻又不會留下記憶。
唐遠遊聽了這話,頓時便轉了十八個心思。這種藥,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就看誰用。
何明德問他:“那你怎麽迴的他。”
“還能怎麽迴?”唐遠遊聳聳肩,“我說得去翻閱醫書,畢竟我得先來問問侯爺,畢竟侯爺才是我的雇主。再者說,這可不是什麽好東西。”
何明德想到池旭堯方才的反常。
不過經過方才的一番談話,池旭堯的情緒似已平和許多。隻要他不衝動行事,這藥給誰吃又有什麽要緊的呢?
何明德也笑道:“先生既然這般說,必然是能配出這般的藥了。”
唐遠遊沒什麽好氣:“需要的藥材極為稀有,況且我還要給王爺研製藥膏。”
何明德並不改變自己的心意,拍了拍賬簿:“本月收入尚可,先生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金錢再一次收買了唐大夫,畢竟他住在侯府以來,沒少拿侯府的銀錢藥材做自己的研究,如今雇主發話,隻能應下了。
臨了,又叮囑了一句:“不必告訴王爺我知曉此事,配好之後,交由他便好。”
*
過了三月,皇上正式頒發詔令,今年加恩科,通知各處。四月中旬,全國各處的舉人奔赴京城,參加會試。
此次會考,太子監管,皇上的老師譫台子明為主考官,禮部、戶部協理。
四月二十七,在考場關了三天的學子終於出了考場,放眼望去,卻是沒有幾個臉上有笑顏,大多是垂頭喪氣,或有熟人對視,也是麵麵相覷,唯有苦笑。
這種氣氛很快便蔓延到了蓮心塢。
何明德好不容易理完了帳,又去城裏籌備新業務。他打算在城內做一條物流線,總歸現在浮月樓的營收已經能支撐他構建新的生產線了。
京城富裕,本就有外賣的雛形。許多人家有需要,便會派小廝去食肆說一聲,食肆便會送菜上門,皆是金銀玉器,十分奢華。
既然有這個市場需求,何明德就打算在這個基礎上擴大規模,前期或許不盈利,不過他也等得起。況且他的主要目的也不僅僅是收入。
等物流業務做起來,他便能正大光明地招聘幾千的員工,不管是城裏城外的百姓,還是流浪街頭的乞兒,有了這些人,就等於有了整個京城街頭巷尾的眼線。
等業務再擴大,便能正大光明地接觸城內的富貴人家,達官貴人。
構建一張覆蓋京城的消息網,才是他的目的。
何明德在城裏找一些店鋪和人牙子談了,弄了兩三個時辰,好不容易迴到蓮心塢,練習一下煮茶,附和一下風花雪月,便見程誠這一眾人迴來了。
何明德見眾人都帶著古怪的喪氣,納罕道:“怎麽了?今日考試出什麽事了?”
他一開口,這群學子便是打開了話匣子,七嘴八舌。
“今年的策論題目,你可知是什麽?‘士子第一要務,為治生也’,實在是難題。”
這題目,粗淺來說,意思就是說讀書人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要弄清楚掙錢的規律。從來都說是士農工商,出這個題目,實在是有些難以預料了。
況且曆來的策論,多是“安國強軍之道”、“正士風以複古道”之類,讀了經史子集,再加上平日的思考,這些話題總能說出些什麽來,可突然讓寫“治生”實在是為難人了。
又一人道:“讀書之人,怎能一心商道?道有貴賤,否則何來的聖賢書與銅臭味這說法呢?”
“正是呢,遍覽聖賢書,哪位聖賢有此論呢?此題實在是生僻。”
“誰說不是呢?譫台大人也不知怎麽想的,出了這麽個題目。”
何明德看著這群年輕人憤憤,又看程誠一語不發,便問道:“你又如何?”
程誠撓撓鼻子,道:“我自鄉下來,所見所聞,倒是覺得譫台大人所言極是。”
“自來讀書人提錢便是俗物,可是小到一家,大到一國,做什麽不用錢呢?既用錢,便要有商。世間萬物存在便有規律,錢在商中,自然也有流通的規律,若是知曉,便能使其流通順暢,造福百姓,若是不通,便如人的經脈淤堵,百姓受難。”
“天下百姓目不識丁者十有八九,終生困於囹圄,或能在一角一落有所心得,卻決不能窺大道,此事必要有心存天下的士子,潛心鑽研,方才能窺見大道。既是天下百姓需要,士子若是因為‘士農工商’這所謂賤名困擾便撂開手,豈不是有負百姓,亦辜負當初願為天下先的自己麽?”
倒也是這個理。
餘下幾位也有讚同的,也有不讚同的,便也都討論起來,不過無論是如何想的,說起成績,都連聲哀歎。
“今科狀元是不成了,隻能勉強拿個探花了。”
何明德聽了一耳朵,覺得實在是有意思,看看時辰也差不多,便也收拾收拾去找池旭堯,給他分享今日聽聞了。
剛迴了府中,便見著管家裏裏外外地忙碌著,問起來說是端王今日在外辦事,遇到了太子,便起意請太子過府飲酒。
太子和自己這弟弟也是許久不曾交心,如今他誌得意滿,焉能留下此等瑕疵?便也欣然過府,此時兄弟二人正在水榭手談閑話。
何明德與太子素無交情,去打了聲招唿,便借口公務,躲迴了自己的院子。
太子落下了一顆白子,搖搖頭:“你如今倒是一心落在他身上,既是如此,也該勸他做些正經事。戶部的職位雖說是低微,說出去也比遊手好閑來得好聽。”
端王笑笑:“他有他的打算,也有正經事。”
太子不滿地嘖了一聲:“什麽正經事?我也聽了!成日裏跟那些年輕的小輩廝混,又跟著底下那些商賈鋪子混在一起,說是做生意!本也就夠難看了,結果還是賠得多,進的少。”
端王瞪了太子一眼,很有點昏君的派頭:“端王府有銀子讓他玩。兄長到底下不下棋了?”
太子沒法子,暗暗覺得這何明德簡直就是個狐狸精,把好好的弟弟迷得五迷三翹,卻也隻能閉緊了嘴,打算過些時日找何明德提點一番。
另一頭端王也是悶悶,他深知何明德是個極聰慧極有建樹之人,卻是不能叫別人知曉。雖說他不愛沽名,卻也聽不得別人詆毀。
兄弟兩這盤棋下到了傍晚,戰況還是焦灼著,看著還要不少時候。何明德換了常服過來,看了一眼,搖頭道:“一時半會兒解不了這盤棋,等下次吧。廚房備好了膳食了。”
幾人便在這水榭前點起了華燈,也不用小幾,隻用一張圓桌,顯得親熱。幾人先是喝了一壺杏花白,太子嚐了嫌太甜,笑著這酒味太淡,適合女孩兒家飲。端王想了想,吩咐管家,說是家中還藏著一壇子滿天星,拿來讓兄長盡興。
“這酒聽著女兒氣,卻是因為這酒是從大漠裏來的,喝的是風沙與一人所見的繁星,滿天孤寂化作一壺酒,必然是烈,因此人隻要一杯下肚,便能再見滿天星鬥。”
太子聽了哈哈大笑,“我雖不好飲,卻也算能飲了,倒是叫我嚐嚐。”
何明德在一旁聽了卻是好奇,這府中何時藏進來這麽一壇子酒?這酒聽著還算是稀罕,怎麽從沒聽過?
等酒送上來,果真是烈酒,酒色發渾,何明德方才要嚐嚐,就被端王瞪了一眼:“你那酒量,還是去飲梨花白吧。”
太子也笑:“輝光若是不行,便看著我與阿堯吧。阿堯,你我兄弟久不曾開懷,今夜一醉,也是暢快。”
何明德眼睜睜看著,太子和端王兄弟二人便你一杯我一杯拚起了酒,一壺酒才多少些,不多時便全都下了肚,再看兩人,果真是臉色泛紅,眼神渙散了。
太子還要再讓人溫酒,何明德無奈,勸道:“我府中的酒已被二位海量喝盡了。”
太子還不聽,也被太子從人勸住了,待要迴府,端王又鬧了起來,抱住太子:“今晚我與阿兄同眠。”
太子一拍桌:“好!阿堯與我許多未說心裏話了,今夜同眠。”
兩個醉漢勾勾搭搭分不開,何明德忙讓人收拾了廂房,送他二人去了。
何明德沒飲酒,仍是坐在水榭,吩咐起水碧,要給這二人準備什麽,眼角餘光忽然見著王公公在那收拾殘羹剩飯,心頭一動。
這王公公是從王府跟過來的老人了,莫說是在府裏,就是出去,見著的也是達官貴人,這種事情哪裏輪得到他來做?誰敢?
何明德見他收拾了酒壺酒杯,要托下去,快步上前檢查了酒杯。王公公被他嚇了一跳,就要往後躲,訕笑道:“侯爺還要喝呢?天兒晚了,喝不得了。”
何明德沒搭理他,又拿過酒壺,入手便覺得比尋常酒壺要重,打開蓋子一瞧,果真是兩個孔是把鴛鴦壺。湊過去一聞,一邊酒氣熏天,一邊寡淡如……什麽如?就是白水!
想到唐遠遊兩月前說的話,這突如其來的請客也就有了解釋。
不是親生子,終究是有所芥蒂的。
何明德打斷了他的沉思:“今日入宮,究竟是遇到了什麽?”
端王已經收拾好了心情,這種陳年舊事,還是等到確定了下來再說吧。
他搖搖頭,笑道:“一些陳年舊聞罷了,我已經不在意了。”
忽然,他想起了什麽,一拍手,抬起了放在桌上的胳膊。
“這又是怎麽了?”
端王在袖中摸了摸,小心地捧出了一枝黃色,撫了撫一朵被壓褶的一朵花。
端王有些懊惱地道:“都弄壞了。”
一小支歪斜的灰褐色枝幹,枝頭擠滿了黃色的小花,一些尚且是花苞,熱鬧地生長著。
雖說這幾日迴暖,卻仍未脫冬日陰影。
這枝花被小心地捧在何明德麵前,捧花之人帶著幾分得意,道:“特地帶迴來給你的。”
“我迴來之時,經過禦花園,被這支迎春花勾住了頭發。花園尚在冬日,隻有這一抹春意,我便想到你。”
何明德的心被不經意地撥動了一下。
他舔了舔幹燥的嘴唇。
“隻有一枝春意,摘迴來,別人不是見不到了。”這麽說著,卻是小心地把花接過來。
端王托著腮,理所當然地道:“春天一到,他們愛怎麽看便怎麽看,隻是這是今年的第一抹春意,我想與你私藏共享。”
何明德喉間哽了哽,竟少見的失語了。他試了好幾次,才發出了聲音:“我知道了。”
池旭堯有些不滿地看著他。
何明德掩下了心底的漣漪,重新又對他笑道:“多謝你。”
還行吧,端王勉強滿意,又去處理公務去了。
何明德對著窗口,舉起那支花。窗外仍是凜冽寒冬,手中卻有別人送來的活潑熱鬧的春意,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在他的心底蕩漾著。
內心荒蕪無依的狐狸被敲響了門,有隻毛茸茸小心翼翼地給他銜來了一枝春天。
他不知該怎麽描述那種感覺,卻覺得感動而滿足。
“篤篤。”
門被敲了兩下,唐遠遊麵色凝重地走了進來,遲疑地道:“近日侯爺與王爺,沒發生什麽吧?”
第59章
這話問的突然。
何明德問道:“自然是沒有的。唐先生是聽到了什麽?”
唐遠遊這才鬆了口氣,開了句玩笑:“差點以為我醫術高明,王爺要來挖我牆角。”
何明德:……
唐遠遊忙補充:“替王爺做事!替王爺做事。”
不等何明德再追問,唐遠遊便一五一十地講了起來。
原來半個時辰前,王爺雖是極力掩飾,卻還是心事重重地去找了唐遠遊,問起他能否配出一副藥來,能讓人吃下之後如同醉酒,卻又不會留下記憶。
唐遠遊聽了這話,頓時便轉了十八個心思。這種藥,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就看誰用。
何明德問他:“那你怎麽迴的他。”
“還能怎麽迴?”唐遠遊聳聳肩,“我說得去翻閱醫書,畢竟我得先來問問侯爺,畢竟侯爺才是我的雇主。再者說,這可不是什麽好東西。”
何明德想到池旭堯方才的反常。
不過經過方才的一番談話,池旭堯的情緒似已平和許多。隻要他不衝動行事,這藥給誰吃又有什麽要緊的呢?
何明德也笑道:“先生既然這般說,必然是能配出這般的藥了。”
唐遠遊沒什麽好氣:“需要的藥材極為稀有,況且我還要給王爺研製藥膏。”
何明德並不改變自己的心意,拍了拍賬簿:“本月收入尚可,先生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金錢再一次收買了唐大夫,畢竟他住在侯府以來,沒少拿侯府的銀錢藥材做自己的研究,如今雇主發話,隻能應下了。
臨了,又叮囑了一句:“不必告訴王爺我知曉此事,配好之後,交由他便好。”
*
過了三月,皇上正式頒發詔令,今年加恩科,通知各處。四月中旬,全國各處的舉人奔赴京城,參加會試。
此次會考,太子監管,皇上的老師譫台子明為主考官,禮部、戶部協理。
四月二十七,在考場關了三天的學子終於出了考場,放眼望去,卻是沒有幾個臉上有笑顏,大多是垂頭喪氣,或有熟人對視,也是麵麵相覷,唯有苦笑。
這種氣氛很快便蔓延到了蓮心塢。
何明德好不容易理完了帳,又去城裏籌備新業務。他打算在城內做一條物流線,總歸現在浮月樓的營收已經能支撐他構建新的生產線了。
京城富裕,本就有外賣的雛形。許多人家有需要,便會派小廝去食肆說一聲,食肆便會送菜上門,皆是金銀玉器,十分奢華。
既然有這個市場需求,何明德就打算在這個基礎上擴大規模,前期或許不盈利,不過他也等得起。況且他的主要目的也不僅僅是收入。
等物流業務做起來,他便能正大光明地招聘幾千的員工,不管是城裏城外的百姓,還是流浪街頭的乞兒,有了這些人,就等於有了整個京城街頭巷尾的眼線。
等業務再擴大,便能正大光明地接觸城內的富貴人家,達官貴人。
構建一張覆蓋京城的消息網,才是他的目的。
何明德在城裏找一些店鋪和人牙子談了,弄了兩三個時辰,好不容易迴到蓮心塢,練習一下煮茶,附和一下風花雪月,便見程誠這一眾人迴來了。
何明德見眾人都帶著古怪的喪氣,納罕道:“怎麽了?今日考試出什麽事了?”
他一開口,這群學子便是打開了話匣子,七嘴八舌。
“今年的策論題目,你可知是什麽?‘士子第一要務,為治生也’,實在是難題。”
這題目,粗淺來說,意思就是說讀書人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要弄清楚掙錢的規律。從來都說是士農工商,出這個題目,實在是有些難以預料了。
況且曆來的策論,多是“安國強軍之道”、“正士風以複古道”之類,讀了經史子集,再加上平日的思考,這些話題總能說出些什麽來,可突然讓寫“治生”實在是為難人了。
又一人道:“讀書之人,怎能一心商道?道有貴賤,否則何來的聖賢書與銅臭味這說法呢?”
“正是呢,遍覽聖賢書,哪位聖賢有此論呢?此題實在是生僻。”
“誰說不是呢?譫台大人也不知怎麽想的,出了這麽個題目。”
何明德看著這群年輕人憤憤,又看程誠一語不發,便問道:“你又如何?”
程誠撓撓鼻子,道:“我自鄉下來,所見所聞,倒是覺得譫台大人所言極是。”
“自來讀書人提錢便是俗物,可是小到一家,大到一國,做什麽不用錢呢?既用錢,便要有商。世間萬物存在便有規律,錢在商中,自然也有流通的規律,若是知曉,便能使其流通順暢,造福百姓,若是不通,便如人的經脈淤堵,百姓受難。”
“天下百姓目不識丁者十有八九,終生困於囹圄,或能在一角一落有所心得,卻決不能窺大道,此事必要有心存天下的士子,潛心鑽研,方才能窺見大道。既是天下百姓需要,士子若是因為‘士農工商’這所謂賤名困擾便撂開手,豈不是有負百姓,亦辜負當初願為天下先的自己麽?”
倒也是這個理。
餘下幾位也有讚同的,也有不讚同的,便也都討論起來,不過無論是如何想的,說起成績,都連聲哀歎。
“今科狀元是不成了,隻能勉強拿個探花了。”
何明德聽了一耳朵,覺得實在是有意思,看看時辰也差不多,便也收拾收拾去找池旭堯,給他分享今日聽聞了。
剛迴了府中,便見著管家裏裏外外地忙碌著,問起來說是端王今日在外辦事,遇到了太子,便起意請太子過府飲酒。
太子和自己這弟弟也是許久不曾交心,如今他誌得意滿,焉能留下此等瑕疵?便也欣然過府,此時兄弟二人正在水榭手談閑話。
何明德與太子素無交情,去打了聲招唿,便借口公務,躲迴了自己的院子。
太子落下了一顆白子,搖搖頭:“你如今倒是一心落在他身上,既是如此,也該勸他做些正經事。戶部的職位雖說是低微,說出去也比遊手好閑來得好聽。”
端王笑笑:“他有他的打算,也有正經事。”
太子不滿地嘖了一聲:“什麽正經事?我也聽了!成日裏跟那些年輕的小輩廝混,又跟著底下那些商賈鋪子混在一起,說是做生意!本也就夠難看了,結果還是賠得多,進的少。”
端王瞪了太子一眼,很有點昏君的派頭:“端王府有銀子讓他玩。兄長到底下不下棋了?”
太子沒法子,暗暗覺得這何明德簡直就是個狐狸精,把好好的弟弟迷得五迷三翹,卻也隻能閉緊了嘴,打算過些時日找何明德提點一番。
另一頭端王也是悶悶,他深知何明德是個極聰慧極有建樹之人,卻是不能叫別人知曉。雖說他不愛沽名,卻也聽不得別人詆毀。
兄弟兩這盤棋下到了傍晚,戰況還是焦灼著,看著還要不少時候。何明德換了常服過來,看了一眼,搖頭道:“一時半會兒解不了這盤棋,等下次吧。廚房備好了膳食了。”
幾人便在這水榭前點起了華燈,也不用小幾,隻用一張圓桌,顯得親熱。幾人先是喝了一壺杏花白,太子嚐了嫌太甜,笑著這酒味太淡,適合女孩兒家飲。端王想了想,吩咐管家,說是家中還藏著一壇子滿天星,拿來讓兄長盡興。
“這酒聽著女兒氣,卻是因為這酒是從大漠裏來的,喝的是風沙與一人所見的繁星,滿天孤寂化作一壺酒,必然是烈,因此人隻要一杯下肚,便能再見滿天星鬥。”
太子聽了哈哈大笑,“我雖不好飲,卻也算能飲了,倒是叫我嚐嚐。”
何明德在一旁聽了卻是好奇,這府中何時藏進來這麽一壇子酒?這酒聽著還算是稀罕,怎麽從沒聽過?
等酒送上來,果真是烈酒,酒色發渾,何明德方才要嚐嚐,就被端王瞪了一眼:“你那酒量,還是去飲梨花白吧。”
太子也笑:“輝光若是不行,便看著我與阿堯吧。阿堯,你我兄弟久不曾開懷,今夜一醉,也是暢快。”
何明德眼睜睜看著,太子和端王兄弟二人便你一杯我一杯拚起了酒,一壺酒才多少些,不多時便全都下了肚,再看兩人,果真是臉色泛紅,眼神渙散了。
太子還要再讓人溫酒,何明德無奈,勸道:“我府中的酒已被二位海量喝盡了。”
太子還不聽,也被太子從人勸住了,待要迴府,端王又鬧了起來,抱住太子:“今晚我與阿兄同眠。”
太子一拍桌:“好!阿堯與我許多未說心裏話了,今夜同眠。”
兩個醉漢勾勾搭搭分不開,何明德忙讓人收拾了廂房,送他二人去了。
何明德沒飲酒,仍是坐在水榭,吩咐起水碧,要給這二人準備什麽,眼角餘光忽然見著王公公在那收拾殘羹剩飯,心頭一動。
這王公公是從王府跟過來的老人了,莫說是在府裏,就是出去,見著的也是達官貴人,這種事情哪裏輪得到他來做?誰敢?
何明德見他收拾了酒壺酒杯,要托下去,快步上前檢查了酒杯。王公公被他嚇了一跳,就要往後躲,訕笑道:“侯爺還要喝呢?天兒晚了,喝不得了。”
何明德沒搭理他,又拿過酒壺,入手便覺得比尋常酒壺要重,打開蓋子一瞧,果真是兩個孔是把鴛鴦壺。湊過去一聞,一邊酒氣熏天,一邊寡淡如……什麽如?就是白水!
想到唐遠遊兩月前說的話,這突如其來的請客也就有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