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夜,大理寺的天牢入口處。
兩個獄卒盤腿麵對麵坐著,手裏拿著牌九,腿邊放著一小罐子酒。靠著賭博和酒精,兩人來抵抗深夜的疲憊與困倦。
一人丟出了身上最後一枚錢,懶洋洋道:“今兒他娘的這手氣,不玩了。”
確實,兩個人玩,確實沒什麽趣味。二人幹了最後一口酒,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身軀,卻看到有盞燈在接近。
到了跟前,二人發現這提燈的竟是大理寺卿周長月!
跟在周長月背後的,都身量高大,帶著兜帽,看不見臉。站在最後麵的那人懷中抱著劍,看著便是渾身煞氣。
周長月對著二人躬身:“請。”
這兩個獄卒愣了愣,互相推搡了一下。
“大人,三皇子有令,未時之後,無令不得擅入天牢。”
周長月方才彎了的腰這會兒站直了,笑到:“查完了這個案子,端王可就不在大理寺了。往後,這兒還是大理寺卿做主。”
左邊的那是獄卒還要說話,另一個拉住他,擠出了一個笑:“大人說笑了,大理寺的話事人隻有一個。幾位,請。”
周長月滿意的一笑,帶著人走入了地牢。
等著幾人走了,方才說話那獄卒埋怨道:“你和他強什麽?他們大人物打架,咱們誰也不得罪,別犯蠢。”
……
地牢越往下越陰森,這個時候,縱有沒睡的犯人,卻也隻顧著自己的滿腹心事,無人言語。
整個地牢,隻剩下這三人的腳步聲。
幾個人越走越往下,越走越往裏,最後停在了一個門前。
周長月在門柱上輕輕叩了叩,像是在敲門:“宋大人,錢大人,深夜叨擾了。”
這牢房中的,赫然是宋誌遠和前進。
他二人也是深夜難眠啊,隻覺得這迴是兇多吉少,這顆頭能不能留住,實在是由不得自己。他們聽到周長月的聲音,都是心中一動。
雖說是禍福難測,可這變數還是來了!
錢進和宋誌遠從稻草上坐起來,道:“此處也算是周大人的地方,我等也不必迎接了。”
周長月並不在意這傲慢,而是道:“我是何人,也不敢讓二位大人掃榻相迎。可是我身後這位,二位可不能輕慢了。”
他說完,身後那位男人終於是揭下了自己的兜帽。
男人麵容端方,渾身貴氣,臉上帶著痛心與和善的笑,拿了鑰匙親自開了牢門。
“二位大人實在是受苦了。”
錢進與宋誌遠雖說未曾有機會拜謁過這位,卻也曾見過此人畫像。此人是誰?正是當朝大皇子。
朝中上下,提起大皇子,這腦子裏最先想到的,必然是他與太子勢同水火的境遇。
錢進與宋誌遠麵麵相覷,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大皇子走進了牢房,也不在意地上的髒汙,一撩袍子,跪坐在他二人對麵。
周長月忙跟了上來,脫下自己的外袍,要給大皇子鋪在地上。大皇子卻擺手道:“二位大人是國之棟梁,要受此等苦楚,本王心中痛惜啊!本王唯有與二位大人一般地受苦,這心中才算是稍有安慰。”
他說得極誠懇,似乎是痛惜到了極點,眼中竟有淚水閃動。
宋,錢二人還摸不清大皇子的來意,以不變應萬變,試探道:“我等罪人,擔不起大皇子如此!”
此話卻使得大皇子的情緒激動起來:“二位大人雖說是給戶部,給太子低了錢,可那是為的是什麽?為的是閩南邊境的數十萬百姓和軍兵!”
“若不是戶部不見銀子不辦事,二位大人的人品高潔,又何必做出這般的事情?戶部若是不肯撥銀,那閩南幾十萬人又當如何?二位大人實在是因公廢私,受了委屈啊。”
大皇子言辭懇切,有理有據,一時之間,連宋,錢二人都幾乎要信了自己真是大皇子口中所說之人,那滿腹的擔憂也變成了委屈與對戶部的怨恨。
宋誌遠道:“此事已難轉圜,可有大皇子的理解,罪臣雖死無憾了。”
大皇子亦是歎息,“你二人給戶部送錢,縱然是坐實了罪名,也有轉圜的餘地。或是罷黜,或是流放,但總歸是活著,日後總有希望。怕就怕……”
說著,又歎息。
錢進被他這歎息吊著,這心中七上八下,忙問道:“還請大皇子指點。”
這二人都渴求地看著大皇子,大皇子知道這鉤是下夠了,這才為難道:“你二人往太子府中送的那筆錢,就是你們的斷頭台。”
錢進和宋誌遠眼神閃爍,道:“大皇子莫要開玩笑,我們何曾給太子送錢了。”
大皇子又露出了那種寬和的笑,“你們是在和本王說話,怕什麽?你們在錢莊兌了那麽多的現銀,卻不曾記在你們那個賬簿上。端王那個性子,肯定要查到底。”
“你們自己呢,做事又不嚴謹,往太子府裏搬箱子的時候叫人看見了。”
錢進道:“那也沒人能說準了,那箱子裏是什麽。況且……況且端王玉太子時一母同胞的兄弟,難不成他真要查到底不成?”
“唉,旭堯那個脾氣也不知隨誰,就是父皇有做的不對的,他也頂撞父皇呢。”
“至於給太子送銀子的事,怕就怕沒證據啊。到時候風言風語一起,你二人解釋不清。我那個弟弟啊,他可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把柄落在別人手中,到那時,說不準便要做出什麽來。”
這話,可算是說到了這二人心中了。
他二人這幾日既覺得自己與太子是一條船的,太子或許會救他二人。可又擔心呐,這船要翻了,太子若是把他們二人一腳踢下船,太子自己便安全了。
這兩種想法,在他二人心中是翻來覆去,做不下決定啊。
燭光越發暗淡了。
那燈芯“啪”一聲,驚醒了幾人。
宋誌遠咬著牙,那眼神終於堅定起來,“請大皇子指點。”
大皇子露出了一個寬和的笑,“算不上指點。天子聖明,二位大人實話實說罷了。你二人為了閩南百姓,雖說是看不得戶部的劣習,卻仍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準則,給戶部和太子送了錢。”
“說到底,這都是太子與戶部的錯,你二人不過是形勢所迫,本王會為你二人稟明聖上的。隻是外臣指認太子,得有證據。”
燭光下,宋誌遠和錢進對視了一眼,統一了意見。
“臣有證據。”
船要翻了,還有第三個選擇呢。
踢太子下船,他們,就換條新船吧。
大皇子點點頭,正色道:“這也是為了公義。”
說罷,太子竟對著這二位行了一禮。宋,錢二人忙還禮。幾人又說了幾句,竟果真有了幾分相見恨晚,依依惜別的意思。
還是周長月見著晚了,勸大皇子離開了。
夜又靜了。
宋誌遠和前進等大皇子的腳步聲消失了,方才從地上起身。
錢進這心裏還是不踏實,“誌遠,我們當真是要咬太子一口?”
宋誌遠歎了口氣,道:“你我入獄這些日子,太子不聞不問,端王也沒有放過我們的意思,隻怕他們是不想留我們的命了。”
“那你覺得,大皇子靠得住嗎?”
宋誌遠搖搖頭,表示不知。
一個是馬上要人命的老虎,一個是笑麵狡猾的豺狼。
至少,大皇子看上去還是禮賢下士的主兒。
眼下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邊,大皇子一進了馬車,徐岩立刻為大皇子寬去了外袍。
“拿迴去燒了。”
徐岩沒再多看一眼那繡工精美的外袍,隨意地把它丟在角落。
“是。”
大皇子仍舊是不快地皺著眉,歎道“本王何時才不必去見這些廢物啊。”
*
翌日。
一大早,何明德被池旭堯起床的聲音吵醒。何明德趴著睡了一夜,這會兒醒了,才感覺肺都快被自己壓扁了。
池旭堯正穿衣服呢,見他醒了,放輕了手上的動作。
何明德撐著身體動了動,讓自己的胸腔休息了一下,長長地吐了口氣。
“周長月這狗賊……”
何明德抬頭,看著端王的臉,又把這憂心揮散了。
一大早的,沒必要想著這些添堵的。
何明德對著池旭堯招招手,示意他把手中的玉佩遞給自己。
“王爺現如今都會自己穿衣了,一兩個配飾帶不上,也不必皺眉。”
他雙臂環過端王的細腰,三兩下扣好了結,把那個玉佩掛好了。端王遷就他的姿勢,一直彎著腰。
本是等著何明德係玉佩,可是不知不覺,那注意力便被何明德那低垂的睫毛與專注的神情吸引了。等他反應過來之時,已經撞入了何明德含笑的眼眸中。
“咳咳,”端王直起身,“今日審案,隻怕又要是一天。你不必等我。”
“此事牽扯甚多,王爺務必要小心。”何明德還是不放心,再三叮囑,“我在家裏等王爺迴來。”
端王把這兩句話放在嘴中品了品,隻覺得比早春的龍井還叫人迷醉。他點點頭,去大理寺了。
*
大理寺今日主審,還是要問錢進,宋誌遠,那筆現銀哪裏去了?
周長月拍著驚堂木,橫眉冷對,道:“錢進,宋誌遠,這大理寺可沒有嘴硬的犯人。你們今日若是不肯實說了,便是端王在,本官也要用刑了!”
端王慢條斯理道:“有本王在,誰也不許用私刑。”
他這麽一說,周長月更是覺的他要維護太子,當即丟下火頭簽,喝令衙役要打。宋誌遠抬頭,隻見端王神情冷冷的,卻沒有阻攔的意思。
宋誌遠與錢進對視一眼,一咬牙,叫道:“周大人,罪人不敢隱瞞!隻是怕你不敢聽!”
周長月冷笑:“本官倒是不知道,還有本官不敢聽的供詞。”
夜,大理寺的天牢入口處。
兩個獄卒盤腿麵對麵坐著,手裏拿著牌九,腿邊放著一小罐子酒。靠著賭博和酒精,兩人來抵抗深夜的疲憊與困倦。
一人丟出了身上最後一枚錢,懶洋洋道:“今兒他娘的這手氣,不玩了。”
確實,兩個人玩,確實沒什麽趣味。二人幹了最後一口酒,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身軀,卻看到有盞燈在接近。
到了跟前,二人發現這提燈的竟是大理寺卿周長月!
跟在周長月背後的,都身量高大,帶著兜帽,看不見臉。站在最後麵的那人懷中抱著劍,看著便是渾身煞氣。
周長月對著二人躬身:“請。”
這兩個獄卒愣了愣,互相推搡了一下。
“大人,三皇子有令,未時之後,無令不得擅入天牢。”
周長月方才彎了的腰這會兒站直了,笑到:“查完了這個案子,端王可就不在大理寺了。往後,這兒還是大理寺卿做主。”
左邊的那是獄卒還要說話,另一個拉住他,擠出了一個笑:“大人說笑了,大理寺的話事人隻有一個。幾位,請。”
周長月滿意的一笑,帶著人走入了地牢。
等著幾人走了,方才說話那獄卒埋怨道:“你和他強什麽?他們大人物打架,咱們誰也不得罪,別犯蠢。”
……
地牢越往下越陰森,這個時候,縱有沒睡的犯人,卻也隻顧著自己的滿腹心事,無人言語。
整個地牢,隻剩下這三人的腳步聲。
幾個人越走越往下,越走越往裏,最後停在了一個門前。
周長月在門柱上輕輕叩了叩,像是在敲門:“宋大人,錢大人,深夜叨擾了。”
這牢房中的,赫然是宋誌遠和前進。
他二人也是深夜難眠啊,隻覺得這迴是兇多吉少,這顆頭能不能留住,實在是由不得自己。他們聽到周長月的聲音,都是心中一動。
雖說是禍福難測,可這變數還是來了!
錢進和宋誌遠從稻草上坐起來,道:“此處也算是周大人的地方,我等也不必迎接了。”
周長月並不在意這傲慢,而是道:“我是何人,也不敢讓二位大人掃榻相迎。可是我身後這位,二位可不能輕慢了。”
他說完,身後那位男人終於是揭下了自己的兜帽。
男人麵容端方,渾身貴氣,臉上帶著痛心與和善的笑,拿了鑰匙親自開了牢門。
“二位大人實在是受苦了。”
錢進與宋誌遠雖說未曾有機會拜謁過這位,卻也曾見過此人畫像。此人是誰?正是當朝大皇子。
朝中上下,提起大皇子,這腦子裏最先想到的,必然是他與太子勢同水火的境遇。
錢進與宋誌遠麵麵相覷,心中已有了幾分猜測。
大皇子走進了牢房,也不在意地上的髒汙,一撩袍子,跪坐在他二人對麵。
周長月忙跟了上來,脫下自己的外袍,要給大皇子鋪在地上。大皇子卻擺手道:“二位大人是國之棟梁,要受此等苦楚,本王心中痛惜啊!本王唯有與二位大人一般地受苦,這心中才算是稍有安慰。”
他說得極誠懇,似乎是痛惜到了極點,眼中竟有淚水閃動。
宋,錢二人還摸不清大皇子的來意,以不變應萬變,試探道:“我等罪人,擔不起大皇子如此!”
此話卻使得大皇子的情緒激動起來:“二位大人雖說是給戶部,給太子低了錢,可那是為的是什麽?為的是閩南邊境的數十萬百姓和軍兵!”
“若不是戶部不見銀子不辦事,二位大人的人品高潔,又何必做出這般的事情?戶部若是不肯撥銀,那閩南幾十萬人又當如何?二位大人實在是因公廢私,受了委屈啊。”
大皇子言辭懇切,有理有據,一時之間,連宋,錢二人都幾乎要信了自己真是大皇子口中所說之人,那滿腹的擔憂也變成了委屈與對戶部的怨恨。
宋誌遠道:“此事已難轉圜,可有大皇子的理解,罪臣雖死無憾了。”
大皇子亦是歎息,“你二人給戶部送錢,縱然是坐實了罪名,也有轉圜的餘地。或是罷黜,或是流放,但總歸是活著,日後總有希望。怕就怕……”
說著,又歎息。
錢進被他這歎息吊著,這心中七上八下,忙問道:“還請大皇子指點。”
這二人都渴求地看著大皇子,大皇子知道這鉤是下夠了,這才為難道:“你二人往太子府中送的那筆錢,就是你們的斷頭台。”
錢進和宋誌遠眼神閃爍,道:“大皇子莫要開玩笑,我們何曾給太子送錢了。”
大皇子又露出了那種寬和的笑,“你們是在和本王說話,怕什麽?你們在錢莊兌了那麽多的現銀,卻不曾記在你們那個賬簿上。端王那個性子,肯定要查到底。”
“你們自己呢,做事又不嚴謹,往太子府裏搬箱子的時候叫人看見了。”
錢進道:“那也沒人能說準了,那箱子裏是什麽。況且……況且端王玉太子時一母同胞的兄弟,難不成他真要查到底不成?”
“唉,旭堯那個脾氣也不知隨誰,就是父皇有做的不對的,他也頂撞父皇呢。”
“至於給太子送銀子的事,怕就怕沒證據啊。到時候風言風語一起,你二人解釋不清。我那個弟弟啊,他可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把柄落在別人手中,到那時,說不準便要做出什麽來。”
這話,可算是說到了這二人心中了。
他二人這幾日既覺得自己與太子是一條船的,太子或許會救他二人。可又擔心呐,這船要翻了,太子若是把他們二人一腳踢下船,太子自己便安全了。
這兩種想法,在他二人心中是翻來覆去,做不下決定啊。
燭光越發暗淡了。
那燈芯“啪”一聲,驚醒了幾人。
宋誌遠咬著牙,那眼神終於堅定起來,“請大皇子指點。”
大皇子露出了一個寬和的笑,“算不上指點。天子聖明,二位大人實話實說罷了。你二人為了閩南百姓,雖說是看不得戶部的劣習,卻仍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準則,給戶部和太子送了錢。”
“說到底,這都是太子與戶部的錯,你二人不過是形勢所迫,本王會為你二人稟明聖上的。隻是外臣指認太子,得有證據。”
燭光下,宋誌遠和錢進對視了一眼,統一了意見。
“臣有證據。”
船要翻了,還有第三個選擇呢。
踢太子下船,他們,就換條新船吧。
大皇子點點頭,正色道:“這也是為了公義。”
說罷,太子竟對著這二位行了一禮。宋,錢二人忙還禮。幾人又說了幾句,竟果真有了幾分相見恨晚,依依惜別的意思。
還是周長月見著晚了,勸大皇子離開了。
夜又靜了。
宋誌遠和前進等大皇子的腳步聲消失了,方才從地上起身。
錢進這心裏還是不踏實,“誌遠,我們當真是要咬太子一口?”
宋誌遠歎了口氣,道:“你我入獄這些日子,太子不聞不問,端王也沒有放過我們的意思,隻怕他們是不想留我們的命了。”
“那你覺得,大皇子靠得住嗎?”
宋誌遠搖搖頭,表示不知。
一個是馬上要人命的老虎,一個是笑麵狡猾的豺狼。
至少,大皇子看上去還是禮賢下士的主兒。
眼下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邊,大皇子一進了馬車,徐岩立刻為大皇子寬去了外袍。
“拿迴去燒了。”
徐岩沒再多看一眼那繡工精美的外袍,隨意地把它丟在角落。
“是。”
大皇子仍舊是不快地皺著眉,歎道“本王何時才不必去見這些廢物啊。”
*
翌日。
一大早,何明德被池旭堯起床的聲音吵醒。何明德趴著睡了一夜,這會兒醒了,才感覺肺都快被自己壓扁了。
池旭堯正穿衣服呢,見他醒了,放輕了手上的動作。
何明德撐著身體動了動,讓自己的胸腔休息了一下,長長地吐了口氣。
“周長月這狗賊……”
何明德抬頭,看著端王的臉,又把這憂心揮散了。
一大早的,沒必要想著這些添堵的。
何明德對著池旭堯招招手,示意他把手中的玉佩遞給自己。
“王爺現如今都會自己穿衣了,一兩個配飾帶不上,也不必皺眉。”
他雙臂環過端王的細腰,三兩下扣好了結,把那個玉佩掛好了。端王遷就他的姿勢,一直彎著腰。
本是等著何明德係玉佩,可是不知不覺,那注意力便被何明德那低垂的睫毛與專注的神情吸引了。等他反應過來之時,已經撞入了何明德含笑的眼眸中。
“咳咳,”端王直起身,“今日審案,隻怕又要是一天。你不必等我。”
“此事牽扯甚多,王爺務必要小心。”何明德還是不放心,再三叮囑,“我在家裏等王爺迴來。”
端王把這兩句話放在嘴中品了品,隻覺得比早春的龍井還叫人迷醉。他點點頭,去大理寺了。
*
大理寺今日主審,還是要問錢進,宋誌遠,那筆現銀哪裏去了?
周長月拍著驚堂木,橫眉冷對,道:“錢進,宋誌遠,這大理寺可沒有嘴硬的犯人。你們今日若是不肯實說了,便是端王在,本官也要用刑了!”
端王慢條斯理道:“有本王在,誰也不許用私刑。”
他這麽一說,周長月更是覺的他要維護太子,當即丟下火頭簽,喝令衙役要打。宋誌遠抬頭,隻見端王神情冷冷的,卻沒有阻攔的意思。
宋誌遠與錢進對視一眼,一咬牙,叫道:“周大人,罪人不敢隱瞞!隻是怕你不敢聽!”
周長月冷笑:“本官倒是不知道,還有本官不敢聽的供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