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全民參與生產
大明:重八啊,我隻想躺平擺爛 作者:四頁菡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章 全民參與生產
果然如柳陽所料。
在所有的織布機到位之後,各村莊的百姓們學習熱情很高漲,畢竟這關係到自己的日後收入。
而從鳳陽城下來的工匠和繡娘們教的也很用心,自然也是柳陽給了豐厚的條件,一日內教會一個村子所有報名的人,可得白銀五兩,上不封頂。
於是有人發瘋似的教,有人不要命的學。
居然在短短的五天之內把這報名的人都教會了。
於是便有了大明內最大的織布工廠,這就是整個鳳陽縣。
朱元璋自然是一直在關注這此事,他也沒想到小小的一個縣令居然真的有魄力搞這麽大的手筆。
此時,他正領著朱標在下麵的村莊裏轉悠,查看具體實施的效果怎麽樣。
旁邊田地裏隻見一個男子正在揮汗如雨的揮著鋤頭,饒是此時烈日中天也沒有在田邊休息。
朱元璋在旁邊看了一會,發現不止這一個男人如此,其他田地裏也都是人,甚至有的連七八歲的孩童都上陣了,雖然說幹不了活,但是拿個水,遞個饅頭還是可以的。
“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熱火朝天的景象了,看的咱身上都一股子力氣。”
說完,朱元璋便把袍子掖在腰間,踢了腳上的鞋,光著腳板走進了田裏。
“老哥,天氣這麽熱,看你也累了,咱替你幹會?”朱元璋跟那農夫說道。
那農夫看著朱元璋,眼神有些疑惑,便問道。
“這位兄弟看你穿著打扮也不像下力氣的人,怎的還替俺幹活呢?俺可沒錢雇你,別說錢了,飯也就隻帶了俺一個人的。”
朱元璋聽到這話,哈哈大笑,說道。
“老哥,別看咱穿的不像幹活的,可咱以前也是下力氣的,這田裏的活咱也長幹。後來打仗打的吃飯的地沒了,便北上做了幾年買賣,可手裏的活沒撂下。好久沒看到幹活幹的這麽起勁的,咱心裏癢癢,便過來刨幾把。”
說著便從老農手中接過了鋤頭,然後便吭哧吭哧的刨地了。
那老農原本心中還有些疑慮,但看到朱元璋幹活的姿勢,便知道對方沒說假。
“兄弟,看你這把式還真是像幹過活的,比俺家那婆娘幹的還像樣。可俺知道有饞肉的,有饞酒的,你這饞刨地的俺倒是頭一遭見。”
朱元璋邊刨地邊迴道:“咱這把式那是當年給地主家幹活幹出來的,幹不好沒飯吃,弄不好還得挨頓打,這活自然幹的好。雖然現在幹活少了,可骨子裏還是喜歡這汗流浹背的樣子,吃飯也香。”
老農坐在田壟上點了一鍋旱煙,砸吧砸吧抽了幾口口說道。
“兄弟你這話說的實在,俺們老百姓圖個啥,不就是吃的上飯,有個衣裳穿,下麵再有幾個娃,這日子過得就得勁。”
朱元璋到底還是這幾年身子骨養懶了,眼瞅著這地快刨完了,但渾身有些酸脹,有些刨不動了。
那老農想上前接替朱元璋,被拒絕了。
朱元璋跟站在旁邊的朱標說道。
“來,剩下的你幹。”
說完,便也坐在了田壟上跟老農說起話來。
老農看著朱標幹活的樣子,便說道。
“這是你的娃?看著把式就照你差遠了,使的笨力氣,費勁不少,可不出活。”
朱元璋看著朱標有些狼狽的樣子哈哈大笑,說道。
“對,這就是咱的娃,平日裏幹活少,咱當爹的吃苦受罪給他們攢下了家當,他們就沒咋吃過苦。”
老農也是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
“可不是嘛,咱們當爹的不就圖個這嘛,俺的娃也跟你家的娃差不多,這不聽說鳳陽縣令讓織布,立馬跑去城裏當了工匠,說這織布機子多了,時候長了肯定有壞的,說要去學門修理的手藝。”
“哦,你家的娃倒也機靈。咱聽說你們這裏村村都有織布機是嗎?你家可報名了?”
朱元璋聽到對方提到織布事情,便打探的問道。
“有!要不俺咋能幹這麽急,你瞅瞅,那些人家裏都有織布機。”
老農說著,便指著周圍在地裏幹活的人們說道。
“聽說織布每個月還給工錢可是真的?”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給!咋能不給呢,這前十天,每天按天結,剩下的到月底再給,俺們這鳳陽縣令說話算數。再說了,就算不給,隻要俺家這個月能織出六百尺布,多出來的布能抵賦稅也就值了,要不俺們這些人咋能拚命的幹活呢,這地裏的莊稼以後都是自家得了,可不得多幹嘛。”
老農一說起織布的事,就興致勃勃的跟朱元璋說了一大堆。
此時朱標也幹完了,渾身是汗的在旁邊喘著粗氣,臉上也是滿頭大汗。
朱元璋便跟老農告辭,帶著朱標往村裏走了。
剛進到村裏,便聽到庫查庫查很有節奏織布機的聲音,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就連一處比較破舊的房屋也傳來了織布機的聲音。
這小院子的圍牆都不是統一的,有的用樹枝圍紮的,有的是用泥坯垛成的,還有的不知道從哪裏撿的破木板擋住的。
朱元璋領著朱標走了進去。
院內也是除了一個有裂紋的半人高的水甕便再無他物了。
但是在院牆的角落裏,卻有個新搭的茅草屋,織布機的聲音就是從裏麵傳出來的。
朱元璋推開了那茅草屋小門,便看到裏麵居然有兩個老人,看樣子是一對夫婦,那老丈眼睛明顯有殘疾,正在用手搖著紡紗的輪子,那老婦人的腿看樣子是有殘疾,行動不便。
那老丈聽到有人開門,便問道:“老婆子,是有人嗎?”
那老婦人手裏的活沒停,迴道:“你個瞎老頭子,眼瞎耳朵倒挺靈。”
說著,又向朱元璋二人問道:“這兩位客官,可是有事?如果要水喝,院子裏有,要是餓了的話,我這裏還有倆饅頭,你們可以墊一點。”
朱標剛才幹了半天活,這時候正渴呢,聽到有水,便去水甕裏舀了一瓢咕咚咕咚的喝了一氣,然後又給朱元璋送過來一瓢水。
朱元璋接過水,慢慢的喝了一口,甘甜清爽,然後也是咕咚咕咚的一下子喝完了。
然後說道:“老太太,咱路過此地,聽說這裏家家戶戶都有織布機,所以過來看看。”
老太太聽到這話,便把手中的活停了下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我們老兩口可是沾了鳳陽縣令的光了,現在還能有這活幹,不然過段時間冬天一來可就遭殃了。”
朱元璋剛才進來的時候也沒看到其他人,便問道:“你們孩子呢?”
果然如柳陽所料。
在所有的織布機到位之後,各村莊的百姓們學習熱情很高漲,畢竟這關係到自己的日後收入。
而從鳳陽城下來的工匠和繡娘們教的也很用心,自然也是柳陽給了豐厚的條件,一日內教會一個村子所有報名的人,可得白銀五兩,上不封頂。
於是有人發瘋似的教,有人不要命的學。
居然在短短的五天之內把這報名的人都教會了。
於是便有了大明內最大的織布工廠,這就是整個鳳陽縣。
朱元璋自然是一直在關注這此事,他也沒想到小小的一個縣令居然真的有魄力搞這麽大的手筆。
此時,他正領著朱標在下麵的村莊裏轉悠,查看具體實施的效果怎麽樣。
旁邊田地裏隻見一個男子正在揮汗如雨的揮著鋤頭,饒是此時烈日中天也沒有在田邊休息。
朱元璋在旁邊看了一會,發現不止這一個男人如此,其他田地裏也都是人,甚至有的連七八歲的孩童都上陣了,雖然說幹不了活,但是拿個水,遞個饅頭還是可以的。
“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熱火朝天的景象了,看的咱身上都一股子力氣。”
說完,朱元璋便把袍子掖在腰間,踢了腳上的鞋,光著腳板走進了田裏。
“老哥,天氣這麽熱,看你也累了,咱替你幹會?”朱元璋跟那農夫說道。
那農夫看著朱元璋,眼神有些疑惑,便問道。
“這位兄弟看你穿著打扮也不像下力氣的人,怎的還替俺幹活呢?俺可沒錢雇你,別說錢了,飯也就隻帶了俺一個人的。”
朱元璋聽到這話,哈哈大笑,說道。
“老哥,別看咱穿的不像幹活的,可咱以前也是下力氣的,這田裏的活咱也長幹。後來打仗打的吃飯的地沒了,便北上做了幾年買賣,可手裏的活沒撂下。好久沒看到幹活幹的這麽起勁的,咱心裏癢癢,便過來刨幾把。”
說著便從老農手中接過了鋤頭,然後便吭哧吭哧的刨地了。
那老農原本心中還有些疑慮,但看到朱元璋幹活的姿勢,便知道對方沒說假。
“兄弟,看你這把式還真是像幹過活的,比俺家那婆娘幹的還像樣。可俺知道有饞肉的,有饞酒的,你這饞刨地的俺倒是頭一遭見。”
朱元璋邊刨地邊迴道:“咱這把式那是當年給地主家幹活幹出來的,幹不好沒飯吃,弄不好還得挨頓打,這活自然幹的好。雖然現在幹活少了,可骨子裏還是喜歡這汗流浹背的樣子,吃飯也香。”
老農坐在田壟上點了一鍋旱煙,砸吧砸吧抽了幾口口說道。
“兄弟你這話說的實在,俺們老百姓圖個啥,不就是吃的上飯,有個衣裳穿,下麵再有幾個娃,這日子過得就得勁。”
朱元璋到底還是這幾年身子骨養懶了,眼瞅著這地快刨完了,但渾身有些酸脹,有些刨不動了。
那老農想上前接替朱元璋,被拒絕了。
朱元璋跟站在旁邊的朱標說道。
“來,剩下的你幹。”
說完,便也坐在了田壟上跟老農說起話來。
老農看著朱標幹活的樣子,便說道。
“這是你的娃?看著把式就照你差遠了,使的笨力氣,費勁不少,可不出活。”
朱元璋看著朱標有些狼狽的樣子哈哈大笑,說道。
“對,這就是咱的娃,平日裏幹活少,咱當爹的吃苦受罪給他們攢下了家當,他們就沒咋吃過苦。”
老農也是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
“可不是嘛,咱們當爹的不就圖個這嘛,俺的娃也跟你家的娃差不多,這不聽說鳳陽縣令讓織布,立馬跑去城裏當了工匠,說這織布機子多了,時候長了肯定有壞的,說要去學門修理的手藝。”
“哦,你家的娃倒也機靈。咱聽說你們這裏村村都有織布機是嗎?你家可報名了?”
朱元璋聽到對方提到織布事情,便打探的問道。
“有!要不俺咋能幹這麽急,你瞅瞅,那些人家裏都有織布機。”
老農說著,便指著周圍在地裏幹活的人們說道。
“聽說織布每個月還給工錢可是真的?”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給!咋能不給呢,這前十天,每天按天結,剩下的到月底再給,俺們這鳳陽縣令說話算數。再說了,就算不給,隻要俺家這個月能織出六百尺布,多出來的布能抵賦稅也就值了,要不俺們這些人咋能拚命的幹活呢,這地裏的莊稼以後都是自家得了,可不得多幹嘛。”
老農一說起織布的事,就興致勃勃的跟朱元璋說了一大堆。
此時朱標也幹完了,渾身是汗的在旁邊喘著粗氣,臉上也是滿頭大汗。
朱元璋便跟老農告辭,帶著朱標往村裏走了。
剛進到村裏,便聽到庫查庫查很有節奏織布機的聲音,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就連一處比較破舊的房屋也傳來了織布機的聲音。
這小院子的圍牆都不是統一的,有的用樹枝圍紮的,有的是用泥坯垛成的,還有的不知道從哪裏撿的破木板擋住的。
朱元璋領著朱標走了進去。
院內也是除了一個有裂紋的半人高的水甕便再無他物了。
但是在院牆的角落裏,卻有個新搭的茅草屋,織布機的聲音就是從裏麵傳出來的。
朱元璋推開了那茅草屋小門,便看到裏麵居然有兩個老人,看樣子是一對夫婦,那老丈眼睛明顯有殘疾,正在用手搖著紡紗的輪子,那老婦人的腿看樣子是有殘疾,行動不便。
那老丈聽到有人開門,便問道:“老婆子,是有人嗎?”
那老婦人手裏的活沒停,迴道:“你個瞎老頭子,眼瞎耳朵倒挺靈。”
說著,又向朱元璋二人問道:“這兩位客官,可是有事?如果要水喝,院子裏有,要是餓了的話,我這裏還有倆饅頭,你們可以墊一點。”
朱標剛才幹了半天活,這時候正渴呢,聽到有水,便去水甕裏舀了一瓢咕咚咕咚的喝了一氣,然後又給朱元璋送過來一瓢水。
朱元璋接過水,慢慢的喝了一口,甘甜清爽,然後也是咕咚咕咚的一下子喝完了。
然後說道:“老太太,咱路過此地,聽說這裏家家戶戶都有織布機,所以過來看看。”
老太太聽到這話,便把手中的活停了下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我們老兩口可是沾了鳳陽縣令的光了,現在還能有這活幹,不然過段時間冬天一來可就遭殃了。”
朱元璋剛才進來的時候也沒看到其他人,便問道:“你們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