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吹起閔疏的發絲,遠處的落日逐漸西沉,金黃火紅的雲霞滿天舒卷,而在更遠的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地平線。
那是他要的自由。
他要從這裏走出去,走到更幹淨的地方,餘生若能再見,他要以清白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再下一局。這一局不是猜子,不是複盤。這一局不談生死,不論輸贏,隻了恩怨。
閔疏最後看了一眼周鴻音,少年將軍背對著他,他們將在此處分道揚鑣背道而馳,此後或有緣相逢,或再無相見之日。
不過那都不重要了。
一路順風,閔疏。周鴻音背對著他默念。
閔疏迎風仰頭,長長吐出一口氣,揚聲道:“今日別過,隻盼再無來日!”
他漠然轉身,駕馬揚鞭,像是終於衝破牢籠的鷹,於落日最後的餘暉一同消失在道路遙遠的盡頭。
此後便是冗長黑夜,再無迴首的餘地。
第75章 重遊
閔疏沒抓迴來,這是梁長寧意料之外的事情。
周鴻音垂手站在廊下,撲通一聲單膝跪地:“請王爺責罰!”
梁長寧身上都是傷,他衝進火海裏找了一圈,沒找到閔疏,還把自己燒傷了。所幸傷口不嚴重,孔宗又做了萬全的準備,才沒叫傷口感染。
孔宗給梁長寧上了藥,說:“我順帶給王爺把個脈吧,聽暮秋說,王爺近日總是覺得冷,今日又進了火場,怕寒火毒交錯傷身。”
梁長寧光著上半身,繃帶下的肌肉結實有力,藥粉撒在傷口上辣椒水一樣地磨人,他悶哼一聲,把外衣穿迴去,又把手腕翻轉擱在桌子上。
孔宗閉眼診脈,梁長寧對周鴻音說:“罰你什麽?你若隻是沒抓住閔疏,那也不算是你職責疏漏,沒什麽可罰的。”
周鴻音沒說話,他捏著拳頭,倔強地立在廊下。
“可你放走了他。”梁長寧冷聲道:“為什麽?”
“我不是放走了他,我隻是沒有阻攔他。”周鴻音說:“他本來就該飛出去,困在這裏隻是一時,王爺明知他不是籠中雀。”
梁長寧抬腳跨出去,他三兩步下了階梯,與周鴻音麵對麵站著。周鴻音帶著點侵略意味地和梁長寧對視,梁長寧一把抓起他的衣領,把人扯到自己麵前,狠戾地低聲說:“周鴻音!別把你那點泛濫的同情心用錯了地方!你心裏想的誰他媽不知道,是真仁善還是假慈悲不必再裝,我告訴你,閔疏身上帶著奇毒,離了京就是死!”
周鴻音一驚,立刻說:“不可能!閔疏好生養在長寧王府,誰敢誰他下毒!”
“你連他的身份底細都不知道,還敢衝出來和我搶人。”梁長寧一把扔開他,嘲諷道:“驢糞蛋子表麵光,要不是你還有點蠻力,也能混到如今?”
孔宗攔下他們二人,又對著梁長寧說:“王爺,我估摸著,孤離已經解了。”
二人一同看向孔宗,孔宗又說:“我得再替王爺把一次脈。”
這個過程頗有些漫長,周鴻音拖到入夜,不得不迴宮述職。
孔宗終於收迴手,沉吟片刻說:“王爺中過孤離?”
“不曾。”梁長寧篤定道:“我沒私底下見過文沉,文畫扇沾過的食物我一樣都沒碰過。”
孔宗不信:“從脈象上看,王爺不僅中過孤離,身子還有些虛,這種虛是大病初愈後的虛弱,同閔大人有些像。身中孤離者畏懼嚴寒,且越來越嚴重。不過我看王爺的脈象卻沒什麽大礙,應該是孤離已經解了。”
梁長寧驀然想起那日閔疏叫他喝的那碗補藥。當時梁長寧還以為他是真的怕苦,才替他把藥喝了,如今想來,孤離或許就藏在那碗藥裏。
梁長寧靜坐良久,問:“……可又是怎麽解的呢?”
孔宗說:“口服,隻有口服解藥,才能效果如此之快。我翻了些醫書,還看了大涼傳來的孤本,我猜測……孤離的解藥需要藥引,應該是茉莉一類的花。”
梁長寧在電光火石間心念一閃,急促地站起來往內室走。他在書桌前巡視一番,又高聲喊人:“暮秋,暮秋!”
“王爺吩咐!”暮秋疾步走來。
“閔疏在這裏寫過東西嗎?”梁長寧問:“就這兩日裏,閔疏有沒有寫過什麽東西?”
暮秋想了片刻,說:“這幾日伺候的人都寸步不離地跟著閔大人呢,閔大人好像是寫過東西,閔大人本就常常出入王爺的書房,筆墨紙硯都是不限量的。前幾日……閔大人好像給周小將軍寫過一份信,還特地摘了茉莉,把研磨出來的花汁摻了進去。”
梁長寧明白了。
閔疏把孤離的解藥摻和在墨水裏,怪不得他問梁長寧那信紙的味道苦不苦,因為孤離的解藥就是苦的!梁長寧當時還覺得這墨沒磨細,全是渣滓,如今想來,那它娘的是藥渣!
梁長寧雙手撐在桌麵上,半晌拿起桌下的雕花棋簍狠狠往地上砸去。
“劈裏啪啦”
棋簍碎裂開,裏頭滿滿當當的一筐純白的玉棋子迸濺得滿地都是。
“去找!”梁長寧咬牙道:“真有你的……”
張儉隻能小心翼翼地低聲說:“王爺,閔大人已經走了一天了……況且咱們不知道他去了哪兒,難道要把大梁一寸一寸地搜嗎?”
梁長寧冷靜下來,眯著眼睛看向遠方,終於說:“……不,不必找了。”
“他會自己迴來的。早晚有一天……”梁長寧看著滿地的白色棋子,篤定道:“恩怨不了,他的心還困在這裏。”
閔疏要入仕途,那就一定會站到朝堂上去。
那就朝堂再見,梁長寧想,我等著你,安之。
閔疏坐在客棧裏,要了二兩酒。
他一路從暨南考上來,終於等到了入京會試這一天。如今三月初,月中就是開考的日子。
閔疏提早預定了客棧的房間,他三年沒有迴過京城,大部分客棧都沒有空房,好在他定下的這間客棧價格高,幾乎沒幾個考生住。
閔疏住的是天字號房,來往的學子們也打聽過這位房客,隻知道這個人一年就過了縣試和府試,從沒落榜過,每逢考試,必然位列榜首。本以為這麽實力了得的人起碼得三四十歲,後來偶然撞見閔疏下樓吃飯,才發現他也不過才二十。
也有人想結交他,不過閔疏都是客氣疏離地拒絕,他平日裏不熱衷結交人脈,更不喜歡出門逛街,一副世外遊人的樣子。不過他長得實在太好,一張臉擺出來就叫人想湊過去討好,即便有些人覺得他清高,也總是忍不住私底下議論他。
“他真是暨南來的?”範材偷看閔疏一眼,低頭問周圍的考生:“我也是暨南的,怎麽從前沒聽說過有這麽個人物?”
“戶籍上寫的暨南,那還能有假!”黎豐立刻說:“我遠房親戚的表叔可是京城人,他托人花了一大筆銀子混了個守城的好職位,那日閔疏進城的時候,就是我小叔查閱的戶籍和路引。閔疏不僅是暨南人,還是暨南榜首,聽說寫得一手好字。”
“切”立刻有人鄙夷道:“暨南那地方,三年前雪災,死了多少人!沒幾個讀書人能活下來吧,他能考到京城來,還不是老天給的運氣,你叫他到京城來考試試看,先不說在國子監讀書的世家子弟,也不說四大家的少爺公子們,單論京城的書堂學生,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比暨南的好百倍!”
“怪不得人人都擠破了頭往京城湊呢,前幾年長寧王推行新政,大大縮短科考流程,所以才能一年就考完縣試和府試,要在三年之前啊,沒個二十五六歲,哪裏熬得到這裏來!”
沒有人發現閔疏的手指微微一頓,他隻是停滯了片刻,就繼續倒酒。
他這幾年還是怕冷,孤離雖然解了,但是沉積下來的餘毒也要慢慢緩解。他這三年來,即便是酷暑九月都手腳發涼。
閔疏也翻過醫書,暨南的名醫太少,疑難雜症根本治不了。從前孔宗給他吃的那副藥倒是有些效果,可是閔疏沒有方子,也隻能作罷。他實在是冷的時候,就喝一點酒。一來可以暖身,二來喝醉了就睡,也就沒那麽難熬。
店小二上了菜,範材和黎豐幾人約著要去遠東樓,範材試探著喊閔疏:“閔兄,跟咱們 一道去吧!”
閔疏客氣道:“不了,我想迴房看書。”
黎豐小聲罵一句:“裝什麽清高……”
閔疏隻當沒聽見,他喝完了酒,站起來對諸位點頭打了個招唿,說:“這裏是京城,一棍子打下去全是達官貴人,遠東樓又是權貴子弟們最喜歡的去處。範兄想去見見世麵,還是考完之後再去吧,否則今日要是不小心惹到了哪個大人,那可就是失了前程。”
範材臉色不變,笑著擺手:“沒事,我們看看就迴來。”
閔疏見勸說無效,也沒再繼續,禮貌告辭就迴了房。
到了晚上,客棧裏卻突然跑來個人,指明要找閔疏。掌櫃的叫店小二帶人上去,那人肩上還搭著布,見了閔疏就說:“你就是閔疏?範材他們幾個人在我們遠東樓吃了飯給不了錢,他說錢袋丟了,叫我來找你去贖他,他說迴來一定還你。”
閔疏不太願意,但想起畢竟是同場考生,隻能冷著一張臉跟著去了遠東樓。
範材家裏有些小錢,因此這頓飯點的菜都是硬菜,一頓飯花了不少銀子。閔疏付了飯錢,跟著小二上了花舟,往遠東樓的水榭去。
閔疏三年前在遠東樓吃過幾次飯,他還記得在這裏把文沉踹下了水,現在想起來才恍如隔日。
範材見閔疏來了,萬分抱歉把人帶進包廂裏,拉開椅子請他坐下,說:“實在對不住,我錢袋子在路上被摸了,耽擱了閔兄溫習。”
閔疏正要說話,隔壁卻傳來一個男人的的聲音:“我說夏拓文,你定的個什麽席麵,怎麽坐到這兒來了?你夏國公府是不是沒錢了,還是說遠東樓掌櫃不給你麵子,這廂房又小又擠,能不能叫人換一個!”
閔疏低著頭,沒人看見他的表情,黎豐還沒迴過神來,大聲道:“閔”
閔疏突然抬手捂住他的嘴,把他剩下的話都堵住,黎豐掙紮起來,閔疏下巴對著隔壁抬了抬,示意道:“別說話。”
眾人聽見那句夏國公府,心道還真遇上大人了,還是夏小侯爺這麽個公子爺,一時間都安靜下來。
那頭又說:“馬上要開會試了,京城全是各地學子,遠東樓早就被訂滿了,就咱們兩個相熟的吃飯,你還要多寬敞的位置?我的麵子不好使,你北鎮撫司的麵子好使嘛,出去說一聲鎮撫使褚大人蒞臨,你直接到宮裏吃皇宴去唄!”
竟然是褚輝和夏拓文。閔疏鬆開手,黎豐立刻小聲說:“是錦衣衛,是錦衣衛!”
“咱們又沒犯事……算了,還是縮著吧,錦衣衛可是殺人不眨眼,等他們走了咱們再走嗎?”
眾人都下意識看向閔疏,閔疏壓低聲音說:“大家都吃完了?吃完了就迴去吧,不必擔心衝撞貴人,這是天子腳下,書生的命值錢得很。”
眾人下意識都聽他的,挨個散了。範材等著閔疏一起走,閔疏卻擺手:“你先走,我想坐會兒。”
閔疏和夏拓文不過是點頭之交,與褚輝更是談不上相熟。
可此刻閔疏坐在與他們一牆之隔的地方,竟也有了些他鄉之客的悲涼。算起來,已經有三年沒有迴來過了。
閔疏閉眼仰頭靠在牆上,窗外的月光柔和皎潔,他迴想起三年前那場大火,他的母親如飛蛾一樣燃燒。他不知道母親的屍首有沒有被好好安葬,不知道母親的怨屈有沒有被人聽見,更不知道……更不知道舊人何恙。
閔疏指尖發麻,靜靜聽著隔壁的交談聲。
遠東樓不是談事情的地方,他們說不出什麽有用的東西,閔疏停了片刻,也起身走了。
第76章 少師
新開恩科,會試要連考三天。
這三天裏閔疏滴水未進,他在狹小寒冷的石頭隔間裏提筆寫字,他實在是冷得慌,寫片刻就要停下來緩緩。
這些卷子收上去之後,會先由專人謄抄統一字跡,接著會由主考官共同評閱,選出優良的卷子後給內閣學士們過目,最後才會呈遞皇上。
當今皇上年輕,即便是要禦筆欽點,其實也要過問內閣的意思。
當年東宮還有個首輔茂廣林,可茂廣林退居之後,少有人能一眼論斷策論的優良。要選出會元,得幾方權衡,當堂論辯。
春闈放榜定在了四月初,貢院門口人頭攢動,權貴子弟們能夠通過家中人脈提前得知成績,找不到門路的學生就隻能蹲守放榜。
閔疏不著急,他知道自己的一定不會落榜。今年會試的題目實在太熟悉,他猜測題目一定是嚴瑞擬定,或者也有其他人的手筆。題目要點不多,聯係起來後全是暗指土地稅收法。
朝廷選拔人才,不外乎是根據時政對官員的要求,譬如往年匈鐸來犯,會試就會考一些戶部兵部的提案。因此閔疏敏銳地察覺出一些不同尋常來。
這幾年他都沒有聽說梁長寧啟用潘振玉,或許是把潘振玉捏在手裏等著時機到來,也可能是有別的顧慮。不過閔疏倒是知道李開源最後被抄了家,國庫豐盈起來,補發了拖欠多年的軍餉。
等到了午後貢院門口人都散了,才有捷報陸陸續續送出去。
範材上了榜,歡喜得失了智,衝迴客棧裏抱著閔疏喊:“上了!閔兄!我考上了!你也是!你是會元!”
他的名次雖然靠後,但也能謀個一官半職叫他父母臉上有光。閔疏高中榜首,那才是光宗耀祖。
又過了幾天,翰林院裏頭再考了一次,範材被選去做了監生,外放去督修水利。
隻有閔疏的調令遲遲沒有下來。
那是他要的自由。
他要從這裏走出去,走到更幹淨的地方,餘生若能再見,他要以清白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再下一局。這一局不是猜子,不是複盤。這一局不談生死,不論輸贏,隻了恩怨。
閔疏最後看了一眼周鴻音,少年將軍背對著他,他們將在此處分道揚鑣背道而馳,此後或有緣相逢,或再無相見之日。
不過那都不重要了。
一路順風,閔疏。周鴻音背對著他默念。
閔疏迎風仰頭,長長吐出一口氣,揚聲道:“今日別過,隻盼再無來日!”
他漠然轉身,駕馬揚鞭,像是終於衝破牢籠的鷹,於落日最後的餘暉一同消失在道路遙遠的盡頭。
此後便是冗長黑夜,再無迴首的餘地。
第75章 重遊
閔疏沒抓迴來,這是梁長寧意料之外的事情。
周鴻音垂手站在廊下,撲通一聲單膝跪地:“請王爺責罰!”
梁長寧身上都是傷,他衝進火海裏找了一圈,沒找到閔疏,還把自己燒傷了。所幸傷口不嚴重,孔宗又做了萬全的準備,才沒叫傷口感染。
孔宗給梁長寧上了藥,說:“我順帶給王爺把個脈吧,聽暮秋說,王爺近日總是覺得冷,今日又進了火場,怕寒火毒交錯傷身。”
梁長寧光著上半身,繃帶下的肌肉結實有力,藥粉撒在傷口上辣椒水一樣地磨人,他悶哼一聲,把外衣穿迴去,又把手腕翻轉擱在桌子上。
孔宗閉眼診脈,梁長寧對周鴻音說:“罰你什麽?你若隻是沒抓住閔疏,那也不算是你職責疏漏,沒什麽可罰的。”
周鴻音沒說話,他捏著拳頭,倔強地立在廊下。
“可你放走了他。”梁長寧冷聲道:“為什麽?”
“我不是放走了他,我隻是沒有阻攔他。”周鴻音說:“他本來就該飛出去,困在這裏隻是一時,王爺明知他不是籠中雀。”
梁長寧抬腳跨出去,他三兩步下了階梯,與周鴻音麵對麵站著。周鴻音帶著點侵略意味地和梁長寧對視,梁長寧一把抓起他的衣領,把人扯到自己麵前,狠戾地低聲說:“周鴻音!別把你那點泛濫的同情心用錯了地方!你心裏想的誰他媽不知道,是真仁善還是假慈悲不必再裝,我告訴你,閔疏身上帶著奇毒,離了京就是死!”
周鴻音一驚,立刻說:“不可能!閔疏好生養在長寧王府,誰敢誰他下毒!”
“你連他的身份底細都不知道,還敢衝出來和我搶人。”梁長寧一把扔開他,嘲諷道:“驢糞蛋子表麵光,要不是你還有點蠻力,也能混到如今?”
孔宗攔下他們二人,又對著梁長寧說:“王爺,我估摸著,孤離已經解了。”
二人一同看向孔宗,孔宗又說:“我得再替王爺把一次脈。”
這個過程頗有些漫長,周鴻音拖到入夜,不得不迴宮述職。
孔宗終於收迴手,沉吟片刻說:“王爺中過孤離?”
“不曾。”梁長寧篤定道:“我沒私底下見過文沉,文畫扇沾過的食物我一樣都沒碰過。”
孔宗不信:“從脈象上看,王爺不僅中過孤離,身子還有些虛,這種虛是大病初愈後的虛弱,同閔大人有些像。身中孤離者畏懼嚴寒,且越來越嚴重。不過我看王爺的脈象卻沒什麽大礙,應該是孤離已經解了。”
梁長寧驀然想起那日閔疏叫他喝的那碗補藥。當時梁長寧還以為他是真的怕苦,才替他把藥喝了,如今想來,孤離或許就藏在那碗藥裏。
梁長寧靜坐良久,問:“……可又是怎麽解的呢?”
孔宗說:“口服,隻有口服解藥,才能效果如此之快。我翻了些醫書,還看了大涼傳來的孤本,我猜測……孤離的解藥需要藥引,應該是茉莉一類的花。”
梁長寧在電光火石間心念一閃,急促地站起來往內室走。他在書桌前巡視一番,又高聲喊人:“暮秋,暮秋!”
“王爺吩咐!”暮秋疾步走來。
“閔疏在這裏寫過東西嗎?”梁長寧問:“就這兩日裏,閔疏有沒有寫過什麽東西?”
暮秋想了片刻,說:“這幾日伺候的人都寸步不離地跟著閔大人呢,閔大人好像是寫過東西,閔大人本就常常出入王爺的書房,筆墨紙硯都是不限量的。前幾日……閔大人好像給周小將軍寫過一份信,還特地摘了茉莉,把研磨出來的花汁摻了進去。”
梁長寧明白了。
閔疏把孤離的解藥摻和在墨水裏,怪不得他問梁長寧那信紙的味道苦不苦,因為孤離的解藥就是苦的!梁長寧當時還覺得這墨沒磨細,全是渣滓,如今想來,那它娘的是藥渣!
梁長寧雙手撐在桌麵上,半晌拿起桌下的雕花棋簍狠狠往地上砸去。
“劈裏啪啦”
棋簍碎裂開,裏頭滿滿當當的一筐純白的玉棋子迸濺得滿地都是。
“去找!”梁長寧咬牙道:“真有你的……”
張儉隻能小心翼翼地低聲說:“王爺,閔大人已經走了一天了……況且咱們不知道他去了哪兒,難道要把大梁一寸一寸地搜嗎?”
梁長寧冷靜下來,眯著眼睛看向遠方,終於說:“……不,不必找了。”
“他會自己迴來的。早晚有一天……”梁長寧看著滿地的白色棋子,篤定道:“恩怨不了,他的心還困在這裏。”
閔疏要入仕途,那就一定會站到朝堂上去。
那就朝堂再見,梁長寧想,我等著你,安之。
閔疏坐在客棧裏,要了二兩酒。
他一路從暨南考上來,終於等到了入京會試這一天。如今三月初,月中就是開考的日子。
閔疏提早預定了客棧的房間,他三年沒有迴過京城,大部分客棧都沒有空房,好在他定下的這間客棧價格高,幾乎沒幾個考生住。
閔疏住的是天字號房,來往的學子們也打聽過這位房客,隻知道這個人一年就過了縣試和府試,從沒落榜過,每逢考試,必然位列榜首。本以為這麽實力了得的人起碼得三四十歲,後來偶然撞見閔疏下樓吃飯,才發現他也不過才二十。
也有人想結交他,不過閔疏都是客氣疏離地拒絕,他平日裏不熱衷結交人脈,更不喜歡出門逛街,一副世外遊人的樣子。不過他長得實在太好,一張臉擺出來就叫人想湊過去討好,即便有些人覺得他清高,也總是忍不住私底下議論他。
“他真是暨南來的?”範材偷看閔疏一眼,低頭問周圍的考生:“我也是暨南的,怎麽從前沒聽說過有這麽個人物?”
“戶籍上寫的暨南,那還能有假!”黎豐立刻說:“我遠房親戚的表叔可是京城人,他托人花了一大筆銀子混了個守城的好職位,那日閔疏進城的時候,就是我小叔查閱的戶籍和路引。閔疏不僅是暨南人,還是暨南榜首,聽說寫得一手好字。”
“切”立刻有人鄙夷道:“暨南那地方,三年前雪災,死了多少人!沒幾個讀書人能活下來吧,他能考到京城來,還不是老天給的運氣,你叫他到京城來考試試看,先不說在國子監讀書的世家子弟,也不說四大家的少爺公子們,單論京城的書堂學生,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比暨南的好百倍!”
“怪不得人人都擠破了頭往京城湊呢,前幾年長寧王推行新政,大大縮短科考流程,所以才能一年就考完縣試和府試,要在三年之前啊,沒個二十五六歲,哪裏熬得到這裏來!”
沒有人發現閔疏的手指微微一頓,他隻是停滯了片刻,就繼續倒酒。
他這幾年還是怕冷,孤離雖然解了,但是沉積下來的餘毒也要慢慢緩解。他這三年來,即便是酷暑九月都手腳發涼。
閔疏也翻過醫書,暨南的名醫太少,疑難雜症根本治不了。從前孔宗給他吃的那副藥倒是有些效果,可是閔疏沒有方子,也隻能作罷。他實在是冷的時候,就喝一點酒。一來可以暖身,二來喝醉了就睡,也就沒那麽難熬。
店小二上了菜,範材和黎豐幾人約著要去遠東樓,範材試探著喊閔疏:“閔兄,跟咱們 一道去吧!”
閔疏客氣道:“不了,我想迴房看書。”
黎豐小聲罵一句:“裝什麽清高……”
閔疏隻當沒聽見,他喝完了酒,站起來對諸位點頭打了個招唿,說:“這裏是京城,一棍子打下去全是達官貴人,遠東樓又是權貴子弟們最喜歡的去處。範兄想去見見世麵,還是考完之後再去吧,否則今日要是不小心惹到了哪個大人,那可就是失了前程。”
範材臉色不變,笑著擺手:“沒事,我們看看就迴來。”
閔疏見勸說無效,也沒再繼續,禮貌告辭就迴了房。
到了晚上,客棧裏卻突然跑來個人,指明要找閔疏。掌櫃的叫店小二帶人上去,那人肩上還搭著布,見了閔疏就說:“你就是閔疏?範材他們幾個人在我們遠東樓吃了飯給不了錢,他說錢袋丟了,叫我來找你去贖他,他說迴來一定還你。”
閔疏不太願意,但想起畢竟是同場考生,隻能冷著一張臉跟著去了遠東樓。
範材家裏有些小錢,因此這頓飯點的菜都是硬菜,一頓飯花了不少銀子。閔疏付了飯錢,跟著小二上了花舟,往遠東樓的水榭去。
閔疏三年前在遠東樓吃過幾次飯,他還記得在這裏把文沉踹下了水,現在想起來才恍如隔日。
範材見閔疏來了,萬分抱歉把人帶進包廂裏,拉開椅子請他坐下,說:“實在對不住,我錢袋子在路上被摸了,耽擱了閔兄溫習。”
閔疏正要說話,隔壁卻傳來一個男人的的聲音:“我說夏拓文,你定的個什麽席麵,怎麽坐到這兒來了?你夏國公府是不是沒錢了,還是說遠東樓掌櫃不給你麵子,這廂房又小又擠,能不能叫人換一個!”
閔疏低著頭,沒人看見他的表情,黎豐還沒迴過神來,大聲道:“閔”
閔疏突然抬手捂住他的嘴,把他剩下的話都堵住,黎豐掙紮起來,閔疏下巴對著隔壁抬了抬,示意道:“別說話。”
眾人聽見那句夏國公府,心道還真遇上大人了,還是夏小侯爺這麽個公子爺,一時間都安靜下來。
那頭又說:“馬上要開會試了,京城全是各地學子,遠東樓早就被訂滿了,就咱們兩個相熟的吃飯,你還要多寬敞的位置?我的麵子不好使,你北鎮撫司的麵子好使嘛,出去說一聲鎮撫使褚大人蒞臨,你直接到宮裏吃皇宴去唄!”
竟然是褚輝和夏拓文。閔疏鬆開手,黎豐立刻小聲說:“是錦衣衛,是錦衣衛!”
“咱們又沒犯事……算了,還是縮著吧,錦衣衛可是殺人不眨眼,等他們走了咱們再走嗎?”
眾人都下意識看向閔疏,閔疏壓低聲音說:“大家都吃完了?吃完了就迴去吧,不必擔心衝撞貴人,這是天子腳下,書生的命值錢得很。”
眾人下意識都聽他的,挨個散了。範材等著閔疏一起走,閔疏卻擺手:“你先走,我想坐會兒。”
閔疏和夏拓文不過是點頭之交,與褚輝更是談不上相熟。
可此刻閔疏坐在與他們一牆之隔的地方,竟也有了些他鄉之客的悲涼。算起來,已經有三年沒有迴來過了。
閔疏閉眼仰頭靠在牆上,窗外的月光柔和皎潔,他迴想起三年前那場大火,他的母親如飛蛾一樣燃燒。他不知道母親的屍首有沒有被好好安葬,不知道母親的怨屈有沒有被人聽見,更不知道……更不知道舊人何恙。
閔疏指尖發麻,靜靜聽著隔壁的交談聲。
遠東樓不是談事情的地方,他們說不出什麽有用的東西,閔疏停了片刻,也起身走了。
第76章 少師
新開恩科,會試要連考三天。
這三天裏閔疏滴水未進,他在狹小寒冷的石頭隔間裏提筆寫字,他實在是冷得慌,寫片刻就要停下來緩緩。
這些卷子收上去之後,會先由專人謄抄統一字跡,接著會由主考官共同評閱,選出優良的卷子後給內閣學士們過目,最後才會呈遞皇上。
當今皇上年輕,即便是要禦筆欽點,其實也要過問內閣的意思。
當年東宮還有個首輔茂廣林,可茂廣林退居之後,少有人能一眼論斷策論的優良。要選出會元,得幾方權衡,當堂論辯。
春闈放榜定在了四月初,貢院門口人頭攢動,權貴子弟們能夠通過家中人脈提前得知成績,找不到門路的學生就隻能蹲守放榜。
閔疏不著急,他知道自己的一定不會落榜。今年會試的題目實在太熟悉,他猜測題目一定是嚴瑞擬定,或者也有其他人的手筆。題目要點不多,聯係起來後全是暗指土地稅收法。
朝廷選拔人才,不外乎是根據時政對官員的要求,譬如往年匈鐸來犯,會試就會考一些戶部兵部的提案。因此閔疏敏銳地察覺出一些不同尋常來。
這幾年他都沒有聽說梁長寧啟用潘振玉,或許是把潘振玉捏在手裏等著時機到來,也可能是有別的顧慮。不過閔疏倒是知道李開源最後被抄了家,國庫豐盈起來,補發了拖欠多年的軍餉。
等到了午後貢院門口人都散了,才有捷報陸陸續續送出去。
範材上了榜,歡喜得失了智,衝迴客棧裏抱著閔疏喊:“上了!閔兄!我考上了!你也是!你是會元!”
他的名次雖然靠後,但也能謀個一官半職叫他父母臉上有光。閔疏高中榜首,那才是光宗耀祖。
又過了幾天,翰林院裏頭再考了一次,範材被選去做了監生,外放去督修水利。
隻有閔疏的調令遲遲沒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