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疏說:“如今幕後之人敢為了一己之私毀屋炸橋,以後必然得寸進尺,王爺等得,暨南雪裏埋著的二十萬百姓等不得!”
閔疏站起來,把自己腰間褶皺的衣裳拍平,沉聲說:“若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機之兆,必貽後至之誅!王爺,咱們不能等著他人發動民變,要先下手為強!”
屋裏一片寂靜,梁長寧垂眸片刻,抬頭與他對視。
閔疏說:“周鴻音帶著三萬兵馬進了暨南,我們隻要拉攏暨南布政使陳聰,待暨南長橋一斷,暨南就成了獨立於外的孤島。暨南難民二十萬之多,一旦收歸,可抵王爺手裏多少兵馬?”
閔疏盯著梁長寧,一字一句道:“機不可失!”
他眼神冷靜,瞳孔深處藏著野心和謀算,在窗外映照進來的雪色裏泛出一片冷豔的光。
他真的在閔亂思治。梁長寧不合時宜地想。或許當自己的幕僚,確是委屈了他。
“我會好好考慮此事。”梁長寧半晌道,“兵馬交接,兵器鍛造,糧草運輸,樣樣都需要籌謀,不論我做不做,我都不會讓周鴻音拿著百姓的命當兒戲,這一點你大可放心。”
二人各退一步,閔疏沉聲說:“最晚三天後明堂邸報西傳,說不得幕後之人也會挑在那時候動手炸橋,算上信鴿的腳程,王爺思慮的時候不多。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我說再多也是枉然,王爺要早日決斷才好。”
二人談完,各自出門。
閔疏帶著暮秋往文畫扇的宮殿去,而梁長寧帶著張儉往西街去。
他要同茂廣林商議此事。
茂廣林已年近八十,他老眼昏花,看書的時候湊得近,梁長寧到的時候,他正在翻一本太公六稻。
梁長寧推門而入,喊道:“老師。”
茂廣林從書卷裏抬起頭,詫異道:“你怎麽來了?”
張儉守在門口,梁長寧落座在他麵前,說:“有事相商。”
事情過程冗長,梁長寧三言兩語說完,問:“老師覺得如何?”
“險。”茂廣林慢慢出了口氣,說:“險中求勝,贏麵卻大,是步絕妙好棋。”
梁長寧說:“我未必不知,隻是此事牽涉過多,短時間想要周全辦下去,還差了重要的一步。”
茂廣林不傻,說:“你是指暨南布政使陳聰?你要想得到暨南災民擁護,就不能越過陳聰去,陳聰是第一個跨出重重圍堵救災的人,隻有他願意聽命與你,災民才會聽命與你。”
“老師慧眼。”梁長寧說,“我記得老師從前提過陳聰。”
話已至此,茂廣林已然明白,隻說:“或許五十字內我能說服他,隻是要叫你的人跑一趟,替老夫送送信。”
梁長寧頷首,說:“多謝老師出手相助。”
茂廣林揮了揮手,歎口氣說:“我也隻能幫你這些了。”
梁長寧默然,知道他所言不是客氣話。茂廣林自辭官退下來之後,幾乎誰也沒告訴,獨自一人隱居於此。先帝再三挽留,茂廣林仍舊要走。
茂廣林深知為官道理,他隻是個內閣首輔,也是從寒門裏一步一步爬出來的,他無權無勢,唯一能運籌的隻有帝王心思,可朝廷局勢緊張,他最看重的學生梁長寧卻選了條最難走的從軍之路。
他的學生有不少入了朝與他同侍天子,可都是些書生。茂廣林偏愛明顯,早在梁長寧十六歲時就與他親厚非凡,得了茂廣林教導的梁長寧如虎添翼,戰戰告捷。
文沉早就瞄準了茂廣林,非要拆了梁長寧的這雙翅膀。
誓要殺茂廣林的殺手一茬接一茬,茂廣林幾次差點避不過去,他隻能提早辭官,借著夏國公的力,做出了一副遠走滄州老家的假象。
“老師是為了我才辭官的。”梁長寧說,“老師知道文沉有反心,而父皇早就龍體抱恙,您猜到文沉會動手,隻能早早辭官,在此處隱姓埋名等著我迴來。”
“老師幫我的已經足夠多了,萬萬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梁長寧微微停頓,說,“此事過後……老師是否有返朝任職的打算?此處畢竟貧寒潮濕,或換個宅子也好。”
茂廣林仰頭不語,雪花落在他臉上,他半晌才微微搖頭,顫巍巍道:“……老了,老了。舊臣不入新朝,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殿下若是無人手可用,老夫還是舉薦我那孩子。”
茂廣林眉頭一鬆,笑說:“不過我看如今你走的這一步也極好,能想到收歸災民入軍,是個好法子。隻是這法子,不像是你往日的路數。”
茂廣林對梁長寧是再了解不過的了。他做事憑心,不會搞這些彎彎繞繞卻又直達要點的事,他能想到收歸反民不難,難的是他在如此短時間內拿出一套方法來,甚至連陳聰都考慮進去了。
梁長寧不語,茂廣林輕輕敲擊搖椅扶手,問:“這該是別人的主意。”
梁長寧知道瞞不過他,幹脆承認說:“老師猜的不錯,我最近手邊有個還算好用的人,隻是如今還沒有完全馴服,日後教乖了我再帶來給老師過目。”
“不要強求。”茂廣林說:“免得逼成了敵人,得不償失。”
梁長寧頷首,又說:“此人軟硬不吃骨頭又硬,不用些手段,難辦。”
茂廣林不插手他的事,思索片刻道:“你若派周鴻音去收歸災民,就得準備好財帛,等到橋斷了,暨南就真是與世隔絕。你要他們歸順,就得發保暖衣物,糧食,還要搭建災棚,為防疫病還得備藥。”
梁長寧說:“已經備好了,輜重車從涼山進去,必然隱蔽,也派了一隊軍醫跟隨。隻是還沒想好怎麽把人帶出去。”
“你打算把他們放到哪裏去?”茂廣林問,“要想不著痕跡,不是簡單的事。”
雪簌簌地落,地麵上逐漸堆起積雪,院子裏掛著的鳥籠被壓低兩寸,裏頭關著的一隻山雀撲騰起來,半晌才安靜下去。
梁長寧微微皺眉,半晌才說,“本來是想叫周鴻音把人先藏到淮河一帶,山高穀深處藏人不難。”
茂廣林唿出一口白氣,搖頭說:“不妥。”
梁長寧還欲說些什麽,茂廣林卻驟然咳嗽起來,梁長寧顧不得再說什麽,連忙把他扶起來,急道:“老師病了?”
茂廣林語氣虛弱,咳了半天才啞聲說:“老毛病。”
梁長寧看他一副精力不濟的樣子,不敢再讓他多思慮,連忙道:“老師好好休息,不必擔憂此事,我總能有辦法解決。”
茂廣林拍拍他的手,梁長寧隻好鬆開他,自己又坐了迴去。
茂廣林說:“天色不早了,迴去吧,別讓人起疑心。”
梁長寧隻好告辭,站起來道:“我明日派個得力的人來伺候老師,老師萬萬不要推辭。”
茂廣林擺擺手,梁長寧就順著來時的路從正門出去了。
閔疏跪在內室,暮秋被文畫扇攔在了殿外,什麽也聽不見。
桌子上放著個白瓷小碗,裏頭搗碎的藥粉散發出柔和的香味,內室一片寂靜,片刻後文畫扇才對著閔疏抬了抬下巴。
文畫扇陪嫁的丫鬟立刻扶起閔疏,笑著說:“大人也太見外了,若是閔大人跪出個好歹來,王妃娘娘可要心疼的。”
“閔疏一個低賤奴才,跪王妃是理所應當。”閔疏低著頭,說:“還請娘娘收迴成命,此事不忠不義,閔疏萬萬不敢做。”
文畫扇揮手,鈴月會意,低頭出去的時候帶上了門。
文畫扇把藥粉裝進香囊,用濕帕子拭擦幹淨手指,“又不是叫你殺人放火,你怕什麽?”
“誰能不怕?”閔疏沒有表情,盯著她裝好的香囊,說:“娘娘不怕,是因為娘娘身份貴重,有丞相大人在後頭作保,可小人奴才一個,不願為此喪命。”
“三弟此話差矣。”文畫扇笑意盈盈,親自拉起了閔疏的手。
閔疏臉色驟然一變,眼神逐漸銳利寒冷。
第33章 攛掇
文畫扇笑意微斂,半晌才悠悠道:“父親對三弟,可比對我要重視多了。”
閔疏冷笑一聲,說:“長姐這話真是誅心。”
“我說得不對?”文畫扇藏住眼裏的嫉妒,說:“小時候你穿女子衣裳出入府中時,常以白紗遮麵。外人隻能看見眉眼,總把你當成是我。可他們對你比對我總是更好些。連那年你替我罰跪時,都能勾得皇子為你求情。如今我們長成了兩幅完全不相幹的樣子,你也還是能比我更得他人歡喜。你若是個女子,今日我必然不會拿出這包藥來。可偏偏你是個男子,生得再好,又有何用?”
閔疏眼裏殺意漸顯,他後退兩步掩住心裏的難堪,片刻後才說:“長姐想錯了。王爺疏離你,正是因為你是女子。一旦長姐誕下世子,你以為長寧王會讓你活下去?”
閔疏麵色冷靜,說:“長姐乃天人之姿,不該湮沒在長寧王府,長寧王與我文家乃是死敵,既不會因為如今一時的利益結盟,也不會因為長姐為他生下孩子而變得親密。長姐別忘了,當日宮變時,父親與太後合謀殺穿了後宮,長寧王生母德妃死得那樣慘烈,弑母之仇誰能容忍?”
文畫扇捏著香囊,勾唇一笑,說:“我若誕下世子,長寧王逝世後,世子自然能襲爵,也就不必再修複與王爺之間的嫌隙。”
“長姐能想到,長寧王想不到?”閔疏嗤笑一聲,毫不留情道:“長姐一個閨閣女子,心計怎麽比得過他一個戰場上殺迴來的人?隻怕前腳產婆剛到,後腳長姐就要死於非命!”
“你不是處在我的位置上,”文畫扇隱了笑,說:“我如今綁在長寧王的船上,卻不是他所的盟友,他已然是宮裏的眼中釘肉中刺,無論他成敗與否,將來都留不下我,有這個孩子,起碼尚有一絲可搏的餘地!”
“不必如此麻煩。”閔疏盯著文畫扇,突然和顏悅色道:“我給長姐指一條捷徑,就看長姐願不願意走。”
文畫扇抬眼看他,纖長的睫毛下藏著複雜心思。
她知道這個弟弟一向有些計謀在身上,更何況她從來不相信閔疏會倒向他人。他那病秧子娘親的命還捏在她父親手裏,閔疏不敢算計到文家人身上來。
“長姐可同長寧王圓過房?”閔疏抬眸看她。
文畫扇瞳孔微縮,片刻後強自鎮定道:“自然!他不敢違抗禮製。”
閔疏看不明白她的異樣神情,隻當是女子不願談及房事的羞惱之情。
“世子不值錢。”閔疏垂下眸子,掩住眼底的涼薄殺意,說:“如今最值錢的,是皇子。”
文畫扇在這一瞬間汗毛倒立,她驚疑交加失聲道:“你瘋了!”
“我沒瘋。”閔疏按住她的手,抬眼看著她,緩緩說:“反正都是一個死,你我姐弟二人都是局中棄子籠中困獸,即便乖乖聽話僥幸苟活,誰又敢保證後來人能容忍舊事?長姐去看看史書,曆朝曆代可曾有此類人能活到壽終正寢?你今年二十三,我今年十七,咱們還能活到幾歲?”
閔疏是在誆她,但文畫扇此刻已經被他話中的未來所勾住了。
她驚懼半晌,愕然道:“此乃狂悖之言你也敢脫口而出,若叫外人聽見傳出去,是殺頭的重罪!”
“殺頭?”閔疏輕蔑一笑,說:“我在長寧王房裏日日與他相談的全是狂悖之言,這府中的探子即便是聽見了也傳不出去,長姐既然不甘平凡,那就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膽量。若今日連這點都看不透,以後又該怎麽辦?”
“如今局勢動蕩,聖上早已有掌權之心,太後即便能垂簾聽政,可她早已遲暮,沒幾年可威武了。隻要聖上能活過太後,天下遲早是他的!”
文畫扇知道他說得有道理。可除了太後,新帝要過的險關還有一重接一重。
閔疏知道她在想什麽,向前一步與她直直對視。
他眼裏沒有一絲猶豫,仿佛早已大局在握,語氣篤定:“當朝不過三黨相爭,最要緊的卻隻有一派以父親和太後為首的保皇派,父親是挾天子令諸侯,可如今皇上生了異心,如若此刻長姐能夠得到皇子,那就是保皇派下一任的主子!母憑子貴,貴在於此!”
文畫扇捏緊了香囊,裏頭的藥粉被她捏得變形,她眼神從迷惘變得清明,忌憚道:“你要什麽?”
“我隻要我娘。”閔疏說,“我要帶著我娘離開京城,還要一處宅子和三百萬兩銀子以做往後用度。”
文畫扇猶疑地看著他,片刻才說:“此事要同父親商議……”
“萬萬不可!”閔疏即刻說:“不論是哪條皇脈,與父親而言並無區別,於長姐而言卻是天差地別。”
閔疏語氣緩和,說:“當今聖上非嫡非長,生母不過一個卑賤宮女。他能當繼位是因為當日京城中隻有他活下來了。如今父親要重複當年之路,自然也就不在乎下一個皇脈的高低貴賤。可父親若是想名正言順扶持皇子上位,那就必然少不得太後這個角色。”
文畫扇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當長寧王妃是死路一條,當太後才能活著笑到最後。她生下的不能是世子,隻能是皇子。
她神色幾變,閔疏知道她心動了。
閔疏把香包從她手裏接過來,她抓著不動,半晌才鬆開了手。
閔疏將係帶解開,把裏麵帶著暖香的藥粉倒進茶杯裏。文畫扇看著他動作,卻沒有阻止。
閔疏把空香囊放進袖袋,對文畫扇說:“皇上去過楚紅樓,難保不會下次再去。皇上身份貴重,在外行事時從不點燈。他身邊有個從前在司禮監做事的內侍,就是替他辦成楚紅樓一事的人。此人叫吳貴,視錢財如命,此外常常寫信給綏陽老家的老母。”
話到於此,文畫扇再辦不成此事,那就真是無可救藥了。
文畫扇微微點頭,半晌才說:“父親那裏……”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事我幫長姐掩護過去,”閔疏推開門,抬腳跨了出去,聲音輕得好似隨風而來,“等王妃娘娘有喜之日,再來謝我吧。”
閔疏站起來,把自己腰間褶皺的衣裳拍平,沉聲說:“若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機之兆,必貽後至之誅!王爺,咱們不能等著他人發動民變,要先下手為強!”
屋裏一片寂靜,梁長寧垂眸片刻,抬頭與他對視。
閔疏說:“周鴻音帶著三萬兵馬進了暨南,我們隻要拉攏暨南布政使陳聰,待暨南長橋一斷,暨南就成了獨立於外的孤島。暨南難民二十萬之多,一旦收歸,可抵王爺手裏多少兵馬?”
閔疏盯著梁長寧,一字一句道:“機不可失!”
他眼神冷靜,瞳孔深處藏著野心和謀算,在窗外映照進來的雪色裏泛出一片冷豔的光。
他真的在閔亂思治。梁長寧不合時宜地想。或許當自己的幕僚,確是委屈了他。
“我會好好考慮此事。”梁長寧半晌道,“兵馬交接,兵器鍛造,糧草運輸,樣樣都需要籌謀,不論我做不做,我都不會讓周鴻音拿著百姓的命當兒戲,這一點你大可放心。”
二人各退一步,閔疏沉聲說:“最晚三天後明堂邸報西傳,說不得幕後之人也會挑在那時候動手炸橋,算上信鴿的腳程,王爺思慮的時候不多。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我說再多也是枉然,王爺要早日決斷才好。”
二人談完,各自出門。
閔疏帶著暮秋往文畫扇的宮殿去,而梁長寧帶著張儉往西街去。
他要同茂廣林商議此事。
茂廣林已年近八十,他老眼昏花,看書的時候湊得近,梁長寧到的時候,他正在翻一本太公六稻。
梁長寧推門而入,喊道:“老師。”
茂廣林從書卷裏抬起頭,詫異道:“你怎麽來了?”
張儉守在門口,梁長寧落座在他麵前,說:“有事相商。”
事情過程冗長,梁長寧三言兩語說完,問:“老師覺得如何?”
“險。”茂廣林慢慢出了口氣,說:“險中求勝,贏麵卻大,是步絕妙好棋。”
梁長寧說:“我未必不知,隻是此事牽涉過多,短時間想要周全辦下去,還差了重要的一步。”
茂廣林不傻,說:“你是指暨南布政使陳聰?你要想得到暨南災民擁護,就不能越過陳聰去,陳聰是第一個跨出重重圍堵救災的人,隻有他願意聽命與你,災民才會聽命與你。”
“老師慧眼。”梁長寧說,“我記得老師從前提過陳聰。”
話已至此,茂廣林已然明白,隻說:“或許五十字內我能說服他,隻是要叫你的人跑一趟,替老夫送送信。”
梁長寧頷首,說:“多謝老師出手相助。”
茂廣林揮了揮手,歎口氣說:“我也隻能幫你這些了。”
梁長寧默然,知道他所言不是客氣話。茂廣林自辭官退下來之後,幾乎誰也沒告訴,獨自一人隱居於此。先帝再三挽留,茂廣林仍舊要走。
茂廣林深知為官道理,他隻是個內閣首輔,也是從寒門裏一步一步爬出來的,他無權無勢,唯一能運籌的隻有帝王心思,可朝廷局勢緊張,他最看重的學生梁長寧卻選了條最難走的從軍之路。
他的學生有不少入了朝與他同侍天子,可都是些書生。茂廣林偏愛明顯,早在梁長寧十六歲時就與他親厚非凡,得了茂廣林教導的梁長寧如虎添翼,戰戰告捷。
文沉早就瞄準了茂廣林,非要拆了梁長寧的這雙翅膀。
誓要殺茂廣林的殺手一茬接一茬,茂廣林幾次差點避不過去,他隻能提早辭官,借著夏國公的力,做出了一副遠走滄州老家的假象。
“老師是為了我才辭官的。”梁長寧說,“老師知道文沉有反心,而父皇早就龍體抱恙,您猜到文沉會動手,隻能早早辭官,在此處隱姓埋名等著我迴來。”
“老師幫我的已經足夠多了,萬萬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梁長寧微微停頓,說,“此事過後……老師是否有返朝任職的打算?此處畢竟貧寒潮濕,或換個宅子也好。”
茂廣林仰頭不語,雪花落在他臉上,他半晌才微微搖頭,顫巍巍道:“……老了,老了。舊臣不入新朝,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殿下若是無人手可用,老夫還是舉薦我那孩子。”
茂廣林眉頭一鬆,笑說:“不過我看如今你走的這一步也極好,能想到收歸災民入軍,是個好法子。隻是這法子,不像是你往日的路數。”
茂廣林對梁長寧是再了解不過的了。他做事憑心,不會搞這些彎彎繞繞卻又直達要點的事,他能想到收歸反民不難,難的是他在如此短時間內拿出一套方法來,甚至連陳聰都考慮進去了。
梁長寧不語,茂廣林輕輕敲擊搖椅扶手,問:“這該是別人的主意。”
梁長寧知道瞞不過他,幹脆承認說:“老師猜的不錯,我最近手邊有個還算好用的人,隻是如今還沒有完全馴服,日後教乖了我再帶來給老師過目。”
“不要強求。”茂廣林說:“免得逼成了敵人,得不償失。”
梁長寧頷首,又說:“此人軟硬不吃骨頭又硬,不用些手段,難辦。”
茂廣林不插手他的事,思索片刻道:“你若派周鴻音去收歸災民,就得準備好財帛,等到橋斷了,暨南就真是與世隔絕。你要他們歸順,就得發保暖衣物,糧食,還要搭建災棚,為防疫病還得備藥。”
梁長寧說:“已經備好了,輜重車從涼山進去,必然隱蔽,也派了一隊軍醫跟隨。隻是還沒想好怎麽把人帶出去。”
“你打算把他們放到哪裏去?”茂廣林問,“要想不著痕跡,不是簡單的事。”
雪簌簌地落,地麵上逐漸堆起積雪,院子裏掛著的鳥籠被壓低兩寸,裏頭關著的一隻山雀撲騰起來,半晌才安靜下去。
梁長寧微微皺眉,半晌才說,“本來是想叫周鴻音把人先藏到淮河一帶,山高穀深處藏人不難。”
茂廣林唿出一口白氣,搖頭說:“不妥。”
梁長寧還欲說些什麽,茂廣林卻驟然咳嗽起來,梁長寧顧不得再說什麽,連忙把他扶起來,急道:“老師病了?”
茂廣林語氣虛弱,咳了半天才啞聲說:“老毛病。”
梁長寧看他一副精力不濟的樣子,不敢再讓他多思慮,連忙道:“老師好好休息,不必擔憂此事,我總能有辦法解決。”
茂廣林拍拍他的手,梁長寧隻好鬆開他,自己又坐了迴去。
茂廣林說:“天色不早了,迴去吧,別讓人起疑心。”
梁長寧隻好告辭,站起來道:“我明日派個得力的人來伺候老師,老師萬萬不要推辭。”
茂廣林擺擺手,梁長寧就順著來時的路從正門出去了。
閔疏跪在內室,暮秋被文畫扇攔在了殿外,什麽也聽不見。
桌子上放著個白瓷小碗,裏頭搗碎的藥粉散發出柔和的香味,內室一片寂靜,片刻後文畫扇才對著閔疏抬了抬下巴。
文畫扇陪嫁的丫鬟立刻扶起閔疏,笑著說:“大人也太見外了,若是閔大人跪出個好歹來,王妃娘娘可要心疼的。”
“閔疏一個低賤奴才,跪王妃是理所應當。”閔疏低著頭,說:“還請娘娘收迴成命,此事不忠不義,閔疏萬萬不敢做。”
文畫扇揮手,鈴月會意,低頭出去的時候帶上了門。
文畫扇把藥粉裝進香囊,用濕帕子拭擦幹淨手指,“又不是叫你殺人放火,你怕什麽?”
“誰能不怕?”閔疏沒有表情,盯著她裝好的香囊,說:“娘娘不怕,是因為娘娘身份貴重,有丞相大人在後頭作保,可小人奴才一個,不願為此喪命。”
“三弟此話差矣。”文畫扇笑意盈盈,親自拉起了閔疏的手。
閔疏臉色驟然一變,眼神逐漸銳利寒冷。
第33章 攛掇
文畫扇笑意微斂,半晌才悠悠道:“父親對三弟,可比對我要重視多了。”
閔疏冷笑一聲,說:“長姐這話真是誅心。”
“我說得不對?”文畫扇藏住眼裏的嫉妒,說:“小時候你穿女子衣裳出入府中時,常以白紗遮麵。外人隻能看見眉眼,總把你當成是我。可他們對你比對我總是更好些。連那年你替我罰跪時,都能勾得皇子為你求情。如今我們長成了兩幅完全不相幹的樣子,你也還是能比我更得他人歡喜。你若是個女子,今日我必然不會拿出這包藥來。可偏偏你是個男子,生得再好,又有何用?”
閔疏眼裏殺意漸顯,他後退兩步掩住心裏的難堪,片刻後才說:“長姐想錯了。王爺疏離你,正是因為你是女子。一旦長姐誕下世子,你以為長寧王會讓你活下去?”
閔疏麵色冷靜,說:“長姐乃天人之姿,不該湮沒在長寧王府,長寧王與我文家乃是死敵,既不會因為如今一時的利益結盟,也不會因為長姐為他生下孩子而變得親密。長姐別忘了,當日宮變時,父親與太後合謀殺穿了後宮,長寧王生母德妃死得那樣慘烈,弑母之仇誰能容忍?”
文畫扇捏著香囊,勾唇一笑,說:“我若誕下世子,長寧王逝世後,世子自然能襲爵,也就不必再修複與王爺之間的嫌隙。”
“長姐能想到,長寧王想不到?”閔疏嗤笑一聲,毫不留情道:“長姐一個閨閣女子,心計怎麽比得過他一個戰場上殺迴來的人?隻怕前腳產婆剛到,後腳長姐就要死於非命!”
“你不是處在我的位置上,”文畫扇隱了笑,說:“我如今綁在長寧王的船上,卻不是他所的盟友,他已然是宮裏的眼中釘肉中刺,無論他成敗與否,將來都留不下我,有這個孩子,起碼尚有一絲可搏的餘地!”
“不必如此麻煩。”閔疏盯著文畫扇,突然和顏悅色道:“我給長姐指一條捷徑,就看長姐願不願意走。”
文畫扇抬眼看他,纖長的睫毛下藏著複雜心思。
她知道這個弟弟一向有些計謀在身上,更何況她從來不相信閔疏會倒向他人。他那病秧子娘親的命還捏在她父親手裏,閔疏不敢算計到文家人身上來。
“長姐可同長寧王圓過房?”閔疏抬眸看她。
文畫扇瞳孔微縮,片刻後強自鎮定道:“自然!他不敢違抗禮製。”
閔疏看不明白她的異樣神情,隻當是女子不願談及房事的羞惱之情。
“世子不值錢。”閔疏垂下眸子,掩住眼底的涼薄殺意,說:“如今最值錢的,是皇子。”
文畫扇在這一瞬間汗毛倒立,她驚疑交加失聲道:“你瘋了!”
“我沒瘋。”閔疏按住她的手,抬眼看著她,緩緩說:“反正都是一個死,你我姐弟二人都是局中棄子籠中困獸,即便乖乖聽話僥幸苟活,誰又敢保證後來人能容忍舊事?長姐去看看史書,曆朝曆代可曾有此類人能活到壽終正寢?你今年二十三,我今年十七,咱們還能活到幾歲?”
閔疏是在誆她,但文畫扇此刻已經被他話中的未來所勾住了。
她驚懼半晌,愕然道:“此乃狂悖之言你也敢脫口而出,若叫外人聽見傳出去,是殺頭的重罪!”
“殺頭?”閔疏輕蔑一笑,說:“我在長寧王房裏日日與他相談的全是狂悖之言,這府中的探子即便是聽見了也傳不出去,長姐既然不甘平凡,那就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膽量。若今日連這點都看不透,以後又該怎麽辦?”
“如今局勢動蕩,聖上早已有掌權之心,太後即便能垂簾聽政,可她早已遲暮,沒幾年可威武了。隻要聖上能活過太後,天下遲早是他的!”
文畫扇知道他說得有道理。可除了太後,新帝要過的險關還有一重接一重。
閔疏知道她在想什麽,向前一步與她直直對視。
他眼裏沒有一絲猶豫,仿佛早已大局在握,語氣篤定:“當朝不過三黨相爭,最要緊的卻隻有一派以父親和太後為首的保皇派,父親是挾天子令諸侯,可如今皇上生了異心,如若此刻長姐能夠得到皇子,那就是保皇派下一任的主子!母憑子貴,貴在於此!”
文畫扇捏緊了香囊,裏頭的藥粉被她捏得變形,她眼神從迷惘變得清明,忌憚道:“你要什麽?”
“我隻要我娘。”閔疏說,“我要帶著我娘離開京城,還要一處宅子和三百萬兩銀子以做往後用度。”
文畫扇猶疑地看著他,片刻才說:“此事要同父親商議……”
“萬萬不可!”閔疏即刻說:“不論是哪條皇脈,與父親而言並無區別,於長姐而言卻是天差地別。”
閔疏語氣緩和,說:“當今聖上非嫡非長,生母不過一個卑賤宮女。他能當繼位是因為當日京城中隻有他活下來了。如今父親要重複當年之路,自然也就不在乎下一個皇脈的高低貴賤。可父親若是想名正言順扶持皇子上位,那就必然少不得太後這個角色。”
文畫扇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當長寧王妃是死路一條,當太後才能活著笑到最後。她生下的不能是世子,隻能是皇子。
她神色幾變,閔疏知道她心動了。
閔疏把香包從她手裏接過來,她抓著不動,半晌才鬆開了手。
閔疏將係帶解開,把裏麵帶著暖香的藥粉倒進茶杯裏。文畫扇看著他動作,卻沒有阻止。
閔疏把空香囊放進袖袋,對文畫扇說:“皇上去過楚紅樓,難保不會下次再去。皇上身份貴重,在外行事時從不點燈。他身邊有個從前在司禮監做事的內侍,就是替他辦成楚紅樓一事的人。此人叫吳貴,視錢財如命,此外常常寫信給綏陽老家的老母。”
話到於此,文畫扇再辦不成此事,那就真是無可救藥了。
文畫扇微微點頭,半晌才說:“父親那裏……”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事我幫長姐掩護過去,”閔疏推開門,抬腳跨了出去,聲音輕得好似隨風而來,“等王妃娘娘有喜之日,再來謝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