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言很多事情都已經變了。”寧楚鼎淡淡道,“所以這些變了的事情也是會影響最後的結局,是也不是?”


    萬貴人點頭如實迴話,“奴婢也沒有切身體驗過,但先前看到的那些小說上確實都是這麽寫的。”


    “你既然提到了十八阿哥之死讓皇上厭惡保成,這十八阿哥又是何人所生?”


    “嬪妾實在記不得了,隻記得她是走了曹家的路子進的宮。”萬貴人叫苦不迭,這些細小的人物小說中著筆不多,除非是主角,可她也從未看過以十八阿哥生母為主角的清宮文啊!


    曹家……


    這也得下江南才行啊,今年才巡幸塞外,隻怕明年也不會去南巡。


    寧楚鼎又陸陸續續問了幾個問題,萬貴人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個遍,趁著夜色寧楚鼎又讓安九全將人送了迴去。


    ……


    逢年節進宮時,寧楚鼎將自己寫好的信交給了她的弟妹,讓其帶迴去給法喀。


    她在這紫禁城中,許多事情她根本沒辦法進行,若是別的事情她也不想麻煩法喀,可這件事事關胤祦,她隻能找自己的親弟弟幫忙了!


    法喀可是花了不少精力才找到寧楚鼎想要的那個人,為怕露了痕跡法喀直接派人將其放在江南養著,又請了嬤嬤專門調教規矩,什麽琴棋書畫也都有安排,就等著康熙南巡的時候派上用場!


    康熙三十七年年初,康熙突發奇想要去巡視五台山,巡視五台山也不是遊玩,後宮嬪妃自然不能隨行。


    寧楚鼎也沒心情跟著康熙出去,再加上這次是有正式後宮嬪妃不會隨行。


    博西勒今年八月出嫁,她所籌劃的事情還在初步階段,且慢慢等著吧,最快明年末,最遲後年就見到成效了!


    康熙此次巡視五台山照舊帶上了太子,也不知是不是帶著太子出宮成了習慣,還是康熙想讓太子曆練一二,總之這幾年太子都會跟著康熙出巡。


    對太子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雖然在宮裏待著也挺好的,但能出來走走看看百姓們過的日子,他才真的覺得自己像大清的太子,而不是那個隻會看折子的太子。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初,康熙巡視五台山。


    巡視五台山期間,康熙一行人正好途徑渾河,這渾河水同保定府的南河水時常泛濫,百姓們的莊稼、住所被淹沒都是常有的事情,今年的情況更嚴重一些,百姓們食不果腹,已經開始用水藻充饑……


    康熙一行人哪裏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很難想象這些水藻如何充饑果腹……


    既然看到了這些事情那就不能不管,於是他們一行人詢問了當地的官員才得知,這保定府的南河水同渾河水匯流一處,二者勢不能容,所以才導致此地泛濫成災,百姓受罪。


    當地的官員不是沒管,隻是這管了之後依舊沒有什麽效果;而且此事他們也寫了折子送到了京中。


    不過康熙恰好巡視五台山,這折子倒是沒瞧見,想來留京監國的直郡王和誠郡王已經看到了。


    康熙和隨行的幾位大臣商議後,直接命原任河道總督於成龍來渾河勘察,還要繪製地形圖,以便解決當地河水泛濫之事。


    五台山巡視很快,康熙也惦記著這裏河水泛濫的情況,也沒什麽心思在五台山多待,二月二十日,康熙一行人啟程迴京。


    三月初二,於成龍、王新命出發前請求訓旨,康熙又給以詳細指示。


    所謂這詳細指示,不過就是這兩河的情況,這兩人也不是不知道,隻是這些話得讓康熙說出來。


    康熙說了一大堆關於河水發源的事情,還有逢雨季和旱季等事情,說完這些後又叮囑二人繪製河圖,若是有築堤修河工程,還要設立河夫,委官監視,及時修治,大旱年頭要除去淤沙,才能保證杜絕水患……


    河水泛濫之事已經夠康熙頭疼的了,如今又有折子呈上來,說是這黃、淮連年潰決,下流地方時遭淹沒……這兩處康熙也十分有印象,畢竟耗費庫銀數百萬兩,但多年仍無成效。


    不過這些都得一步步來,先解決完保定府那邊河水泛濫之事,再談黃、淮兩河連年潰決的事情。


    於成龍快馬加鞭趕到,又在當地繪製河圖,於三月十六日將渾河圖形呈給康熙閱覽,順便寫了封折子在其中寫明情況。


    這築堤修河工程到底還是要的,康熙又吩咐務必在雨水前浚河築堤完畢,這樣才使土地能耕種,百姓生計也有保障。


    ……


    寧楚鼎已經整理好給博西勒的嫁妝了。


    這些年她積攢下來的東西都分成了四份,令宜出嫁時帶走了四分之一,有些京城的鋪子都被寧楚鼎折成現銀;保成娶妻的時候也拿出了四分之一。


    如今剩下的這些再多半分一分,博西勒這邊她額外給了些珠寶首飾,一部分是法喀海上經商帶迴來的各色寶石製成的首飾,另一部分是康熙給的賞賜。


    嫁妝單子也已經謄抄好了,內務府那邊寧楚鼎也知會過,到時候多準備些人抬嫁妝也方便。


    如今前朝還在築堤修河,康熙也無心去暢春園避暑;今年她們也隻能在紫禁城待著,天氣炎熱這冰也比往年用得多些。


    七月中下旬,於成龍疏奏霸州等處挑浚新河告成,新河從良鄉張家莊至東安郎神河,長二百裏,兩岸築堤,束水出三角澱,在直沽入海;並要求康熙賜於河名。


    康熙則大手一揮給渾河賜名永定河,並設永定河河兵三千名,永定河的防護照黃河例實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坤寧宮最後的女主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幻紫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幻紫菀並收藏大清:坤寧宮最後的女主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