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敬嬪作孽(上)
大清:坤寧宮最後的女主人 作者:幻紫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伊蘇深思熟慮後再次開口,“自然是有的,可是通貴人並不受皇上寵愛,再者通貴人腹中的孩子不知男女,即便其他幾位娘娘想動手,也得看看動手之後對自己有沒有利。”
“反倒是敬嬪娘娘,敬嬪娘娘她沒有自己的孩子,之前那拉貴人是如何去到永壽宮的,主子您也是清楚的,這樣的事情敬嬪娘娘已經做過一次了;如今那拉貴人失了兩位皇子,又整日傷心不已,奴婢覺得敬嬪娘娘可能是動了撫養通貴人腹中孩子的心思。”
寧楚鼎讚許地看著伊蘇,“想的不錯,各方麵都考慮到了。”
“主子的意思是,您也是這麽以為的?”伊蘇有些激動地說。
這一次寧楚鼎沒有迴答,她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敬嬪下的手,是因為自己湊巧聽到了敬嬪的心聲,她還沒有自己思考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可伊蘇不一樣,伊蘇是真的思考過後得出了這個結論,可能她自己也在懷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錯的,可事實上她的想法很正確。
“主子,熱水已經備下了,您是現在沐浴還是再等一會兒?”西蘭福了福身子問。
“現在吧。”
……
翌日,寧楚鼎照舊去慈寧宮請安,太皇太後詢問了下通貴人的事情,寧楚鼎隻說自己已經讓人在查了,隻是現在還沒有結果,等查到結果後第一時間告知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比較關心通貴人腹中的孩子,畢竟這個孩子很有可能交給宣嬪撫養,她如何能不上心!
寧楚鼎自然知道太皇太後的想法,隻是通貴人腹中的孩子交不交給宣嬪撫養,還得看通貴人懷的是小阿哥還是小公主;寧楚鼎覺得若是通貴人生下一位小阿哥,那這個孩子肯定不會交給宣嬪撫養,說不定皇上會晉一晉通貴人的位份,左右貴人之上便是嬪位。
若通貴人生下一位小公主,那這個孩子是可以交給宣嬪撫養的。
公主大多逃不過撫蒙的宿命,能得宣嬪撫養,日後小公主和蒙古那邊的聯係也更親密,這也是皇上願意看到的。
不過這些話寧楚鼎都沒有和太皇太後說,在宮中浸淫多年的太皇太後,如何會不知道這些,隻是不想相信罷了……
梁九功查了許久也沒有查到什麽名堂,此時距離通貴人腹痛之事已經過去六七日了。
原先敬嬪還擔心自己做的手腳會被發現,可過去這麽多天依舊沒有人發現,加上通貴人也沒有搬離鹹福宮,她的目的沒有達到,於是她再一次安排人去做這件事。
梁九功正愁自己查不出來沒辦法交差呢,可巧了,敬嬪直接自己撞了上來。
“萬歲爺,敬嬪娘娘到了。”梁九功將敬嬪帶到了西暖閣,這會兒正在給康熙迴話。
康熙將目光從梁九功搜到的那些證據移開,“你是怎麽和敬嬪說的?”
梁九功笑著說:“奴才說是萬歲爺傳召,敬嬪娘娘聽見是您傳召,還十分高興呢!”
康熙點點頭,闊步朝西暖閣走去,梁九功乖覺地守在門口。
“臣妾給皇上請安。”敬嬪盈盈一拜,不用看她的表情,光聽聲音康熙便聽出了敬嬪的高興。
康熙坐到榻上,靜靜地看著敬嬪,也沒有叫她起身。
康熙不叫起身,敬嬪自然是不敢擅自起身的,隻能保持著行禮的動作,可是長期金尊玉貴的她哪裏撐得住,不消一盞茶的功夫敬嬪就忍不住開口,“皇上?”
“知道朕為什麽叫你來嗎?”康熙直接打斷敬嬪的話,自顧自問著。
敬嬪咬了咬牙,“臣妾愚鈍,臣妾不知。”
“不知?朕看你是知道的很啊!竟然敢在通貴人的膳食中下少量的果酒!”康熙厲聲道。
敬嬪被這突如其來的嗬斥嚇得直接跪在地上,她整個人都是懵的,她自認為這件事做的隱蔽,不成想竟被人發現了……
“皇上,臣妾不知道您在說什麽。”敬嬪跪在地上,心裏雖然害怕,可麵上仍然裝出一副鎮定的樣子;因為她知道這件事不能承認,一旦承認這便是謀害皇嗣,不單單她完了,她母家也落不到什麽好下場。
“你怎麽會不知道?你知道的很。”說罷康熙便將梁九功查到的那些證據甩在了敬嬪的臉上。
敬嬪撿起來瞧了瞧,隻看了開頭那幾行字,她身子便開始輕微發顫。
“皇上,臣妾是被冤枉的,一定是有人要害臣妾,臣妾從未做過這些事情,也不知道是誰做的。”敬嬪還在狡辯。
可康熙卻懶得聽她這些狡辯的話 ,“證據就在這裏,是不是你做的,你還能不清楚?”
敬嬪衝康熙磕了幾個頭,“皇上,真的不是臣妾。”
“敬嬪啊敬嬪,若是你第一次做了之後便不再動手,梁九功也不會查出來,怪隻怪你自己多行不義!”康熙冷冷地看著地上的女人,這女人也是他曾經寵幸過的,隻是時日長久宮裏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他雖說沒有像從前那樣寵愛敬嬪,可該有的敬嬪一樣也沒有少。
“你為何要害通貴人腹中的皇嗣?”
事到如今說與不說都沒有什麽區別了,敬嬪有些認命地開口,“皇上能否不禍及臣妾的母家?”
“現在是朕在問你,敬嬪你可明白?”
“臣妾隻是想有個孩子,臣妾隻是想自己的後半輩子能有個依靠,這件事是臣妾做下的,可是皇上,臣妾不後悔!”敬嬪苦笑著。
“皇上您知道這宮裏的日子有多難熬嗎?皇上您知道臣妾這麽多年是怎麽過來的嗎?臣妾沒有孩子,臣妾這麽做隻是想有個孩子,若非那拉貴人不爭氣,臣妾又何必對通貴人腹中的孩子動心思。”
康熙冷哼一聲,“這便是你害通貴人的原因嗎?敬嬪,你的心是什麽長的?”
聽了這話,敬嬪像是瘋癲了一樣,哈哈大笑起來,梁九功聽見裏邊的動靜不大對,趕忙走了進來,“萬歲爺?”
康熙衝他揮了揮手,“你在門口守著,沒有朕的旨意不許讓任何人進來。”
“反倒是敬嬪娘娘,敬嬪娘娘她沒有自己的孩子,之前那拉貴人是如何去到永壽宮的,主子您也是清楚的,這樣的事情敬嬪娘娘已經做過一次了;如今那拉貴人失了兩位皇子,又整日傷心不已,奴婢覺得敬嬪娘娘可能是動了撫養通貴人腹中孩子的心思。”
寧楚鼎讚許地看著伊蘇,“想的不錯,各方麵都考慮到了。”
“主子的意思是,您也是這麽以為的?”伊蘇有些激動地說。
這一次寧楚鼎沒有迴答,她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敬嬪下的手,是因為自己湊巧聽到了敬嬪的心聲,她還沒有自己思考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可伊蘇不一樣,伊蘇是真的思考過後得出了這個結論,可能她自己也在懷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錯的,可事實上她的想法很正確。
“主子,熱水已經備下了,您是現在沐浴還是再等一會兒?”西蘭福了福身子問。
“現在吧。”
……
翌日,寧楚鼎照舊去慈寧宮請安,太皇太後詢問了下通貴人的事情,寧楚鼎隻說自己已經讓人在查了,隻是現在還沒有結果,等查到結果後第一時間告知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比較關心通貴人腹中的孩子,畢竟這個孩子很有可能交給宣嬪撫養,她如何能不上心!
寧楚鼎自然知道太皇太後的想法,隻是通貴人腹中的孩子交不交給宣嬪撫養,還得看通貴人懷的是小阿哥還是小公主;寧楚鼎覺得若是通貴人生下一位小阿哥,那這個孩子肯定不會交給宣嬪撫養,說不定皇上會晉一晉通貴人的位份,左右貴人之上便是嬪位。
若通貴人生下一位小公主,那這個孩子是可以交給宣嬪撫養的。
公主大多逃不過撫蒙的宿命,能得宣嬪撫養,日後小公主和蒙古那邊的聯係也更親密,這也是皇上願意看到的。
不過這些話寧楚鼎都沒有和太皇太後說,在宮中浸淫多年的太皇太後,如何會不知道這些,隻是不想相信罷了……
梁九功查了許久也沒有查到什麽名堂,此時距離通貴人腹痛之事已經過去六七日了。
原先敬嬪還擔心自己做的手腳會被發現,可過去這麽多天依舊沒有人發現,加上通貴人也沒有搬離鹹福宮,她的目的沒有達到,於是她再一次安排人去做這件事。
梁九功正愁自己查不出來沒辦法交差呢,可巧了,敬嬪直接自己撞了上來。
“萬歲爺,敬嬪娘娘到了。”梁九功將敬嬪帶到了西暖閣,這會兒正在給康熙迴話。
康熙將目光從梁九功搜到的那些證據移開,“你是怎麽和敬嬪說的?”
梁九功笑著說:“奴才說是萬歲爺傳召,敬嬪娘娘聽見是您傳召,還十分高興呢!”
康熙點點頭,闊步朝西暖閣走去,梁九功乖覺地守在門口。
“臣妾給皇上請安。”敬嬪盈盈一拜,不用看她的表情,光聽聲音康熙便聽出了敬嬪的高興。
康熙坐到榻上,靜靜地看著敬嬪,也沒有叫她起身。
康熙不叫起身,敬嬪自然是不敢擅自起身的,隻能保持著行禮的動作,可是長期金尊玉貴的她哪裏撐得住,不消一盞茶的功夫敬嬪就忍不住開口,“皇上?”
“知道朕為什麽叫你來嗎?”康熙直接打斷敬嬪的話,自顧自問著。
敬嬪咬了咬牙,“臣妾愚鈍,臣妾不知。”
“不知?朕看你是知道的很啊!竟然敢在通貴人的膳食中下少量的果酒!”康熙厲聲道。
敬嬪被這突如其來的嗬斥嚇得直接跪在地上,她整個人都是懵的,她自認為這件事做的隱蔽,不成想竟被人發現了……
“皇上,臣妾不知道您在說什麽。”敬嬪跪在地上,心裏雖然害怕,可麵上仍然裝出一副鎮定的樣子;因為她知道這件事不能承認,一旦承認這便是謀害皇嗣,不單單她完了,她母家也落不到什麽好下場。
“你怎麽會不知道?你知道的很。”說罷康熙便將梁九功查到的那些證據甩在了敬嬪的臉上。
敬嬪撿起來瞧了瞧,隻看了開頭那幾行字,她身子便開始輕微發顫。
“皇上,臣妾是被冤枉的,一定是有人要害臣妾,臣妾從未做過這些事情,也不知道是誰做的。”敬嬪還在狡辯。
可康熙卻懶得聽她這些狡辯的話 ,“證據就在這裏,是不是你做的,你還能不清楚?”
敬嬪衝康熙磕了幾個頭,“皇上,真的不是臣妾。”
“敬嬪啊敬嬪,若是你第一次做了之後便不再動手,梁九功也不會查出來,怪隻怪你自己多行不義!”康熙冷冷地看著地上的女人,這女人也是他曾經寵幸過的,隻是時日長久宮裏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他雖說沒有像從前那樣寵愛敬嬪,可該有的敬嬪一樣也沒有少。
“你為何要害通貴人腹中的皇嗣?”
事到如今說與不說都沒有什麽區別了,敬嬪有些認命地開口,“皇上能否不禍及臣妾的母家?”
“現在是朕在問你,敬嬪你可明白?”
“臣妾隻是想有個孩子,臣妾隻是想自己的後半輩子能有個依靠,這件事是臣妾做下的,可是皇上,臣妾不後悔!”敬嬪苦笑著。
“皇上您知道這宮裏的日子有多難熬嗎?皇上您知道臣妾這麽多年是怎麽過來的嗎?臣妾沒有孩子,臣妾這麽做隻是想有個孩子,若非那拉貴人不爭氣,臣妾又何必對通貴人腹中的孩子動心思。”
康熙冷哼一聲,“這便是你害通貴人的原因嗎?敬嬪,你的心是什麽長的?”
聽了這話,敬嬪像是瘋癲了一樣,哈哈大笑起來,梁九功聽見裏邊的動靜不大對,趕忙走了進來,“萬歲爺?”
康熙衝他揮了揮手,“你在門口守著,沒有朕的旨意不許讓任何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