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在那片懵懵懂懂的意識指引下,會生發出一種永不停息的活力,一股強烈的欲望。


    一個人的品性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長大後能成為什麽樣的人,基本取決於童年時的所學所為。


    兵荒馬亂,生存才是王道。趙弘殷深懂弱肉強食的道理。


    對兒子趙匡胤,他基本上都是野馬般放養式教育,隨著孩子的性情喜好,任他爭強好勝。


    趙弘殷的原則就是:亂世之中,要想活下來,沒點真本事是不行的,是羊就給他草,是虎就給他肉,是龍就給他一片江河。壓製式教育,隻能打壓孩子的自信心,將來走上社會,必定縮手縮腳,這不敢那不敢,難有大的發展。


    曆史證明,趙弘殷的這種教育方式是對的。兩個兒子趙匡胤和趙光義都能當皇帝,而且幹的都很好。


    一開始,趙匡胤被送進陳先生的私塾。老先生滿腹經綸,四書五經也是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就是這位先生是個食古不化的老學究,脾氣倔強,對待學生,苛刻古板,決不姑息。


    來上學的也都是兵營子弟,這些孩子秉性相投,天生暴力,貪玩好動,爭強好勝,趙匡胤是這裏麵最頑皮的,有膽有略,自然成了孩子王,大哥大。


    上課搞小動作,左顧右盼,心猿意馬;經常帶領一幫同學下河摸魚,上樹掏鳥窩,翻牆越脊,登高爬低,摔跤鬥狠;對先生的說教,全當成耳旁風,肆無忌憚。


    陳先生經常氣得指著趙匡胤的鼻子訓斥:“孺子不可教也!”


    趙匡胤和同學石守信幾個人,決定戲耍一下先生,解解氣。他們將先生的尿壺穿了一個小洞,塗上泥巴,害得先生夜裏水水,把尿水漏了一地。


    陳先生幾次三番到趙家告狀,趙弘殷雖說是個武夫,但是他做事不糊塗,從不打孩子,他不認為孩子有什麽錯誤,教不好,是你先生本事不行。


    他的理念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沒過幾天,他又把趙匡胤安排到了辛文悅先生的私塾。


    有多豪橫的爹,就有多豪橫的兒子。


    辛先生對學生也是從來不打不罵,這一點跟趙弘殷一樣,他隻會要求孩子們要以天下為己任,盡自己的努力,好好讀書就行了,因此師生關係搞得非常融洽。


    辛先生認為:如今的天下,已經無法迴到大唐時期的太平盛世,這是百年難遇的亂世,天下已經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連年征戰,社稷無序,朝綱不振,民不聊生,社會唿喚英雄,期待真主,隻有能文能武者才能治國平天下。


    先生不會太多的武藝,他教會孩子們一套五禽戲,這一點,足以激發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打下一生的根基。


    有了辛先生的支持和引導,一下課,趙匡胤就往老爹的軍營裏跑,在這裏,他學會騎馬射箭,有時趙弘殷不在軍營,別的叔叔伯伯也會帶著趙匡胤學習馬上功夫。


    趙匡胤不太喜歡看書,對練武倒是很上心,後來趙匡胤帶兵打仗,總感到學問不夠,才開始認真讀書。


    母親杜氏經常勸說,讓他在讀書寫字上多用點功夫,少年趙匡胤不以為然,道:“治世用文,亂世用武,現在世道這麽亂,兵革未息,安邦定國,還是要靠拳頭,將來有機會,兒願意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封王封侯,方才不枉此生。”


    杜氏囑咐道:“但願我兒能繼承祖業,不要辱沒了祖宗,便算幸事,平平安安一輩子,什麽大功名,大事業的,娘才不稀罕呢!”估計天底下當娘都是這個心理吧。


    有一次,趙匡胤讀書讀到長平之戰的時候,看到秦國上將軍白起,將四十萬的趙國俘虜全部坑殺,心中大為惱火,當即就跑到武神廟,把白起的泥像扛起來,扔出廟外。唾罵道:“這樣違背武德的人,根本就不配當武神!”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後來趙匡胤做了天子,辛文悅先生榮登朝堂,成了心腹大臣,而那位老學究陳先生,卻是老死鄉野,一生寂寂無聞。


    ◆ 逃難


    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五代時的天,如同小孩的臉,說變就變,皇帝成了天底下最高危的職業。


    明宗李嗣源幹掉自己的幹弟弟開國皇帝李存勖,成為後唐第二任皇帝。


    有一樣學一樣,長興四年(933)十一月,李嗣源病重,次子李從榮(老大李從璟已被元行欽殺害)也想學他爹起兵奪權,沒想到兵敗被殺,讓三兒子李從厚撿了個漏。


    十二月一日,李從厚於李嗣源柩前即皇帝位,就是後唐閔帝。


    四個月後,應順元年(934)三月,李嗣源的幹兒子阿三,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都城洛陽。一路上,各郡縣無不望風而降,朝廷派來征討的軍馬,也先後投到了李從珂麾下。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閔帝李從厚聽說李從珂將要殺到,想要逃離洛陽,去魏州。大臣們誰也不肯同行,身為皇帝,李從厚調不動一個兵,叫不來一員將,隻帶了四五十名侍衛宦官,倉皇出逃。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願意搭救這個大勢已去的小舅子,將他幽禁起來。不久李從厚被弑身亡,他在位僅五個月,終年二十一歲。


    李從珂成功登基為帝,改元為清泰,史稱後唐末帝。


    當初從鳳翔起兵時,李從珂曾答應每個士兵在進入洛陽後可以得一百緡錢作為獎賞。等到了洛陽後,發現國庫裏的錢,根本不夠獎賞。


    三司使王玫建議搜刮京城百姓的財產作為替代,以房產為標準進行籌措,不論士大夫還是平民,不論是自己居住還是租賃的,都先借五個月的租金。看來,房產稅這些事,古今都是一個理,買賣房子要交稅、租房子也要交稅,若論起源,應該是從後唐末帝李從珂開始的。


    於是,京城的大牢裏填滿了交不起稅的貧苦百姓,這些失信百姓,被逼得上吊、投井的更是不計其數。


    就這樣,搜刮來的錢財,搭上太後、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飾、簪環,也就三十多萬緡。要知道,幾萬士兵就是幾百萬緡,三十萬隻是杯水車薪,哪裏夠給士兵們的獎賞。


    李從珂真是出力不討好,把士兵們跟老百姓們都給得罪完了,自己的好日子也該到頭了。


    既然造反的成本不高,而結果又是那麽的誘人,自然會有人效仿。正當李從珂刻苦努力地盯著百姓壓榨搞錢的時候,有一個人卻盯上了他的皇位。


    這迴不是李嗣源的兒子,換成了他的女婿,趙國公、河東節度使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也想過把當皇帝的癮。他心裏盤算著,大舅哥李從珂竟然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從小舅子李從厚手上把皇位奪過來。女婿也是半個兒,自己現在也是一方大員,手上的兵力也不差,要想光大門楣,光宗耀祖,就得幹一票大的!


    他環顧四周,覺得契丹的實力最強,於是私底下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得大遼騎兵數萬,殺向洛陽。


    這種強大的騎兵戰隊,不亞於二戰時的坦克兵團,衝殺起來,唐軍隻有節節敗退的份兒,肉體與靈魂一定有一個在路上。


    十一月二十六日,末帝李從珂登上城樓,望著黑壓壓的一片虎狼之師,感到大勢已去。他帶上傳國玉璽,與太後、皇後以及太子,一家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就這樣結束了。


    石敬瑭心滿意足地當上了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


    兒皇帝石敬瑭,自然不能虧待契丹父皇,他可是答應大遼每年貢三十萬匹綾羅綢緞的,如此重的苛捐雜稅,他是不想讓後晉的老百姓好好的過日子了。


    天子腳下的洛陽百姓,剛被唐末帝李從珂可勁地榨過一遍,現在又要遭受新皇帝的二次壓榨,日子不止是難熬了,而是最難熬的時刻來了。生活在洛陽的趙匡胤一家,實在待不下去。


    晉取代了唐,天變了,在上交完身上最後一塊銅板,趙弘殷決定辭去禁軍軍官,帶上老婆孩子,加入逃難的人群。


    老家涿郡是迴不去了,那裏經常被契丹劫掠,一家人在河南河北多地顛沛流離一年多,杜氏不小心又懷上了(曆史證明是龍種)。趙弘殷陪同杜氏迴到杜家莊待產,後來生下三兒子趙匡義(後來的宋太宗)。


    石敬瑭定都洛陽,把洛陽搞得十室九空,實在是撈不到什麽油水了,第二年就遷都開封,開始禍害開封百姓。


    後晉已經立國三年,趙弘殷家中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為了養家糊口,他決定到開封去,找找關係,走走門子,繼續到禁軍裏謀個一官半職,畢竟,禁軍還可以拿到比較穩定的薪水。


    這天,他一根扁擔,兩個籮筐,擔著兩個兒子,在路上行走。


    有個老道,手搭拂塵,正好走過,望著筐內的兩個孩子,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一個牙牙學語芽童,不禁嘖嘖稱奇。


    “奇哉奇哉!莫道當今無天子,今日天子一擔挑。官人可知,你擔子裏擔的恰好是兩位真龍天子!”


    趙弘殷聽了,也沒把這句話當迴事,他隻是禮貌地笑笑,繼續趕路。


    道人的話,杜夫人可是聽得真真的,登時熱血上湧,雙眼發光,來了精神。


    “啥?……我兒將來能做天子……兩個都能……當皇帝?”


    趙弘殷趕緊擺擺手,讓她閉嘴,防止被人聽了去,一告密,兩個孩子的小命就嗚唿哀哉了。


    杜氏不解,繼續追問:“咋地啦?當皇帝不行啊……那石敬瑭連兒皇帝都能做,我兒肯定會比太宗唐皇帝還要強!”


    “對,香孩兒長大了,一定能成為太宗皇帝李世民那樣英明神武!我的兒子,我知道……”杜氏依舊滔滔不絕。


    趙弘殷不想爭辯什麽,挑著擔子快步向前,杜氏小腳走路如同雞啄米,趕忙多捯飭幾步,這時候堅決不能掉隊。


    “兩個兒子,都是天子?……”雖然不再講話,但是從此,杜氏的心裏就盤算開了。


    趙匡胤打下的江山,沒能傳到自己兒子手裏,跟今天老道說過的話,是絕對脫不了幹係的。


    這老道是誰?有人說是陳摶老祖,後來他的徒弟苗廣義,聽師父說到真龍天子現在東京,為了試一試自己的眼力和學習成果,到東京城擺地攤算命,真的還讓他找到了趙匡胤。


    到了開封,憑借著以前的關係,趙弘殷在護聖營又做了一個底層軍官,有了薪水,一家人總算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閑暇時間,趙弘殷就是教授這兄弟二人武藝,什麽刀槍劍戟,拳腳棍棒,馬上功夫,兵法韜略,隻要是自己會的,全部悉心相授。


    後漢時,趙弘殷任護聖都指揮使,後周建立後,趙弘殷參加了淮南之戰,拜為檢校司徒,封天水縣開國男,與兒子趙匡胤同掌禁兵軍,這是後話。


    漸漸長大的趙匡胤,又會鬧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來呢?


    ◆ 馴服的盧馬


    一天,有位指揮使家的孩子,前一段時間被趙匡胤胖揍過的公子哥,讓仆人牽來一匹大馬。這馬四蹄亂蹬,不時地揚頭狂嘶,前腳掌把地麵踏得泥土亂飛,一看就是匹烈馬,還未被馴服。


    這些人找上趙匡胤,讓他見識見識這匹馬的厲害,好為自己出口惡氣。


    軍營裏長大的趙匡胤,見過太多的好馬,就好像現在的孩子,望著滿大街跑的汽車,各種牌子的都有,也會看花眼的。


    趙匡胤拍了拍馬脖子,問道:“這馬有啥稀奇的?我見多了。”


    “這匹馬叫的盧,眼下有一道淚腺,純種的,當年蜀漢皇帝劉玄德騎的就是這種寶馬。”


    “別廢話,我騎過再說!”這是匹光腚馬,還沒裝鞍子。趙匡胤撩腿跨上馬脖子,這匹馬一揚脖子,趙匡胤正好坐到了馬背上。


    爭強好勝的趙匡胤這迴中計了,公子哥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的盧馬見有人騎到自己背上,立刻後蹄亂踢,接著一個前立,差點把趙匡胤給掀翻下去。仆人嚇得撒開了韁繩,趙匡胤抓住馬的鬃毛,這匹馬立刻就竄了出去。


    開始,這匹馬沿著小路狂奔,見沒有效果,就鑽進路邊樹叢,哪裏樹枝低矮,這匹馬就往哪邊跑。趙匡胤趴在馬背上,任其撒野。“小爺我今天吃定你了!”後背上的袍子被樹枝劃開一道道口子,聽到背後袍子撕裂的聲音,趙匡胤豁出去了,他一往直前,無所畏懼。


    這馬的智商很高,相當的有心計。它開始沿著牆根跑,前麵是往城樓上走的坡道,有根防禦的大木梁,正好斜斜地支在牆上。


    看到木梁,馬兒心裏樂開了花,它從木梁下飛快地擠過去,趙匡胤把身子緊貼著馬的後背,突然感覺自己的五髒六腑要被壓癟了一樣。


    剛過木梁,坡道前麵還有個磚砌的小券門,這馬直接就衝進去了,趙匡胤此時剛好抬頭觀望,不偏不倚,“咣”一下子,額頭正中門券,趙匡胤被摔落地上,腦袋嗡嗡的,眼睛直冒金花。


    躺在地上,趙匡胤好一陣子沒爬起來。圍觀的人一陣噓唏,都認為這孩子的腦袋被撞廢了。


    這匹馬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看到騎它這個孩子掉地上了,就乖乖地跑迴來,站在趙匡胤身邊,打著響鼻喘氣,好像說,“怎麽樣,想騎我,你還嫩了點。”


    趙匡胤慢慢爬起來,這畜生差點要了小爺的命,他抓住馬的韁繩,訓斥道:“你敢跟我耍橫,我讓你長點記性!”說完,照著馬的腮幫子,哐哐哐就是三拳頭。


    “再不聽話,我扒了你的皮!”的盧馬似乎不服氣,狂嘶亂蹦,趙匡胤不容分說,竄上馬背,這匹馬又繼續狂奔起來,趙匡胤韁繩在手就不一樣,他死死地拽住韁繩,的盧馬隻能原地轉圈,跑不起來,最後隻得不跑不跳,安靜下來,認慫了。趙匡胤一抖韁繩,這匹馬大踏步的折返而迴。


    看到趙匡胤安然無恙,眾人紛紛翹起大拇指,“好樣的!這樣的烈馬都能降服,還有什麽事能難住的呢!”。


    《宋史》載:“嚐試惡馬,不施銜勒,馬逸上城斜道,額觸門楣墜地,人以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說的就是這事。


    趙匡胤一時間成了大家眼中的少年英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尚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尚花開並收藏大宋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