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辭迴家後把三百兩銀票塞給沈澈:「裴雲景給的,你拿著。」


    「三百兩?!他還真是大方……」沈澈被這數目嚇了一大跳,趕忙丟迴去,「京城做什麽都要銀子,他這是怕你吃虧。這也是我和你師娘擔心的,你拿著我們都好放心。」


    沈辭扶額道:「要是被言官知道我揣著三百兩銀票去任職,要參死我。」


    「京城有幾個人幹淨的?你偷偷揣著誰還管你?」沈澈幫沈辭把銀票塞進包袱裏,「裴雲景不欠你,裴家欠你可多了,你就當裴家補償你的。」


    沈辭沉思少頃,道:「那我拿去給陛下,他缺錢。反正裴家的錢也都來路不正,正好充入國庫。」


    連夜逃亡北上,國庫現在是空得一個子兒也沒有,聽說這個月新都官員的俸祿都別想發出來,沈澈看傻子似的看著他:「國庫是缺錢,但你這三百兩又能頂什麽用?是夠發所有人俸祿還是夠養兵打仗啊?」


    沈辭越想越覺得這個決定萬分正確,還把銀票塞得更隱秘點,說道:「能幫到他一點都是好的。」


    小皇帝到底是哪裏好了,能讓沈辭這般死心塌地?


    想不通這事的沈澈沒等再教訓幾句,沈辭已喊了聲「師娘,我走了」,而後三步並作兩步衝出了門,腳步輕快得仿佛是小郎君要去夜間私會誰家小姐,眨眼間就隻餘遠去的馬蹄聲。


    沈澈長嘆一聲:「兒大不中留啊。」


    第9章 居安思危


    自從聽說沈辭已經啟程來樂州後,謝如琢眉眼間的笑意就怎麽也藏不住了,白日見到孫秉德都能關心幾句首輔的身體。


    昨日任命錦衣衛新指揮使的聖旨剛發出去,接了旨的衛央循例進宮謝恩。


    孫秉德同意衛央任錦衣衛指揮使在謝如琢意料之中。衛央生父是上一任宛陽總兵的副將,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母親又是秘密潛伏在羌族的大虞細作,也為國而死,是天下皆知的忠烈之後。衛家和宛陽宋家有姻親,衛央從小在宋家長大,被宋青閣父親灌了一腦袋的忠君愛國之言,這樣一個人就是孫秉德也挑不出毛病。


    故而衛央若不是穿著飛魚服,走在路上恐怕沒人會認為他是錦衣衛,他從頭到腳都仿佛寫著一個「正」字,行為舉止俱有些過於一板一眼,但因太寡言,表情也太少,確實讓人自然地退避三舍。


    謝如琢低頭看向跪在地上的衛央:「朕隻說一句,錦衣衛忠的是皇帝,不是朕,哪日朕不坐在這裏了,誰來坐著,錦衣衛就對誰效忠。」


    才十七歲的皇帝說出這種活像行將就木的話來,換個人得心驚肉跳,但衛央眼神都沒變一分,頷首道:「臣知道。」


    謝如琢把玩著新刻的私印,指腹摩挲過底部溝壑,說道:「宋家的二公子是在錦衣衛吧?朕沒記錯,是叫宋青來?算起來,他是叫你小舅的。」


    宛陽宋家已故的宋總兵與元配夫人生了宋青閣,元配先一步逝去後,又娶了衛央的姐姐做續弦,生下一子,便是宋青來。


    不比宋青閣從小聽話懂事,二公子宋青來堪稱無法無天,長輩叫他往東他一定往西,學堂待不下去,軍營也被他折騰得誰見了都跑,宋老爺子生前對這兒子頭疼得很。


    衛央入了錦衣衛後,宋老爺子左思右想,也把十七歲的宋青來丟去錦衣衛了,這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還能翻了天不成?


    宋老爺子病逝後,宋青閣忙於邊疆軍務,看著宋青來這位祖宗的重任全在衛央一人身上。


    饒是衛央這等少有表情的人,謝如琢都清清楚楚看到他在聽到宋青來後眉頭皺了一下。


    看來宋二公子這些年毫無長進,還是讓人十分頭疼。


    衛央迴道:「是。在北鎮撫司做副千戶。」


    印章磕在桌上發出一聲輕響,謝如琢道:「提他做千戶吧,你剛接手,還是要幾個自己人幫襯著的。」


    衛央規矩地叩頭行禮:「臣替青來謝主隆恩。」


    謝如琢揮揮手讓他退下了,想起宋青來,倒是勾起了許多前世迴憶,連著嘆了好幾口氣。


    到了吃午飯時,何小滿從東廠處理完事入了宮,在殿門前,伺候的內臣慌張拉住他附耳一番低語,他緊蹙著眉點點頭,提著大紅曳撒邁過門檻,先去看謝如琢吃的飯菜。


    果然如內臣所說,謝如琢吃的是簡單的一葷一素,葷菜尚且能入眼,素菜清淡得如同白水裏撈出來,而那碗米最是紮眼,竟是普通人家都會選擇扔掉的糙米。


    「陛下怎麽吃這個?」何小滿握住謝如琢的手腕不讓他再吃,「今日是誰送的飯?」


    謝如琢咽下口中的飯,抬頭看他,笑道:「是我自己要吃,別怪下麵的人。」


    何小滿不能理解:「陛下為何要這樣?」


    糙米裏還夾著沒剝去的穀殼,入口硬得跟石頭一樣,吃多了不好消化,謝如琢眼前的碗裏隻有小半碗,他垂眼又笑了一下:「朕不知道孫秉德,韓臻,還有其他人每天在家吃不吃得下好飯好菜,反正朕是吃不下的。」


    何小滿怔得一顆心也跟著狠狠跳了一下,沉默不語。


    謝如琢的笑意變作自嘲:「你別看現在所有人都如何日思夜想地謀劃著名南下,謀劃著名重迴故都,過個三年五載,甚至不需要那麽久,可能隻需要一年,半年,等他們習慣了新都的繁華,就會忘記坪都,也不想迴去了。」他輕嘆著搖頭,「可是我不能忘。這些事終究還是要我去做的,沒人能代替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琴扶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琴扶蘇並收藏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