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起盱眙的種種,更是堅定了徐敬業與魏思溫重修舊好的念頭。
見得此狀,李秘也深感不妙。
但倉促之間,他也沒能想出個什麽法子來。
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就算他用卜卦或者天命兇吉之類的來勸說徐敬業,也未必能見效。
李秘正頭疼之時,外頭的士兵突然來稟報。
“都督,軍師那邊來人了!”
魏思溫估摸著也意識到盱眙的重要性,他與徐敬業想到一處去了。
眼看著這大好局勢要被攪亂,李秘也有些煩亂起來。
然而徐敬業卻很是驚喜。
“快召進來!”
李秘根本來不及阻止,就算阻止也沒意義。
讓他想不到的是,進來的竟是梅右仙。
此時的梅右仙一身戎裝,英氣勃發,屬實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大家的目光並不在她身上,而是在她手中的一個木匣上。
梅右仙看著李秘的麵具,看著李秘的紅發碧眼,竟投來隱秘的笑容。
估摸著金允秋已經與她說起過李秘,所以她才展現了善意。
“梅仙子竟是親自前來,軍師也是有心了……”
梅右仙乃是魏思溫最信任的人,她親自前來,自是誠意滿滿。
然而梅右仙卻略顯悲痛,雙手抱著那匣子,朝徐敬業道:
“都督,軍師此番命奴婢前來,是為了報喪……”
“報喪?”
梅右仙也無二話,將那匣子輕輕放在了案桌之上,而後朝徐敬業道:“英公府記室駱賓王已殉,還請都督節哀……”
“甚……甚麽?!!!觀光死了?!!!這……這怎麽能夠!”
觀光乃是駱賓王的表字,徐敬業如此稱唿,可見他與駱賓王的交情之深了。
徐敬業起事之後,設置了三個衙門,一個是匡複府,一是英公府,另一個則是揚州都督府。
其中英公府算是他的幕府,而駱賓王則是他最倚賴的幕僚與謀士,他起草的討武檄文早已天下皆知。
徐敬業一個搖晃,差點沒站穩,許久才顫巍巍走過去,顫抖著雙手,打開了木匣子。
匣子裏裝著一顆人頭,用粗鹽保存著,死不瞑目,赫然便是駱賓王!
李秘沒見過駱賓王本人,但這家夥七歲就寫出了詠鵝,是個千古留名的大才子。
李秘對曆史上那些迷案還是有過研究的。
這些曆史之謎之中,生死不明更是他研究的重點。
比如朱允炆的生死之謎等等,其中就包括了駱賓王的生死。
照著史料記載,徐敬業兵敗之後,駱賓王去向成謎。
有人說他被徐敬業的兒子所殺,獻給了武則天,以此換取了徐敬業子嗣的赦免。
也有人說駱賓王在徐敬業兵敗之後就跳江自殺了。
另一種說法是駱賓王與徐敬業的兒子為了逃脫追捕,找了兩具屍體來假裝死亡,金蟬脫殼之後,出家為僧,雲遊四海了。
隻是萬萬沒想到,李秘在後世沒能研究出個所以然的迷案,如今卻親眼見到了答案。
“觀光是怎麽死的?”
徐敬業強忍悲痛,但他手背和脖頸上暴起的青筋和血管,已經彰顯著他無盡的憤怒。
梅右仙也抹了一把淚。
“駱書記與軍師本想著攻打盱眙,獻給都督,算是賠罪,但沒想到盱眙易守難攻,劉行舉又不肯投降……”
“軍師沒有貿然行動,駱書記便想著入城去勸降,沒想到卻被劉行舉斬首,還放在禮盒之中,送了迴來……”
“好一個卑賤的狗奴,何敢至此!”
徐敬業忍不住猛拍案桌,差點沒將裝著人頭的木匣子都給震落,他又趕忙扶住,口中嘀嘀咕咕地給駱賓王的人頭道歉。
梅右仙又在一旁說道:
“駱書記才識過人,口舌如簧,這是天下皆知的,誰想到劉行舉一家子竟是油鹽不進……”
“剛到盱眙之時,駱書記意氣風發,見得淮水滾滾向東,滔滔不絕,延綿洪澤,也是心潮澎湃,特地寫了一首詩,想要獻給都督,誰想到會是這般下場……”
梅右仙又抹了一把淚,而後從袖袋之中取出一封書來,獻給了徐敬業。
徐敬業展開,滿目悲憤,斷斷續續地吟起這首詩來。
“一朝從捧檄,千裏倦懸旌。唯有貞心在,獨映寒潭清!”
“觀光啊,你這是何苦!”
徐敬業顫抖雙手,捏著那封書,哇一聲就大哭了起來。
李秘本還因為二人即將再度聯手而感到頭疼。
可見得這一幕,突然被兩人的感情給徹底感動了一把。
畢竟連尉遲昭這樣的硬漢,此刻也偷偷抹眼淚。
屋裏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般,氣氛沉重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徐敬業哭了一場,尉遲昭趕忙讓奴婢將他扶迴去歇息,而後讓人好生安置駱賓王的人頭,照著徐敬業的意思,該是要厚葬駱賓王,再論其他。
徐敬業一走,氣氛也就沒那麽悲憤了。
李秘此刻倒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疑點。
梅右仙有古怪!
因為她在假哭!
李秘畢竟研究過微表情,真哭假哭,他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
梅右仙曾經作為金允秋的經紀人,在雲夢樓蟄伏這許久,演技自是沒話說。
但她騙得過徐敬業等人,卻如何都騙不過李秘!
那麽問題來了。
她為何假哭?
李秘可沒有忘記,梅右仙癡迷於詩詞,對於駱賓王這樣的才子,應該是極其痛惜的。
當初正因為李秘的一闕詞,她才會走進李秘的陷阱。
這樣的文藝女青年,對駱賓王這樣的才子,該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
駱賓王落到如此下場,就算他們之間沒什麽男女之情,也不至於假哭吧?
莫不成這裏頭還有隱情?
想到這一節,李秘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來。
駱賓王雖然是個文藝青年,但他可不是傻逼,劉行舉已經秣馬厲兵,蓄勢待發,他能呆呆走進去勸降?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這隻是義軍起事。
劉行舉等一家子,不是什麽山賊水寇,他們是英烈之後,他們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劉伯英。
他們這些後輩能繼承劉伯英的武功和韜略,對朝廷忠貞不二,該是講究人。
駱賓王乃是天下聞名的才子,即便寫了討武檄文,武則天對他仍舊是讚不絕口,並沒有因此而龍顏大怒。
劉行舉沒必要殺一個才子,壞了家族的名聲,成為天下文人都痛恨的劊子手吧?
如果不是劉行舉殺的駱賓王,那麽便隻剩下一個可能了!
見得此狀,李秘也深感不妙。
但倉促之間,他也沒能想出個什麽法子來。
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就算他用卜卦或者天命兇吉之類的來勸說徐敬業,也未必能見效。
李秘正頭疼之時,外頭的士兵突然來稟報。
“都督,軍師那邊來人了!”
魏思溫估摸著也意識到盱眙的重要性,他與徐敬業想到一處去了。
眼看著這大好局勢要被攪亂,李秘也有些煩亂起來。
然而徐敬業卻很是驚喜。
“快召進來!”
李秘根本來不及阻止,就算阻止也沒意義。
讓他想不到的是,進來的竟是梅右仙。
此時的梅右仙一身戎裝,英氣勃發,屬實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大家的目光並不在她身上,而是在她手中的一個木匣上。
梅右仙看著李秘的麵具,看著李秘的紅發碧眼,竟投來隱秘的笑容。
估摸著金允秋已經與她說起過李秘,所以她才展現了善意。
“梅仙子竟是親自前來,軍師也是有心了……”
梅右仙乃是魏思溫最信任的人,她親自前來,自是誠意滿滿。
然而梅右仙卻略顯悲痛,雙手抱著那匣子,朝徐敬業道:
“都督,軍師此番命奴婢前來,是為了報喪……”
“報喪?”
梅右仙也無二話,將那匣子輕輕放在了案桌之上,而後朝徐敬業道:“英公府記室駱賓王已殉,還請都督節哀……”
“甚……甚麽?!!!觀光死了?!!!這……這怎麽能夠!”
觀光乃是駱賓王的表字,徐敬業如此稱唿,可見他與駱賓王的交情之深了。
徐敬業起事之後,設置了三個衙門,一個是匡複府,一是英公府,另一個則是揚州都督府。
其中英公府算是他的幕府,而駱賓王則是他最倚賴的幕僚與謀士,他起草的討武檄文早已天下皆知。
徐敬業一個搖晃,差點沒站穩,許久才顫巍巍走過去,顫抖著雙手,打開了木匣子。
匣子裏裝著一顆人頭,用粗鹽保存著,死不瞑目,赫然便是駱賓王!
李秘沒見過駱賓王本人,但這家夥七歲就寫出了詠鵝,是個千古留名的大才子。
李秘對曆史上那些迷案還是有過研究的。
這些曆史之謎之中,生死不明更是他研究的重點。
比如朱允炆的生死之謎等等,其中就包括了駱賓王的生死。
照著史料記載,徐敬業兵敗之後,駱賓王去向成謎。
有人說他被徐敬業的兒子所殺,獻給了武則天,以此換取了徐敬業子嗣的赦免。
也有人說駱賓王在徐敬業兵敗之後就跳江自殺了。
另一種說法是駱賓王與徐敬業的兒子為了逃脫追捕,找了兩具屍體來假裝死亡,金蟬脫殼之後,出家為僧,雲遊四海了。
隻是萬萬沒想到,李秘在後世沒能研究出個所以然的迷案,如今卻親眼見到了答案。
“觀光是怎麽死的?”
徐敬業強忍悲痛,但他手背和脖頸上暴起的青筋和血管,已經彰顯著他無盡的憤怒。
梅右仙也抹了一把淚。
“駱書記與軍師本想著攻打盱眙,獻給都督,算是賠罪,但沒想到盱眙易守難攻,劉行舉又不肯投降……”
“軍師沒有貿然行動,駱書記便想著入城去勸降,沒想到卻被劉行舉斬首,還放在禮盒之中,送了迴來……”
“好一個卑賤的狗奴,何敢至此!”
徐敬業忍不住猛拍案桌,差點沒將裝著人頭的木匣子都給震落,他又趕忙扶住,口中嘀嘀咕咕地給駱賓王的人頭道歉。
梅右仙又在一旁說道:
“駱書記才識過人,口舌如簧,這是天下皆知的,誰想到劉行舉一家子竟是油鹽不進……”
“剛到盱眙之時,駱書記意氣風發,見得淮水滾滾向東,滔滔不絕,延綿洪澤,也是心潮澎湃,特地寫了一首詩,想要獻給都督,誰想到會是這般下場……”
梅右仙又抹了一把淚,而後從袖袋之中取出一封書來,獻給了徐敬業。
徐敬業展開,滿目悲憤,斷斷續續地吟起這首詩來。
“一朝從捧檄,千裏倦懸旌。唯有貞心在,獨映寒潭清!”
“觀光啊,你這是何苦!”
徐敬業顫抖雙手,捏著那封書,哇一聲就大哭了起來。
李秘本還因為二人即將再度聯手而感到頭疼。
可見得這一幕,突然被兩人的感情給徹底感動了一把。
畢竟連尉遲昭這樣的硬漢,此刻也偷偷抹眼淚。
屋裏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般,氣氛沉重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徐敬業哭了一場,尉遲昭趕忙讓奴婢將他扶迴去歇息,而後讓人好生安置駱賓王的人頭,照著徐敬業的意思,該是要厚葬駱賓王,再論其他。
徐敬業一走,氣氛也就沒那麽悲憤了。
李秘此刻倒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疑點。
梅右仙有古怪!
因為她在假哭!
李秘畢竟研究過微表情,真哭假哭,他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
梅右仙曾經作為金允秋的經紀人,在雲夢樓蟄伏這許久,演技自是沒話說。
但她騙得過徐敬業等人,卻如何都騙不過李秘!
那麽問題來了。
她為何假哭?
李秘可沒有忘記,梅右仙癡迷於詩詞,對於駱賓王這樣的才子,應該是極其痛惜的。
當初正因為李秘的一闕詞,她才會走進李秘的陷阱。
這樣的文藝女青年,對駱賓王這樣的才子,該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
駱賓王落到如此下場,就算他們之間沒什麽男女之情,也不至於假哭吧?
莫不成這裏頭還有隱情?
想到這一節,李秘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來。
駱賓王雖然是個文藝青年,但他可不是傻逼,劉行舉已經秣馬厲兵,蓄勢待發,他能呆呆走進去勸降?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這隻是義軍起事。
劉行舉等一家子,不是什麽山賊水寇,他們是英烈之後,他們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劉伯英。
他們這些後輩能繼承劉伯英的武功和韜略,對朝廷忠貞不二,該是講究人。
駱賓王乃是天下聞名的才子,即便寫了討武檄文,武則天對他仍舊是讚不絕口,並沒有因此而龍顏大怒。
劉行舉沒必要殺一個才子,壞了家族的名聲,成為天下文人都痛恨的劊子手吧?
如果不是劉行舉殺的駱賓王,那麽便隻剩下一個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