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賊們擁戴的是廢太子李賢,這是李秘從張遂口中得知的。
但張遂不是蠢人,這則情報會帶來殺身之禍,他必然不可能老實告訴武則天。
否則武則天也不會這麽吃驚。
至於反賊集團以徐敬業為首,這是最大的機密。
李秘也是靠著魂穿者的光環,才能做到“無所不知”。
然而裴炎比武則天還要震驚。
因為即便是金允秋這等級別的,也未必知道主謀是徐敬業。
他了解過李秘,知道他查了不少案子,但連徐敬業都知道,這是他萬萬沒料到的。
裴炎從小苦讀,明經及第,這輩子從未拿過刀。
可此時,他已經豁出去了。
從靴筒裏抽出一把割肉小刀,裴炎突然暴起,刺向了李秘!
李秘必須死!
此子太過可怕,李秘一天不死,大業一日不成!
裴炎已經衰老,平日裏行動都不方便,隻能讓人攙著行走,更多的時候是讓人抬著。
但此刻,他將僅剩不多的生命能量,全都積攢起來,仿佛要拚盡自己剩餘的壽元,換來殺掉李秘的力氣!
可惜啊,他與李秘之間隔著一個武則天。
當他想從武則天身旁繞過去的時候,白玉嬋已經果斷出手了。
手腕一痛,小刀哐當落地。
裴炎這等軟弱儒士,又行將就木,便如那風中殘燭一般,根本沒有抵抗力。
白玉嬋一把將他推倒在地。
裴炎也是自責萬分,捶打著自己的胸膛,仰天長嘯道:“臣裴炎,無顏麵見先皇,唯有以死明誌,我煌煌大唐,必不斷絕,千秋萬世,隻能姓李!”
如此大喊之後,裴炎咬碎鋼牙,突然起身,撞在了廊柱之上。
“嘭!”
一聲悶響。
他的力氣太小,腦殼沒有開花。
但整個人已經昏厥過去。
白玉嬋來晚了一步,雖未見血,但上前一探,裴炎已經沒有了鼻息與脈搏。
“聖人……”
白玉嬋朝武則天搖了搖頭。
武則天冷哼一聲道:“大逆不道,死有餘辜!”
“狄仁傑,擬招,革除裴炎所有職爵和封賞,抄沒其家,流徒其子!”
“索元禮,來俊臣,你們負責調查,務必要連根拔除,不可錯放一個!”
狄仁傑雖然有些兔死狐悲,但事情牽涉到了謀反,他也不好再多勸半個字。
言畢,武則天又轉向了李秘,臉色就更是難看了。
裴炎說得沒錯,離開了李秘,她手底下還真的沒什麽可用之人了。
索元禮等一眾鷹犬走狗,為虎作倀,仗勢欺人還行,卻難以獨當一麵,沒法給她帶來驚喜,更不能在關鍵時刻解決問題。
“李秘,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李秘叉手為禮,含糊道:“自是調查的過程當中查出來的……”
“從哪裏查到的?朕要你一五一十,事無巨細,全都說一遍!”
沒想到啊,都這個時候了,武則天居然還這副德行。
“臣差點被殺,驚嚇過度,腦子糊塗,記不清了。”
李秘故作嬌弱,仿佛隨時會暈過去一般。
這是在做戲給武則天看,而且舉止動作極其誇張,甚至很是拙劣,但李秘並不在乎,他就是要做給武則天看!
有些人就是這樣,不給他點顏色看,他是如何都學不會尊重你,即便她是女皇,也逃不開這樣的道理。
李秘算是徹底明白,麵對武則天這樣的老妖婆,就不能太老實。
“李秘,你這是要居功自傲?”
武則天的臉色越發冷了下來。
“居功自傲?我李秘何德何能,哪來的功?這許久以來,我李秘所做之事,哪一樣能讓陛下能算得上一功?”
“放肆!”
上官婉兒沉喝了一聲。
她這是在救李秘,起碼她是這麽認為的。
武則天也怒火中燒:“李秘,你莫以為果真少了你就不成事了?真當朕不敢殺你?”
“哈哈哈,我李秘就算無功,但也無過,聖人要以什麽名義殺我?”
李秘也耍橫起來,將身上衣服一脫。
“我還就告訴你,這世界不僅僅隻有王法,還有天理,李秘今日就脫了這身衣服,什麽官職都不要,你難不成要殺我一個無辜平民不成?”
武則天的臉色變得通紅,甚至有些發紫,身子稍稍搖晃,仿佛要暈過去一般。
“二郎,不可如此!”
太平公主也意識到不對勁,如果任由李秘放肆下去,武則天怕是真的要殺他了。
然而李秘卻不依不饒:“陛下,裴炎是什麽成色,您應該最清楚,他拚死了要殺我,說明我李秘就算沒什麽本事,好歹也成了反賊處之而後快的眼中釘,可以說,我李秘就是他們最大的阻礙。”
“我不相信聖人連這個都看不出來。”
“與其想著如何殺我,還不如先想想怎麽清除您身邊的老鼠吧。”
“老鼠?李秘你好大的膽子!”
李秘這一句老鼠,本意指的自是反賊集團偽裝潛伏在武則天身邊的內奸。
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似薛懷義和張昌宗等一眾寵臣,此刻都已經對號入座。
李秘一個詞,就得罪了武則天身邊所有的紅人和寵兒!
太平公主也是捂住了額頭,雖然李秘本事大,但他招仇恨和惹麻煩的本事更大!
在武則天麵前這麽一鬧,想要有個好收場都不太可能了。
武則天反倒被氣得冷靜了下來。
她揉了揉眉心,撐著腦袋,被李秘氣笑了。
“你倒是說說,誰才是老鼠?”
李秘稍稍昂起頭來,指著武則天身後的人群。
“他們之中有一個算一個,但凡曾經害過我,此時尋思著想害我的,全都不是好東西!”
好嘛,這是赤裸裸的公報私仇了。
橫豎你李秘就是忠臣的標杆唄?
到底誰忠誰奸,要跟你李秘這個分水嶺來對比咯?
在這大唐朝,確實存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說法,但這個說法隻有一個人能用,那就是武則天。
但李秘此時說這話,就等同於,與我李秘不對付的,就全都是反賊的細作。
這麽大一頂帽子扣下去,誰他娘的吃得住啊!
偏生李秘認真嚴肅,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
而且他此番與先前一樣,都是豁出身家性命,很多人都不明白,你個小小人兒,怎麽每次跟陛下對線都要孤注一擲。
你李秘,憑嘛啊!
就憑你脖子夠硬,一刀砍不下你的大腦袋?
還是說你李秘有九條命,根本就不怕砍頭?
但張遂不是蠢人,這則情報會帶來殺身之禍,他必然不可能老實告訴武則天。
否則武則天也不會這麽吃驚。
至於反賊集團以徐敬業為首,這是最大的機密。
李秘也是靠著魂穿者的光環,才能做到“無所不知”。
然而裴炎比武則天還要震驚。
因為即便是金允秋這等級別的,也未必知道主謀是徐敬業。
他了解過李秘,知道他查了不少案子,但連徐敬業都知道,這是他萬萬沒料到的。
裴炎從小苦讀,明經及第,這輩子從未拿過刀。
可此時,他已經豁出去了。
從靴筒裏抽出一把割肉小刀,裴炎突然暴起,刺向了李秘!
李秘必須死!
此子太過可怕,李秘一天不死,大業一日不成!
裴炎已經衰老,平日裏行動都不方便,隻能讓人攙著行走,更多的時候是讓人抬著。
但此刻,他將僅剩不多的生命能量,全都積攢起來,仿佛要拚盡自己剩餘的壽元,換來殺掉李秘的力氣!
可惜啊,他與李秘之間隔著一個武則天。
當他想從武則天身旁繞過去的時候,白玉嬋已經果斷出手了。
手腕一痛,小刀哐當落地。
裴炎這等軟弱儒士,又行將就木,便如那風中殘燭一般,根本沒有抵抗力。
白玉嬋一把將他推倒在地。
裴炎也是自責萬分,捶打著自己的胸膛,仰天長嘯道:“臣裴炎,無顏麵見先皇,唯有以死明誌,我煌煌大唐,必不斷絕,千秋萬世,隻能姓李!”
如此大喊之後,裴炎咬碎鋼牙,突然起身,撞在了廊柱之上。
“嘭!”
一聲悶響。
他的力氣太小,腦殼沒有開花。
但整個人已經昏厥過去。
白玉嬋來晚了一步,雖未見血,但上前一探,裴炎已經沒有了鼻息與脈搏。
“聖人……”
白玉嬋朝武則天搖了搖頭。
武則天冷哼一聲道:“大逆不道,死有餘辜!”
“狄仁傑,擬招,革除裴炎所有職爵和封賞,抄沒其家,流徒其子!”
“索元禮,來俊臣,你們負責調查,務必要連根拔除,不可錯放一個!”
狄仁傑雖然有些兔死狐悲,但事情牽涉到了謀反,他也不好再多勸半個字。
言畢,武則天又轉向了李秘,臉色就更是難看了。
裴炎說得沒錯,離開了李秘,她手底下還真的沒什麽可用之人了。
索元禮等一眾鷹犬走狗,為虎作倀,仗勢欺人還行,卻難以獨當一麵,沒法給她帶來驚喜,更不能在關鍵時刻解決問題。
“李秘,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李秘叉手為禮,含糊道:“自是調查的過程當中查出來的……”
“從哪裏查到的?朕要你一五一十,事無巨細,全都說一遍!”
沒想到啊,都這個時候了,武則天居然還這副德行。
“臣差點被殺,驚嚇過度,腦子糊塗,記不清了。”
李秘故作嬌弱,仿佛隨時會暈過去一般。
這是在做戲給武則天看,而且舉止動作極其誇張,甚至很是拙劣,但李秘並不在乎,他就是要做給武則天看!
有些人就是這樣,不給他點顏色看,他是如何都學不會尊重你,即便她是女皇,也逃不開這樣的道理。
李秘算是徹底明白,麵對武則天這樣的老妖婆,就不能太老實。
“李秘,你這是要居功自傲?”
武則天的臉色越發冷了下來。
“居功自傲?我李秘何德何能,哪來的功?這許久以來,我李秘所做之事,哪一樣能讓陛下能算得上一功?”
“放肆!”
上官婉兒沉喝了一聲。
她這是在救李秘,起碼她是這麽認為的。
武則天也怒火中燒:“李秘,你莫以為果真少了你就不成事了?真當朕不敢殺你?”
“哈哈哈,我李秘就算無功,但也無過,聖人要以什麽名義殺我?”
李秘也耍橫起來,將身上衣服一脫。
“我還就告訴你,這世界不僅僅隻有王法,還有天理,李秘今日就脫了這身衣服,什麽官職都不要,你難不成要殺我一個無辜平民不成?”
武則天的臉色變得通紅,甚至有些發紫,身子稍稍搖晃,仿佛要暈過去一般。
“二郎,不可如此!”
太平公主也意識到不對勁,如果任由李秘放肆下去,武則天怕是真的要殺他了。
然而李秘卻不依不饒:“陛下,裴炎是什麽成色,您應該最清楚,他拚死了要殺我,說明我李秘就算沒什麽本事,好歹也成了反賊處之而後快的眼中釘,可以說,我李秘就是他們最大的阻礙。”
“我不相信聖人連這個都看不出來。”
“與其想著如何殺我,還不如先想想怎麽清除您身邊的老鼠吧。”
“老鼠?李秘你好大的膽子!”
李秘這一句老鼠,本意指的自是反賊集團偽裝潛伏在武則天身邊的內奸。
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似薛懷義和張昌宗等一眾寵臣,此刻都已經對號入座。
李秘一個詞,就得罪了武則天身邊所有的紅人和寵兒!
太平公主也是捂住了額頭,雖然李秘本事大,但他招仇恨和惹麻煩的本事更大!
在武則天麵前這麽一鬧,想要有個好收場都不太可能了。
武則天反倒被氣得冷靜了下來。
她揉了揉眉心,撐著腦袋,被李秘氣笑了。
“你倒是說說,誰才是老鼠?”
李秘稍稍昂起頭來,指著武則天身後的人群。
“他們之中有一個算一個,但凡曾經害過我,此時尋思著想害我的,全都不是好東西!”
好嘛,這是赤裸裸的公報私仇了。
橫豎你李秘就是忠臣的標杆唄?
到底誰忠誰奸,要跟你李秘這個分水嶺來對比咯?
在這大唐朝,確實存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說法,但這個說法隻有一個人能用,那就是武則天。
但李秘此時說這話,就等同於,與我李秘不對付的,就全都是反賊的細作。
這麽大一頂帽子扣下去,誰他娘的吃得住啊!
偏生李秘認真嚴肅,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
而且他此番與先前一樣,都是豁出身家性命,很多人都不明白,你個小小人兒,怎麽每次跟陛下對線都要孤注一擲。
你李秘,憑嘛啊!
就憑你脖子夠硬,一刀砍不下你的大腦袋?
還是說你李秘有九條命,根本就不怕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