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是個果決狠辣之人,這才第二天,早朝剛結束,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武懿宗督造慶山寺期間,欺淩百姓,強占田產,損害聖人名譽,犯下欺君之罪,本該虢奪封爵,革除官職。
但念在他征伐北麵異族有功,遂貶為耿國公,不得再插手朝政。
雖然仍舊為了保留了一個公爵的封號,但誰都知道,武懿宗算是完蛋了。
從一個堂堂河內郡王,右金吾衛大將軍,宗正卿,執掌京城屯兵的實權大將軍,貶為一個國公,幾乎等同於提前養老。
更讓人吃驚的是,朝廷已經啟動調查程序,竟要推倒慶山寺最標誌性的盧舍那大佛,將慶山寺的田地全部歸還給百姓!
而且聖人還讓太平公主成立了太平內衛,調查此事之餘,還負責監察百官,以杜絕類似的事情。
這一條條政令發下來,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自是心有戚戚。
但老百姓卻是彈冠相慶,人人走上街頭,稱頌聖人的英明神武。
太平公主又遵照李秘昨夜裏給她的錦囊妙計,讓心腹女邑士偷偷組織了一批百歲老人來到承天門處,跪求為聖人建造生祠。
所謂生祠,顧名思義,就是紀念活人功績的祠堂或者廟宇。
武則天連照著自己的模子建造盧舍那大佛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區區一座生祠,按說不會放在心上。
但金杯銀杯不如口碑,無論是盧舍那大佛,還是薛懷義等人編撰的《大雲經》等等,亦或者各種官員為了討好她而偽造的祥瑞。
這些都不過是自己人往她臉上貼金,武則天是心知肚明的。
而這次懲治武懿宗,歸還露台鄉的田產,竟引發了這麽大的反響,武則天總算是從大佛被炸的陰霾之中,找補迴一些好心情來。
唐朝對現任官員立碑或者立祠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沒有實際的政績而弄虛作假,立碑或者立祠為自己歌功頌德,按照唐律,要處以徒刑一年。
也正因此,大唐朝的官員們鮮有能立碑或者立祠的,因為政敵想要報複你,就會拿這些來大做文章。
所以,根本無人敢這麽做。
大唐朝講究孝道,父親犯罪,兒子若去告發,先打兒子板子,兒子為父親報仇而殺人,判罰也會很輕。
逢年過節,朝廷都會宴請鄉賢耆老,謂之百叟宴。
因為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這些老家夥雖然垂垂老矣,但說話仍舊作數。
李世民也曾經宴請過老人們,但想要獲得老人們的稱頌,並不容易。
這可不是後世那些商場開業送雞蛋,老人們飛奔著去搶的場麵。
大唐朝乃至於古代的不少朝代,老人都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太平公主偷偷組織這一批老人來向朝廷請命為武則天建造生祠,這自也是拍馬屁,武則天稍微調查一下,也就知道是太平公主的手筆。
雖然明知道是馬屁,但太平公主開府置官,建立了太平內衛之後,非但沒有張揚跋扈,反而比從前更尊重她這個母親,武則天又如何不欣慰?
武則天有著自己的考量,她甚至想過,皇位傳給武三思,不如傳給太平公主。
但太平公主流著李唐的血統,如果這麽做,無異於將江山又還給了李唐。
若不是有這一點顧慮,她說不得真會傳位給太平公主。
成功討了武則天的歡心,太平公主這邊的進展自是順利萬分。
但李秘這邊可就頭大了。
借助武懿宗侵占田產一案,朝廷可以將大佛被炸的事情掩蓋過去。
反賊們的恐怖襲擊得不到應有的輿論影響力,自然會加快速度,要炸掉比大佛更重要更關鍵的建築。
李秘也必須加快步伐,否則沒法防患於未然了。
他已經從魚保宗那裏取得了聯絡的接頭方式,打算進入雍州府製獄,去見一見魏思溫這個上線。
但他與魏思溫見過麵,也當麵訊問過魏思溫,想要以這樣的麵貌去見他,必然露陷,更漫提進入反賊集團當臥底。
所以,在此之前,李秘必須找到秦藏器,請這家夥給自己“換”一張臉。
隻是這才剛走出偏殿來,便發現慶山寺裏的僧人們已經開始搬家。
而不少奴婢也都穿梭其中,這是幫新安夫人韋玉兒搬家的仆從們。
新安夫人也沒有心思盯著,一大早便在涼亭裏喝著悶酒。
“夫人?”
“我已經不是夫人了……如今又被打迴了衛南縣主,要跟著武崇烈離開慶山寺了……”
慶山寺原本算是新安夫人的“避難所”和“桃花源”。
她躲在這個世界裏,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逃避良心的譴責,不再去想自己曾出賣過自家姐夫和姐姐的事。
如今倒好,武崇烈和她都被降了封爵,慶山寺也要被收迴去了。
“夫人是不是怪我?”
若非自己來鬧了一場,也不至於此。
不管她以往做過什麽事,她並未做過傷害李秘的事,甚至對李秘還很好。
“二郎是不是也覺得我是個貪圖富貴,賣姐求榮的小人?”
李秘微微皺眉道:“人生嘛,就是這樣,充滿了選擇,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未來人生的一塊磚,決定著未來人生的高度……”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麽幸運,也不是每次選擇都那麽容易……”
新安夫人眼眶濕潤:“二郎你真是心軟……”
“其實……向聖人告密,並非我本意,是姑爺和我家姐姐讓我這麽做的……”
“你是說李顯和韋後讓你告的密?!!!”
李秘是徹底詫異了。
李顯不可能不知道武則天連兒子女兒丈夫親戚都敢殺,為何要自尋死路?
“姑爺本就是個優柔寡斷的懦弱之人,他沒什麽主見,平日裏也都聽我家姊姊的意思來做事……”
“姊姊就是見他成不了大事,所以才讓他認命我家大人為侍中……”
“這件事就算不告密,裴炎也會向聖人稟報,我家姐姐便讓我主動去告密,橫豎要為我韋家留個眼線在朝廷裏。”
“她這是以退為進,否則她和姑爺根本沒法活到現在……”
李顯拱手將皇位讓出來,原來隻是為了保命!
聽得這等秘聞,李秘也是渾身發寒。
人人都說伴君如伴虎,李秘也算是親身體會過,可與李顯相比起來,他的遭遇可就不算什麽了。
不對啊!
如此辛秘,可是關乎生死,新安夫人為何要告訴他李秘?
武懿宗督造慶山寺期間,欺淩百姓,強占田產,損害聖人名譽,犯下欺君之罪,本該虢奪封爵,革除官職。
但念在他征伐北麵異族有功,遂貶為耿國公,不得再插手朝政。
雖然仍舊為了保留了一個公爵的封號,但誰都知道,武懿宗算是完蛋了。
從一個堂堂河內郡王,右金吾衛大將軍,宗正卿,執掌京城屯兵的實權大將軍,貶為一個國公,幾乎等同於提前養老。
更讓人吃驚的是,朝廷已經啟動調查程序,竟要推倒慶山寺最標誌性的盧舍那大佛,將慶山寺的田地全部歸還給百姓!
而且聖人還讓太平公主成立了太平內衛,調查此事之餘,還負責監察百官,以杜絕類似的事情。
這一條條政令發下來,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自是心有戚戚。
但老百姓卻是彈冠相慶,人人走上街頭,稱頌聖人的英明神武。
太平公主又遵照李秘昨夜裏給她的錦囊妙計,讓心腹女邑士偷偷組織了一批百歲老人來到承天門處,跪求為聖人建造生祠。
所謂生祠,顧名思義,就是紀念活人功績的祠堂或者廟宇。
武則天連照著自己的模子建造盧舍那大佛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區區一座生祠,按說不會放在心上。
但金杯銀杯不如口碑,無論是盧舍那大佛,還是薛懷義等人編撰的《大雲經》等等,亦或者各種官員為了討好她而偽造的祥瑞。
這些都不過是自己人往她臉上貼金,武則天是心知肚明的。
而這次懲治武懿宗,歸還露台鄉的田產,竟引發了這麽大的反響,武則天總算是從大佛被炸的陰霾之中,找補迴一些好心情來。
唐朝對現任官員立碑或者立祠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沒有實際的政績而弄虛作假,立碑或者立祠為自己歌功頌德,按照唐律,要處以徒刑一年。
也正因此,大唐朝的官員們鮮有能立碑或者立祠的,因為政敵想要報複你,就會拿這些來大做文章。
所以,根本無人敢這麽做。
大唐朝講究孝道,父親犯罪,兒子若去告發,先打兒子板子,兒子為父親報仇而殺人,判罰也會很輕。
逢年過節,朝廷都會宴請鄉賢耆老,謂之百叟宴。
因為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這些老家夥雖然垂垂老矣,但說話仍舊作數。
李世民也曾經宴請過老人們,但想要獲得老人們的稱頌,並不容易。
這可不是後世那些商場開業送雞蛋,老人們飛奔著去搶的場麵。
大唐朝乃至於古代的不少朝代,老人都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太平公主偷偷組織這一批老人來向朝廷請命為武則天建造生祠,這自也是拍馬屁,武則天稍微調查一下,也就知道是太平公主的手筆。
雖然明知道是馬屁,但太平公主開府置官,建立了太平內衛之後,非但沒有張揚跋扈,反而比從前更尊重她這個母親,武則天又如何不欣慰?
武則天有著自己的考量,她甚至想過,皇位傳給武三思,不如傳給太平公主。
但太平公主流著李唐的血統,如果這麽做,無異於將江山又還給了李唐。
若不是有這一點顧慮,她說不得真會傳位給太平公主。
成功討了武則天的歡心,太平公主這邊的進展自是順利萬分。
但李秘這邊可就頭大了。
借助武懿宗侵占田產一案,朝廷可以將大佛被炸的事情掩蓋過去。
反賊們的恐怖襲擊得不到應有的輿論影響力,自然會加快速度,要炸掉比大佛更重要更關鍵的建築。
李秘也必須加快步伐,否則沒法防患於未然了。
他已經從魚保宗那裏取得了聯絡的接頭方式,打算進入雍州府製獄,去見一見魏思溫這個上線。
但他與魏思溫見過麵,也當麵訊問過魏思溫,想要以這樣的麵貌去見他,必然露陷,更漫提進入反賊集團當臥底。
所以,在此之前,李秘必須找到秦藏器,請這家夥給自己“換”一張臉。
隻是這才剛走出偏殿來,便發現慶山寺裏的僧人們已經開始搬家。
而不少奴婢也都穿梭其中,這是幫新安夫人韋玉兒搬家的仆從們。
新安夫人也沒有心思盯著,一大早便在涼亭裏喝著悶酒。
“夫人?”
“我已經不是夫人了……如今又被打迴了衛南縣主,要跟著武崇烈離開慶山寺了……”
慶山寺原本算是新安夫人的“避難所”和“桃花源”。
她躲在這個世界裏,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逃避良心的譴責,不再去想自己曾出賣過自家姐夫和姐姐的事。
如今倒好,武崇烈和她都被降了封爵,慶山寺也要被收迴去了。
“夫人是不是怪我?”
若非自己來鬧了一場,也不至於此。
不管她以往做過什麽事,她並未做過傷害李秘的事,甚至對李秘還很好。
“二郎是不是也覺得我是個貪圖富貴,賣姐求榮的小人?”
李秘微微皺眉道:“人生嘛,就是這樣,充滿了選擇,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未來人生的一塊磚,決定著未來人生的高度……”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麽幸運,也不是每次選擇都那麽容易……”
新安夫人眼眶濕潤:“二郎你真是心軟……”
“其實……向聖人告密,並非我本意,是姑爺和我家姐姐讓我這麽做的……”
“你是說李顯和韋後讓你告的密?!!!”
李秘是徹底詫異了。
李顯不可能不知道武則天連兒子女兒丈夫親戚都敢殺,為何要自尋死路?
“姑爺本就是個優柔寡斷的懦弱之人,他沒什麽主見,平日裏也都聽我家姊姊的意思來做事……”
“姊姊就是見他成不了大事,所以才讓他認命我家大人為侍中……”
“這件事就算不告密,裴炎也會向聖人稟報,我家姐姐便讓我主動去告密,橫豎要為我韋家留個眼線在朝廷裏。”
“她這是以退為進,否則她和姑爺根本沒法活到現在……”
李顯拱手將皇位讓出來,原來隻是為了保命!
聽得這等秘聞,李秘也是渾身發寒。
人人都說伴君如伴虎,李秘也算是親身體會過,可與李顯相比起來,他的遭遇可就不算什麽了。
不對啊!
如此辛秘,可是關乎生死,新安夫人為何要告訴他李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