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將自己能夠得出的結論都告訴我們,這很重要。另外,在這裏看到的這些東西請就留在這裏,相信各位都明白輕重。」
一時間,會議室內隻能聽到刷刷的紙張翻動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老人喝了杯水,他一生戎馬,什麽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可現在想到在前線的一二小隊,還是難免焦躁。
「看出什麽了嗎?」
「抱歉。」首先開口的是一位頭髮全白的老人,他身材瘦削,麵目慈祥,戴著老花鏡,「能讓我們看一下實物嗎?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光憑藉這樣印在紙上的東西,我們什麽也無法確定。」
屋裏的其他人也紛紛點了點頭。
「劉教授,很抱歉。其他的無可奉告。我知道這是強人所難,但還是請你們盡量試一試。」
「那其他信息呢?也不能說嗎?比如說,你們是在哪裏發現的這口棺,發現地的環境如何,它是被水浸泡過嗎,還有沒有其他的物品和它在一起,打開這口棺後還有沒有發現能表示主人身份的東西?」劉教授接著發問,他的學術聲望應該很高,這裏的人都在聽著他說話。
老人點了點頭,「我們是在雲貴地區的xx縣xx村附近的一個水洞口發現的,由幾個探險的驢友發現。這口棺之前應該被浸泡在水中。我們隻發現了這一口棺材,沒有其他的東西。我們還沒有打開棺材。」
劉教授又拿起了那些資料,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放下資料,苦笑了一聲,懇切地說:「抱歉。信息太少,我實在無能為力。我隻能猜測,這可能是件珍貴的古物,如果可以,我們還是想要研究一下實物。它的木材珍貴,應該是稀有的金絲楠木。使用這種原料的,主人身份應該非富即貴。它棺形大,樣式不像是唐宋元明清五的,應該可以再往前追溯。它的表麵有紅色的漆痕的繪圖殘留,這種痕跡對主人的年代判斷有很重要的意義。」
最後他委婉的說,「這種東西,還是在專業人士的手中更能發掘其價值。」
「什麽無能為力啊。這就是在耍我們玩啊!藏著掖著!老劉,你別攔著我!一個珍貴的文物,我不懂你們拿著有什麽意義!術業有專攻,你們這是在毀壞老祖宗的遺物!」坐在劉教授身邊的一個教授拍案而起,他脾氣火爆,嗓門也很大。
坐在上首的老人苦笑了一聲,「我們有自己的考慮,其他的恕我無可奉告,但是,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既然這樣,我還想請各位聽一段音頻。」
他打開了手邊的設備,棺材裏那種低沉的說話聲又在這間會議室裏響了起來。
專家們仔細的聽著這個聲音,表情也有點茫然。
「能問一下這一段音頻的出處嗎?」半晌,一個人問。
老人搖了搖頭。
沒人說話了,局麵又陷入了僵持。
老人又把音頻放了幾遍。
「有想法嗎?」
一片寂靜之後,角落裏一個年輕點,大概才40多的專家推了推眼鏡,「呃,我有個猜測。」
他看見屋子裏的老前輩和那位老人都把目光投向他之後,明顯有點緊張,又強調了一遍,「隻是猜測,為各位老師拋磚引玉。」
「沒事,你說吧,年輕人總是有想法的。」老人說。
「嗯,我就是覺得,這個發音是不是古代某代的口音。秦漢時代是上古漢語,至宋是中古漢語,到了明代就已經和現在漢語很接近了。這段話裏還保留了入聲,有複雜的複輔音。我猜測是宋以前的漢語。我研究過嘉絨語,這種發音方式在這種語言裏還有保存。」
他又補充道:「在座估計很多人都聽出來了。」
有人點頭肯定了他的猜測,「我覺得有道理。」
老人點了點頭,對在座的所有人表示了謝意。又讓他們再研究討論一下,就自己走了出去。把這一屋子專家關在了一起。
他一走,這屋子裏就和塞了一屋子蜜蜂一樣「嗡」的一聲炸開了。
之前顧忌著自己的學術聲譽與種種因素,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誰也沒有大膽發言,劉教授是德高望重,給大家解圍,年輕專家純粹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這會兒沒人盯著了,私下裏他們就開始了暢所欲言。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是海外文物?」
一位專家拿著資料言之鑿鑿,我覺得這將是一場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個棺主人的身份必定是極貴的,而且年代久遠,我覺得有可能追溯到漢代,甚至是春秋戰國時期!
那邊那個脾氣火爆的專家在發脾氣,「荒謬!每一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文物如果被毀滅,那我們都是罪人!還把我們都關在這裏,我們是學者,又不是犯人!」
老人出了會議室就走到了一個房間裏,裏麵是監控。有記錄員在記錄這些專家的每一句話。
一個人的發言引起了他的注意,還是那個初生牛犢的年輕專家,他思維看起來很活躍,他說:「棺材,還是浮棺,錄音。哎,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什麽?」
「是《搜神記》裏說的,孤竹君浮館的故事。大概就是在漢代,講了不其縣的孤竹城裏漂來一個浮棺,有人想砍破它,但是裏麵有人說話說『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人們就不敢砍了,有偷看這個棺裏麵的,都無疾而猝死。」
一時間,會議室內隻能聽到刷刷的紙張翻動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老人喝了杯水,他一生戎馬,什麽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可現在想到在前線的一二小隊,還是難免焦躁。
「看出什麽了嗎?」
「抱歉。」首先開口的是一位頭髮全白的老人,他身材瘦削,麵目慈祥,戴著老花鏡,「能讓我們看一下實物嗎?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光憑藉這樣印在紙上的東西,我們什麽也無法確定。」
屋裏的其他人也紛紛點了點頭。
「劉教授,很抱歉。其他的無可奉告。我知道這是強人所難,但還是請你們盡量試一試。」
「那其他信息呢?也不能說嗎?比如說,你們是在哪裏發現的這口棺,發現地的環境如何,它是被水浸泡過嗎,還有沒有其他的物品和它在一起,打開這口棺後還有沒有發現能表示主人身份的東西?」劉教授接著發問,他的學術聲望應該很高,這裏的人都在聽著他說話。
老人點了點頭,「我們是在雲貴地區的xx縣xx村附近的一個水洞口發現的,由幾個探險的驢友發現。這口棺之前應該被浸泡在水中。我們隻發現了這一口棺材,沒有其他的東西。我們還沒有打開棺材。」
劉教授又拿起了那些資料,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放下資料,苦笑了一聲,懇切地說:「抱歉。信息太少,我實在無能為力。我隻能猜測,這可能是件珍貴的古物,如果可以,我們還是想要研究一下實物。它的木材珍貴,應該是稀有的金絲楠木。使用這種原料的,主人身份應該非富即貴。它棺形大,樣式不像是唐宋元明清五的,應該可以再往前追溯。它的表麵有紅色的漆痕的繪圖殘留,這種痕跡對主人的年代判斷有很重要的意義。」
最後他委婉的說,「這種東西,還是在專業人士的手中更能發掘其價值。」
「什麽無能為力啊。這就是在耍我們玩啊!藏著掖著!老劉,你別攔著我!一個珍貴的文物,我不懂你們拿著有什麽意義!術業有專攻,你們這是在毀壞老祖宗的遺物!」坐在劉教授身邊的一個教授拍案而起,他脾氣火爆,嗓門也很大。
坐在上首的老人苦笑了一聲,「我們有自己的考慮,其他的恕我無可奉告,但是,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既然這樣,我還想請各位聽一段音頻。」
他打開了手邊的設備,棺材裏那種低沉的說話聲又在這間會議室裏響了起來。
專家們仔細的聽著這個聲音,表情也有點茫然。
「能問一下這一段音頻的出處嗎?」半晌,一個人問。
老人搖了搖頭。
沒人說話了,局麵又陷入了僵持。
老人又把音頻放了幾遍。
「有想法嗎?」
一片寂靜之後,角落裏一個年輕點,大概才40多的專家推了推眼鏡,「呃,我有個猜測。」
他看見屋子裏的老前輩和那位老人都把目光投向他之後,明顯有點緊張,又強調了一遍,「隻是猜測,為各位老師拋磚引玉。」
「沒事,你說吧,年輕人總是有想法的。」老人說。
「嗯,我就是覺得,這個發音是不是古代某代的口音。秦漢時代是上古漢語,至宋是中古漢語,到了明代就已經和現在漢語很接近了。這段話裏還保留了入聲,有複雜的複輔音。我猜測是宋以前的漢語。我研究過嘉絨語,這種發音方式在這種語言裏還有保存。」
他又補充道:「在座估計很多人都聽出來了。」
有人點頭肯定了他的猜測,「我覺得有道理。」
老人點了點頭,對在座的所有人表示了謝意。又讓他們再研究討論一下,就自己走了出去。把這一屋子專家關在了一起。
他一走,這屋子裏就和塞了一屋子蜜蜂一樣「嗡」的一聲炸開了。
之前顧忌著自己的學術聲譽與種種因素,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誰也沒有大膽發言,劉教授是德高望重,給大家解圍,年輕專家純粹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這會兒沒人盯著了,私下裏他們就開始了暢所欲言。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是海外文物?」
一位專家拿著資料言之鑿鑿,我覺得這將是一場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個棺主人的身份必定是極貴的,而且年代久遠,我覺得有可能追溯到漢代,甚至是春秋戰國時期!
那邊那個脾氣火爆的專家在發脾氣,「荒謬!每一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文物如果被毀滅,那我們都是罪人!還把我們都關在這裏,我們是學者,又不是犯人!」
老人出了會議室就走到了一個房間裏,裏麵是監控。有記錄員在記錄這些專家的每一句話。
一個人的發言引起了他的注意,還是那個初生牛犢的年輕專家,他思維看起來很活躍,他說:「棺材,還是浮棺,錄音。哎,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什麽?」
「是《搜神記》裏說的,孤竹君浮館的故事。大概就是在漢代,講了不其縣的孤竹城裏漂來一個浮棺,有人想砍破它,但是裏麵有人說話說『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人們就不敢砍了,有偷看這個棺裏麵的,都無疾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