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絕不能退


    隨著武當先的騎兵東進,蒙古人的主力也是跟著東進後,秦瀧也是鬆了口氣!


    之前他還擔心這些蒙古人不為所動,直接不顧武當先的騎兵部隊,然後繼續南下呢,這樣的話,那些騎兵就會一頭撞上自己的這支主力步兵。


    到時候,事情就不是那麽好辦的了,因為在騎兵的威逼下,他斷然是不能順利的帶著部隊繼續北上,然後直插東勝城舊址的。


    當即就是下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他要在蒙古人反應過來之前,先抵達東勝城舊址,在那裏插下一顆大大的釘子!


    並在那裏等著蒙古人來碰一個頭破血流,以防代攻,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達成大王所定下的戰略目標。


    秦瀧帶著步兵一路北上,行軍的時候,還不忘修築一些小堡壘,這些小堡壘說是小堡壘呢,但是也能夠駐防數百人的棱堡呢。


    這些直接用土壘的城堡非常的簡陋,甚至後續不加以維修的話,估計不用多久就能夠轟塌,但是這些缺點現在卻是不算什麽。


    因為現在需要的就是快,同時在第九兵團的戰術定位裏,這些臨時修建的堡壘,說是堡壘了,更不如說是一個野外防禦工事。


    他們的作用就是把一整條漫長的後勤運輸線給串聯起來,做到預警、防禦的功能。


    而且別看這些都是簡陋無比的堡壘,但是實際防禦能力並不差,因為每一個堡壘,都會有大約五百人留守,主力部隊和預備師部隊各一半,並且配屬火炮。


    有著五百名槍炮齊全的部隊防守,給蒙古人幾千人估計也是拿不下來的,倘若蒙古人真舍得付出幾千人死傷的代價來奪取這些堡壘,秦瀧都能笑醒!


    一個步兵換十個騎兵,賺大了!


    真要這麽打的話,多打幾場類似的戰役,他一個第九兵團就能夠把整個韃靼的青壯給耗光!


    然而大乾有多少人口?蒙古人有多少人口?


    不客氣的說,哪怕是第九兵團的步兵在草原上被拚光了,以大乾豐厚的兵員儲備以及軍械儲備,立馬就能夠重新抽調四五萬兵力再一次投入戰場!


    甚至是重建的話,也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


    拚兵員消耗,十個蒙古人加在一起,那都不是大乾的對手!


    一億五千萬人口,可不是用來看的,真要動員起來,大乾分分鍾都能夠拉出一支上百萬人的大軍出來,雖然說那樣的話會讓整個大乾的財政破產,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誰還管軍費夠不夠用啊。


    沒錢招募誌願兵,大不了就征兵啊,這年頭不拿薪餉也願意當兵的青壯多了去,就算不願意也可以拉壯丁啊,不管什麽類型的政權,可都沒有說你自己不願意當兵就可以不去的情況存在。


    如今大乾,雖然說是實施募兵製度,但是也有部分義務兵的相關條例的,隻不過暫時都局限在退役軍人、民兵部隊而已,如遇戰事,軍方是可以隨時征召退役軍人以及民兵參戰的,拒絕那就是叛國罪。


    對於普通青壯的強行征召雖然沒有,但是真想要有,那也就是一紙詔書的事。


    隻不過,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楚行是不會這麽幹的!


    以大乾的龐大人口,哪怕是打大規模的戰爭了,也不至於需要強行征召,那是人口小國迫不得已的做法,在大乾,光光是現役軍人以及退役軍人還有民兵,這加起來的兵源數量就是兩百多萬了,戰時肯定也能夠征召到大量誌願兵的,少說也得百來萬。


    想要把大乾的這三百多萬人的兵源消耗幹淨,以至於要讓大乾強行征召普通青壯,在如今的地球上,還沒有那個國家能夠辦到呢。


    這也是大乾一直都不著急著用什麽義務兵製度的緣故,隻是使用誌願兵和退役兵、民兵相互結合的募兵、動員製度。


    這既可以保障部隊的戰鬥力,又可以避免過於刺激民眾。


    拚消耗,尤其是拚人口消耗,大乾誰都不怕,甚至是直接對抗全球都不怕!


    那些蒙古人估計也是知道的,不會這麽蠻幹去攻打這些看似簡陋,但實際上每一個都是絞肉機的土壘棱堡。


    這些土壘棱堡,部分的核心建築是使用了水泥,大部分還是就地取材,使用泥土、石頭、木材等,估摸也不大,條件也非常的簡陋。


    每一個堡壘,相聚是十五公裏,每個間隔十五公裏,這個也是有著極大的講究的。


    首先這個距離和內地的驛站相當,是一馬匹快速飛奔的極限距離了,可以依托這些土壘棱堡,建立一條有效的驛站通訊體係。


    此外,這些堡壘中間,也會有一些規模很小,隻有幾個人駐紮的小堡壘,這是用來點燃狼煙傳訊的。


    同時十五公裏這個距離,剛好是大部分徒步輜重運輸部隊的每天所能夠機動的距離,距離如果稍微遠一些的話,一天的白天時間就不夠用,太短了浪費。


    倘若是遇到緊急情況,附近的友軍徒步急行軍前往支援的話,十五公裏也就是大約三四個小時的行軍時間,倘若是有著馬車乘坐趕路的話,還可以更快一些。


    而從長城防線到東勝城乃至豐州一帶,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其實也就隻有一百多公裏而已,考慮到路況以及繞路等問題,第九兵團設定的計劃是,從大同府出發,從東往西,沿途修築十座這樣的土壘棱堡,一路修到東勝城去。


    其實這樣的一條土壘棱堡方向,也就是當年明軍的外圍防線,大體上是經過了玉林衛、雲川衛、東勝衛,全長一百多公裏。


    別看這一條防線看似很短小,在遼闊了草原裏很不起眼,但是這短短的一百多公裏,卻是呈現了一柄利劍一樣的態勢,直接插入了草原腹地,並且控製了河套東部地區和土默川川地區的聯係。


    真要是讓大乾把這一條防線給打造成功了,那麽整個北部方向,將會重演明初時期的局勢,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就彷佛心髒被插上了一把匕首,哪怕是強撐著的,但是到最後也是無法避免倉皇北逃的下場。


    當然了,不僅僅是明初有這樣的局勢,實際上幾千年來,中原王朝和草原遊牧民族的戰爭,大多也都是圍繞著這一片小小的區域所進行的。


    豐州這一片小小的區域,古金往來發生過的戰爭多了去,而發展在這裏的戰爭,其勝負大多都是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北方局勢的。


    如果不是因為這片地方重要,大乾的文武大臣們,也不會是三天兩頭叫嚷著想要收複河套,重建玉林城、豐州城以及東勝城這些邊關城池了。


    倘若上述三地都能掌控住,那麽這三城相互支援的情況下,那麽基本上也就宣告著了可以徹底掌控河套東部以及豐州川地區,等於把整個北方方向向北推進了數百公裏,讓後方的長城不用再承擔龐大的壓力。


    這同樣也是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中原王朝都希望控製住這些地區的中原原因,當然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就算是能夠做到一時,但是也很難長時間維持。


    但是這裏頭都有著一個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控製上述地區的中原王朝,往往都是處於巔峰時期的中原王朝,能夠吊打周邊土著的那種。


    隻有巔峰時期的中原王朝,才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在上述地區的軍事存在,而情況稍微變差了,往往就是難以為繼了。


    鎮守邊疆,這花費可是不小!


    如今的大乾,剛好處於開國時期,而且軍事力量也是處於鼎盛時期,自然也是不敢落後,準備效仿前輩們來一個北上草原,控製河套的。


    這基本上都是過去幾千年來的老套路了,林丹汗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南邊的那些南蠻子們想要幹嘛。


    但是想要北上,控製河套,也要問問他林丹汗答應不答應!


    林丹汗早在崇禎老兒那個敗家子,窩囊廢在山東戰敗,還連累他林丹汗損失慘重的時候,他林丹汗就一直防著那個低賤的山賊大王那一天想要北上了。


    這些年,他頻繁發動戰爭,攻打察哈爾部,攻打瓦剌人,為的就是奪取更多的放牧去,更多的人口,囤積更大的力量,這些囤積起來的力量是用來幹嘛的,就是為了對抗大乾王朝的!


    如今,大乾王朝終於是忍不住要動手了,雖然說信心有點不太足,但是林丹汗卻是知道,這已經是到了拚命的時候了。


    過去六七年的準備,為的就是今天!


    扛過這一波,那麽就能夠換來最少五年甚至更久的和平,也給予自己更多的發展時間,好徹底吞並察哈爾部以及瓦剌人,最後再把什麽吐蕃人也吞了。


    等到五年後乃至十年後,再和大乾王朝打的話,說不準就是自己占據極大優勢的時候了,因為那個時候,開國時間過去了這麽多年,天下太平多年的大乾王朝大概率會和大部分的中原王朝一樣,會慢慢的喪失進取之心!


    數十年後,那邊的大乾,又將會是一個前明,任由己方騎兵南下劫掠的前明!


    倘若抗不過這一波,那就沒啥指望了,隻能把戰爭漫長化了,慢慢打,慢慢耗,襲擊他們的後勤補給線,讓他們支撐不了最後主動撤退。


    至於說徹底退出豐州,退出河套!


    林丹汗從來都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


    這裏就是他右翼三萬戶的根基所在,失去了這一片地方,他們就會變成喪家之犬,最後就會和那些可憐的瓦剌人一樣,跑到西邊苟延殘喘,被分化,吞並,最後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


    所以!


    他死也不走!


    當大乾陸軍第九兵團所轄的各部騎兵,組成的騎兵兵團殺上草原的時候,也是正式掀起了北方大戰。


    不過雖然已經正式出兵,但是受到草原寬闊無比,而且目前雙方交鋒的又都是騎兵,機動性非常高,所以小規模的戰鬥雖然已經開始爆發,但是大規模的戰鬥,不出意外的話一時半會的還真打不起來。


    因為除非是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進行對戰,要不然話,隨便一方都選擇進行機動避戰的話,想要打起來那可就難了。


    所以雖然北上草原四五天過去了,但是武當先的騎兵兵團還是優哉遊哉的草原上遊蕩著,偶爾掃蕩一下來不及撤走的蒙古人的部落,大部分時候,還是在趕路行軍,而他們的行軍路線也是有些飄忽。


    因為武當先並沒有給自己定下什麽具體的目的地,隻要能夠牽製蒙古人遠離東勝城舊址,那麽就行了。


    所以他一會要跑到玉林衛區區,一會要是直接北上,直奔豐州,但是走了一半,突然又掉頭,搞的林丹汗想要攔截都是非常的麻煩。


    這也是讓林丹汗有些後悔,早知道就提前整軍備戰了,那樣的話,他就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而不是和現在這樣,隻有四萬多騎兵的兵力。


    這四萬多騎兵,雖然說已經是不少了,但是想要包抄圍堵南蠻子的騎兵還是力有不逮。


    但是倘若能夠集中十幾萬騎兵的話,他林丹汗可以選擇的戰術就多多了,到時候可以分兵多路包抄,任憑那些南蠻子怎麽跑,最後都要把他們給堵住。


    可惜,兵力不足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他的後悔而改變!


    武當先帶著林丹汗在草原上兜圈子的時候,秦瀧也是率領大軍離開了長城,步兵行軍速度自然是不快的,但是因為是在平坦的草原地形上行軍,也不會太慢,真要放開了行軍,一天行軍是二三十公裏也是可以的。


    可惜的是,秦瀧的步兵嚴格上來說並不是去作戰的,而是為了掩護工兵部隊以及民夫修築城市的,所以不能自行離開的,得和民夫以及大量輜重保持同一個速度,要不然的話,那些民夫和輜重部隊就會成為蒙古人的活靶子。


    別看蒙古人的騎兵主力被武當先吸引住了,但是林丹汗又不傻,他可是派出了少量騎兵持續監控著長城方向的,因此當秦瀧的步兵主力北上後,不用幾天林丹汗同樣會得到消息。


    等林丹汗知道了消息之後,肯定也會做出應對的措施,倘若己方準備的不夠充分,人家蒙古人都不用派遣多少兵力,隨便幾千騎兵過來牽製,就能夠對他的步兵主力造成極大的麻煩。


    所以秦瀧還是非常謹慎的,第一天行軍隻行軍了十五公裏,等到了地方後,大軍紮營,而工兵和民夫們則是就地築城。


    他們要短時間內修建起來一個土壘棱堡!


    不得不說,三千名專業工兵和一萬多民夫,再加上步兵部隊也是派遣了兩萬多人一些幫忙,這三四萬人一起動手,施工的速度是相當快速的。


    他們在一些關鍵部位上,直接用水泥,而大部分建築結構則是就地取材,用泥土,石頭什麽的。


    隻花了三天時間,就是修築起來了一個看起來醜不拉幾,但卻是實打實可以駐防將近千人,並部署火炮的棱堡防禦工事。


    是的,這座土壘棱堡,如其說是城堡,更不如說是野戰防禦工事,簡陋的很,除了必要的防禦工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什麽東西,至於很多邊鎮城池都會搞的屯田之類的更是沒搞。


    這是一座非常純粹的野外防禦工事!


    修築完畢後,秦瀧留下了將近千人在這裏駐防,然後帶著部隊繼續前進。


    他的前進路線非常的明確,那就是一路直奔東勝城舊址而去。


    每一次,隻前進一路的路程,然後就停下來修築城堡。


    當秦瀧連續把兩座城堡都給修起來,正準備修第三座的時候,林丹汗也終於是發現了這些大乾陸軍的陰謀。


    該死,他們根本就不是來找我們進行決戰的,他們是要修建城堡,重建河套防線的!


    一開始,林丹汗還以為這些南蠻子大舉北上,肯定是會和古時候的中原王朝的軍隊一樣,北上就是為了尋找他們蒙古人,然後打一場決戰,通過軍事打擊把他們驅逐出草原。


    但是現在看來,這些南蠻子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打算,他們派出的騎兵並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掩護他們的步兵修築城池,建立防線。


    假如讓他們這麽一路修到東勝城去,以後哪怕豐州川和河套再廣闊,恐怕也沒有他們蒙古人的活路啊!


    “不用管他們了,我們立即南下,攔截他們的主力步兵!”林丹汗也是個果斷的人,察覺到了不妙之後,立即就是放棄了追擊前方的那支大乾陸軍騎兵,而是選擇南下攔截秦瀧的步兵部隊。


    林丹汗的騎兵來的快,走的也快,僅僅是一夜功夫,武當先就是發現,跟在他們後頭的蒙古人,已經是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蒙古人跑去了那裏,他都不知道!


    他之前也是跑出了偵查騎兵去監控後頭的那些蒙古人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自己派出去的偵查騎兵,在蒙古人麵前大部分都是討不了好。


    沒辦法,哪怕是大乾騎兵如今在很多方麵已經是占據了優勢,但是在單兵作戰能力以及小規模作戰上,還是不如蒙古人的。


    這也是大乾陸軍騎兵總監吳三桂多次勸告騎兵將領們,讓他們和蒙古人作戰的時候,盡可能的避免小規模交戰,尤其是一百人規模以下的騎兵交戰。


    因為蒙古人可是從小就長在馬背上,弓馬嫻熟,通常還擁有不俗的武藝,非常擅長單打獨鬥,小規模的遊戰。


    而大乾騎兵的話,很多都是農民子弟出身,從軍之前連馬匹都是沒有摸過的那種,從軍短短幾年他們要學習馬術,馬上作戰。


    因為大乾騎兵訓練以及作戰,更多的是講究統一、協同作戰,不怎麽鼓勵和主張騎兵的英雄主義,他們的標誌戰術就是牆式衝鋒。


    騎兵作戰的時候,嚴格講究紀律,你馬術一般,刀法一般,那麽好,別指望靠你自己的馬術和刀法去贏得戰鬥,而是要依靠戰友的能力。


    這也就導致了一種問題,那就是如果己方小規模的騎兵部隊遭遇同等數量的韃靼騎兵,落敗的往往就是大乾騎兵。


    但是如果雙方的交戰兵力上升到五百乃至更多的時候,大乾騎兵的勝麵就很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