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開疆拓土


    大乾周刊,作為大乾王朝唯一的官方喉舌報紙,其發行可不僅僅是在國內地區,在海外領地同樣能夠看見這份報紙的身影。


    因為官方明確要求,但凡是大乾領土,就要有大乾朝報!


    同時,這也是在海外的官員以及商人乃至普通移民,了解過國內動態的主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渠道了。


    官員們要從大乾王朝上分析國內政壇的動向,大乾重大方針,從而調整自己的施政方向。


    商人們同樣是要從上麵了解大乾在工商業方麵的各種最新政策,從而調整經營,尋找商機。


    就算是普通人也是需要從中了解帝國的各種政策,因為上麵的諸多政策,都是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哪怕是距離本土遙遠無比的戈河州,也是因為這個命令,每一次國內有船隊出發的時候,都是會攜帶大一堆的大乾王朝出海。


    王濤的艦隊裏,同樣是攜帶了幾乎是宣平十年發行的所有大乾朝報,此外還有從國內帶來的諸多書籍。


    給艦隊方麵的王濤等人舉行了歡迎宴會後,趙雨霖就是迴到了自己的州衙門裏,然後開始簡單的翻看眼前的一大堆的大乾朝報。


    上一次他看到的大乾朝報,還是崇禎十年發行的呢,而崇禎十一年發行的大乾周刊,他還沒有看過呢,身為一個大乾官員,不看大乾朝報,這是跟自己的仕途過不去,不看上頭的朝報,了解最新的大乾政壇以及政策動向,犯錯了都不知道。


    隨手從中抽出來一份朝報看,這是二月發行的一份朝報,上麵的頭版就是大王在金陵城郊外祈豐壇舉行盛大的親耕儀式。


    報道上說大王親自耕完足足一畝地,以身作則勸民務農,同時還同時舉行祭天儀式,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


    親耕儀式,這幾乎是目前大乾王朝來每年最重大的儀式,它結合了親耕和祭天,是非常隆重的。


    不過這種事也是每年的慣例了,趙雨霖看的重點也不是這個,他看的重點是陪同大王進行親耕儀式的到底有什麽人。


    因為在這種每年最重大的儀式裏,誰給天子牽牛,誰給天子扶犁,誰平整土地,誰播種,誰施肥,那都是有講究的,而且每年的人員並不固定,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從這個名單裏,那麽你就會發現誰依舊受到大王的信任,誰又要即將爬起來,誰要下台了。


    因為不是什麽人都能夠有這個殊榮的,按照往年的經驗,能夠有這種資格的人,都是大乾重臣,除了德高望重的賽八仙等人外,其他人最次的也是從二品,陸海軍中將以上的人。


    不客氣的說,親耕儀式上陪同臣子的名單,那都是代表著大乾政壇的變動!


    崇禎十年,當時以吏部左侍郎的身份,首次陪同天子親耕的侍郎大人,在四月份的時候,就是被詔入禦書房,任行走大臣。


    此外在崇禎九年,之前幾次親耕儀式都是陪同大王親耕的值房值班大臣胡爺,意外的沒有陪同親耕,而在崇禎九年八月,胡爺年老乞骸骨上書致仕,大王三不準後,無奈準其所奏。


    幾乎每一次親耕儀式上人員的變動,都是代表著至少是尚書,中將級別這種軍政高層的變動,這種情況,也是帝國所有官員,甚至是普通人都是非常關注的重要原因。


    而對於楚行來說,其實也是利用這個親耕儀式,向外麵透風,同時試探百官以及天下的反應,畢竟高層的變動是牽一發而動身,不做足準備的話,是很容易出現麻煩的。


    比如說胡爺,這個東鎮廟時代就是從龍的重臣,多年來一直身居高位擔任值房值班大臣,但是說實話,這人能力有限,早幾年前楚行就是發現這個人跟不上大乾的發展了。


    也就是還算勤勉,這才勉強支撐著,但是隨著大乾的攤子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他的能力終究是跟不上來了。


    再加上他也是身居高位多年,這禦書房值班大臣的位置也不可能一直讓他做下去,帝國政壇是需要保持流動的,一堆老人一直霸占著位置,下頭一大票在尚書,侍郎位置上傲了多年的人老早就巴望著上位了。


    所以才是會在崇禎九年的親耕儀式上試探百官,結果胡爺自己也知趣,而且其他重臣也是沒有太大的反對聲音,所以才是讓胡爺成功致仕,成為了大乾曆史上第三位下台的值房值班大臣。


    同時楚行還首次擴張了值房值班大臣的人數,從七人擴充到九人,擴充的這兩個名額,一個是內閣那邊的,而另外一個卻是軍機處這邊。


    給內部那邊的名額,也是有講究的,這是專門給商部尚書準備的。


    這也就形成了,目前兩年值房值班大臣的人員構成:軍方兩人,分別是陸軍一人,海軍一人;獨立機構三人,分別是督察院一人,大法院一人,翰林院一人;內閣方麵四人,分別是農部一人,吏部一人,稅部一人,商部一人。


    這九人,構成了目前大乾政壇的最高層!


    親耕儀式事關高層人員變動,趙雨霖自然是要第一時間關注的,不過他仔細掃了一遍後,卻是也看不出什麽來有什麽大人物要下台。


    因為今年的名單雖然和去年不一樣,但是總體變動也不算大,隻是多了兩個新麵孔,不過這兩個新麵孔都是侍郎級別的,還影響不了大局,頂多就是升任尚書而已。


    但是大乾政壇裏,尚書級別的高官也不少呢,內閣裏的部級機構足足有十六個呢,此外除了部外,內閣那邊還有六個直轄司,這個直轄司雖然比尚書的正二品低一些,但那也是從二品的高官。


    看過這親耕的報道後,趙雨霖繼續翻看其他的大乾朝報。


    這連續看了十幾份後,卻是讓他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報道,這份報道是說內閣召開會議,商議稅部改革一事。


    雖然這種前期通報式的報道,隻是說高層討論稅部改革,但是絕對不會說具體怎麽改革的,因為這種通報基本上就是用來試探各種反應的,說的都是一些模棱兩可的東西,然後上頭就是根據反應做出對策。


    這稅部改革怎麽改?


    最近幾年帝國早就是有過不止一次的討論了!


    因為稅部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以往的大乾剛建立,還不覺得有什麽,但是隨著帝國統一國內,然後逐步發展的時候,稅部權限太大的問題就是頻繁冒出來了。


    因為早年稅部不僅僅管著收稅,而且還管著海關,管著金融,管著預算,管著文武百官薪資發放等各種事務,基本上大乾王朝裏和錢有關的,他們都管。


    前幾年第一次改革的時候,海關事務被剝離了出來,成為了內閣直轄司,但是稅部的權力依舊龐大無比。


    而稅部因為權力大,同時做事也是有些肆無忌憚,百官向來都是對稅部不感冒的,想要把稅部肢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這一次,恐怕又有人想要對稅部動手的,而且估計人還不少,分量還不輕,隻是不知道大乾第一大奸臣,值房值班大臣,稅部尚書趙汝才能不能頂住壓力。


    趙雨霖幾乎都可以想象的到國內政壇會因為稅部改革一事而掀起的劇烈風波,如果他還在國內任職的話,少不得要寫一封折子上去的,堅決支持把稅部拆分。


    可惜的他人在海外,這就算是寫了折子,恐怕也要大半年才會送迴國內,等他的折子送迴到國內,估計稅部改革一事不管是成還是不成,但是早就分出勝負了,那裏有他上折子的機會啊!


    唉,想到這裏,趙雨霖就是歎氣!


    這戈河州是不能再待下去,必須想辦法調迴去!


    但是他雖然在國內也有一些人脈,但是這些人脈當初無法阻止他被貶戈河州,今天同樣也是無法把他帶迴去,唯今之計,也隻能是在戈河州做出成績來了。


    教化!


    必須辦好!


    下定了主意的戈河州,決定明天就去找印度總督葉俊山,讓他支持自己籌辦戈河州州學校。


    葉俊山剛來到此地的時候,就是想著在此地辦一所官學了,這所學校,麵向的自然是不可能土著,而是戈河州的大乾移民們。


    沒有什麽比教育,能夠更好的向人傳輸忠君概念了。


    大乾西洋公司雖然說也算是半個官方背景的機構,但是他們的商業氣息太過濃厚了,天天都是錢啊錢的,根本就沒有重視過忠君教育。


    他必須向葉俊山申明忠君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戈河州是大乾西洋公司的領地,但它依舊是帝國領土,這裏生活的移民依舊是帝國子民。


    但凡是大乾子民,就必須忠君!


    因此忠君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如果葉俊山還是以經費不足之類的理由進行推脫,那麽他也不介意參上一本!


    當趙雨霖在戈河州想著要搞忠君教育之類的教化宣傳時,戈河州的另外幾個重要人物卻是商討著大乾西洋公司下一步的在印度方向的攻略。


    “目前我們雖然已經有了一個戈河州,但是隻有一個戈河州,顯然是無法支撐我們在印度的戰略計劃的,印度半島廣闊無比,人口眾多,而且物產豐富,擁有各類大乾所需要的特產,而你們應當也知道,去年大乾進口的棉花,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來之於印度!”


    “盡管棉花進口的數量相對於國內的總產量並不算大,但這卻是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事,印度人口眾多,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植棉花,在我們尚未取得西亞,北非等棉花產地的時候,我們在印度這邊開展棉花的大規模種植,是有著豐厚利益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同樣有豐富的各類礦產資源,雖然鐵礦石煤炭等資源開采後運迴國內的價值不大,不過金礦和銀礦以及銅礦等貴金屬礦產還是比較多的,此前稅部金融司方麵已經是多次通報公司方麵,希望我們配合金融司儲備黃金,為帝國未來的金融穩定做出貢獻,因此印度地區豐富的黃金也是我們的重點收集目標!”


    戈河州總督府內,葉俊山等人正在舉行小型的內部交流會。


    眼前的這幾個人,幾乎就是大乾西洋公司在印度的最高統治層了,手握政治和軍事以及經濟大權,而且還擁有宣戰,締結條約的權力。


    但是權力大,責任也大。


    他們肩負著為公司,開擴印度市場,為股東賺取利潤,同時還要為大王開疆擴土,服務於大乾的全球戰略,可以說責任相當大的。


    印度總督葉俊山道:“如今我們在戈河州也是差不多站穩腳跟了,如今是時候開辟殖民地的時候了!”


    此時就是有人道:“擴張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沿著戈河西進了,憑借我們的實力,隻要是內河戰艦能夠去的地方,我們就能夠在什麽地方建立統治!”


    不過葉俊山卻是道:“向內陸擴張倒是不用太急,我們剛和土著簽訂條約沒多久,那些土著們的王公們也還算老實,而且也是讓他們開放了戈河沿岸不少城市進行貿易,同時公司還和不少土著商人都是達成了合作協議,戈河貿易圈正在逐步成型,並且處於我們的掌控之中,隻要時機成熟了,隨時都是可以拿得下來。”


    “而我們也是缺少必要的行政人員,同時分艦隊的兵力也是有些缺乏,如果要大規模占領戈河地區,就算是能夠打下來,我們也無法完成有效的統治,最後估計還得依賴原來的土著王公進行統治,這樣的話,和現在又有什麽區別?”


    葉俊山繼續道:“所以,我們未來一兩年的擴張方向,不是內陸方向,而是爭取在印度海岸再建立一個基地!”


    說話的時候,他指向了鋪在了桌子上的地圖,手指在印度東南部的沿海海域和錫蘭島之間劃了一道線:“這裏,在這裏我們要建立一個殖民地,然後依次為依托,徹底粉碎葡萄牙人對印度東南部沿海的封鎖!”


    看到麾下一群下屬的驚訝眼神,葉俊山道:“艦隊從國內過來的時候,除了帶來了大量的物資以及貨物和人手,還帶來了公司的不少文件!”


    “根據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戰略部決議,從現在開始,我們大乾西洋公司的戰略方向,將會轉移到印度事務,爭取在一年內建立第二個在殖民地,同時五年內完成整個印度海岸的戰略支撐點的布局!”


    “公司已經是開始執行印度戰略了,而作為印度事務的具體負責人,我們印度分部自然是首當其衝,在公司正式展開大規模戰略行動之前,製定好相關的行動計劃,做好相關的後勤準備!”


    “徹底展開印度戰略,這是不是意味著和葡萄牙人徹底爭奪印度海岸的控製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