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科舉改革
這做什麽生意啊,直接滅其國,奪其財多好了,簡單幹脆,而且賺的還多。
這些錢,甚至都是讓隨同艦隊而來的帝國稅部官員都是看了眼紅,叫嚷著這些都是大乾財產,你們大乾西洋公司不能獨吞,得留下一部分來。
可惜的是,人家大乾西洋公司正兒八經的拿出了和大乾簽訂的委托書,委托書上明確寫著,大乾西洋公司攻克萬丹後,所獲得的戰利品都歸屬大乾西洋公司所有。
而嚴格上來說,如今整個萬丹都是屬於大乾西洋公司的財產!
港口,城市,土地,那都是屬於大乾西洋公司的戰利品。
當然了,按照大乾西洋公司和帝國的協議,以及西洋貿易許可證裏的相關規定,大乾西洋公司雖然擁有這些財產,但是財權和行政權力以及軍事權力還是要移交給大乾官方。
大乾西洋公司以更加幹淨利落的方式奪取了萬丹這個港口後,接下來的事他們就不怎麽管了,反正後續官方會派遣官員以及駐軍過來的。
他們自己,則是準備印度了,那裏才是真正屬於他們大乾西洋公司的領地,在那裏,他們將獨享貿易權,擁有協助行政權力以及軍事權力。
馬六甲海峽以西,那才是他們大乾西洋公司的領地!
所以,大乾西洋公司的龐大艦隊拿下了萬丹之後,很快就是派出了龐大的艦隊前往印度!
第一批前往印度的艦隊,一共擁有八艘船隻,包括一艘護衛艦,七艘武裝商船,他們除了去印度進行貿易外,還有一個主要戰略任務,那就是接管,並鞏固鄧新華前往印度時,所建立的補給港口,至於擴大殖民地,這到還不是現在最重要的目標。
去年冬天,鄧新華艦隊裏的一艘商船,已經是從印度返迴了萬丹,帶迴來了眾多來自於印度的特產貨物以及鄧新華艦隊的消息。
這些來自印度的特產貨物,被運迴廣州後,直接銷售一空,利潤直接翻了十倍還多!
這更是讓大乾西洋公司方麵堅定,一定要迅速開展和印度的貿易,然後獲得龐大的利潤,有了龐大的利潤後,才能夠進行後續的規模擴大,並占領更多的補給港口、殖民地。
這也是為什麽繼鄧新華艦隊之後,首次前往印度的艦隊裏除了大量武裝人員之外,還滿載了貨物。
那些武裝人員,還是用來鞏固補給港口的,預防海盜、葡萄牙人或者當地土著襲擊的,目前大乾西洋公司還沒有大規模和當地土著或者是葡萄牙人開戰的打算。
現在的他們還是很和平的,準備正兒八經的和印度那邊的土著做生意,戰爭什麽的,影響太不好!
至於說他們前腳剛把萬丹給滅國了,唉,那啥,那是生意的一部分啊,隻不過做生意的手段略微強硬了一點,再說了,他們也是付出了代價的,浪費的炮彈和子彈可不少呢,而且這一戰,他們還有二十多人傷亡,撫恤金都要不少呢。
大乾西洋公司的派往印度的第二批艦隊揚帆起航後,他們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迅速組織了第三批艦隊!
不過,他們同時也是沒有停下在印尼群島的擴張,他們準備在爪哇島的西部在建立一個新的殖民地,同時準確前往澳洲。
這一年的大乾西洋公司,注定將會是非常忙碌的,忙著到處發動戰爭,進行貿易,建立殖民地,補給港口!
如果不忙起來的話,他們就沒有足夠的收入,沒有足夠的收入,別說擴張了,連維持都困難。
如今的大乾西洋公司每一天都在花費海量的金錢,隨隨便便都是幾十萬兩銀子花下去了。
而且王室資產科那邊已經是不再對該公司注入資金了,如今一切的花銷都得靠他們自己的營業收入來維持,如此也就不奇怪他們為什麽要幫陸水師打萬丹了,還不是為了錢。
這同時也是他們不打算在印度大規模開戰的原因,因為打仗要花錢啊!
當大乾西洋公司向印度派出第二批艦隊的時候,在遙遠的非洲最南端,三艘船隻正在風浪中前行。
這裏是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鄧新華率領的艦隊實際上在十天前就抵達了好望角,但是早就聽聞好望角風浪大,航行的非常危險,他們先是在附近找了個小港口進行了休整和維護後,又是等待了十天左右,等到了今天風浪略微小一些後才是重新出發。
但是即便是今天的風浪比平時小一些,但是依舊大的很。
饒是他們曆經風浪了,但是麵對這樣的風浪還是顯得有些發自內心的恐懼!
在這種大自然的力量麵前,饒是他們的船隻性能足夠先進,但是依舊是遠遠不夠!
船隻被大風吹動著,在海浪中不斷的顛簸,鄧新華雙手牢牢的抓住欄杆,閉著眼看著前方的巨浪!
麵對巨浪,他的艦隊不能有任何的躲避,不然的話下場更加悲慘,他們必須的勇敢的迎著海浪衝上去!
巨大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的襲來,讓這三艘船隻不斷的高高騰起,然後又是重重的落下,巨大的力量讓船隻發出刺耳難聽的吱吱聲,彷佛下一瞬間就會徹底散架一樣。
這樣的航行,他們持續了足足半天,半天之後,風浪才是逐漸小了下來,但是後來鄧新華卻是接到報告,在剛才抵抗風浪的時候,有一個水手被風浪打翻墜海。
聽到這個消息,鄧新華是麵無表情,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他的艦隊出海的第二個年頭了,這一路上因為傷病、意外,戰爭,他的船員們已經是損失了數十名。
如今這三艘船上的,船員基本都是不滿員的。
但是這依舊是無法阻擋他前往歐洲的決心!
這一次航行,無論如何也要去到歐洲,開辟歐洲航線!
而且度過了好望角之後,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他們隻需要一路沿著非洲西部海岸北上,就能夠一路抵達歐洲。
到時候,不管是去地中海沿岸,還是去大西洋沿岸都可以。
此外,非洲西部海岸如今雖然大部分的港口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裏,葡萄牙人在歐洲前往東亞的航線裏頭,其掌控力主要是集中在他們擁有眾多的補給港口,同時修建了若幹要塞,駐防艦隊,而並不是說他們真正的把大片大片的非洲領土都包含其中了。
尤其是非洲西部海岸,其生存情況惡劣,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不適合歐洲人生存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葡萄牙人以及其他的殖民者們,他們的活動範圍隻局限於部分沿海的據點。
之所以說航線被壟斷了,那是因為人家葡萄牙人不讓其他國家的商船進入他們的港口進行補給,並且會讓軍艦進行巡邏,劫掠其他國家的商船。
沒有補給港口,那麽對於遠航艦隊來說就是非常麻煩的。
隻能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找一些小港口進行補給。
這也是為什麽西班牙人雖然也會派艦隊來東亞,但是規模一直都起不來的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補給港口。
同時也是大乾西洋公司西行如此艱難的緣故,如果是按照正常航速的話,他們早就應該到歐洲了,但是他們現在卻是剛繞過好望角。
這是因為沿途的補給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但是不管怎麽說,總算是繞過了好望角,後續繼續北上的話,雖然還有一段距離會比較困難,但是越往北就越容易,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找到更多中立的補給港口了。
鄧新華率領艦隊繼續朝著歐洲而去,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個月後,他的艦隊將會出現在歐洲,到那個時候,基本上也就意味著,大乾西洋公司已經是首次打通了前往歐洲的航線。
盡管這條航行還非常都不成熟,並且沿途的補給港口不多,同時也是麵臨著葡萄牙人等沿途諸多國家或者海盜的襲擊危險,但是不管怎麽說,航線都算是打通了。
在他們的身後,大批大乾西洋公司的商船隊,將會前往印度、非洲、歐洲進行貿易,賺取豐厚的利潤,同時將會不斷的鞏固、擴張各補給港口,建立殖民地。
一旦航線正常運轉起來,將會為大乾西洋公司帶來龐大的利潤。
不過即便是歐洲航線運轉起來,也還需要時間,暫時來說,西洋公司的主要貿易航線,還是以印度為主,中期可以擴展西亞、東北非以及非洲東部海岸的貿易。
同一時期,金陵城裏,崇禎九年的會試也是即將開始了!
年初的這兩個月,整個大乾帝國基本上沒有什麽大事,唯一算得上大事的也就是會試了。
遼東那邊,依舊保持穩定,嚴寒之下大乾救民軍根本就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計劃,打算等到開春之後再發動攻勢。
南洋那邊,雖然有殖民戰爭,但是說實話,南洋的這點屁事相對於整個帝國來說,完全不算什麽,而且距離遙遠,一時半會的根本就無法把消息及時傳遞出來。
這也是為什麽帝國在海外直轄領地的統治中,會給予當地的行政官員極大的權力的原因。
呂宋州的知州王愛國,可是擁有對當地土著發動戰爭的權力的,當然了,具體作戰的話,還是軍方進行,而且王愛國也沒有權力幹預軍事行動。
同時這個發動戰爭的權力,也隻局限於呂宋州轄區內的土著!
而且也不是以宣戰之類的名義,而是以彈壓的名義!
畢竟如今的大乾帝國,是把整個呂宋群島都是包含進入了呂宋州,州內的這些土著,自然也就算是叛亂或者什麽的,對他們發動戰爭,算是鎮壓或者是肅清匪徒之類的,並不算是對外國宣戰。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是可以看的出來,海外之下領地的行政官員,是擁有極大權力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利,同時通訊落後,王愛國不可能是報告給金陵城之後,再發動對呂宋土著的戰爭的,那樣的話,一來一去少則半年,多久一年時間了。
這樣的話,相對來說,金陵城裏,對南洋的事情雖然保持著關注,但是也沒有什麽好處理的,直接看王愛國以及駐軍將領的報告就行了。
各地戰事大體平靜,春天也沒有什麽大規模天災人禍,整體而言,崇禎九年的春天,大乾帝國顯得比較平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進入了統一後的修生養息的時期呢。
但是,卻不是如此!
不過,對外的擴張,整體來說,對帝國內部,對金陵城的政治格局而言,影響並不大。
官員們更加關心的並不是南洋的擴張,也不是遼東的戰事,而是崇禎九年的會試!
大乾王朝的科舉,是一年舉行一次,從各地的縣試,再到院試,然後到會試、殿試、都是一年一次,充分給了學子們機會!
而今年,官員們之所以比往年更加關注會試,是因為今年的會試和往年的會試又會不太一樣。
年初的時候,大王正式下令,命令禮部對考試的試題進行重新設計,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
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並不算什麽,但是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之後,還有一項變動極大的改革,同時更加重要的是,這一次的會試,不單單有在金陵城舉行的會試,同時也會在直隸四道同時開設會試分考點,預計在各道分別錄取二十名進士、二十名新科進士,考中之後,為了避免各道進士在家鄉任職,到時候這些四道分考點考中的進士、新科進士,其任職將會是其他幾個道。
同時各道進士、博士的品級,和金陵城的會試所考中的考生,品級一樣。
很明顯,這是一個試點!
大王對科舉考試進行的新一輪改革,但是這種改革,嚴格上來說並沒有說損害士子們的利益,相反,還加大了錄取人數。
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楚行還準備在後續幾年裏,逐步降低新科進士、新科進士的品級。
一考中就成為正七品的狀況,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徹底成為曆史。
而且,這個改革,雖然掛著會試分考點的名義,但實際上楚行是根據後世的國考和省考而進行改革的。
而且後續的改革,將會是朝著選拔基層官員,甚至是最底層的從九品官員而前進,而不是和現在的這樣,以選撥中層官員為主。
這樣的話,才算是完成了楚行心目中的科舉改革!
本來前幾年的時候,楚行對科舉的改革方向是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維持科舉的鄉試、會試不變,但是加大舉人的入仕規模,試圖用鄉試成為省考,作為招募省級官員的主要途徑。
但是很顯然,他小瞧了科舉傳統的力量,小瞧了天下士子對於進士功名的渴望!
以傳統觀念來說,舉人入仕後,肯定是不如進士的進前途好的,尤其是在經曆過科舉製度完善的前明,別說舉人不算正途了,就算是同為進士,不入翰林都沒有辦法成為部堂高官。
盡管大乾王朝和前明的科舉製度不一樣,而且是建國初期,對官員的缺口極大,哪怕是以舉人功名入仕也能夠獲得官職並升遷,但是總歸到底,士子們還是擔心,認為舉人就去入仕的話,以後的發展肯定受阻。
所以但凡是有點心氣的人,都是想要直接參加會試,而不願意以舉人功名入仕。
實在考不上了,或者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理由,才會直接以舉人的功名入仕。
這種傳統觀念,也是讓楚行當初試圖以鄉試代替省考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他不甘心啊,既然鄉試無法代替省考,那麽就另走他路!
所以,現在的楚行幹脆是斷絕了在鄉試、舉人身上的想法,既然士子們不願意以舉人功名入仕,那麽就幹脆不要以舉人功名入仕好了,不就是進士、博士嘛。
這個簡單,本王直接擴大會試的規模,設立各省會試分考點作為省考,也是一樣的效果。
所謂的進士、新科進士和舉人,會試和鄉試,不過就是稱唿上不一樣而已。
楚行的最終目標,和進士、舉人之類的沒啥關係,也和會試、鄉試什麽的沒關係,他的真正目標是建立起來完善的官員考試製度。
這種考試製度,不僅僅是用來招募中級官員的,而是要來招募廣大的基層官員的。
用品級來說,那就是正七品和從九品的差別。
但是會試分考點的計劃行不行得通,後期效果如何,會造成什麽比較大的影響
具體還得看崇禎九年的科舉情況進行的如何,尤其是直隸四道會試分考點的考試是否成功。
這個消息在年初傳出來後,對於直隸四道的士子們而言,自然是高興無比啊,因為直隸四道會試分考點,隻允許本地戶籍的舉人進行報考,外籍是不允許報考的,而且考上之後,雖然不安排在本道任職,但是安排的職務也會是在直隸其他三道。
直隸四道,這可是繁華地方,其賦稅占據了整個帝國將近一半的賦稅,在這樣的好地方裏任職,自然是被官員們視為肥差,這撈外快都能比在窮鄉僻壤裏撈得多。
因此直隸四道直接開設分考點,對於他們的當地士子們而言自然是好處多多,他們不用去拚會試、殿試了,可以直接在家鄉進行考試,名額更多,競爭更小。
但是其他省份的士子就有意見了。
憑什麽直隸四道的有分考點,我們那裏就沒有啊?
這做什麽生意啊,直接滅其國,奪其財多好了,簡單幹脆,而且賺的還多。
這些錢,甚至都是讓隨同艦隊而來的帝國稅部官員都是看了眼紅,叫嚷著這些都是大乾財產,你們大乾西洋公司不能獨吞,得留下一部分來。
可惜的是,人家大乾西洋公司正兒八經的拿出了和大乾簽訂的委托書,委托書上明確寫著,大乾西洋公司攻克萬丹後,所獲得的戰利品都歸屬大乾西洋公司所有。
而嚴格上來說,如今整個萬丹都是屬於大乾西洋公司的財產!
港口,城市,土地,那都是屬於大乾西洋公司的戰利品。
當然了,按照大乾西洋公司和帝國的協議,以及西洋貿易許可證裏的相關規定,大乾西洋公司雖然擁有這些財產,但是財權和行政權力以及軍事權力還是要移交給大乾官方。
大乾西洋公司以更加幹淨利落的方式奪取了萬丹這個港口後,接下來的事他們就不怎麽管了,反正後續官方會派遣官員以及駐軍過來的。
他們自己,則是準備印度了,那裏才是真正屬於他們大乾西洋公司的領地,在那裏,他們將獨享貿易權,擁有協助行政權力以及軍事權力。
馬六甲海峽以西,那才是他們大乾西洋公司的領地!
所以,大乾西洋公司的龐大艦隊拿下了萬丹之後,很快就是派出了龐大的艦隊前往印度!
第一批前往印度的艦隊,一共擁有八艘船隻,包括一艘護衛艦,七艘武裝商船,他們除了去印度進行貿易外,還有一個主要戰略任務,那就是接管,並鞏固鄧新華前往印度時,所建立的補給港口,至於擴大殖民地,這到還不是現在最重要的目標。
去年冬天,鄧新華艦隊裏的一艘商船,已經是從印度返迴了萬丹,帶迴來了眾多來自於印度的特產貨物以及鄧新華艦隊的消息。
這些來自印度的特產貨物,被運迴廣州後,直接銷售一空,利潤直接翻了十倍還多!
這更是讓大乾西洋公司方麵堅定,一定要迅速開展和印度的貿易,然後獲得龐大的利潤,有了龐大的利潤後,才能夠進行後續的規模擴大,並占領更多的補給港口、殖民地。
這也是為什麽繼鄧新華艦隊之後,首次前往印度的艦隊裏除了大量武裝人員之外,還滿載了貨物。
那些武裝人員,還是用來鞏固補給港口的,預防海盜、葡萄牙人或者當地土著襲擊的,目前大乾西洋公司還沒有大規模和當地土著或者是葡萄牙人開戰的打算。
現在的他們還是很和平的,準備正兒八經的和印度那邊的土著做生意,戰爭什麽的,影響太不好!
至於說他們前腳剛把萬丹給滅國了,唉,那啥,那是生意的一部分啊,隻不過做生意的手段略微強硬了一點,再說了,他們也是付出了代價的,浪費的炮彈和子彈可不少呢,而且這一戰,他們還有二十多人傷亡,撫恤金都要不少呢。
大乾西洋公司的派往印度的第二批艦隊揚帆起航後,他們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迅速組織了第三批艦隊!
不過,他們同時也是沒有停下在印尼群島的擴張,他們準備在爪哇島的西部在建立一個新的殖民地,同時準確前往澳洲。
這一年的大乾西洋公司,注定將會是非常忙碌的,忙著到處發動戰爭,進行貿易,建立殖民地,補給港口!
如果不忙起來的話,他們就沒有足夠的收入,沒有足夠的收入,別說擴張了,連維持都困難。
如今的大乾西洋公司每一天都在花費海量的金錢,隨隨便便都是幾十萬兩銀子花下去了。
而且王室資產科那邊已經是不再對該公司注入資金了,如今一切的花銷都得靠他們自己的營業收入來維持,如此也就不奇怪他們為什麽要幫陸水師打萬丹了,還不是為了錢。
這同時也是他們不打算在印度大規模開戰的原因,因為打仗要花錢啊!
當大乾西洋公司向印度派出第二批艦隊的時候,在遙遠的非洲最南端,三艘船隻正在風浪中前行。
這裏是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鄧新華率領的艦隊實際上在十天前就抵達了好望角,但是早就聽聞好望角風浪大,航行的非常危險,他們先是在附近找了個小港口進行了休整和維護後,又是等待了十天左右,等到了今天風浪略微小一些後才是重新出發。
但是即便是今天的風浪比平時小一些,但是依舊大的很。
饒是他們曆經風浪了,但是麵對這樣的風浪還是顯得有些發自內心的恐懼!
在這種大自然的力量麵前,饒是他們的船隻性能足夠先進,但是依舊是遠遠不夠!
船隻被大風吹動著,在海浪中不斷的顛簸,鄧新華雙手牢牢的抓住欄杆,閉著眼看著前方的巨浪!
麵對巨浪,他的艦隊不能有任何的躲避,不然的話下場更加悲慘,他們必須的勇敢的迎著海浪衝上去!
巨大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的襲來,讓這三艘船隻不斷的高高騰起,然後又是重重的落下,巨大的力量讓船隻發出刺耳難聽的吱吱聲,彷佛下一瞬間就會徹底散架一樣。
這樣的航行,他們持續了足足半天,半天之後,風浪才是逐漸小了下來,但是後來鄧新華卻是接到報告,在剛才抵抗風浪的時候,有一個水手被風浪打翻墜海。
聽到這個消息,鄧新華是麵無表情,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他的艦隊出海的第二個年頭了,這一路上因為傷病、意外,戰爭,他的船員們已經是損失了數十名。
如今這三艘船上的,船員基本都是不滿員的。
但是這依舊是無法阻擋他前往歐洲的決心!
這一次航行,無論如何也要去到歐洲,開辟歐洲航線!
而且度過了好望角之後,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他們隻需要一路沿著非洲西部海岸北上,就能夠一路抵達歐洲。
到時候,不管是去地中海沿岸,還是去大西洋沿岸都可以。
此外,非洲西部海岸如今雖然大部分的港口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但是並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是在葡萄牙人的掌控之中。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裏,葡萄牙人在歐洲前往東亞的航線裏頭,其掌控力主要是集中在他們擁有眾多的補給港口,同時修建了若幹要塞,駐防艦隊,而並不是說他們真正的把大片大片的非洲領土都包含其中了。
尤其是非洲西部海岸,其生存情況惡劣,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不適合歐洲人生存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葡萄牙人以及其他的殖民者們,他們的活動範圍隻局限於部分沿海的據點。
之所以說航線被壟斷了,那是因為人家葡萄牙人不讓其他國家的商船進入他們的港口進行補給,並且會讓軍艦進行巡邏,劫掠其他國家的商船。
沒有補給港口,那麽對於遠航艦隊來說就是非常麻煩的。
隻能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找一些小港口進行補給。
這也是為什麽西班牙人雖然也會派艦隊來東亞,但是規模一直都起不來的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補給港口。
同時也是大乾西洋公司西行如此艱難的緣故,如果是按照正常航速的話,他們早就應該到歐洲了,但是他們現在卻是剛繞過好望角。
這是因為沿途的補給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但是不管怎麽說,總算是繞過了好望角,後續繼續北上的話,雖然還有一段距離會比較困難,但是越往北就越容易,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找到更多中立的補給港口了。
鄧新華率領艦隊繼續朝著歐洲而去,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個月後,他的艦隊將會出現在歐洲,到那個時候,基本上也就意味著,大乾西洋公司已經是首次打通了前往歐洲的航線。
盡管這條航行還非常都不成熟,並且沿途的補給港口不多,同時也是麵臨著葡萄牙人等沿途諸多國家或者海盜的襲擊危險,但是不管怎麽說,航線都算是打通了。
在他們的身後,大批大乾西洋公司的商船隊,將會前往印度、非洲、歐洲進行貿易,賺取豐厚的利潤,同時將會不斷的鞏固、擴張各補給港口,建立殖民地。
一旦航線正常運轉起來,將會為大乾西洋公司帶來龐大的利潤。
不過即便是歐洲航線運轉起來,也還需要時間,暫時來說,西洋公司的主要貿易航線,還是以印度為主,中期可以擴展西亞、東北非以及非洲東部海岸的貿易。
同一時期,金陵城裏,崇禎九年的會試也是即將開始了!
年初的這兩個月,整個大乾帝國基本上沒有什麽大事,唯一算得上大事的也就是會試了。
遼東那邊,依舊保持穩定,嚴寒之下大乾救民軍根本就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計劃,打算等到開春之後再發動攻勢。
南洋那邊,雖然有殖民戰爭,但是說實話,南洋的這點屁事相對於整個帝國來說,完全不算什麽,而且距離遙遠,一時半會的根本就無法把消息及時傳遞出來。
這也是為什麽帝國在海外直轄領地的統治中,會給予當地的行政官員極大的權力的原因。
呂宋州的知州王愛國,可是擁有對當地土著發動戰爭的權力的,當然了,具體作戰的話,還是軍方進行,而且王愛國也沒有權力幹預軍事行動。
同時這個發動戰爭的權力,也隻局限於呂宋州轄區內的土著!
而且也不是以宣戰之類的名義,而是以彈壓的名義!
畢竟如今的大乾帝國,是把整個呂宋群島都是包含進入了呂宋州,州內的這些土著,自然也就算是叛亂或者什麽的,對他們發動戰爭,算是鎮壓或者是肅清匪徒之類的,並不算是對外國宣戰。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是可以看的出來,海外之下領地的行政官員,是擁有極大權力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利,同時通訊落後,王愛國不可能是報告給金陵城之後,再發動對呂宋土著的戰爭的,那樣的話,一來一去少則半年,多久一年時間了。
這樣的話,相對來說,金陵城裏,對南洋的事情雖然保持著關注,但是也沒有什麽好處理的,直接看王愛國以及駐軍將領的報告就行了。
各地戰事大體平靜,春天也沒有什麽大規模天災人禍,整體而言,崇禎九年的春天,大乾帝國顯得比較平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進入了統一後的修生養息的時期呢。
但是,卻不是如此!
不過,對外的擴張,整體來說,對帝國內部,對金陵城的政治格局而言,影響並不大。
官員們更加關心的並不是南洋的擴張,也不是遼東的戰事,而是崇禎九年的會試!
大乾王朝的科舉,是一年舉行一次,從各地的縣試,再到院試,然後到會試、殿試、都是一年一次,充分給了學子們機會!
而今年,官員們之所以比往年更加關注會試,是因為今年的會試和往年的會試又會不太一樣。
年初的時候,大王正式下令,命令禮部對考試的試題進行重新設計,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
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並不算什麽,但是進一步增加理科內容之後,還有一項變動極大的改革,同時更加重要的是,這一次的會試,不單單有在金陵城舉行的會試,同時也會在直隸四道同時開設會試分考點,預計在各道分別錄取二十名進士、二十名新科進士,考中之後,為了避免各道進士在家鄉任職,到時候這些四道分考點考中的進士、新科進士,其任職將會是其他幾個道。
同時各道進士、博士的品級,和金陵城的會試所考中的考生,品級一樣。
很明顯,這是一個試點!
大王對科舉考試進行的新一輪改革,但是這種改革,嚴格上來說並沒有說損害士子們的利益,相反,還加大了錄取人數。
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楚行還準備在後續幾年裏,逐步降低新科進士、新科進士的品級。
一考中就成為正七品的狀況,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徹底成為曆史。
而且,這個改革,雖然掛著會試分考點的名義,但實際上楚行是根據後世的國考和省考而進行改革的。
而且後續的改革,將會是朝著選拔基層官員,甚至是最底層的從九品官員而前進,而不是和現在的這樣,以選撥中層官員為主。
這樣的話,才算是完成了楚行心目中的科舉改革!
本來前幾年的時候,楚行對科舉的改革方向是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維持科舉的鄉試、會試不變,但是加大舉人的入仕規模,試圖用鄉試成為省考,作為招募省級官員的主要途徑。
但是很顯然,他小瞧了科舉傳統的力量,小瞧了天下士子對於進士功名的渴望!
以傳統觀念來說,舉人入仕後,肯定是不如進士的進前途好的,尤其是在經曆過科舉製度完善的前明,別說舉人不算正途了,就算是同為進士,不入翰林都沒有辦法成為部堂高官。
盡管大乾王朝和前明的科舉製度不一樣,而且是建國初期,對官員的缺口極大,哪怕是以舉人功名入仕也能夠獲得官職並升遷,但是總歸到底,士子們還是擔心,認為舉人就去入仕的話,以後的發展肯定受阻。
所以但凡是有點心氣的人,都是想要直接參加會試,而不願意以舉人功名入仕。
實在考不上了,或者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理由,才會直接以舉人的功名入仕。
這種傳統觀念,也是讓楚行當初試圖以鄉試代替省考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他不甘心啊,既然鄉試無法代替省考,那麽就另走他路!
所以,現在的楚行幹脆是斷絕了在鄉試、舉人身上的想法,既然士子們不願意以舉人功名入仕,那麽就幹脆不要以舉人功名入仕好了,不就是進士、博士嘛。
這個簡單,本王直接擴大會試的規模,設立各省會試分考點作為省考,也是一樣的效果。
所謂的進士、新科進士和舉人,會試和鄉試,不過就是稱唿上不一樣而已。
楚行的最終目標,和進士、舉人之類的沒啥關係,也和會試、鄉試什麽的沒關係,他的真正目標是建立起來完善的官員考試製度。
這種考試製度,不僅僅是用來招募中級官員的,而是要來招募廣大的基層官員的。
用品級來說,那就是正七品和從九品的差別。
但是會試分考點的計劃行不行得通,後期效果如何,會造成什麽比較大的影響
具體還得看崇禎九年的科舉情況進行的如何,尤其是直隸四道會試分考點的考試是否成功。
這個消息在年初傳出來後,對於直隸四道的士子們而言,自然是高興無比啊,因為直隸四道會試分考點,隻允許本地戶籍的舉人進行報考,外籍是不允許報考的,而且考上之後,雖然不安排在本道任職,但是安排的職務也會是在直隸其他三道。
直隸四道,這可是繁華地方,其賦稅占據了整個帝國將近一半的賦稅,在這樣的好地方裏任職,自然是被官員們視為肥差,這撈外快都能比在窮鄉僻壤裏撈得多。
因此直隸四道直接開設分考點,對於他們的當地士子們而言自然是好處多多,他們不用去拚會試、殿試了,可以直接在家鄉進行考試,名額更多,競爭更小。
但是其他省份的士子就有意見了。
憑什麽直隸四道的有分考點,我們那裏就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