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繼續擴軍
當崇禎皇帝從錦衣衛口中得知,這一次抄家竟然抄沒了各類金銀以及其他資產多達一千多萬兩銀子的時候,忍不住叫罵:“這些奸臣,大明就是讓他們給敗壞的!”
這話說的讓下頭的錦衣衛、勳貴將領們有些不好意思的。
這敗壞大明王朝,也不止那些文官啊,他們這些勳貴同樣是出了不少力氣。
而且他們並沒有告訴崇禎皇帝,這一次抄了差不多二十家大臣,其中單單是魏道藻一家就是查抄了將近三百多萬兩銀子,這總金額超過兩千萬兩。
你要問剩下的一千多萬兩銀子那去了!
這個嘛,大家抄家這麽累,而且下頭一群東廠、錦衣衛的番子,京營裏的將士們都要分潤,這扣下一半很正常好不好,他們這些大人物,也不過區區分了其中一千萬兩而已。
這才一千萬而已,這麽個小事,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嘛!
崇禎皇帝自然是不知道這些詳情的,即便是知道,他也是顧不上這些。
現在他有裏頭有內庫一百萬兩、抄家所得一千萬兩,加起來就是一千一百萬兩,夠他親征的軍費了。
所以崇禎皇帝當即就是率領京營兩萬,同時還有從各地抽調來的邊軍三萬,一共五萬大軍南下河南,同時還傳聖旨到陝西、山西、遼東各地,讓他們火速率兵勤王,到河南一線匯合。
隨後,他又是派人去湖廣,封馬士英為‘少師’,這可是三孤之一的加封,偌大的大明王朝裏,就沒幾個能夠獲得三孤的封號,然後讓馬士英派遣一支偏師東進河南和他的大軍匯合,同時也是要求馬士英守好湖廣、四川一線,勿使西南局勢崩壞。
這一次,崇禎皇帝要親率大軍和偽乾賊軍決一死戰!
不得不說,明王朝的諸多皇帝裏,除了朱棣、朱厚照之流,也就隻有崇禎皇帝敢這麽玩了!
現在的他,甚至都是顧不上京師裏會不會有人叛變,比如說那些人心惶惶的文官們,有極大的概率會挾裹太子叛亂。
但是他不在乎了!
不過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是留了一個後手,他已經是把他的另外兩個兒子正式外派就藩。
而就藩的地方相當有意思,定王,被他放到了四川,而另外一個永王則是被他派去了遼東,而且特許這兩個藩王自行組建五萬王府護衛,同時被授予了督師當地軍政事務的差遣。
這種布置幾乎讓人一眼都是能夠看的出來,崇禎皇帝這是給明王朝留後手了,倘若他親征戰敗了,他的這兩個被他看重的兒子,興許還有希望能夠繼續抵抗下去。
至於太子,他已經是不抱什麽希望了!
就讓他在京師裏監國!
倘若在山東和偽乾賊軍決戰打贏了,這太子都不是個事,如果他失敗了,那麽這個太子定然也是會步自己的後塵的。
崇禎皇帝以雷霆手段強勢湊集了軍費,然後率軍南下,這在北方都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甚至消息都是迅速傳到了南方來。
馬士英接到崇禎的聖旨後,派人用五百裏加急給崇禎皇帝送去了一封密折,折子裏重申了他馬士英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必將效忠於明王室死戰到底,不日,一支三萬人的湖廣練軍將會東進河南和親征大軍匯合。
此外他也是隱晦的表示了,倘若局勢有變,他將會繼續在永王的麾下戰鬥!
崇禎皇帝帶著大軍南下河南,甚至是準備南下前線了,而他前腳剛走呢,後腳京師那邊就是風雲湧動,不少人,嗯,主要是說那些文官他們,他們覺得自己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隻要這個時候擁立太子為帝,那麽大明王朝將會迎來一個新的仁君!
嗯,一個聽他們話的仁君!
至於崇禎皇帝,那王八蛋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皇帝,從來都不聽他們這些大臣的話,現在好了吧,偽乾王朝都占據了大明半壁江山了。
現在,大明王朝是需要他們匡扶一個仁君拯救天下的時候了!
不少人都是偷偷跑去勸說太子,說著什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是太子仁德,堅決的拒絕了他們的提議,這讓他們惋惜不已。
而另外一邊,蒙古草原上,林丹汗也是聽聞了崇禎皇帝幾乎把整個北方的兵力都抽調一空,然後親自南下作戰了。
而現在的他,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如今的情況是擺明了,未來的這一段時間裏,將會是他們蒙古突破明軍防線,南下中原的最佳機會,說實話,他非常的心動。
前兩天,明王朝派來的使者費勁了口舌,說是要借兵,但是林丹汗卻是一點口風都不露,既沒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
單純的借兵,隻換來什麽封號、互市的好處,他自然是不願意的,而且他林丹汗麾下的蒙古大軍,和明王朝的邊軍作戰多年,說是死敵都不為過,如今崇禎不好過,他心情是相當的舒暢的。
想讓他借兵去幫崇禎皇帝抵抗南邊的什麽救民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是同時,他也是很清楚,一旦明王朝慘敗了,等救民軍統一了華夏,那麽下一步自己就會麵臨極大的危機,不過這種危機頂多就是南下困難而已。
但是如果那些什麽救民軍敢深入草原,林丹汗就要讓那些救民軍看看,你們的槍炮雖然厲害,但是到了草原上,依舊是沒有用武之處。
在草原上,騎兵才是王道!
槍炮在攻堅和防守上作用巨大,但是在整個蒙古草原都沒有幾座城市的情況下能夠發揮出多大的用處來?
此外,他也是覺得,這一次南下的機會可謂是千載難得,南下之後,最好的結果就坐看明軍和救民軍打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利用騎兵的優勢在華北平原上橫掃明乾兩軍,這樣一來,南下的過程裏,所占據的各大邊鎮,難不成明軍還能要迴去不成?
南下,對於蒙古草原的強者而言,那是一個纏繞在他們心中幾千年的夢,但凡有這個機會,他們都是不會放棄的。
如果說救民軍實在太過強悍,到時候自己也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逃之夭夭!
隻要自己小心謹慎一些,林丹汗覺得自己這一次南下應該能夠得到不少的好處,再不濟也能夠劫掠一些人口、糧食、財物迴來。
林丹汗也是個猛人,想要南下,那麽他也是沒有考慮太多,直接就是準備南下了,當然了,南下之前,他得做好準備,首先是把不服自己的一些部落通通帶上。
一方麵是避免自己南下後,這些部落在後方叛亂,而另外一方麵嘛,則是準備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當炮灰,要逃跑的時候讓他們斷後,盡可能的保全自家嫡係部落的兵力。
林丹汗南下了,雖然表麵上是答應了明王朝借兵,但實際上林丹汗以及那些蒙古的頭頭腦腦們,都是知道,這一次他們南下,借兵什麽的都是虛的,重要的是還是要趁機南下,控製幾個邊鎮地區,然後再趁機南下渾水摸魚,有機會就把明軍和救民軍一起幹掉,沒有機會就撈一票就迴來。
總之如今這個天下局勢,坐著什麽都不幹最虧!
林丹汗的心思,說實話崇禎皇帝多多少少也是能夠猜得出來的,但是他不在乎!
為了南下親征,他幾乎都是把邊軍抽調一空了,除了少數堅城外,其他地方已經是任由蒙古人來去自由了,而且蒙古人南下了,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到最後都得減輕自己這邊的壓力。
大量蒙古騎兵南下,偽乾賊軍就算是再強悍,也得分出兵力來應對吧,這樣一來,自己的壓力就小得多了。
至於說順道被蒙古人劫掠一些財物什麽的,崇禎皇帝已經是不在意了!
如今是大夏將傾,誰還在乎少幾塊磚瓦啊!
北方異動的消息,也是很快就通過軍情司的探子們傳到了南方!
兩廣,梧州城外,李大虎正在準備進攻淮安城呢,聽到了北方崇禎皇帝親自率軍南下,然後又是聽聞蒙古人也是開始大舉南下後,也是不由得歎道:
“這偽明皇帝倒是夠狠的!”李大虎聽聞了探子所說的北方一些情況後,不由得佩服起來,這個崇禎皇帝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有膽量玩破壺沉舟,不愧是繼位便殺了魏忠賢,主政期間把一群朝臣玩的死去活來的猛人。
但是就算是這樣又如何,大乾王朝的崛起之勢已經是不可阻擋了,別的不說,單憑山東、淮安、揚州、鳳陽一代的守軍,別說是崇禎皇帝親征了,就算是十個崇禎皇帝親征,他覺得劉青山、陳二牛他們也能輕易消滅他。
他非常清楚,哪怕是崇禎皇帝親征了,但是他所能夠抽調的部隊也不多了,而且在精銳程度上肯定沒有辦法和之前的廣東守軍相提並論。
廣東一戰裏的十萬明軍,可以說那已經是明軍裏最後一批能夠打的軍隊了。
北方各省以及邊軍還有京營的明軍,他們現在缺槍少炮,而且士兵的素質上肯定也是無法和之前的廣東明軍精銳相比的。
唯一讓他有些擔心的是蒙古人的騎兵!
不管這些蒙古人的騎兵是崇禎借來的,還是蒙古人另有企圖,趁機南下攻城略地,但是對於大乾王朝而來都是敵人。
而他們的騎兵如果來的少了,那麽威脅還不大,但是如果來了多了,恐怕就不太好辦了。
大乾陸軍裏的騎兵數量不多,李大虎預計,山東一代的騎兵,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如果蒙古人來個三五萬甚至更多的騎兵,到時候如果是野外遇上了,恐怕不好打!
不過李大虎也隻是略微擔心而已,現在,這些事距離還早著呢,如今他李大虎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梧州,然後再好好休整一番,補充兵力和物資。
他已經是接到了楚行的最新命令,讓他盡快的拿下廣西、然後圖謀貴州,等拿下這兩個地方後,隨著嚴寒天氣到來,第三兵團將會暫停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那個時候,大乾王朝的戰略重心將會轉移到安慶來,換句話說,到時候第三兵團將不會有限得到兵力、物資上的補充。
這算算時間,留給他的時間頂多就隻有一個月了。
知道時間緊張的李大虎,根本就沒有被北方的異動所影響,而是迅速的發動了梧州戰役!
此時守城的明軍其實不算少,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一路潰逃到此地的明軍,軍心士氣非常的低,此外當地的明軍也是嚴重缺乏槍支火炮。
兩廣地區的明軍,一開始槍炮是不少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丟在了廣東,逃出來的兩萬人很多都是空著手逃出來的。
而原先駐防的部分明軍,除了京營外,其他的都是二線兵力,槍炮奇缺。
如此也就導致了,梧州城內的明軍士氣低下不說,而且還缺乏槍支火炮,同時此地的城防也是沒有和廣東那樣經過長時間的加固,如此的他們根本就是擋不住第三兵團的猛攻。
兩百多門火炮砸下來後,然後連挖地道爆破都不用,他們就是順利的攻克了梧州城,從正是進攻到攻占該城,大乾陸軍之花了三天時間。
一天時間準備,一天時間炮擊,一天攻城!
整個過程幾乎是教科書式的攻堅作戰,中間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
攻克梧州後,第三兵團的兵鋒就是直接挺進到了桂林。
南方戰事順利,所以即便是楚行聽到了崇禎皇帝親征、蒙古南下之後,也是沒有太大的動容。
崇禎皇帝就算是親征了,但是明軍也就那個樣,已經是不可能對前線造成什麽威脅,而蒙古人的騎兵,隻要前線聰明一些,別傻乎乎的和人玩機動作戰,找到機會就來一場正麵決戰,打贏也是可能的,再不濟,也能夠穩住戰線。
現在重要的是準備安慶戰事!
雖然說,丟棄安慶,是為了更好的奪取南直隸服務。
可如今安慶就如同一把利刃一樣,插在了長江這條動脈上,讓大乾王朝無法利用長江把湖廣、江西、江南等地的兵力和物資補給聯係起來。
而要放心北上作戰,要拿下湖廣,乃至最後進軍四川或者是河南,這安慶必須先拿下來。
如今負責安慶戰事的第二兵團,實力有些不足。
不過是四萬人而已,而這四萬人,也不可能全部用來攻克安慶了,還得留下一部分兵力在江西、江南西部地區彈壓,還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鳳陽府作戰,用來圍困安慶的部隊,滿打滿算也就兩萬人左右。
不僅僅是安慶一線兵力不足,湖廣、四川那邊也是兵力不足,第一兵團的兵力經過多次削弱後,如今在湖南一線也隻能是維持一個均勢而已,總兵力不過四萬餘人,而對麵的馬士英所部,少說也是十萬往上走。
而且馬士英的督標以及湖廣練軍等軍隊,幾乎清一色的新式軍隊,各方麵都是直接抄襲的大乾陸軍,而且和大乾陸軍作戰多年,雖然一直都是打敗仗居多,但是敗仗打多了,那也是打出了心得。
這支明軍,一直都是大乾王朝的心腹大患,後續如果要進攻湖廣的話,兵力肯定是要加強的。
此外,隨著大乾王朝統治區的擴大,尤其是占領了江南,後期可不出意外的話,整個江北乃至湖廣那邊都將會處於大乾的統治下。
而要維護統治,部隊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部隊彈壓,那些野心家們分分鍾造反給你看!
但是現在大乾陸軍的部隊一共也就這麽多啊,擠不出來多餘的部隊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擴軍啊!
如今已經是崇禎六年的十一月份了,不用多久就是崇禎七年了,而按照稅部的預估,未來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翻倍。
稅部預估,明年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五千萬兩銀子!
其中農業稅和商稅依舊會占據絕對的大頭,達到將近四千百萬,剩下的五百萬,則是關稅、鹽稅、茶稅等特殊稅種。
至於隱形收入,也就是繳獲戰利品、抄家所得,這一部分收入無法確定,所以一直都是不列入財政預算裏的,基本都是弄到手之後再靈活開支。
按照五千萬兩銀子的財政預算,楚行打算把明軍的軍費預算定位三千五百萬!
而這三千五萬裏,陸軍將會占據絕對的大頭,水師那邊頂多拿個兩三百萬,地方再拿幾百萬,虎賁軍更少,陸軍方麵,至少將會獨占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軍費!
規劃如此多的軍費,自然是用來擴軍和作戰的!
陸軍的軍費,其中最大筆的開支就是作戰經費,部隊的維持費用的話,則是相當少一些。
同樣的一個步兵師,在前線作戰一個月就能夠花銷上百萬甚至兩百萬兩銀子,而且這還沒有上限,具體得看戰事是否頻繁,彈藥、軍械消耗有多少。
但是如果隻是駐防在後方的話,花費是固定的,而且是比較少的,主要就是人員薪資、夥食花費以及訓練、軍械補充等花費,基本上一個步兵師,一個月的花費在十萬兩銀子左右。
一年的時間裏,算上平時的演習、小規模平叛、移防等常見花費,一年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左右!
如果混成團的話,開支則是步兵師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大約要五十萬兩銀子。
當然了,上述費用是並不包括建軍時期的士兵安家費、軍械采購費用的,而這一部分的開支比較大,基本上和一年的維持費用相當。
理論上來說,哪怕是明年陸軍有兩千五百萬的預算,但是在不打仗的情況下,也就隻能維持大約十六個步兵師,而現在大乾陸軍已經是有了九個步兵師、十二個混成團,折算下來的話,大體就是相當於十三個步兵師了,一年軍費除了維持費用外,再加上作戰費用,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大乾王師的軍費開支,從來都是不止年初定下的軍費預算的,往往會以額外增加臨時軍費,比如崇禎六年,楚行就是在額定軍費之外,額外給陸軍大約五百萬兩銀子的戰費。
而明年的話,估計也是差不多這個節奏!
當崇禎皇帝從錦衣衛口中得知,這一次抄家竟然抄沒了各類金銀以及其他資產多達一千多萬兩銀子的時候,忍不住叫罵:“這些奸臣,大明就是讓他們給敗壞的!”
這話說的讓下頭的錦衣衛、勳貴將領們有些不好意思的。
這敗壞大明王朝,也不止那些文官啊,他們這些勳貴同樣是出了不少力氣。
而且他們並沒有告訴崇禎皇帝,這一次抄了差不多二十家大臣,其中單單是魏道藻一家就是查抄了將近三百多萬兩銀子,這總金額超過兩千萬兩。
你要問剩下的一千多萬兩銀子那去了!
這個嘛,大家抄家這麽累,而且下頭一群東廠、錦衣衛的番子,京營裏的將士們都要分潤,這扣下一半很正常好不好,他們這些大人物,也不過區區分了其中一千萬兩而已。
這才一千萬而已,這麽個小事,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嘛!
崇禎皇帝自然是不知道這些詳情的,即便是知道,他也是顧不上這些。
現在他有裏頭有內庫一百萬兩、抄家所得一千萬兩,加起來就是一千一百萬兩,夠他親征的軍費了。
所以崇禎皇帝當即就是率領京營兩萬,同時還有從各地抽調來的邊軍三萬,一共五萬大軍南下河南,同時還傳聖旨到陝西、山西、遼東各地,讓他們火速率兵勤王,到河南一線匯合。
隨後,他又是派人去湖廣,封馬士英為‘少師’,這可是三孤之一的加封,偌大的大明王朝裏,就沒幾個能夠獲得三孤的封號,然後讓馬士英派遣一支偏師東進河南和他的大軍匯合,同時也是要求馬士英守好湖廣、四川一線,勿使西南局勢崩壞。
這一次,崇禎皇帝要親率大軍和偽乾賊軍決一死戰!
不得不說,明王朝的諸多皇帝裏,除了朱棣、朱厚照之流,也就隻有崇禎皇帝敢這麽玩了!
現在的他,甚至都是顧不上京師裏會不會有人叛變,比如說那些人心惶惶的文官們,有極大的概率會挾裹太子叛亂。
但是他不在乎了!
不過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是留了一個後手,他已經是把他的另外兩個兒子正式外派就藩。
而就藩的地方相當有意思,定王,被他放到了四川,而另外一個永王則是被他派去了遼東,而且特許這兩個藩王自行組建五萬王府護衛,同時被授予了督師當地軍政事務的差遣。
這種布置幾乎讓人一眼都是能夠看的出來,崇禎皇帝這是給明王朝留後手了,倘若他親征戰敗了,他的這兩個被他看重的兒子,興許還有希望能夠繼續抵抗下去。
至於太子,他已經是不抱什麽希望了!
就讓他在京師裏監國!
倘若在山東和偽乾賊軍決戰打贏了,這太子都不是個事,如果他失敗了,那麽這個太子定然也是會步自己的後塵的。
崇禎皇帝以雷霆手段強勢湊集了軍費,然後率軍南下,這在北方都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甚至消息都是迅速傳到了南方來。
馬士英接到崇禎的聖旨後,派人用五百裏加急給崇禎皇帝送去了一封密折,折子裏重申了他馬士英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必將效忠於明王室死戰到底,不日,一支三萬人的湖廣練軍將會東進河南和親征大軍匯合。
此外他也是隱晦的表示了,倘若局勢有變,他將會繼續在永王的麾下戰鬥!
崇禎皇帝帶著大軍南下河南,甚至是準備南下前線了,而他前腳剛走呢,後腳京師那邊就是風雲湧動,不少人,嗯,主要是說那些文官他們,他們覺得自己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隻要這個時候擁立太子為帝,那麽大明王朝將會迎來一個新的仁君!
嗯,一個聽他們話的仁君!
至於崇禎皇帝,那王八蛋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皇帝,從來都不聽他們這些大臣的話,現在好了吧,偽乾王朝都占據了大明半壁江山了。
現在,大明王朝是需要他們匡扶一個仁君拯救天下的時候了!
不少人都是偷偷跑去勸說太子,說著什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是太子仁德,堅決的拒絕了他們的提議,這讓他們惋惜不已。
而另外一邊,蒙古草原上,林丹汗也是聽聞了崇禎皇帝幾乎把整個北方的兵力都抽調一空,然後親自南下作戰了。
而現在的他,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如今的情況是擺明了,未來的這一段時間裏,將會是他們蒙古突破明軍防線,南下中原的最佳機會,說實話,他非常的心動。
前兩天,明王朝派來的使者費勁了口舌,說是要借兵,但是林丹汗卻是一點口風都不露,既沒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
單純的借兵,隻換來什麽封號、互市的好處,他自然是不願意的,而且他林丹汗麾下的蒙古大軍,和明王朝的邊軍作戰多年,說是死敵都不為過,如今崇禎不好過,他心情是相當的舒暢的。
想讓他借兵去幫崇禎皇帝抵抗南邊的什麽救民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是同時,他也是很清楚,一旦明王朝慘敗了,等救民軍統一了華夏,那麽下一步自己就會麵臨極大的危機,不過這種危機頂多就是南下困難而已。
但是如果那些什麽救民軍敢深入草原,林丹汗就要讓那些救民軍看看,你們的槍炮雖然厲害,但是到了草原上,依舊是沒有用武之處。
在草原上,騎兵才是王道!
槍炮在攻堅和防守上作用巨大,但是在整個蒙古草原都沒有幾座城市的情況下能夠發揮出多大的用處來?
此外,他也是覺得,這一次南下的機會可謂是千載難得,南下之後,最好的結果就坐看明軍和救民軍打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利用騎兵的優勢在華北平原上橫掃明乾兩軍,這樣一來,南下的過程裏,所占據的各大邊鎮,難不成明軍還能要迴去不成?
南下,對於蒙古草原的強者而言,那是一個纏繞在他們心中幾千年的夢,但凡有這個機會,他們都是不會放棄的。
如果說救民軍實在太過強悍,到時候自己也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逃之夭夭!
隻要自己小心謹慎一些,林丹汗覺得自己這一次南下應該能夠得到不少的好處,再不濟也能夠劫掠一些人口、糧食、財物迴來。
林丹汗也是個猛人,想要南下,那麽他也是沒有考慮太多,直接就是準備南下了,當然了,南下之前,他得做好準備,首先是把不服自己的一些部落通通帶上。
一方麵是避免自己南下後,這些部落在後方叛亂,而另外一方麵嘛,則是準備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當炮灰,要逃跑的時候讓他們斷後,盡可能的保全自家嫡係部落的兵力。
林丹汗南下了,雖然表麵上是答應了明王朝借兵,但實際上林丹汗以及那些蒙古的頭頭腦腦們,都是知道,這一次他們南下,借兵什麽的都是虛的,重要的是還是要趁機南下,控製幾個邊鎮地區,然後再趁機南下渾水摸魚,有機會就把明軍和救民軍一起幹掉,沒有機會就撈一票就迴來。
總之如今這個天下局勢,坐著什麽都不幹最虧!
林丹汗的心思,說實話崇禎皇帝多多少少也是能夠猜得出來的,但是他不在乎!
為了南下親征,他幾乎都是把邊軍抽調一空了,除了少數堅城外,其他地方已經是任由蒙古人來去自由了,而且蒙古人南下了,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到最後都得減輕自己這邊的壓力。
大量蒙古騎兵南下,偽乾賊軍就算是再強悍,也得分出兵力來應對吧,這樣一來,自己的壓力就小得多了。
至於說順道被蒙古人劫掠一些財物什麽的,崇禎皇帝已經是不在意了!
如今是大夏將傾,誰還在乎少幾塊磚瓦啊!
北方異動的消息,也是很快就通過軍情司的探子們傳到了南方!
兩廣,梧州城外,李大虎正在準備進攻淮安城呢,聽到了北方崇禎皇帝親自率軍南下,然後又是聽聞蒙古人也是開始大舉南下後,也是不由得歎道:
“這偽明皇帝倒是夠狠的!”李大虎聽聞了探子所說的北方一些情況後,不由得佩服起來,這個崇禎皇帝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有膽量玩破壺沉舟,不愧是繼位便殺了魏忠賢,主政期間把一群朝臣玩的死去活來的猛人。
但是就算是這樣又如何,大乾王朝的崛起之勢已經是不可阻擋了,別的不說,單憑山東、淮安、揚州、鳳陽一代的守軍,別說是崇禎皇帝親征了,就算是十個崇禎皇帝親征,他覺得劉青山、陳二牛他們也能輕易消滅他。
他非常清楚,哪怕是崇禎皇帝親征了,但是他所能夠抽調的部隊也不多了,而且在精銳程度上肯定沒有辦法和之前的廣東守軍相提並論。
廣東一戰裏的十萬明軍,可以說那已經是明軍裏最後一批能夠打的軍隊了。
北方各省以及邊軍還有京營的明軍,他們現在缺槍少炮,而且士兵的素質上肯定也是無法和之前的廣東明軍精銳相比的。
唯一讓他有些擔心的是蒙古人的騎兵!
不管這些蒙古人的騎兵是崇禎借來的,還是蒙古人另有企圖,趁機南下攻城略地,但是對於大乾王朝而來都是敵人。
而他們的騎兵如果來的少了,那麽威脅還不大,但是如果來了多了,恐怕就不太好辦了。
大乾陸軍裏的騎兵數量不多,李大虎預計,山東一代的騎兵,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如果蒙古人來個三五萬甚至更多的騎兵,到時候如果是野外遇上了,恐怕不好打!
不過李大虎也隻是略微擔心而已,現在,這些事距離還早著呢,如今他李大虎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梧州,然後再好好休整一番,補充兵力和物資。
他已經是接到了楚行的最新命令,讓他盡快的拿下廣西、然後圖謀貴州,等拿下這兩個地方後,隨著嚴寒天氣到來,第三兵團將會暫停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那個時候,大乾王朝的戰略重心將會轉移到安慶來,換句話說,到時候第三兵團將不會有限得到兵力、物資上的補充。
這算算時間,留給他的時間頂多就隻有一個月了。
知道時間緊張的李大虎,根本就沒有被北方的異動所影響,而是迅速的發動了梧州戰役!
此時守城的明軍其實不算少,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一路潰逃到此地的明軍,軍心士氣非常的低,此外當地的明軍也是嚴重缺乏槍支火炮。
兩廣地區的明軍,一開始槍炮是不少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丟在了廣東,逃出來的兩萬人很多都是空著手逃出來的。
而原先駐防的部分明軍,除了京營外,其他的都是二線兵力,槍炮奇缺。
如此也就導致了,梧州城內的明軍士氣低下不說,而且還缺乏槍支火炮,同時此地的城防也是沒有和廣東那樣經過長時間的加固,如此的他們根本就是擋不住第三兵團的猛攻。
兩百多門火炮砸下來後,然後連挖地道爆破都不用,他們就是順利的攻克了梧州城,從正是進攻到攻占該城,大乾陸軍之花了三天時間。
一天時間準備,一天時間炮擊,一天攻城!
整個過程幾乎是教科書式的攻堅作戰,中間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
攻克梧州後,第三兵團的兵鋒就是直接挺進到了桂林。
南方戰事順利,所以即便是楚行聽到了崇禎皇帝親征、蒙古南下之後,也是沒有太大的動容。
崇禎皇帝就算是親征了,但是明軍也就那個樣,已經是不可能對前線造成什麽威脅,而蒙古人的騎兵,隻要前線聰明一些,別傻乎乎的和人玩機動作戰,找到機會就來一場正麵決戰,打贏也是可能的,再不濟,也能夠穩住戰線。
現在重要的是準備安慶戰事!
雖然說,丟棄安慶,是為了更好的奪取南直隸服務。
可如今安慶就如同一把利刃一樣,插在了長江這條動脈上,讓大乾王朝無法利用長江把湖廣、江西、江南等地的兵力和物資補給聯係起來。
而要放心北上作戰,要拿下湖廣,乃至最後進軍四川或者是河南,這安慶必須先拿下來。
如今負責安慶戰事的第二兵團,實力有些不足。
不過是四萬人而已,而這四萬人,也不可能全部用來攻克安慶了,還得留下一部分兵力在江西、江南西部地區彈壓,還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鳳陽府作戰,用來圍困安慶的部隊,滿打滿算也就兩萬人左右。
不僅僅是安慶一線兵力不足,湖廣、四川那邊也是兵力不足,第一兵團的兵力經過多次削弱後,如今在湖南一線也隻能是維持一個均勢而已,總兵力不過四萬餘人,而對麵的馬士英所部,少說也是十萬往上走。
而且馬士英的督標以及湖廣練軍等軍隊,幾乎清一色的新式軍隊,各方麵都是直接抄襲的大乾陸軍,而且和大乾陸軍作戰多年,雖然一直都是打敗仗居多,但是敗仗打多了,那也是打出了心得。
這支明軍,一直都是大乾王朝的心腹大患,後續如果要進攻湖廣的話,兵力肯定是要加強的。
此外,隨著大乾王朝統治區的擴大,尤其是占領了江南,後期可不出意外的話,整個江北乃至湖廣那邊都將會處於大乾的統治下。
而要維護統治,部隊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部隊彈壓,那些野心家們分分鍾造反給你看!
但是現在大乾陸軍的部隊一共也就這麽多啊,擠不出來多餘的部隊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擴軍啊!
如今已經是崇禎六年的十一月份了,不用多久就是崇禎七年了,而按照稅部的預估,未來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翻倍。
稅部預估,明年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五千萬兩銀子!
其中農業稅和商稅依舊會占據絕對的大頭,達到將近四千百萬,剩下的五百萬,則是關稅、鹽稅、茶稅等特殊稅種。
至於隱形收入,也就是繳獲戰利品、抄家所得,這一部分收入無法確定,所以一直都是不列入財政預算裏的,基本都是弄到手之後再靈活開支。
按照五千萬兩銀子的財政預算,楚行打算把明軍的軍費預算定位三千五百萬!
而這三千五萬裏,陸軍將會占據絕對的大頭,水師那邊頂多拿個兩三百萬,地方再拿幾百萬,虎賁軍更少,陸軍方麵,至少將會獨占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軍費!
規劃如此多的軍費,自然是用來擴軍和作戰的!
陸軍的軍費,其中最大筆的開支就是作戰經費,部隊的維持費用的話,則是相當少一些。
同樣的一個步兵師,在前線作戰一個月就能夠花銷上百萬甚至兩百萬兩銀子,而且這還沒有上限,具體得看戰事是否頻繁,彈藥、軍械消耗有多少。
但是如果隻是駐防在後方的話,花費是固定的,而且是比較少的,主要就是人員薪資、夥食花費以及訓練、軍械補充等花費,基本上一個步兵師,一個月的花費在十萬兩銀子左右。
一年的時間裏,算上平時的演習、小規模平叛、移防等常見花費,一年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左右!
如果混成團的話,開支則是步兵師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大約要五十萬兩銀子。
當然了,上述費用是並不包括建軍時期的士兵安家費、軍械采購費用的,而這一部分的開支比較大,基本上和一年的維持費用相當。
理論上來說,哪怕是明年陸軍有兩千五百萬的預算,但是在不打仗的情況下,也就隻能維持大約十六個步兵師,而現在大乾陸軍已經是有了九個步兵師、十二個混成團,折算下來的話,大體就是相當於十三個步兵師了,一年軍費除了維持費用外,再加上作戰費用,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大乾王師的軍費開支,從來都是不止年初定下的軍費預算的,往往會以額外增加臨時軍費,比如崇禎六年,楚行就是在額定軍費之外,額外給陸軍大約五百萬兩銀子的戰費。
而明年的話,估計也是差不多這個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