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奔襲武昌
這所謂的三十萬人裏麵,除了孫傳庭的火器部隊之外,還有兩萬五千人的邊軍,兩千精銳的京營,這些人才是真正裝備了新式火器的部隊。
另外還有何騰蛟從鎮江大營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大約兩萬人,以及各地招募的新兵,大約三萬人乃是冷兵器和熱武器搭配使用的軍隊。
不過何騰蛟正在努力給他們配備更多的火器。
能夠打的部隊和勉強能打的部隊,全都算上,也就七八萬人,其中孫傳庭的火器部隊在福建,另外還有一部分集中金陵等戰略要地。
而剩下的,自然是清一色的衛所兵和臨時青壯了!
你要說這些衛所兵和臨時青壯能不能打,那不是廢話嘛!
如果衛所兵和臨時青壯能打,馬士英也就不會搞督標,孫傳庭也不至於費盡心思搞什麽火槍兵,就連何騰蛟自己也不會搞什麽編練江南新軍了。
在和偽乾賊軍的作戰裏,那些衛所兵和臨時青壯,已經是完全失去了應該有的作用,甚至連輔助作戰都是難以勝任了。
從崇禎皇帝運作何騰蛟擔任南京兵部尚書這件事情來看,其實也就可以說明,崇禎皇帝已經是為後續江西那邊的失控,江南地區可能遭到的戰火而提前做準備了。
如果不是麵臨著重大的威脅,崇禎皇帝怎麽會把江南地區直接劃分為一個戰區呢!
同時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對於馬士英的忌憚又是加深了,沒有說直接把江南的防務交給馬士英,而是另外扶持重臣來主持。
明王朝在十一月份和十二月裏的這一項重大的變動,很快就是傳到了大乾王朝楚行的耳中,不過對此楚行卻是沒有多大的感覺。
敵人是馬士英也罷,是何騰蛟也罷,是孫傳庭也罷,都是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反正都是要打的!
明王朝搞他們的,大乾王朝自己打自己的!
進入十二月份後,第二兵團的兵員補充完畢,並且補充進來的新兵也是經過了一定的適應期,同時消耗的差不多的彈藥也是重新得到了補充。
這也就代表著,第二兵團已經是具備再一次發動大規模戰略攻勢的能力了!
而這一次,楚行給第二兵團沒有劃定太過具體的戰略目標,不是九江,也不是什麽撫州,而是給了一個很籠統的目標,那就是尋機重創當麵明軍,為後續進軍南直隸奠定戰略基礎。
說白了就是,這一次不以攻打某個城市為目標,而是以殲滅明軍的主力兵團為目標。
同時也是給陳先贇充分放權,後續第二兵團該怎麽打,可以讓第二兵團自行決定,隻要不脫離大框架,那麽後方的楚行就不幹涉!
而接到了這種命令後,陳先贇卻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最怕的就是接到楚行讓他強攻撫州或者是九江的命令了。
現在不管是撫州還是九江,都是被明軍打造的跟鐵通一樣,要想強攻,是需要付出巨大傷亡的。
哪怕是有著眾多火炮助戰,但是這種攻堅戰也是不好打的。
現在好了,陛下給了自己自主決定的權力,這樣他就可以放開手腳,和明軍好好的打一場。
打九江?不去!
打撫州?還是不去!
去那裏?
在第二兵團的內部戰略會議上,陳先贇直接把手點在了武昌府上頭:“這就是我們這一次的目標!”
“奔襲武昌?這樣的話難度會不會太大,我軍的後勤恐怕無法維持啊,而且要突襲武昌的話,到時候九江之敵就有可能來反攻南昌,甚至是有可能包抄我軍的後路啊!”
陳先贇卻是不以為意道:“他們想要反攻南昌,不是那麽好打的,至於包抄我軍的後路,這不正好可以趁機和他們打一仗我們最擅長的野外作戰嗎!”
看著下屬們依舊是迷惑不解的眼神,陳先贇道:“上一次打撫州本官就說過,攻敵所必救,這一次同樣如此!”
“根據情報,武昌乃是偽明馬士英所部的大本營,裏頭有這大量的軍械作坊,囤積了海量的糧食,甚至還是他們的新兵訓練基地,如果我們把武昌拿下,那麽就可以說是把馬士英所部的根給斷掉了,你說,如此重要的武昌,馬士英會放任我們去攻打嗎?”
陳先贇一副信心滿滿道:“如果敵軍來攔截我們,那麽我們就不打武昌,直接殲滅這些膽敢出城迎擊的明軍,如果他們不出來,正好,我們就端了他們的老巢!”
“但是後勤線該怎麽解決?”當即又是有人說!
從南昌去武昌,可是遠得很,這一路奔襲,沒有一條穩固的後勤線,那是非常困難的。
陳先贇卻是道:“不用考慮後勤線,我們直接攜帶大量物資出發,走的慢一點也無所謂,如果去不了武昌,我們也用不上補給線,如果去了武昌,馬士英在那裏有這麽多作坊和糧食,還怕沒有補給?”
大軍雖然說是需要後勤補給線來維持的,但是理論上隻要大軍攜帶的補給物資足夠多,那麽也是能夠單獨支持很長一段時間的作戰所需。
不過陳先贇雖然如此決定了,但是第二兵團的諸多將領們依舊是有些擔心!
此去武昌,風險不小啊!
但是陳先贇的作戰風格就是這樣,這要是不冒險的話,陳先贇也就不是陳先贇了。
因為陳先贇是準備帶著第五步兵師和兩個混成團一起出發的,這也就是說,隻留下留下一個第六步兵師駐防南昌、豐城等龐大的後方地區。
這讓第六步兵師的賀九牛感到亞曆山大!
一旦陳先贇帶著第二兵團主力朝著西北方向奔襲武昌後,那麽在南昌以及後方的豐城等地,就隻剩下區區一個第六步兵師了。
雖然說第六步兵師在最近一段時間也是進行了整編,不過卻是沒有徹底完成,隻是把一個長矛團改編成為火槍團,炮兵部隊也隻擴充了一個炮兵營。
尚未完成整編的第六步兵師,雖然也擁有一萬三千餘人,但是火槍的數量三千支都不到,野戰炮也隻有二十多門,和第五步兵師這種徹底完成整編,擁有四千多支火槍以及五十四門野戰炮的部隊比起來,戰鬥力的差距還是有的。
唯一情況比較好的就是,第六步兵師裏的重甲步兵,大多也是換裝了板甲!
板甲這東西,對於已經初步實現了水力動力、機械化生產的大乾工部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技術難度,甚至製造起來最大的困難就是鋼材的生產比較難,但是加工階段卻是比較容易。
所以自從建成了板甲的流水線後,板甲幾乎每一天都能夠大批量的被生產出來。
當然了,這種批量生產的板甲雖然說防禦力是有了,但是和美觀絕對扯不上關係,甚至一些體型比較矮小或者特別高大的士兵,都是無法找到適合他們穿的板甲。
因為大乾的板甲,生產的時候為了簡化工藝,提供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隻生產固定的四種大小的板甲,如果這四種都穿不下,那麽就沒有辦法了。
板甲這種東西生產起來容易,目前也已經是大批量的取代原有的各種盔甲,尤其是鐵甲成為了重甲步兵們的標準配置。
陳先贇為了加強南昌和豐城的防守,雖然帶走了主力部隊,但是卻是給賀九牛也留下了不少可用來防禦的武器,比如說給賀九牛還留下了一個野戰炮兵營以及大量的手榴彈、地雷。
此外還有大量繳獲自明軍的火炮也是繼續留在了南昌城頭上!
而這一部分繳獲自明軍的火炮,其實數量並不少,而且那些野戰炮雖然質量上比大乾工部生產的要差一些,但是也勉強能夠用。
安慶一戰,南昌一戰,第二兵團不僅僅是俘虜了數以萬計的明軍,同樣也是繳獲了大量明軍的軍械,那些冷兵器就不說了,大乾救民軍基本上隻挑選其中質量最好的一部分使用。
另外一部分質量尚可的刀劍,一部分是挑選出來給公務人員裝備,比如說巡警、稅務大隊的人員,有一部分則是配屬屯墾團、民夫。
至於說剩下那些質量實在太差的,基本都是直接迴爐了,這年頭的廢銅爛鐵其實也是挺值錢的。
而熱武器的話,火槍的處理要麻煩的多,雖然說明王朝的火槍都是仿製大乾王師的火槍,但是他們的火槍製造依舊處於手工階段,而且每個地方,甚至每個工匠製造出來的火槍隻是外觀相似,但是實際上區別相當大,其中最困擾大乾救民軍的就是,他們的口徑竟然不統一。
繳獲的不少明軍火槍,口徑從十毫米到十五毫米不等!
說實話,直到現在,大乾王朝的後勤部官員都是沒搞懂,這明王朝的火槍怎麽能夠把口徑弄這麽多出來!
而大乾救民軍使用的火槍彈藥,都是紙殼定裝彈藥,發射藥和子彈都已經是提前捆綁好在一起的,雖然說這種子彈隻有一部分是兵工廠直接生產,很多前線部隊裏的彈藥都是他們當地製造的,但是想要當地製造也得有融化鉛彈的模具啊!
這子彈的口徑都不一樣,模具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但是要把這些火槍直接扔了更加不可能,大乾救民軍可以把繳獲自明軍的冷兵器直接扔了,但是對於槍炮還是比較在乎的。
最後沒辦法,隻能是把繳獲的火槍進行口徑測試,如果口徑是十四毫米的,則是直接補充給普通部隊使用。
如果口徑不用動的話,其他方麵其實都不用怎麽動的,因為人家明王朝製造的火槍,準星、標尺以及刺刀也都是樣樣不缺的,要不然怎麽叫仿製呢。
但是如果口徑不是十四毫米的火槍,那麽就是進行分類,然後如果某個口徑的火繩多了,那麽就集中裝備給某個部隊,而目前,裝備這種特殊口徑的火槍隻局限於輜重、炮兵運輸兵等輔助兵力,而戰鬥步兵則是依舊不裝備。
同時專門給這些特殊的火槍打造製造鉛彈的模具,同時測試發射藥的用量,製造符合大乾救民軍標準的紙殼彈藥標準。
這些繳獲的火槍裏,十三毫米的最多,足足有五百多支,而第二兵團已經是用這一批十三毫米的明造火槍裝備了兩個輜重營。
其他口徑的火槍則是還略少一些,目前還囤積在南昌倉庫裏,而現在第六步兵師所麵臨的壓力太大,陳先贇也是把剩下的這五六百支亂七八糟的口徑拿出來交付第六步兵師,讓他們臨時用著。
用著不方便總比沒有好啊!
火槍的處理麻煩,而火炮的處理則是要相當簡單一些,明軍的火繩槍造的不咋地,但是他們的火炮造的還不錯,雖然也說存在這種或這樣的質量問題。
但是他們仿製大乾救民軍的火炮,其口徑還是保持了原來的口徑標準,這就讓大乾救民軍繳獲了明軍的這些野戰炮後,基本上連適應都不用適應,直接就可以使用。
甚至現在明軍製造的五斤野戰炮而且還都是清一色的青銅製造,這製造的工藝雖然還不太成熟,但是身管壽命可要比大乾救民軍工部的鐵鑄五斤野戰炮強得多,更加不容易炸膛。
前線的炮兵們,其實還是挺喜歡用明軍製造的五斤青銅跑的。
可惜,這些標準的野戰炮繳獲都不多,明軍人家生產的也不多,繳獲最多的還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碗口炮,佛郎機炮之類的。
而這些火炮,大乾救民軍的炮兵部隊基本都是看不上的,而這些繳獲的火炮,其明軍大多都是被大乾救民軍搬上城頭,作為固定防禦火力使用。
這些繳獲的火炮,陳先贇也是清一色的交給了第六步兵師使用!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強第六步兵師的防禦作戰能力!
當陳先贇帶著大軍以及同等數量的民夫,浩浩湯湯一共七萬人離開南昌北上的時候,賀九牛就是召集第六步兵師開始布置防務。
當然了,詳細的布防並不是賀九牛幹的,而是第六步兵師的參謀團隊所做的。
賀九牛也是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說起各種戰術理論來,也是不如那些科班出身的參謀,所以大多時候,他都是極為尊重手底下的參謀團隊。
大量參謀製定的防備戰術,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算是複雜。
首先,第六步兵師的主力駐防南昌,另外下豐城也留下了一個團駐防!
如果撫州明軍趁機襲擊豐城的話,那麽豐城守軍就死守,然後第六步兵師主力就會立即出擊,奔襲豐城,在豐城城下殲滅來襲明軍。
如果說九江方向的明軍也出動了,來的少了,第六步兵師都懶得搭理他們。
但是如果說九江、南康方向的明軍是主力來襲,那麽就不是第六步兵師自己的事了,到時候陳先贇就會率領第二兵團主力直接前往攔截,這個時候還打什麽武昌了,直接趁機把明軍在九江、南康方向的重兵集團消滅在原野上才是王道啊!
到時候,甚至第六步兵師也會派遣部隊北上配合第二兵團主力作戰!
如果能夠殲滅九江、南康方向的馬士英督標主力部隊,哪怕豐城被攻克,南昌被包圍都是值得的。
陳先贇率軍走了,賀九牛帶著第六步兵師留守後方,這也就宣告著大乾王朝掀起了本年度秋冬攻勢的第二輪大規模行動:奔襲武昌!
陳先贇一動,附近地區的明軍偵騎立即就是探知了這個情況,並且很快就是送到了九江方向的明軍將領手中。
此時坐鎮九江的並不是馬士英,半個月前,馬士英就已經是返迴了武昌,坐鎮武昌這個大本營,防止裁汰衛所兵的過程裏出現什麽意外,同時也是為了敦促手底下人加速募兵和造槍炮。
現在,坐鎮九江的乃是督標左營統帥倪曼青,當然了,督標統帥這並不是倪曼青的官職,甚至連都不是朝廷承認的武將官職或者差遣,這隻是馬士英的私人任命而已,他的本官其實是右僉都禦史,正四品高官,而這個正四品可比地方官員的正四品高多了。
左右僉都禦史,這通常是一省巡撫的標配!
換句話說,倪曼青的政治地位,其實是和一省巡撫相當的!
為了解決督標新軍這支特殊的文官統帥的部隊裏頭的官員們的職銜,馬士英也是頗費苦心,他不能把手底下的這些文官直接搞成武官的官職。
所以總兵啊,遊擊什麽的都是不能用,要不然的話,手底下一群文官將領能恨死他!
本官堂堂正途科舉出身的進士官,你給老子搞一個武將頭銜,這豈不是把本官當成粗魯不堪的武夫看待?
這所謂的三十萬人裏麵,除了孫傳庭的火器部隊之外,還有兩萬五千人的邊軍,兩千精銳的京營,這些人才是真正裝備了新式火器的部隊。
另外還有何騰蛟從鎮江大營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大約兩萬人,以及各地招募的新兵,大約三萬人乃是冷兵器和熱武器搭配使用的軍隊。
不過何騰蛟正在努力給他們配備更多的火器。
能夠打的部隊和勉強能打的部隊,全都算上,也就七八萬人,其中孫傳庭的火器部隊在福建,另外還有一部分集中金陵等戰略要地。
而剩下的,自然是清一色的衛所兵和臨時青壯了!
你要說這些衛所兵和臨時青壯能不能打,那不是廢話嘛!
如果衛所兵和臨時青壯能打,馬士英也就不會搞督標,孫傳庭也不至於費盡心思搞什麽火槍兵,就連何騰蛟自己也不會搞什麽編練江南新軍了。
在和偽乾賊軍的作戰裏,那些衛所兵和臨時青壯,已經是完全失去了應該有的作用,甚至連輔助作戰都是難以勝任了。
從崇禎皇帝運作何騰蛟擔任南京兵部尚書這件事情來看,其實也就可以說明,崇禎皇帝已經是為後續江西那邊的失控,江南地區可能遭到的戰火而提前做準備了。
如果不是麵臨著重大的威脅,崇禎皇帝怎麽會把江南地區直接劃分為一個戰區呢!
同時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對於馬士英的忌憚又是加深了,沒有說直接把江南的防務交給馬士英,而是另外扶持重臣來主持。
明王朝在十一月份和十二月裏的這一項重大的變動,很快就是傳到了大乾王朝楚行的耳中,不過對此楚行卻是沒有多大的感覺。
敵人是馬士英也罷,是何騰蛟也罷,是孫傳庭也罷,都是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反正都是要打的!
明王朝搞他們的,大乾王朝自己打自己的!
進入十二月份後,第二兵團的兵員補充完畢,並且補充進來的新兵也是經過了一定的適應期,同時消耗的差不多的彈藥也是重新得到了補充。
這也就代表著,第二兵團已經是具備再一次發動大規模戰略攻勢的能力了!
而這一次,楚行給第二兵團沒有劃定太過具體的戰略目標,不是九江,也不是什麽撫州,而是給了一個很籠統的目標,那就是尋機重創當麵明軍,為後續進軍南直隸奠定戰略基礎。
說白了就是,這一次不以攻打某個城市為目標,而是以殲滅明軍的主力兵團為目標。
同時也是給陳先贇充分放權,後續第二兵團該怎麽打,可以讓第二兵團自行決定,隻要不脫離大框架,那麽後方的楚行就不幹涉!
而接到了這種命令後,陳先贇卻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最怕的就是接到楚行讓他強攻撫州或者是九江的命令了。
現在不管是撫州還是九江,都是被明軍打造的跟鐵通一樣,要想強攻,是需要付出巨大傷亡的。
哪怕是有著眾多火炮助戰,但是這種攻堅戰也是不好打的。
現在好了,陛下給了自己自主決定的權力,這樣他就可以放開手腳,和明軍好好的打一場。
打九江?不去!
打撫州?還是不去!
去那裏?
在第二兵團的內部戰略會議上,陳先贇直接把手點在了武昌府上頭:“這就是我們這一次的目標!”
“奔襲武昌?這樣的話難度會不會太大,我軍的後勤恐怕無法維持啊,而且要突襲武昌的話,到時候九江之敵就有可能來反攻南昌,甚至是有可能包抄我軍的後路啊!”
陳先贇卻是不以為意道:“他們想要反攻南昌,不是那麽好打的,至於包抄我軍的後路,這不正好可以趁機和他們打一仗我們最擅長的野外作戰嗎!”
看著下屬們依舊是迷惑不解的眼神,陳先贇道:“上一次打撫州本官就說過,攻敵所必救,這一次同樣如此!”
“根據情報,武昌乃是偽明馬士英所部的大本營,裏頭有這大量的軍械作坊,囤積了海量的糧食,甚至還是他們的新兵訓練基地,如果我們把武昌拿下,那麽就可以說是把馬士英所部的根給斷掉了,你說,如此重要的武昌,馬士英會放任我們去攻打嗎?”
陳先贇一副信心滿滿道:“如果敵軍來攔截我們,那麽我們就不打武昌,直接殲滅這些膽敢出城迎擊的明軍,如果他們不出來,正好,我們就端了他們的老巢!”
“但是後勤線該怎麽解決?”當即又是有人說!
從南昌去武昌,可是遠得很,這一路奔襲,沒有一條穩固的後勤線,那是非常困難的。
陳先贇卻是道:“不用考慮後勤線,我們直接攜帶大量物資出發,走的慢一點也無所謂,如果去不了武昌,我們也用不上補給線,如果去了武昌,馬士英在那裏有這麽多作坊和糧食,還怕沒有補給?”
大軍雖然說是需要後勤補給線來維持的,但是理論上隻要大軍攜帶的補給物資足夠多,那麽也是能夠單獨支持很長一段時間的作戰所需。
不過陳先贇雖然如此決定了,但是第二兵團的諸多將領們依舊是有些擔心!
此去武昌,風險不小啊!
但是陳先贇的作戰風格就是這樣,這要是不冒險的話,陳先贇也就不是陳先贇了。
因為陳先贇是準備帶著第五步兵師和兩個混成團一起出發的,這也就是說,隻留下留下一個第六步兵師駐防南昌、豐城等龐大的後方地區。
這讓第六步兵師的賀九牛感到亞曆山大!
一旦陳先贇帶著第二兵團主力朝著西北方向奔襲武昌後,那麽在南昌以及後方的豐城等地,就隻剩下區區一個第六步兵師了。
雖然說第六步兵師在最近一段時間也是進行了整編,不過卻是沒有徹底完成,隻是把一個長矛團改編成為火槍團,炮兵部隊也隻擴充了一個炮兵營。
尚未完成整編的第六步兵師,雖然也擁有一萬三千餘人,但是火槍的數量三千支都不到,野戰炮也隻有二十多門,和第五步兵師這種徹底完成整編,擁有四千多支火槍以及五十四門野戰炮的部隊比起來,戰鬥力的差距還是有的。
唯一情況比較好的就是,第六步兵師裏的重甲步兵,大多也是換裝了板甲!
板甲這東西,對於已經初步實現了水力動力、機械化生產的大乾工部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技術難度,甚至製造起來最大的困難就是鋼材的生產比較難,但是加工階段卻是比較容易。
所以自從建成了板甲的流水線後,板甲幾乎每一天都能夠大批量的被生產出來。
當然了,這種批量生產的板甲雖然說防禦力是有了,但是和美觀絕對扯不上關係,甚至一些體型比較矮小或者特別高大的士兵,都是無法找到適合他們穿的板甲。
因為大乾的板甲,生產的時候為了簡化工藝,提供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隻生產固定的四種大小的板甲,如果這四種都穿不下,那麽就沒有辦法了。
板甲這種東西生產起來容易,目前也已經是大批量的取代原有的各種盔甲,尤其是鐵甲成為了重甲步兵們的標準配置。
陳先贇為了加強南昌和豐城的防守,雖然帶走了主力部隊,但是卻是給賀九牛也留下了不少可用來防禦的武器,比如說給賀九牛還留下了一個野戰炮兵營以及大量的手榴彈、地雷。
此外還有大量繳獲自明軍的火炮也是繼續留在了南昌城頭上!
而這一部分繳獲自明軍的火炮,其實數量並不少,而且那些野戰炮雖然質量上比大乾工部生產的要差一些,但是也勉強能夠用。
安慶一戰,南昌一戰,第二兵團不僅僅是俘虜了數以萬計的明軍,同樣也是繳獲了大量明軍的軍械,那些冷兵器就不說了,大乾救民軍基本上隻挑選其中質量最好的一部分使用。
另外一部分質量尚可的刀劍,一部分是挑選出來給公務人員裝備,比如說巡警、稅務大隊的人員,有一部分則是配屬屯墾團、民夫。
至於說剩下那些質量實在太差的,基本都是直接迴爐了,這年頭的廢銅爛鐵其實也是挺值錢的。
而熱武器的話,火槍的處理要麻煩的多,雖然說明王朝的火槍都是仿製大乾王師的火槍,但是他們的火槍製造依舊處於手工階段,而且每個地方,甚至每個工匠製造出來的火槍隻是外觀相似,但是實際上區別相當大,其中最困擾大乾救民軍的就是,他們的口徑竟然不統一。
繳獲的不少明軍火槍,口徑從十毫米到十五毫米不等!
說實話,直到現在,大乾王朝的後勤部官員都是沒搞懂,這明王朝的火槍怎麽能夠把口徑弄這麽多出來!
而大乾救民軍使用的火槍彈藥,都是紙殼定裝彈藥,發射藥和子彈都已經是提前捆綁好在一起的,雖然說這種子彈隻有一部分是兵工廠直接生產,很多前線部隊裏的彈藥都是他們當地製造的,但是想要當地製造也得有融化鉛彈的模具啊!
這子彈的口徑都不一樣,模具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但是要把這些火槍直接扔了更加不可能,大乾救民軍可以把繳獲自明軍的冷兵器直接扔了,但是對於槍炮還是比較在乎的。
最後沒辦法,隻能是把繳獲的火槍進行口徑測試,如果口徑是十四毫米的,則是直接補充給普通部隊使用。
如果口徑不用動的話,其他方麵其實都不用怎麽動的,因為人家明王朝製造的火槍,準星、標尺以及刺刀也都是樣樣不缺的,要不然怎麽叫仿製呢。
但是如果口徑不是十四毫米的火槍,那麽就是進行分類,然後如果某個口徑的火繩多了,那麽就集中裝備給某個部隊,而目前,裝備這種特殊口徑的火槍隻局限於輜重、炮兵運輸兵等輔助兵力,而戰鬥步兵則是依舊不裝備。
同時專門給這些特殊的火槍打造製造鉛彈的模具,同時測試發射藥的用量,製造符合大乾救民軍標準的紙殼彈藥標準。
這些繳獲的火槍裏,十三毫米的最多,足足有五百多支,而第二兵團已經是用這一批十三毫米的明造火槍裝備了兩個輜重營。
其他口徑的火槍則是還略少一些,目前還囤積在南昌倉庫裏,而現在第六步兵師所麵臨的壓力太大,陳先贇也是把剩下的這五六百支亂七八糟的口徑拿出來交付第六步兵師,讓他們臨時用著。
用著不方便總比沒有好啊!
火槍的處理麻煩,而火炮的處理則是要相當簡單一些,明軍的火繩槍造的不咋地,但是他們的火炮造的還不錯,雖然也說存在這種或這樣的質量問題。
但是他們仿製大乾救民軍的火炮,其口徑還是保持了原來的口徑標準,這就讓大乾救民軍繳獲了明軍的這些野戰炮後,基本上連適應都不用適應,直接就可以使用。
甚至現在明軍製造的五斤野戰炮而且還都是清一色的青銅製造,這製造的工藝雖然還不太成熟,但是身管壽命可要比大乾救民軍工部的鐵鑄五斤野戰炮強得多,更加不容易炸膛。
前線的炮兵們,其實還是挺喜歡用明軍製造的五斤青銅跑的。
可惜,這些標準的野戰炮繳獲都不多,明軍人家生產的也不多,繳獲最多的還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碗口炮,佛郎機炮之類的。
而這些火炮,大乾救民軍的炮兵部隊基本都是看不上的,而這些繳獲的火炮,其明軍大多都是被大乾救民軍搬上城頭,作為固定防禦火力使用。
這些繳獲的火炮,陳先贇也是清一色的交給了第六步兵師使用!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強第六步兵師的防禦作戰能力!
當陳先贇帶著大軍以及同等數量的民夫,浩浩湯湯一共七萬人離開南昌北上的時候,賀九牛就是召集第六步兵師開始布置防務。
當然了,詳細的布防並不是賀九牛幹的,而是第六步兵師的參謀團隊所做的。
賀九牛也是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說起各種戰術理論來,也是不如那些科班出身的參謀,所以大多時候,他都是極為尊重手底下的參謀團隊。
大量參謀製定的防備戰術,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算是複雜。
首先,第六步兵師的主力駐防南昌,另外下豐城也留下了一個團駐防!
如果撫州明軍趁機襲擊豐城的話,那麽豐城守軍就死守,然後第六步兵師主力就會立即出擊,奔襲豐城,在豐城城下殲滅來襲明軍。
如果說九江方向的明軍也出動了,來的少了,第六步兵師都懶得搭理他們。
但是如果說九江、南康方向的明軍是主力來襲,那麽就不是第六步兵師自己的事了,到時候陳先贇就會率領第二兵團主力直接前往攔截,這個時候還打什麽武昌了,直接趁機把明軍在九江、南康方向的重兵集團消滅在原野上才是王道啊!
到時候,甚至第六步兵師也會派遣部隊北上配合第二兵團主力作戰!
如果能夠殲滅九江、南康方向的馬士英督標主力部隊,哪怕豐城被攻克,南昌被包圍都是值得的。
陳先贇率軍走了,賀九牛帶著第六步兵師留守後方,這也就宣告著大乾王朝掀起了本年度秋冬攻勢的第二輪大規模行動:奔襲武昌!
陳先贇一動,附近地區的明軍偵騎立即就是探知了這個情況,並且很快就是送到了九江方向的明軍將領手中。
此時坐鎮九江的並不是馬士英,半個月前,馬士英就已經是返迴了武昌,坐鎮武昌這個大本營,防止裁汰衛所兵的過程裏出現什麽意外,同時也是為了敦促手底下人加速募兵和造槍炮。
現在,坐鎮九江的乃是督標左營統帥倪曼青,當然了,督標統帥這並不是倪曼青的官職,甚至連都不是朝廷承認的武將官職或者差遣,這隻是馬士英的私人任命而已,他的本官其實是右僉都禦史,正四品高官,而這個正四品可比地方官員的正四品高多了。
左右僉都禦史,這通常是一省巡撫的標配!
換句話說,倪曼青的政治地位,其實是和一省巡撫相當的!
為了解決督標新軍這支特殊的文官統帥的部隊裏頭的官員們的職銜,馬士英也是頗費苦心,他不能把手底下的這些文官直接搞成武官的官職。
所以總兵啊,遊擊什麽的都是不能用,要不然的話,手底下一群文官將領能恨死他!
本官堂堂正途科舉出身的進士官,你給老子搞一個武將頭銜,這豈不是把本官當成粗魯不堪的武夫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