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變虛為實


    當然了,事情也沒有馬士英想的那麽糟糕。


    因為他們遺漏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隨著大乾救民軍的火器水平逐步提高,彈藥消耗量也大幅度增加,大乾的後勤壓力非常大。


    要知道,大乾的將士之所以那麽猛,靠得是不僅僅是將士們的勇敢和士氣,更多的是武裝到牙齒的武器。


    所以大乾雖然會在某一地輕易獲取勝利,但是卻也失去了之前閃電一般的進攻能力。


    隨著技術的發展,槍炮的大規模應用,同樣人數的一支軍隊,其物資的消耗水平是相應提高。


    如果是冷兵器時代,隻需要提供糧食、被服等基本生存物資就行了,大不了再供應箭支,替換用的刀劍等冷兵器,而且這些物資很多都能就地取材,就食於敵。


    但是到了火器時代,物資的消耗水平就是大幅度提高了,槍炮所需要的彈藥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而且炮彈這玩意,還是鐵疙瘩,沉重的很。


    而且槍炮彈藥這些東西,還不能就地取材,都需要從遙遠的後方運輸過來。


    如果交通技術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實際上火器的程度越高,近代軍隊的機動能力也就越低。


    這也是大乾救民軍展開的一係列戰役,尤其是是大規模戰役,往往都是沿著江河進行的緣故,不是他們願意沿著水路走,而是後勤的壓力迫使他們無法離開水路太遠。


    但是這些,明軍方麵自然是沒有太大的感受,因為他們都是在防守作戰,後勤問題對於他們而言並不算太大的問題,他們往往是在準備固守的城池裏事先囤積大量的糧食和彈藥,根本就不用進行臨時的運輸。


    這也是偽明的悲哀,彼時的偽明,上下一團糟,往往靠著幾個有實力的督撫撐著,缺乏係統的參謀班子。


    當然,也缺乏真正的戰略大家。


    孫傳庭確實有幾分真本事的,結果卻被一群大臣給噴迴家養老去了。


    如果在萬曆年間,楚行很清楚,就李家那幾名虎將,能輕鬆按死。


    所以,當他們發現,偽乾賊軍派遣了一支支部隊,直接東進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考慮偽乾的後勤能否支持,他們所考慮的是偽乾是否本著金陵去的。


    如果偽乾賊軍奔襲和州的話,豈不是會很不妙?


    瞬間,他們就是派出了快馬向後方傳遞緊急軍情,讓和州方向的友軍做好防備。


    至於說派出大軍去攔截?


    很抱歉,他們從頭到尾就沒有考慮過這種事!


    要攔截偽乾賊軍的五千大軍,他們需要派出多少人?


    地方衛所兵的話,派出兩三萬恐怕都是夠嗆,還不夠人家塞牙縫呢。


    至於督標和邊軍,這要是派的少了也不管用,派的多了,這和州還要不要了,要知道,人家這次可是一口氣派出了數萬大軍。


    五千督標和三千邊軍,乃是他們死守和州的底氣所在,是決不能輕易動用的!


    一旦動用了,這和州就會有危險,而和州丟失了,偽乾賊軍主力南下的話,安慶恐怕還能守住,但是和州肯定是要完蛋了。


    一旦和州也完了,那麽南直隸也就危險了。


    南直隸對於明王朝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偽乾賊軍占據了淮安、揚州、蘇州,殺入了湖廣,這些固然很讓人難受,但是這也不至於一下子打掉偽明王朝的根基。


    但是如果偽乾攻破了金陵,那麽南國最璀璨的明主易手,意味著南北對峙的王朝正式出現。


    到時候會動搖一大波士紳和士子,這大明王朝就真的距離滅亡不遠了。


    所以對於明王朝而言,和州的重要性甚至還要超過南昌!


    隻要和州不失,那麽南昌就是安全的,相對的和州也是安全的,畢竟偽乾賊軍不可能對和州的五六萬明軍視而不見,直接繞過去攻打者南昌啊。


    如果偽乾賊軍真這麽幹了,那麽他們也不介意來一個前後夾擊!


    數個堅城進行死守並相互支援,從而扼製偽乾賊軍的進攻,乃是各個擊破,這已經是被馬士英在長沙、黃岡證明了是可行的。


    七月份的時候,偽乾賊軍同樣是想要率領主力繞過黃岡奔襲長沙啊,但是當時黃岡城內的明軍果斷出擊,就是準備著和武昌守軍來一個前後夾擊,最後賊軍頭目李大虎還不是乖乖的主動退卻,狼狽逃迴了襄陽。


    這些明軍相信,在南直隸同樣也能夠複製這樣的成功策略!


    雖然說聽上去這樣的戰術傻了點,也會很被動,但這也是明軍麵臨偽乾賊軍的強大戰鬥力,尤其是其強悍的野戰能力所作出的無奈選擇。


    隻要這麽堅持幾年,等他們把槍炮造的足夠多了,練出了大量火器新軍的時候,就是大舉反攻,橫掃蘇州、揚州,剿滅偽乾的時候。


    對此,馬士英以及一群明王朝的高層文武官員們深信不疑!


    現在的困難隻是暫時的,而未來是光明的!


    區區流賊,也敢於我大明爭鋒?簡直活的不耐煩了!


    即便是偽乾仗著火器之利橫行一時,但是隻要讓我大明幾年時間,照樣輕鬆滅掉他們!


    但是他們依舊不知道,現在偽乾賊軍又是得到了一個新玩具,而且還是超大號的玩具‘重型榴彈炮’,俗稱:臼炮。


    當第四混成團的士兵朝著和州前進的時候,第二兵團的主力部隊,也盡數出動,不僅僅有著大乾王朝裏首個完成整編的步兵師:第五步兵師,還有從後方抽調上來的第五混成團,同時還有第一重型炮兵營等相應的輔助兵力。


    除了陸軍外,水師方麵長江分艦隊也傾巢而出,三十多艘中小噸位的內河戰艦將會輔助陸軍發動和州戰役。


    第二兵團主力動了,一直監控著第二兵團主力動向的明軍探子第一時間就是把情況報告給了和州府城內的明軍將領。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更加不敢輕舉妄動了,哪怕知道偽乾派出了部隊,開始肆意的橫掃地方,但也不敢主動出擊。


    雖然運輸輜重並不快捷,但是第二兵團主力以及重武器部隊,依然花費了三天的時間,抵達了和州城下。


    當天下午,陳先贇就是帶著一票第二兵團的中高層將領們臨近前線觀察著前方的城市。


    “看樣子,偽明賊軍沒有偷懶嘛,這城防工事做的還真不錯!”陳先贇饒有興趣的用望遠鏡,觀看著千米外的和州城。


    “這城防工事再堅固又如何,頂多就是多承受我們的攻城炮幾輪炮擊而已,此戰,我軍必定能夠撬開這個烏龜殼!”一旁的秦去疾信心滿滿的說道。


    上半年,秦去疾率領第五步兵師,就是止步於和州城的,當時因為將士困乏,晚了一步,等他們抵達和州城的時候,明軍都已經是在城內駐防了好幾萬人了,一番試探進攻後他也就放棄的強攻的打算。


    後續的幾個月,他幾乎是親眼看著明軍征用大量的民夫加固加厚城池,而且還在城外布置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其他的不用說,光光是護城河就是把擴寬了好幾米,而且還構築了大量由削尖的樹木、竹片組成的障礙。


    城頭上更是搬上了眾多的火炮,其中不乏體型龐大,長身管的火炮,這些火炮一眼就看得出來,是明軍方麵仿造自救民軍的五斤乃至七級火炮。


    過去一兩年裏,明王朝愣是利用龐大的資源,大規模仿造救民軍的火器,據傳火槍都已經是造了好幾萬杆了,而仿製的五斤、七斤火炮也是不少。


    這些明軍造出來的火器,也是讓救民軍進攻堅城的時候更加的困難,直接導致了去年秋冬攻勢的失敗!


    而今年的秋冬攻勢,救民軍同樣是麵臨著,甚至是更大的麻煩,單單是靠和州城頭上那眾多的火炮,和隱約出現的火槍兵,即便是陳先贇都是感到有些頭痛。


    如果沒有攻城重炮作為依仗,說實話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來硬啃這個硬骨頭的。


    但是現在,有了攻城重炮,尤其是可以爆炸的榴彈,這讓陳先贇有了拿下這一座城池的底氣!


    視察完畢後,陳先贇連續下了多道的命令,他命令第五混成團立即南下,前往當塗,和第四混成團配合,奪取當塗。


    要啃下和州城這個硬骨頭,就必須先肅清周圍那些礙眼的明軍,同時也需要杜絕太平府以及南昌方向的明軍增援,這種情況下,奪取當塗就是必須的了。


    第二兵團戰略計劃,早已經是確定,因為於此同時,在蕪湖的第四混成團已經是開始轉向了,趙憲忠準將早就已經得到了命令,拿下蕪湖後,在今天進軍當塗。


    而按照時間來計算,第四混成團以及第五混成團將會同時抵達當塗。


    這兩個混成團一起進攻區區一個當塗,問題並不大!


    而留下一個第五步兵師以及軍部輔助部隊屯兵於和州城外,問題同樣是不大,反正偽明賊軍也是不敢出來的,他們要是敢出來和第五步兵師進行野外決戰,陳先贇做夢都能笑醒!


    一個整編過後的第五步兵師,擁有一萬四千人的龐大兵力,普通火槍兵總數就達到三千多人,另外還有三百多擲彈兵、以及輜重、炮兵裏的輔助火槍兵三百人,單單是火槍,就裝備了差不多四千支!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五斤、七級、十二斤各師野戰炮五十四門;兩斤、三斤的散彈炮三十六門。


    還有一個滿編四百餘人的騎兵營!


    此外還有一個重型炮兵營助戰!


    此時和州城外,第二兵團集中的總兵力達到一萬八千人,大小火炮超過百門!


    明軍要是敢出來,陳先贇有一百個信心在野戰中徹底擊潰乃至全殲敵軍!


    可惜啊,明軍不出來!


    早在大乾王師南下揚州府的時候,各地的明軍就已經是發現,不可在野外和偽乾賊軍硬碰硬,哪怕是擁有兩倍甚至三倍兵力優勢都是不保險的。


    要對抗偽乾賊軍,最好的方式就是依靠堅城進行被動的防守!


    當然了,一開始這樣的被動防守方式其實效果也不大,因為堅守的淮安、揚州、蘇州都被偽乾賊軍先後攻克。


    而這讓他們感觸頗深,並認為,要想抵抗偽乾賊軍,除了又厚又高的城牆外,還得有大量的槍炮,練出來和偽乾賊軍一樣的火器軍隊。


    於是乎以馬士英為代表的明王朝高層,一股腦的投入了造槍炮,練新軍的浪潮當中來,過去了兩年裏,明王朝造出來的火槍總數,實際上已經是絲毫不比大乾王朝少多少。


    這些槍炮都是裝備到了各地明軍手中,北方明王朝造出來的槍炮,大多裝備了京營以及邊軍以及附近地區的明軍,而南方地區造出來的槍炮,大多都是集中裝備了馬士英麾下的督標以及各地的募兵。


    北方明軍先不去說,隻說南方明軍,以馬士英麾下的四萬督標為主、孫傳庭的上萬火槍軍為次,另外還有一些小規模,隻有幾百人,兩三千人規模的小規模募兵。


    這些都是裝備了大量火器的軍隊,火繩槍的裝備比例基本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比例其實就是照抄大乾王師的舊編製。


    而孫傳庭麾下的火槍軍,火繩槍的裝備比例更高,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而這,幾乎是和整編後的第五步兵師相仿。


    不僅僅是火槍的裝備比例類似,實際上明軍的這些火器部隊,其編製也基本上是抄襲大乾王師!


    造槍炮、練新軍。


    怎麽造槍炮?直接仿製偽乾賊軍的槍炮啊,甚至明軍連名字都懶得改,直接用了火繩槍的這個稱唿,而沒有用什麽鳥槍、鳥銃之類的稱唿,火炮也沒有用什麽大將軍,無敵大將軍,而是用五斤火炮、七斤火炮作為稱唿。


    槍械如此,軍隊的詳細編製同樣也是這樣。


    大乾王朝崛起也有幾年了,這個過程裏,大乾王師的詳細編製是不可能隱瞞的太久的,明軍很早就知道大乾王師的詳細步兵營編製。


    當然了,他們隻是效仿,而不是全盤抄襲,稱唿上也有所不同。


    以馬士英的督標為例子,他們依舊以小旗、總旗、百戶、千戶作為稱唿,但是具體編製卻是直接效仿偽乾賊軍,也是以十六人為一旗,設小旗統帥,六旗為一百戶,設百戶統帥,總旗為副手。


    五個百戶為一千戶,設千戶、副千戶。


    而上述的小旗、百戶、千戶編製,基本就是等同於大乾王師裏的排、隊、營。


    不過在更高一級的編製上,明軍也有著屬於自己的規矩,那就是千戶以上設衛,而每個衛並不是固定有多少人,少則兩三個千戶,而多則是五個甚至七八個的千戶。


    同時每一個衛的火炮也是直接歸屬自行單獨管轄。


    由若幹衛編成軍,整個四萬人規模的督標,一共設有前後左右中,一共五軍。


    每一個軍所轄的兵力都是不相同的,不僅僅是主力步兵不同,炮兵、騎兵等兵力也是不同的。


    具體每個軍乃至每個衛的實力有多強,則是要看這些衛指揮使、軍指揮使們的個人能力以及權勢了。


    為何?


    兵為將有也!


    這些募兵乃是屬於他馬士英的募兵,目中程度來說就是馬士英的私兵,他們雖然為明王朝而戰,但是這四萬督標效忠的並不是崇禎皇帝,而是馬士英!


    馬士英,才是效忠崇禎皇帝的人!


    同樣的,各軍指揮使們,他們是效忠於馬士英,但是他們手底下的衛指揮使們卻不是效忠於馬士英,而是效忠於他們本人。


    具體下來到千戶、百戶同樣如此!


    這樣一層層的效忠體係,構成了‘督標’這個極其特殊的軍事集團!


    這個軍事集團裏的人員關係,和後世的湘軍有些類似,都是通過師生、親友、同鄉等關係維持的,但是和後世的湘軍不同的是,督標裏的這些統帥們,雖然和馬士英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他們無一例外,之前都是朝廷官員,而且很多都是文官。


    沒錯,馬士英的督標裏的那些軍官們,隻有中低層的是傳統的武將,但是中高層將領,其實清一色的都是文官,怕不是進士出身,但也是舉人或者秀才出身。


    這是一支純文人統帥的軍隊,和同為明王朝新軍的孫傳庭的火槍軍有著極大的不同!


    大量的槍炮、新招募的士兵、充足的糧餉,這些都是讓馬士英麾下的督標具備了遠遠超過地方衛所兵的戰鬥力!


    但是這支實力強悍的新軍,竟然是掌控在馬士英一人之手,甚至就連朝廷都沒有辦法越過馬士英直接指揮這支軍隊。


    由此也是引起明王朝的大佬們的擔心,他們不擔心馬士英會反叛,崇禎皇帝以及諸多內閣大佬們把馬士英派出去,而且在馬士英連接吃敗仗的情況下還沒有把他撤換,足以證明他們對馬士英的信任。


    然而馬士英是馬士英,督標是督標啊!


    萬一哪天馬士英麾下的那些大將給馬士英搞了一個黃袍加身的話,那怎麽辦?


    這也是為什麽明王朝在北方地區打造的槍炮,並沒有送到南方來,而是隻裝備河南以及北直隸等地衛所兵以及京營、邊軍的緣故。


    他們得留一手,他們需要加強北方的防備力量,防止南方局勢徹底失控,南方局勢時空的風險不僅僅是偽乾賊軍勢大,同樣也包括了馬士英或者是馬士英麾下的其他大將反叛。


    同樣是基於這種防備心理,南下平叛的兩萬邊軍,是並不歸馬士英節製的,而是歸屬金陵兵部節製,去江西參戰了,也隻是協防而已,馬士英可沒有權力調動這些邊軍。


    同樣不受馬士英節製的軍隊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最近兩年風頭很大,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偽乾賊軍南下的孫傳庭麾下的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