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誰說大明沒有大捷的?


    這段時間,宋統殷一直沒閑著。


    他在深思,自己除了幫助大乾割稻子之外,是不是還可以為大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他想到了大乾缺什麽。


    在經過了良久的思考之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大乾之所以可以多次擊敗朝廷兵馬,是因為火器。


    而大乾眼下最缺乏的恰恰也是火器。


    要想繼續壯大大乾,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麽就必須想辦法給大乾提供更多的火器。


    可是火器這東西,不是大乾短時間內可以造的出來的。


    所以宋統殷想到了一個法子。


    他可以想辦法製造火器,然後想辦法送給大乾!


    大明舉國之力製造火器,總比大乾製造的快吧?


    而且大明製造的火器,次品率很高,在戰場上還很難實現多大價值,到時候一股腦讓大乾得出,在篩選一番,肯定可以勉強使用啊!


    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啊!


    宋統殷開動小腦瓜之後,立刻便開始查閱資料,巡視府庫。


    這一看,還別說,大明其實是有大量火器的。


    而經過跟將領們商討之後,得出來的結論是,其實大明並不缺乏火器,北邊兒的邊軍,一水兒的火器,而沿海的水師,也大規模的裝備著火炮。


    甚至大乾自詡厲害的不行的重炮,大明也有。


    不過質量就極其堪憂了,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


    甚至很多將領都很嚴肅的告訴宋統殷:大人,火器這東西吧,咱們就別想了,這玩意風險係數太高,容易搞死我們自己。


    不過宋統殷肯定是不會死心的,他知道大乾的很多火槍,是江浙的工匠代工的。


    所以便想辦法搞到了幾隻,讓手底下的工匠模仿仿製。


    大乾的兄弟們都在為了大乾的事業增磚加瓦,我宋統殷沒有道理不幫著大王生產火器啊!


    而且宋統殷還聽說了,那些西洋鬼是有火器的,而且威力還不錯。


    當初在山東站場,他們仗著那些西洋產的火器跟大王打的有來有迴。


    自己一時間造不了多少送給大王,可以找洋人買一批麽!


    隻要自己有心,終究是能夠找到為大乾效力的機會的麽。


    為此,他前幾天已經是寫了一封詳細的折子送到了兵部侍郎劉宇烈那邊,希望官軍也是仿製偽乾賊軍的火槍甚至是火炮。


    而且兵部侍郎劉宇烈對此也是表示很重視,派遣了工匠。


    雖然前頭劉宇烈把宋統殷狠狠的罵了一頓,但是劉宇烈還是有著身為兵部侍郎的氣度,在給朝廷的奏折上還是盡可能的為宋統殷開脫了責任。


    要不然的話,這會朝廷罷官甚至押送宋統殷進京候審的欽差都已經在路上了。


    據傳劉宇烈已經是把偽乾賊軍的火槍樣本火速送到工匠手中,讓工匠們進行仿製。


    不過時間還比較短暫,而且這火槍想要進行仿製雖然說不難,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這個時候,楚行還不知道,宋統殷已經自作主張的替大乾生產火槍。


    如果知道了,肯定得將宋統殷叫過來,痛罵一頓。


    這玩意玩好了,對大乾來說是如虎添翼。


    玩不好,就是大乾的噩夢。


    大乾王師比明王朝的強的地方不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火器優勢了,如果說明王朝大規模仿製生產火槍並裝備的話,這火槍所帶來的優勢就會迅速消失。


    而且火槍既然能夠仿製,這火炮同樣也是能夠仿製的。


    沒辦法,大乾王朝裝備的火槍以及火炮,其實也沒多少技術含量,大乾王朝的工匠能夠造,明王朝的工匠們自然也是能夠造的。


    其實明朝的武器一點都不落後,甚至在世界上處於先進水平,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隻是大明沒有錢去真心實意搞生產。


    就拿孫元化來說,他造的火炮,可是將女真人炸得夠慘的。


    如果舉國之力搞火器,對大乾來說,確實是個麻煩事。


    畢竟大明之中也不都是昏庸之輩,萬一有幾個明白人,看出了宋統殷的破綻,而良好的火槍又在大明蔓延,那可能真的是相當麻煩的。


    不過仿製偽乾賊軍的火槍和火炮,乃至調用邊軍以及水師的佛郎機炮,那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宋統殷自己琢磨,數萬大乾救民軍已經南下,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安東城下了,自己一點都不意思意思有些說不過去。


    宋統殷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啥靠譜的辦法。


    最後也隻能是繼續加固城防,尤其是城牆必須加固,其次則是繼續征召青壯,訓練部隊,再就是向兵部侍郎劉宇烈求援了。


    宋統殷在求援書信上直言,乾賊五萬餘人南下,單憑安東兩萬餘官兵,怕是難以為繼,還望侍郎大人施以援手,再增派援兵三萬前來,如此方有租阻賊以安東之下,斷絕乾賊南下之路,保南直隸百姓之周全。


    三萬援兵?


    不可能的,宋統殷也知道,但是他想著。


    這求援不說的嚴重一些,侍郎大人就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自己說的誇張一些,到時候總督大人多多少少總該會派遣援兵來的,沒有三萬,來一萬也好啊!


    甚至隻是來個三五千人也好啊,總是總比沒有援兵強!


    到時候大王也可以多收點刀子。


    除了這些軍事上的準備外,宋統殷也是在安東城內囤積大量的軍械以及糧草,而且還是把安東城外的黔江布置了足足三道的鐵索,以封鎖江麵,免的偽乾賊軍繞過安東繼續東進。


    他心裏很清楚,這玩意壓根就擋不住大乾,最後自己準備的一切物資,都是大乾的。


    不過他能夠做的也隻有這些了,這安東的美味,最後大王能吃多少,就得看救民軍了。


    偽乾賊軍南下了,宋統殷“備戰”的時候,民間卻是一片人心惶惶,不僅僅是安東,就算是淮安府城都是如此!


    在偽乾賊軍剛南下的時候,就已經造成了淮安府諸多地方的恐慌,比如說海州,實際上在被偽乾賊軍圍困之前,原先在城內的士紳大戶們都已經是逃走了不少。


    後續偽乾賊軍繼續南下金城,尤其是在李家碼頭把宋統殷的大軍擊潰的時候,更是把隔壁鳳陽府、揚州府的人也是給嚇了個半死,不少人實際上都已經是逃走了。


    不過後頭偽乾賊軍在金城兜了一圈後就是迴海州去了,這才是讓眾多人放下心來,然後開始期待著上頭的大人們組織大軍鎮壓那些該死的偽乾賊,不少開始走了的人又是迴到了城市裏。


    但是現在也才沒多久呢,又是聽聞偽乾賊軍大舉南下,而且一來就是五萬多人,這可是嚇壞了他們。


    安東城內乃至後方的淮安府城,都是因為偽乾賊軍主力南下而人心惶惶,不少士紳都是開始逃離安東,甚至連淮安府城都是不敢呆了。


    哪怕是最後偽乾賊軍打不下安東,打不下淮安府城,但是到時候戰事一起,他們這些普通人總是會遭受戰爭的禍害的。


    別的不說,萬一淮安府城要是被偽乾賊軍圍城了,這一兩個月沒事,但是要是被圍上了半年甚至更久,城內的軍民吃什麽去啊?


    到時候不是被餓死就是易子而食了。


    他們可不想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基本上稍微有點想法的人都是開始攜家帶口離開淮安府城,準備先到鄉下,或者幹脆去金陵那邊躲避戰火。


    當然了,能夠逃離淮安府城、躲避戰火的基本都是士紳和商人們,普通老百姓可走不了,他們的根就在這裏,根本是無處可逃。


    後方民眾們的恐慌,也算是間接見證了淮安府的官軍對偽乾賊軍的無能為力,如果說淮安府這邊的官軍能夠有效遏製,乃至鎮壓偽乾賊軍的話,這些士紳大戶們那裏會如此驚慌啊,肯定是一邊喝著酒,聽著小曲笑談偽乾賊軍的八卦。


    然而如今,稍微知道局勢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別說淮安府了,哪怕是整個南直隸的力量,這能不能鎮壓下偽乾賊軍都是兩說。


    一旦鎮壓不住,守不住安東、淮安府城的話,那麽後續整個淮安府都將會落入賊軍之手。


    這種可能性,自然是會引起民眾的恐慌,引起官場的震動,引起京師的震動!


    是的,沒錯!


    當楚行率軍離開海州南下的時候,京師裏的大人們以及崇禎皇帝也是相繼知道了淮安府官軍在金城慘敗,海州淪陷的消息。


    本來按照明王朝的驛站傳遞速度,京師裏的大人們應該很快就知道了,但是這打了敗仗後,自然是不會第一時間就不明不白的飛馬傳報,至少要確定消息的真假,然後再詳細的斟酌一番折子該怎麽寫,然後才是向上傳遞,這個過程裏自然是有著眾多需要詳細斟酌考慮的地方,不是說打了敗仗就是慌慌張張的向上傳遞消息了,那樣成何體統,還有沒有一點政治覺悟。


    尤其是兵部侍郎劉宇烈剛把金城慘敗的折子寫好,然後底下十幾個幕僚們一起潤色,這才剛派人送迴去呢,前頭就是傳來了海州被攻陷的壞消息。


    所以劉宇烈又是免不了派人去調查一番,然後苦苦思索著該如何寫這個折子。


    如果傻乎乎的直接把連續的慘敗如果貿然迴報上去,這是找死!


    所以這封折子裏,劉宇烈不僅僅寫了海州被攻克,同時還寫了兗州府那邊,說是兗州府的軍民奮勇作戰,已經是連續擊潰了偽乾賊軍多次,承蒙陛下的庇護,不僅僅在偽乾賊軍的進攻中保住了兗州府,同時還殺賊無數。


    更重要的是,挫敗了偽乾賊軍試圖通過兗州府南下,直撲淮安府城府的陰謀,挽救了淮安府城府和鳳陽府,為官軍湊集兵力爭取了時間,為後續鎮壓殲滅偽乾賊軍爭取了時間。


    兗州府大捷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