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對南國的誤解


    此次南下作戰,楚行是派遣了一支文官團隊輔助的。


    其中為了彰顯地位,海洲縣會被提升為知府。


    吳子霖便是第一任海州知府,此時此刻他便在軍中老實的候著呢。


    當然,不能直接處理政務,發展救民會,吸納組織更多的民眾還是可以的。


    畢竟大家來了淮安府兩眼一抹黑,沒有群眾的支持可不行。如今後方對吳子霖這個名字可是恨之入骨,要知道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子,還沒發俸祿,就讓這個家夥拿出去撒幣了。


    大乾出了一種新式的貨幣,金幣、銀幣、銅幣,雖然正在試用。


    但是撒幣這種稱唿已經開始出現了。


    所以不管是招降文官還是治理地上以及諸多善後事宜,那都是吳子霖的事,和陳二黑他們這些將領們關係不大。


    為了避免文官插手軍務,更為了避免將領插手地方政務,楚行可是從一開始就是嚴格要求文武分離的。


    軍隊的將領們隻管打仗,治理地方的事不能管。


    同樣的,文官也隻有治理地方的權力,對軍隊那是半點調動的權力也沒有。


    總之大家各玩各的,別亂伸手管別人的事。


    所以陳二黑隻是掌控了高橋鎮內外,出了個軍方名義的安民告示而已,其他的就沒有多做了。


    當天夜裏,還在路上的李大虎也是接到了快馬傳遞迴來的第二千戶所的戰報!


    看完戰報後,他卻是沒有露出太多的喜悅之色,因為陳二黑的戰報上說,此戰固然獲勝了,而且戰果極大,自身的傷亡也不少。


    並且陳二黑還著重提到了南方士兵的作戰意誌,稱與他們交手的三千明軍,並不是普通的衛所兵或者是募兵,而是南直隸亦或是淮安府當地抽調而來的部隊,俗稱藤甲兵。


    並且陳二黑還在戰報上附帶了自己對於這些藤甲兵的評價,陳二黑認為這些藤甲兵在戰術上,士兵的基本素質上隻能算一般,並不比明軍的大多數衛所兵更強。


    其小規模布成陣勢,並不適合大規模戰爭的需求,前排的長矛兵過少,缺乏重甲長矛手,配屬的刀盾手和弓弩手往往無法在正麵交戰中給予前排的長矛手太多的支援。


    而更關鍵的是,他們的小團隊之中,竟然還有人負責專門割腦袋!


    這在大乾的指揮官們看來,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嗯,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在大乾王師裏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因為大乾王師不以首級評定戰果,而是以是否順利完成任務來作為評定戰功的核心依據,其次殺傷數量也隻計算集體戰果。


    當然了,如果有極為驍勇的士兵生猛如虎,能夠獨立廝殺中擊殺眾多敵軍,那麽肯定也會進行單獨敘功。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而且大多隻見於重甲刀盾兵之中。


    至於長矛兵、火槍兵、弓箭手、騎兵等兵種,都是集體作戰的,比如說火槍手一輪排槍打過去,對麵倒下了若幹敵軍,但是誰能分得清是誰打中的啊,根本分不出來好吧!


    陳二黑對藤甲兵的基本戰術評價不高,對藤甲兵的單兵基本素質評價也不算高!


    但是有一點評價卻是極高,那就是前麵提到的,藤甲兵死戰不退的勇氣,並說倘若南直隸藤甲兵都是這個標準的話,那麽後續己方大軍南下作戰,怕是要遇到不小的麻煩!


    陳二黑對此憂心忡忡,李大虎對此也是頗為好奇,很快就是把淮安府本地人的吳子霖找了過來,準備詳細詢問這些藤甲兵的情況。


    他甚至想著,如果藤甲兵如此善戰,那麽自家的大乾王師是不是也能夠招募當地青壯從軍,打造一支屬於大乾的藤甲兵呢?


    高橋鎮城外一戰時,明軍藤甲兵在承受了高達百分之十以上的傷亡後依舊能夠持續發起衝鋒!


    藤甲兵最後崩潰之前,其傷亡因為遭到大乾陸軍騎兵和步兵的雙重碾壓,已經達到了將近千人!


    也就是說,這些藤甲兵在傷亡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後,才是徹底崩潰!


    而這個數字可是相當可觀的,哪怕是目前大乾陸軍的絕大部分部隊都無法做到!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也就隻有整個大乾陸軍裏最精銳的擲彈兵了,或許主力部隊裏最精銳的虎賁軍也能勉強做到,但是具體能不能做到也是不好說,因為虎賁軍從來就沒有遭到過如此慘重的傷亡。


    但是普通大乾陸軍的部隊,一般傷亡到達了百分之左右,其衝鋒的勇氣基本就會喪失,雙方進入肉搏戰後,傷亡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就是崩潰的局麵,這種情況並不會因為率軍的將領是誰,戰術先進與否而改變,而是士兵自身的勇氣以及人類的求生本能所導致。


    高橋鎮城外明軍藤甲兵的表現,尤其是他們對傷亡的承受能力之高,讓前線的陳二黑和後方的李大虎都是高看了一眼。


    等到吳子霖到了後,李大虎簡單和他客套了幾句後道:“吳大人,你是海州本地人士,對這藤甲兵可熟悉?是否個個悍不畏死?”


    吳子霖乃是海州本地人,對於當地的情況自然是比較了解的,當即道:“將軍,其實大乾內部對於南國的民風,一直存在誤解。本官也曾諫言過大王,但是並未引起大王的重視。今日既然你我搭檔,我便與你細說兩句,以免兒郎們吃了大虧。”


    “南直隸雖然富庶,但那也隻是達官顯貴,書中所言,人人詩書,便是連挑糞的漢子,都能吟詩作對,那隻限於大城市的繁華,其實民間還是很貧瘠的,也不懂什麽詩書,自然也不會那麽孱弱。”


    “據我所知,我淮安府,土地多集中在大地主、士紳手中。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資源是極其匱乏的,為爭水,爭地,爭礦,而爆發宗族械鬥屢禁不止。”


    “而械鬥的起因也五花八門,無非是一些個鼠牙雀角之事,宗族中有好事者居間聒噪,煽風點火,若族中德高旺彈壓不住甚至帶頭鬧事,便一發不可收拾。


    族人們手持大刀棍棒,清壯年衝鋒在前,婦幼老人聒噪在後,甚至動用了土炮,漢陽造之類的武器,一時間喊殺聲震天,雙方來來往往打得不可開交。


    期間死者,入宗祠,所穿的戰袍亦被藏於祠堂,每逢下一次械鬥,死者的衣服被請出,族人發誓為之報仇。


    有的宗族規定:族中男丁都有參加械鬥的義務,族中有人添男孩,族人們都去道賀,居然說:我們又添一把刀。甚至以大刀一把為賀禮。


    械鬥驚動官府,追究下來,族中便找人替罪,那些光棍漢和無業之人便踴躍報名,作為報酬他們會得到豐厚的酬資。


    宗族之間的械鬥,從祖宗延續到子孫後代,仇恨日積月累,宗族之間世世代代不相往來。”


    “逐漸累月,世代相傳,這也造就了南國地方,民風之彪悍。”


    “這也是為何戚繼光將軍,可以練就天下強軍戚家軍的原因,並非是義務之民悍於天下,而是義務之礦產豐富,礦工較多,人員集中,易於選拔。”


    “其實戚將軍,若是有充足的時間,在民間挑選,能夠突破敵方宗族的束縛,照樣可以練出精兵。”


    不過,吳子霖雖然也是淮安府本地人,但也不是一味的誇讚,而是實事求是的說:“悍不畏死的士卒雖然也有,但是絕對不多,大多數是一些地方的團練、大宗族的私兵,各衛所大抵也有一些,但是絕對不多,如果說普通的藤甲兵,縱然民風彪悍一些,然也不過是普通人罷了,畏死也是在清理之中!”


    “況且,本官雖然是文官,亦知道所謂的藤甲,也屬於落後的產物,沒有必要過於擔憂。”


    李大虎道:“這麽說來,像第二千戶所遇上的這種藤甲兵,數量應該不會很多?”


    吳子霖道:“當然,這三千藤甲兵,怕已經是海州乃至附近州縣所能夠湊集起來僅有的精銳藤甲兵了,即便是整個淮安府的精銳藤甲兵加起來,也絕對不會超過萬人之數,如果是臨時征召的藤甲兵,不經訓練的話,不會比普通衛所兵強到哪裏去”


    李大虎聽罷點了點頭:“如果隻有萬人,倒也沒什麽!”


    李大虎並不是擔心南直隸這邊兒的藤甲兵,衛所兵,甚至比較先進的火器部隊。


    他更擔心的是,打起來之後,眾多世家,富商,乃是朝廷官員,大肆的征集民間青壯,到時候這個數量可就不是幾千人那麽簡單了。


    幾萬,甚至十幾萬都有可能。


    如果真的能夠臨時召集出來那麽多彪悍的青壯,都和高橋鎮城外的藤甲兵一樣悍不畏死,那麽別說是南直隸,就一個淮安府就很難打。


    如果隻有萬人不到的規模,那麽打起來他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這前頭已經是打掉三千人了,恐怕剩下南直隸這邊所能夠集中起來的精銳藤甲兵,頂多也就五六千人而已。


    到時候自己小心謹慎一些,最好是爭取來一個分路擊破,倒也不用真的過多畏懼這些藤甲兵!


    但是和吳子霖又是多聊了幾句關於藤甲兵的情況後,李大虎突然道:“如果我軍也招募當地百姓從軍的話,不知道是否可行?”


    李大虎之所以直接問吳子霖,那是因為吳子霖之前乃是兵部侍郎,在胡爺手底下做事,即便是胡爺這種老江湖也非常認可他。


    讓他一直負責的就是募兵事宜,他對於招募新兵這一領域那可是相當的權威。


    吳子霖並沒有第一時間迴答,而是略微沉思了後才道:“南國百姓艱辛,家庭破產,為奴為婢者甚多,就算是身份自由的村民,也大多數是缺衣少食的,如能給足安家銀,並許諾能吃飽飯拿足餉銀,要招募百姓從軍還是很容易的,不過彪悍之士,怕是無法適應我軍的嚴苛軍紀!”


    大乾王師對新兵的要求,可不是什麽士兵的勇氣過人,民風彪悍之類的,大乾王師對新兵的要求說簡單也簡單,說高也高,首先一點,他對新兵的身高、體能比較高,而這一點也是大多軍隊的要求,不算奇怪,也不算大乾王師所獨有的要求,但是大乾王師招募新兵的時候有一個很奇葩的要求,那就是隻要身家清白的農家子。


    不是農民子弟堅決不要,城市居民那是一個都不要!


    其次,農村裏的一些青皮流氓,閑散人員也是堅決不要!


    即便是身家清白的農家子裏,也是優先選父母健全,有兄弟者,性格溫順者。


    因為這樣的人訓練起來更加容易,士兵自身也沒有太多的小心思!


    但是如果是民風彪悍的話,這些士兵招募起來容易,但是訓練起來怕是要麻煩不少!


    大乾王師這樣的部隊,其實並不需要太有血性、勇氣的士兵,他們需要的是毫無思想的士兵,隻要能夠聽從命令就行。


    不過雖然還有著顧忌,但是這事也沒做過,自然是不可能可不可行,如今大軍已經南下海州,後續肯定是要就地招募兵員的,不僅僅是補充第一上直衛親軍等現有部隊,還需要成立新部隊呢,總不能指望著第一上直衛親軍帶著一群二流部隊,就妄圖攻克淮安府不是,肯定是需要持續擴軍的。


    其他的不說,光光是控製淮安府這麽龐大的區域,每一個縣放一個幾百人的治安隊,這就得需要不少士兵呢。


    李大虎思索了一番說道:“招納士兵是你們的士兵,是否能用,那便是我們的事情了。而且本將素來堅持,好鐵練好鋼,隻要你們能招來,我便能用!”


    吳子霖聞言道:“本官會和兵部的同僚們商議一番,然後再看看是否大量招收當地的青壯從軍!”


    李大虎道:“如此,就勞煩馬大人多費心了!”


    李大虎率軍南下作戰,自然是離不開後方的各種支援的,兵員需要文官係統裏的兵部征召,軍糧乃至輜重的運輸等等都是需要海州府當地盡力協助,單單靠軍隊自身,是很難完成這些繁雜的諸多任務的。


    吳子霖自然也是知道大王為什麽讓自己隨同大軍一起南下,為了可不是說治理地方,而是為了能夠更好,更及時的為前線大軍提供各種支援。


    畢竟不管是兵部派遣的官員在海州招募新兵,還是說稅部派遣下來的官員在海州收稅,都是離不開自己這個海州知府的支持的。


    而最後這些招募的新兵和收取上來的錢糧,大多將會用於供應前線大軍的作戰!


    從李大虎的中軍營帳出來了後,吳子霖立即就是跑到自己的營帳內,然後和同樣隨軍一起南下的內閣各部派遣而來的官員們進行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商討會議。


    和當初進軍萊州府一樣,內閣那邊是提前安排了眾多官員隨軍一起行軍,每當攻克一個地方,這些官員們就會立馬進駐,建立屬於大乾王朝的統治。


    比如說之前的贛榆縣,如今已經是有了屬於大乾王朝的贛榆縣知縣入駐,開始帶著隨同自己一起前來的屬員以及那些剛投誠的中低級明朝降官們組建了大乾王朝贛榆縣縣衙門,並開始準備在贛榆縣下屬的鄉鎮裏籌建鎮、村兩級行政機構。


    大乾此次來淮安府,那是打著留下來的心思,可不是玩玩就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