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背鍋俠


    在宣府戰場上,可以跟蒙古騎兵打的有來有迴的宣府騎兵,竟然在山東平叛的戰場上,被一群反賊以這樣一種形式打到幾乎喪失戰鬥力。


    這種情況,侯世祿以及一幹跟隨在身旁的高級將領,壓根就無法接受。


    京畿一帶,女真人浩浩蕩蕩,跟大明的一幹名將打的有來有迴,百姓流離失所,名將排著隊陣亡,大家心裏本身就難以接受了,如今連山東也不太平了,主力部隊說被打趴下就打趴下,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朝廷要完蛋了嗎?


    不然為何外敵打不過,內賊也不是人家的對手?


    那名山東籍的遊擊將軍也被驚訝的不行,許久之後,才緩過神來,他比誰都清楚,此時的情況,是需要找個背鍋俠的,“侯總兵,這這強軍,絕對不是我們養出來的,一切的罪過,都是青州知府武之文那個蠢貨導致的啊。”


    “如果武之文能夠提前部署好兵馬,將偽乾鎮壓在無形之中,便不會有今日之大戰,若是武之文能夠將反賊的具體情況,告知我等,告訴我們救民軍不僅火器犀利,便是騎卒,也是精悍絕倫,我們也不至於打的如此被動,而是會提前做好布置,畢其功於一役。結果他為了減輕罪過,不肯將詳情告知,是徹徹底底害了我等,害了朝廷啊!”


    大家夥心裏都清楚,騎兵是戰場決勝的關鍵。因為餘大成匆忙發動戰役,導致火器不足,糧草不足,兵員也不充足,侯世祿之所以敢打這一場,就是因為手頭上精悍的宣府騎兵在手,而且戰機就在眼前,如果不抓,就要損失五千多兵馬。


    他作為一鎮總兵,這種決斷之權還是要有的。


    有的時候不是他想動,而是在生死存亡之間的救民軍,一直在動,逼迫著他們行動。


    而如今騎兵惶惶如喪家之犬,先不提他們最後能夠逃出來多少,但就目前而言,侯世祿是不肯讓他們出戰,跟救民軍交戰了。


    當然,就算是侯世祿肯,這群見識到了救民軍強悍的劫後逃生的騎卒,也未必敢繼續衝鋒陷陣了。


    而且王徐寨前所城內的明軍也已經潰敗,殘部正在逃迴王徐寨前所城,而且他們還徹底失去了帥旗,眾多隨同周武憲衝鋒的高級將領或死或傷,就連主將周武憲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救民軍的步兵可是不好打啊,光靠步兵打贏,可能性太小太小,而且極有可能會發生慘敗。


    更何況,騎兵部隊的慘敗,也是會極大的動搖軍心士氣,將士們會像,高高在上的騎兵老爺們都潰敗了,他們還能打得過?怎麽可能!


    這樣的情況,他們還要想獲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如此局勢,說是危局一點也不為過!


    而這一切都怪誰?


    救民軍雖強,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將失敗,歸結於救民軍,似乎有些太不靠譜。


    怪自己過於無能?


    怎麽可能?


    別人侯世祿不清楚,他從心底覺得,自己除了比較倒黴之外,還是在邊軍之中算的上一號人物的,就連得了崇禎欣賞的盧象升,想練天雄軍,也是要找自己取經的。


    怪將士太垃圾,也不太好,憑心而論,這一場戰役,實際上明軍打的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畢竟他們將近三萬兵馬裏,實際上有將近半數人都是臨時拉來的青壯和民夫,真正能上陣廝殺的衛所兵以及募兵,也就不到兩萬人。


    而對麵的救民軍可是一點都不少,整個戰場上的救民軍高達三萬多人,而且救民軍還有火器之利,這打起來本來就很吃虧。


    能夠有聲有色的打到現在,而且步兵主力還沒有崩潰,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哪怕是騎兵慘敗了,但是也不能說騎兵太窩囊,畢竟明軍高級將領自己也知道,自家的騎兵是在大戰之前經曆過什麽,能夠按照侯世祿的指揮,將戰鬥打成剛才的樣子,其實已經是盡心盡力。


    眼下這救民軍的火器過於犀利,而且步兵方陣更是強悍無比,就連騎兵也是戰力無雙,騎兵的潰敗,隻能是技不如人。


    所以埋怨全軍將士,那是極度不負責,甚至是推著責任的做法!


    從古至今,就沒有幾個將領打了敗仗後,會把責任推到普通將士身上去的。


    如此一來,他們還能夠怪誰?


    怪餘大成嗎?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戰役組織者,所有人幕後的大肘子。


    而且餘大成在幕後謀劃的戰術,跟他們的戰術也完全不一樣,餘大成真正的戰略計劃,其實是東西夾擊,表麵上不斷擴大聲勢,調動兵馬,甚至他自己也會出現在萊州戰場之上。


    實際上則會從濟南府、兗州府方向派遣精銳的不足暗中潛行,最後達到東西夾擊,畢其功於一役的效果。


    是現場的眾人看到周武憲部被困,同時也看到了救民軍主力出現在戰場上,想來一個畢其功於一役,立下這潑天功勞。


    從侯世祿的角度來看,餘大成是最不能怪的。


    而且他的戰略也沒有任何問題,隻是對於侯世祿來說,太慢了而已。


    所以在場眾人思索了一番,隻能將戰敗的原因,歸結於已經上路的武之文。


    誰讓救民軍是他治下冒出來的。


    縱然武之文有千萬條理由,但是也不能推掉身上的責任。


    如今的武之文就像是一個垃圾桶,凡是和救民軍有關的壞事情,都可以往他身上扔。


    侯世祿雖然說身形不穩,站都站不穩了,而且被明軍高級將領基於厚望的騎兵也是北逃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但是今天這場戰役卻是依舊沒有結束!


    雙方的騎兵對決,隻是今天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略決戰的一部分而已,雖然重要了一些,但是也隻是這場戰役的一部分而已。


    雙方數以萬計的將士們依舊在王徐寨前所城外廝殺著!


    一個個救民軍的步兵方陣采用標準的六排隊形,火槍兵和長矛兵相互搭配,營炮、弓箭手、刀盾兵給予輔助支援,這些步兵方陣相聚數十米或者是一百多米不等,形成了一條漫長的戰線和明軍交戰著。


    明軍那邊也是以密集的步兵方陣迎戰!


    在今天這種大規模的戰略決戰之中,是不太可能說一個命令下去,全軍就一窩蜂衝上去然後展開肉搏廝殺的,哪怕今天這場戰鬥已經爆發了許久,但實際上雙方的陣線依舊還保持著完整,並且大多都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此時,驅除了明軍騎兵之後,楚行也終於是放下心了,他準備把中軍調往前線支援李大虎的前鋒部隊作戰了。


    之前他在兩翼保留這麽多的中軍部隊,為的就是防備明軍騎兵的襲擊,如今明軍的騎兵已經潰敗,他終於是能夠抽調出中軍部隊前往支援李大虎了。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李大虎的前鋒部隊是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了。


    戰前,他手下所統帥的三個野戰兵團,並不處於一個滿編的狀態,所有兵員加起來,堪堪也就兩萬出頭的兵馬,需要同時承擔王徐寨前所和北方明軍主力部隊,兩萬多人的夾擊。


    而中軍的部隊則是分散在了王徐寨前所城的東側、西南側,為的就是防備敵軍騎兵,保護前鋒主力的側後。


    現在,楚行終於是能夠率領中軍遷移,並支援前鋒部隊了,有了中軍的加入,不僅僅能夠有效的減輕李大虎所部承受的壓力,而且極有可能徹底壓垮明軍這兩萬多主力,從而徹底奠定此戰的勝局。


    騎在馬上的楚行再一次環視整個戰場,觀察著戰場上的每一個角落,考慮著該率領中軍部隊從哪裏進入戰場才能夠獲得最大的優勢。


    而此時的楚行在外麵的眼中,形象顯得有些高大!


    楚行騎著的馬乃是一匹高大神俊的黑色戰馬,此馬高大一米四五,此馬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中亞地區的馬匹,不知道何故輾轉來到了青州府,最後成為了楚行的坐騎。


    即便是整個大乾王國裏,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匹這麽高大的乘騎軍用戰馬來了,可惜此馬是已經被去勢的公馬,不然的話倒是可以用來改善本地的馬種,培育高大的戰馬。


    馬背上的楚行披著一件黑色披風,裏麵穿著深藍色軍服,胯下長靴,腰間別著指揮劍,陽光灑在他身上,讓人能夠看到他在馬背上筆挺的身軀,從錢進等人的方向看過去,楚行彷佛置身於光芒之中,亮的有些晃眼。


    實際上楚行的這番打扮他們也是看管了的,平日裏也不會有什麽特殊感覺,但是今天裏,尤其是當明軍的騎兵潰敗之後,楚行看起來和往日不一樣了。


    但是說具體細節上有什麽不一樣,其實也不是,楚行還是那個楚行!


    唯一不一樣的是,他們看待楚行的心情發生了變化,所以才讓他們感覺到今天的楚行不一樣,似乎高大了不少,偉岸了不少,或許,這個人還真的是賽八仙天天說的那樣,是一個開國雄主?


    要不然的話,怎麽能夠率領他們從一個過家家一樣的山窩窩山賊隊伍發展到今天擁兵三萬人,甚至能擊潰朝廷精銳騎兵的局麵。


    要知道,那可是大明邊軍精騎。


    如果連精銳的邊軍都能戰勝,意味著未來大明的每一片土地,他們都有機會去闖一闖?


    這不是開國雄主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