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知識強軍


    其實,楚行之所以可以大張旗鼓的擴張,還要感謝四位大善人。


    這四位大善人分別是首善武之文,此外便是揚威、孫元化、葉文豪。


    正是這四大善人孜孜不倦的圍剿救民軍,才給救民軍提供了充足的兵員。


    要知道,這麽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真的讓救民軍去民間篩選也是需要時間的,結果武之文他們,直接抓壯丁,就都給抓過來了。


    根據負責管理俘虜的李宗為統計,經過他們孵化,他們起碼可以從俘虜之中,挑選出一萬餘人來,哪怕是有話一番之後,他也有信心,拉出一支六千人左右的優質兵員隊伍。


    至於剩下的俘虜,則因為各種原因,送到工廠,亦或是治安軍、鄉勇。


    畢竟不是誰都願意打仗,也不是誰都適合打仗。


    挑選出來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武之文募集的士兵,以及孫元化支持的士兵,此外便是狼兵,這些人都經過了長久的訓練,不能白白浪費了。


    所以楚行預估,在不久的未來,救民軍的兵力應該會在四萬到五萬之間。


    要長期維係一支總兵員將近五萬人的部隊,說實話憑借青州府自己家肯定是不夠的,不僅僅是錢糧的問題,甚至兵員的問題,都得不到保證。


    雖然整個青州府的人口不少,但是這麽多士兵,會讓民間喪失掉大量的勞動力。而起楚行早就有所打算,那就是武之文征召的青壯和一些年老的衛所士兵,是要送迴鄉裏的。


    如今青州府是他的了,他可不能看著人家家裏,隻剩下老弱婦孺,連個耕田的人都沒有,那是造孽。


    要知道,青州府這兩年連綿不斷的大戰,朝廷其實沒什麽具體損失,真正損失的是那些戰死了青壯的家庭。


    因為成年壯勞力的喪失,會連累一大家子,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最後活活死在鄉裏。


    這便是為何,詩人總是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楚行雖然如今已經練就了鐵石心腸,但是也不會看著那麽多百姓受苦受難。


    畢竟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他還是知道,什麽叫做民心似海的。


    而且,強扭的瓜也不是特別甜。


    救民軍到目前主體還是募兵,不是每個貧寒子弟都願意來當兵的,而不是每個人來當兵救民軍都要的。


    之前的救民軍之所以能夠維持這麽大的規模,那是把轄區內的村鎮給搜刮了一幹二淨,而且很多救民軍士兵也不都是招募而來的,他們一部分本來就是土匪,有一部分則是明軍俘虜。


    如今救民軍雖然占據了青州府,但是實際上的控製範圍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想要一下子搞這麽大規模的擴軍,其難度其實並不小。


    為了解決兵員問題,楚行再一次加大了招募新兵的條件,提高了安家費的數額,同時也是籌備著給士兵提高薪資。


    為此,楚行是讓兵部那邊根據如今的物價以及大乾王國自身的財力,製定一個軍隊的薪餉製度,楚行給的指導意見就是:寧可本王苦一苦,但是絕對不能苦了士兵。


    此外,救民軍還要保證其根本優勢,來咱們救民軍不是有錢拿那麽簡單,咱們還管飯,能吃飽,家裏還分你幾畝地。


    讓一個士兵敞開了吃,這每個月的花費就不小,如果把夥食都折算為銀子的話,那麽救民軍的士兵薪餉是絕度要高於明軍的募兵許多許多。


    更不要說還有田地免費發放呢!


    但是戶部那邊苦著臉對楚行說,哪怕是現行的模式,咱們的財政體係都瀕臨崩盤了,再加碼,咱們大乾王朝很有可能會撐不住的。


    而且,賽八仙也隱晦的提出,救民軍養一個士兵的成本,都快趕上大明四五個了,有些得不償失了。


    這才是一萬多人,大家的日子就已經過不下去了,真的擴充到四五萬,這日子絕對沒發過下去了。


    楚行思索了許久,最後還是打消了漲薪的念頭,沒辦法,眼下根本不是苦一苦自己的事兒。


    早些年,大家都在山溝溝裏,老弱婦孺省下兩口飯,士兵就能吃飽。現在可不行了。


    那可是數萬大軍的口糧。


    除非自己跟崇禎皇帝過得一樣舒服,有龐大的後宮需要養活。


    當然,他也強調,不論怎麽缺錢,士兵的餉銀必須按時發放,士兵的夥食標準,絕對不允許降低。


    楚行可不想要明軍那種跑幾百米就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士兵。


    招募新兵,規劃新編製,籌建新的衛,這些工作雖然不需要楚行親自處理,但是他身為大乾王國的大王,救民軍的最高統帥,實際上也是輕鬆不到那裏去。


    把這些任務都一一安排下去後,楚行依舊沒有閑著,因為他又要考慮該建立高一級的指揮機構,來讓完成擴編後的救民軍能夠有效作戰。


    未來他是絕對不可能再親自指揮十幾個衛作戰的,要想讓這支軍隊發揮出來戰鬥力來,就必須有幾個統兵的大將分別指揮一支部隊。


    因為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救民軍的數萬人,是不可能說一直都集中在一起作戰的,占領了青州府之後,它四麵八方都是敵人,而且可以預見的未來裏,會有大量的明軍從多個方麵對青州府發動進攻,這就要求救民軍需要具備多線作戰能力。


    於此同時救民軍的規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就會繼續膨脹到最起碼三萬人以上的規模,而在這個時間之內,楚行不僅僅要編成基本戰術作戰的編製單位,同時也要為這種基本戰術單位製定一些作戰條例,完善作戰理論,這些都需要時間。


    這打仗,可不是說有人有槍就可以的,是需要軍事理論作為支撐的。


    而這個軍事理論怎麽來,自然是需要依靠大量的訓練、推演以及施展來推倒的,不可能說憑空想出來後就用的。


    而這也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楚行不打算拖延太久,很快他就是和作戰司的一群參謀們一起進行了連續數天的推演。


    推演的過程中,楚行甚至對前線的戰事都沒有過於關注,隻是每天看看戰報而已,而秦去疾在前線打的雖然不算出彩,但絕對中規中矩,沿途擊潰了好幾撥中小規模的明軍,正在穩步推進。


    以秦去疾麾下的兵力,攻城略地不成問題的,秦去疾之所以不著急著進攻,乃是為了避免出現大量的傷亡。


    秦去疾是老將了,楚行並沒有進行幹涉,反正隻要不出現太大的意外,結果就是注定的,至於過程如何,楚行如今也是不怎麽關注了。


    這幾天他的關注重心都是放在了擴軍之上,擴軍之中的招兵,薪餉,火炮等諸多問題一一製定了解決辦法後,他就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編程基本戰術單位上來了。


    這份全新的編製被製定出來後,楚行並沒有拖延太久,很快就是頒布了下去,讓各部隊根據新式編製計劃完成改編、擴軍。


    新擴軍計劃除了擴軍、編製內容外,進一步完善了救民軍的各項細節製度,很多細節都是製定的非常詳細,比如這行軍包袱該如何包紮,正規場合下走路必須抬頭挺胸,身著幹淨整潔的軍服。


    甚至稱唿都是進行了統一規定,而不再是之前那種胡亂稱唿。


    由此正式確定了小旗、總旗、百戶所、千戶所、衛所、軍等各級稱唿,明確對上司軍官的稱唿不得稱唿為大人,而是稱唿為長官,正式場合以及官方書麵文件一律采用全名加職務稱唿。


    這一份改變擴軍計劃,除了讓稅務的人天天叫苦說養不起上那麽多人之外,救民軍內部的軍官乃至普通士兵們都是興高采烈的,為什麽?


    因為一旦擴軍,他們都會齊齊升官啊!


    小旗會變成總旗,總旗會便百戶,百戶會變副千戶,甚至普通士兵也有機會從下士,晉升為上士。


    擴軍所造成的晉升,是普遍性的,基本上全軍有半數人都獲得了晉升,而軍官,更是普遍官升一級,少數優秀者更是連升兩級,比如從總旗,一下子謹慎到了副千戶,從百戶晉升到千戶,這都是典型的二連跳。


    但是擴軍也是造成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救民軍的軍官不夠用了!


    擴軍之前,救民軍的軍官不說多,但是勉強也是夠用的,畢竟之前的救民軍擴軍是比較慢的,規模也比較小,但是現在一下子擴軍到數萬人規模,所需要的軍官可是成百上千,這一下子可是把大都督府的人給急壞了。


    因為他們發生軍官不夠用了,找不到人來擔任眾多的軍官職位,尤其是小旗、總旗這兩個最基層,同時需求量也是最大的軍官。


    雖然說大都督府那邊每天都在招募讀書人從軍擔任軍官,講武堂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但是依舊是無法短時間內滿足救民軍的龐大軍官需求。


    對此楚行是批示大都督府那邊兒,讓他們從優秀士官中選拔人才任命為基層軍官,基層軍官嘛,又不是非得要斷文識字才可以的,再說了,就算是文盲但是也可以讓他們當了軍官後學習文化啊,剛好趁機恢複一下夜校和識字班。


    本來楚行都是打算在軍隊裏開設掃盲班了,試圖把軍隊裏的識字率提升上去,提升上去自然不是為了讓他們更能打仗,實際上是文盲還是讀書識字,對於普通士兵而言區別不大,都是聽命令行事的炮灰而已,但是這件事情一直沒有辦起來,因為救民軍一直處於大戰之中,讀書人也十分稀缺。


    不過楚行一直有一項屬於自己的後期計劃,那就是等到部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後,要從內部大量培養基層軍官。


    這年頭的識字率太低,想要招募現成的讀書人就讀講武堂,然後培養為軍官,難度相當大,因為投靠大乾的讀書人本來就少,而且大多都是奔著來當文官的,少有願意從軍的,招募讀書人從軍困難,還不如直接從士兵當中培養呢。


    此外,這些斷文識字的士兵不僅僅可以成為潛在的軍官,而且以後等他們退役之後,到了地方上就能夠勝任眾多基層政府的職務了。


    而這才是楚行一直想要在軍中開設大規模的掃盲班的主要理由,


    這些軍中退役的轉業公務員,將會成為大乾王國最堅實的基層統治核心。


    隻要這些退役軍人還活著,那麽大乾王國的統治根基都是堅實的,不用擔心出現無法控製基層的事。


    所以大規模的掃盲班是必須開設的,不能再跟之前一樣,靠著思想教官小打小鬧。


    而且還是在全軍範圍內開始,每一個士兵都需要參加!


    如果隻是為了培養軍官的話,說實話他的掃盲班隻針對剛提拔起來的不識字軍官就行了,沒有必要在全軍施行。


    既然全軍施行了,為的就是等以後這些軍人退役轉業後,迴到地方上成為大乾王國的堅定支持者,並帶動普通民眾支持大乾王國。


    實際上,目前大乾王國就已經是利用退役退軍維持基層統治了,村鎮級別的官員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退役軍人,之前為了建立鎮、村級別的行政中心,救民軍可是特意轉業了眾多現役軍人去擔任各鎮的教官。


    不過在高級官員上就比較少了,因為那是文官的地盤,內閣那邊籌辦的三縣衙門,高級官員的位置一共也沒幾個,內閣那邊自己都嫌少呢,哪有多餘的位置讓給軍方的轉業軍人了,因此目前軍方的轉業軍人,一般是局限在鎮、村這兩個級別。


    斷文識字的軍人,不僅僅是未來救民軍戰鬥力的保障,更是未來大乾王國對基層統治的核心支柱,因此楚行自然是不會怠慢的。


    既然已經給提幹的文盲軍官開設了掃盲班,楚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掃盲班的規模擴大化,反正一個老師教二三十個人也是教,五六十個人也是教。


    所以當部隊開始招募新兵擴張,出現大量文盲軍官的時候,救民軍的掃盲班也是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掃盲班裏的老師自然不是什麽正規老師,甚至連讀書人都算不上,他們都是軍隊裏本身識字的一些人,有軍官,有文書,偶爾也從內閣那邊抽調幾個人過去。


    不要求你掌握什麽高深知識,隻要你能夠斷文識字,能夠給人啟蒙就足夠了。


    而掃盲班的規模也不再是和以前那樣零散的,而是以部隊編製為組織直接授課,這一講課,那可都是半個隊甚至一個百戶所的規模。


    好在掃盲班教授的課程都很簡單,就是簡單的識字以及數學,此外看老師的個人能力,能力強的還會說一點天文地理的常識什麽的,如果他自身都是個半吊子,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在掃盲班裏教授太多了。


    但是這並不重要,這掃盲班隻是最基礎的識字和數學課程而已,如果後續想要繼續學,還有一個講武堂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