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騎士伸手,一旁有人遞上一張紫杉木長弓。
弓隻是普通的諾倫製造的長弓。在第二聖戰之前,諾倫帝國的平民們每周都要在各地領主的獵場服役練習弓箭。一開始是每一個太陽神規定不得做工的禮拜日,後來變成了每周兩天、三天,從耄耋老人到七歲幼童。諾倫的弓箭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獵人,諾倫國旗底部的弧形綬帶組成一張長弓,首位統一諾倫的國王亞瑟的誓約劍是架在弦上的箭。第二聖戰中,諾倫的長弓手為帝國豎起了堅不可摧的防線,直到被當時和未來的聖徒們用絕對的暴力撕碎。教會每破一城就要斬斷弓箭手們拉弓的食指和中指,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這種殘酷的暴行,因為雙方深知那些飢腸轆轆的長弓手是更可怕的屠夫。
她將箭矢搭在弦上。騎士背後的箭囊裏隻有一支箭,太陽神教會僅有四支的「神罰」。每一支神罰之箭都由那位承受神降的格裏高利教皇的四肢骨頭削成,一截為箭身一截作箭羽,教會製造這些粗壯的箭矢用來殺死聖徒。雪諾·懷特手中的這支是教皇最強壯的右腿,即便如此伊莎貝拉也沒有指望她殺死米迦。伊莎貝拉很清楚,即使「神罰」將米迦穿心而過,那個蠢貨也死不了;但是雪諾·懷特不知道,因此她能為教會拖延時間。
她摘下頭盔並非出於禮節,隻是為了有更寬廣清晰的視野。亞倫又想錯了,驕傲隻是一種姿態,這位冥河騎士對待任何敵人都全力以赴,沒有驕傲也沒有謙讓,驅動她的是勝利的使命和欲望。
亞倫出生於第三聖戰時期,但仍從小練習弓箭,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長弓;他現在箭法精準但視力不好,無法在運動中鎖定敵人,但仍能一眼看出雪諾·懷特是個不亞於諾倫的「鷹眼彼得」的神箭手。
亞倫深深吸了一口氣,鳥嘴中的草藥讓他鎮定下來。雪諾·懷特那雙冰冷的藍眼睛正鎖定著他一動不動。他和愛彌兒渾身緊繃,知道這是第一道考驗,前方還有整整一座烈陽城等著他穿越,裏麵有比這位長公主更可怕的怪物和聖徒。
即便如此他也從沒想過選擇別的門。他必須走凱旋門,必須穿過天火大道,必須沿著聖山漫長陡峭的台階從正門進入修道院。當年他的父親羅貝托·愛德華茲孤身一人沿著這條道路走進修道院為瑪利亞伸冤,被戰爭之王戴維斬落頭顱,因此亞倫·揚·愛德華茲沒有別的路可走。
米哈伊爾大概不會糾結於這種無聊的、傲慢的細節吧,他會很樂意和勞工同吃、與罪人同寢,跟微不足道的炮灰士兵們一起從側門的側門進城。——危急關頭,亞倫居然又胡思亂想起來。他遠遠地感受到了神罰之箭的力量,那種力量無時無刻不在他胸口沸騰,企圖占據他的靈魂將他變成別的什麽東西。
他微微俯下身去,右手握著「貞潔祭禱」,左手扣著兩把柳葉刀,單腿支起,隨時準備閃避和反擊。
忽然,雪諾·懷特倏然轉身,鬆開了弓弦——
箭矢朝著城牆飛掠,直直射向一個抱著輪擦提琴的白髮青年!
——喬納森·比安琪,從米迦殺死馬修的那天夜裏開始,他就一直待在城頭奏樂,龐大的幻境籠罩了整座烈陽城,這位有史以來最富才華的吟遊詩人的「夏夜」甚至能夠囚禁聖徒。
雪諾·懷特並非一無所知,她那一箭射的不是喬納森而是他的武器,箭矢擊碎輪擦提琴後堪堪刺傷他的小腹!
伴隨著幻境的崩潰,喬納森發出了慘痛的、尖叫般的哀嚎。
如果伊莎貝拉在場,她會辨認出他在叫「瑪利亞」,這把輪擦提琴是海盜女王瑪利亞送給他的見麵禮。
哈利·愛德華茲的妻子黛娜公主是個心狠手辣的諾倫婊子,就因為未婚夫不喜歡比安琪的音樂,將他們裝船扔進了黑星海;船在半夜裏沉了,船員們劃走了全部的救生船。但是迴薇露絲島處理王國事務的瑪利亞聽見了倖存者的求救聲,把他們帶迴了薇露絲島,豪爽地款待他們,派自己鍾愛的大臣護送他們迴艾登。隻有喬納森留在了島上,那一個月裏他創作出了創世以來最美麗歡樂的詩歌和樂曲。
他跟著瑪利亞去了烈陽城,從伊莎貝拉口中得知瑪利亞和他一樣為戀愛苦惱,那一年中他譜寫了最憂鬱哀傷的歌,然後瑪利亞嫁給了他或者說那個女王娶了他。他們也許誰也不知道這事是怎麽成的,一個深夜裏瑪利亞跑來找他,他們和往常一樣在城中遊蕩,他麵帶微笑為她唱歌好像對一切一無所知。那幾天瑪利亞負責夜間巡查,於是她悄悄帶他去了除非聖徒不該進入的聖堂,在那裏娶了他。後來的一切是怎麽發生的他已經記不清楚了,隻是連伊莎貝拉都不敢讓他那時寫下的告密字句泄露隻言片語,沒人能相信就是這種被原罪焚燒殆盡的傢夥接下了聖徒的位置。
詩人像狗一樣趴在地上尋找提琴的碎片,脫掉外衣將它們包起來,腹部的傷口還在汩汩流血。城門內外混亂一片,城頭的弓箭手不敢放箭因為兩個敵人就在他們無邊無際的友軍之中。
雪諾·懷特冰冷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柔嫩得像初綻的薔薇,卻又威風凜凜、英姿勃發,有一種雌雄莫辨的美。
「請快點,愛德華茲先生。」懷特利落地挽了個劍花,單手持劍,朝他頷首致意,朗聲說道,「米迦過一會兒出來,城裏不會有人攻擊愛彌兒,米哈伊爾在神意鍾樓。您要小心些——算啦,祝你成功。我也要走了!」
弓隻是普通的諾倫製造的長弓。在第二聖戰之前,諾倫帝國的平民們每周都要在各地領主的獵場服役練習弓箭。一開始是每一個太陽神規定不得做工的禮拜日,後來變成了每周兩天、三天,從耄耋老人到七歲幼童。諾倫的弓箭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獵人,諾倫國旗底部的弧形綬帶組成一張長弓,首位統一諾倫的國王亞瑟的誓約劍是架在弦上的箭。第二聖戰中,諾倫的長弓手為帝國豎起了堅不可摧的防線,直到被當時和未來的聖徒們用絕對的暴力撕碎。教會每破一城就要斬斷弓箭手們拉弓的食指和中指,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這種殘酷的暴行,因為雙方深知那些飢腸轆轆的長弓手是更可怕的屠夫。
她將箭矢搭在弦上。騎士背後的箭囊裏隻有一支箭,太陽神教會僅有四支的「神罰」。每一支神罰之箭都由那位承受神降的格裏高利教皇的四肢骨頭削成,一截為箭身一截作箭羽,教會製造這些粗壯的箭矢用來殺死聖徒。雪諾·懷特手中的這支是教皇最強壯的右腿,即便如此伊莎貝拉也沒有指望她殺死米迦。伊莎貝拉很清楚,即使「神罰」將米迦穿心而過,那個蠢貨也死不了;但是雪諾·懷特不知道,因此她能為教會拖延時間。
她摘下頭盔並非出於禮節,隻是為了有更寬廣清晰的視野。亞倫又想錯了,驕傲隻是一種姿態,這位冥河騎士對待任何敵人都全力以赴,沒有驕傲也沒有謙讓,驅動她的是勝利的使命和欲望。
亞倫出生於第三聖戰時期,但仍從小練習弓箭,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長弓;他現在箭法精準但視力不好,無法在運動中鎖定敵人,但仍能一眼看出雪諾·懷特是個不亞於諾倫的「鷹眼彼得」的神箭手。
亞倫深深吸了一口氣,鳥嘴中的草藥讓他鎮定下來。雪諾·懷特那雙冰冷的藍眼睛正鎖定著他一動不動。他和愛彌兒渾身緊繃,知道這是第一道考驗,前方還有整整一座烈陽城等著他穿越,裏麵有比這位長公主更可怕的怪物和聖徒。
即便如此他也從沒想過選擇別的門。他必須走凱旋門,必須穿過天火大道,必須沿著聖山漫長陡峭的台階從正門進入修道院。當年他的父親羅貝托·愛德華茲孤身一人沿著這條道路走進修道院為瑪利亞伸冤,被戰爭之王戴維斬落頭顱,因此亞倫·揚·愛德華茲沒有別的路可走。
米哈伊爾大概不會糾結於這種無聊的、傲慢的細節吧,他會很樂意和勞工同吃、與罪人同寢,跟微不足道的炮灰士兵們一起從側門的側門進城。——危急關頭,亞倫居然又胡思亂想起來。他遠遠地感受到了神罰之箭的力量,那種力量無時無刻不在他胸口沸騰,企圖占據他的靈魂將他變成別的什麽東西。
他微微俯下身去,右手握著「貞潔祭禱」,左手扣著兩把柳葉刀,單腿支起,隨時準備閃避和反擊。
忽然,雪諾·懷特倏然轉身,鬆開了弓弦——
箭矢朝著城牆飛掠,直直射向一個抱著輪擦提琴的白髮青年!
——喬納森·比安琪,從米迦殺死馬修的那天夜裏開始,他就一直待在城頭奏樂,龐大的幻境籠罩了整座烈陽城,這位有史以來最富才華的吟遊詩人的「夏夜」甚至能夠囚禁聖徒。
雪諾·懷特並非一無所知,她那一箭射的不是喬納森而是他的武器,箭矢擊碎輪擦提琴後堪堪刺傷他的小腹!
伴隨著幻境的崩潰,喬納森發出了慘痛的、尖叫般的哀嚎。
如果伊莎貝拉在場,她會辨認出他在叫「瑪利亞」,這把輪擦提琴是海盜女王瑪利亞送給他的見麵禮。
哈利·愛德華茲的妻子黛娜公主是個心狠手辣的諾倫婊子,就因為未婚夫不喜歡比安琪的音樂,將他們裝船扔進了黑星海;船在半夜裏沉了,船員們劃走了全部的救生船。但是迴薇露絲島處理王國事務的瑪利亞聽見了倖存者的求救聲,把他們帶迴了薇露絲島,豪爽地款待他們,派自己鍾愛的大臣護送他們迴艾登。隻有喬納森留在了島上,那一個月裏他創作出了創世以來最美麗歡樂的詩歌和樂曲。
他跟著瑪利亞去了烈陽城,從伊莎貝拉口中得知瑪利亞和他一樣為戀愛苦惱,那一年中他譜寫了最憂鬱哀傷的歌,然後瑪利亞嫁給了他或者說那個女王娶了他。他們也許誰也不知道這事是怎麽成的,一個深夜裏瑪利亞跑來找他,他們和往常一樣在城中遊蕩,他麵帶微笑為她唱歌好像對一切一無所知。那幾天瑪利亞負責夜間巡查,於是她悄悄帶他去了除非聖徒不該進入的聖堂,在那裏娶了他。後來的一切是怎麽發生的他已經記不清楚了,隻是連伊莎貝拉都不敢讓他那時寫下的告密字句泄露隻言片語,沒人能相信就是這種被原罪焚燒殆盡的傢夥接下了聖徒的位置。
詩人像狗一樣趴在地上尋找提琴的碎片,脫掉外衣將它們包起來,腹部的傷口還在汩汩流血。城門內外混亂一片,城頭的弓箭手不敢放箭因為兩個敵人就在他們無邊無際的友軍之中。
雪諾·懷特冰冷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柔嫩得像初綻的薔薇,卻又威風凜凜、英姿勃發,有一種雌雄莫辨的美。
「請快點,愛德華茲先生。」懷特利落地挽了個劍花,單手持劍,朝他頷首致意,朗聲說道,「米迦過一會兒出來,城裏不會有人攻擊愛彌兒,米哈伊爾在神意鍾樓。您要小心些——算啦,祝你成功。我也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