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評論是另一條微博下的最高贊。
那條原始微博來自於usss的主理人tursh,他發了八個字:某些品牌,吃相難看。
薑闌坐上車。
她打開微博,先搜boldness官微。
她最近的印象是10月8日那天,boldness在官方渠道發布了一條講述中國bgirl的先導紀錄片。在中國跳breaking的不隻有男人,也有女人。在青奧會breaking預選賽賽場上征戰的中國年輕人中,不隻有男孩,也有女孩。這條短片的互動數據不錯,boldness官微下粉絲的評價也很正麵,當時薑闌並沒有發覺任何異常。
後來她忙,就沒顧得上持續關注追蹤。現在她快速地翻了翻過去這幾天boldness的官微內容。
10月10日早10點,boldness正式推出「女人是什麽」膠囊係列,品牌官微發布該係列型錄,官方天貓旗艦店同步上架12款單品。
boldness的官方發聲渠道延續了它一貫的低調,在發布這個係列時隻釋出模特型錄和單品圖片,沒有多餘的文案。每張圖片的正中間都印了衣服上的那行slogan:
be bold. be bolder.
「女人是什麽」。
boldness做了12年街頭文化,做了12年街頭服飾,做了12年以男性顧客起家的生意。
boldness現在發問:女人是什麽。
短短不到3天的時間,這個膠囊係列在網上的負麵輿論經人惡意引導之後發酵得異常迅速。
男人罵boldness,認為它想做女性市場的生意,以這樣的姿態來討好女性消費者,吃相難看。他們不願意再為這樣的男性街頭品牌買單。
女人罵boldness,認為它想做女性市場的生意,以這樣的姿態來討好女性消費者,吃相難看。她們不需要這樣的男性街頭品牌來為女性發聲。
緊接著,這12件單品上的文字被迅速拆解,斷章取義,上綱上線。
在這個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人們看得見「乳房」、「高潮」,卻看不見它們後麵跟著的「是什麽」。由曲解、汙衊和髒水組成的多維傳播鏈,在這個網絡攻擊毫無成本的時代,極其容易被大規模複製和實現。
boldness和它的主理人bboy yn低調了很多年,yn的合夥人團隊同樣低調了很多年。大家隻知道boldness的創意總監叫liang liang,於是所有人都非常理所當然地默認liang liang是個男人。
所以當梁梁被網上的噴子們罵作男性叛徒的時候,她爆炸了。
沒人知道那些噴子id背後究竟是人是鬼。
也沒人在乎梁梁這個活生生的人究竟是男是女。
你要說這事諷刺,那這樣諷刺的事天天都在發生,太常見,常見得叫人不能說它諷刺。
薑闌接著點開tursh的個人微博。
之前的那場抄襲風波,她還有留有不淺的印象。這些年來,boldness在街頭圈內的地位難以撼動。這迴遇上這樣的危機,什麽樣的人都敢來踩上兩腳。
她又去順便看了看wt_g這個微博。
如薑闌所料,郭望騰在這短短三天的時間裏刷了幾百條微博。他的脾氣火爆起來比梁梁誇張百倍,他的憤怒體現在每一個字符中。
當然也有支持聲。
boldness的忠實顧客基本盤很大,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能夠理性和獨立思考的人,雖然ta們未必時時發聲,雖然ta們的聲音在這種攻擊宣洩的狂歡中不易輕易生存。
但ta們始終在。
薑闌最後迴到梁梁的朋友圈。
梁梁作為boldness的合夥人和創意總監,她就算再憤怒,也不能在微博這樣的公開媒介平台上表達自己的情緒。
暴怒中的梁梁仍然維持住了她的職業素養和水準。
薑闌在翻看完梁梁這幾天所發的全部內容後,點開和梁梁的消息對話框。
一直到此時,薑闌依然非常冷靜,她不認為網絡上的這些負麵輿情全是壞事,她也沒有因為所看到的這些內容動肝火。
薑闌做了這麽多年的品牌,做了這麽多年的傳播,什麽樣的場麵沒有見過。
boldness這次的品牌行為本身就自帶高爭議性,陷入一場負麵輿情的風險是薑闌當初在深圳第一次看見梁梁做的產品時,就已經預料到的。
有50%的人支持。
就有50%的人憎惡。
但這100%的人都已聽到和看到。
如果將「女人是什麽」作為一次傳播事件,那麽boldness的這個膠囊係列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薑闌給梁梁發了一條微信:
【認可你作品的人很多,隻是ta們並不一定會公開表達。你要相信,在你不知道的時候,ta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你。】
薑闌這句話並沒有說錯。
在boldness的天貓旗艦店內,「女人是什麽」這個drop的所有商品在3天之內全部售罄。有很多顧客甚至在未實際收到商品之前就秒點確認收貨並留下評價。
其中一條來自某個匿名用戶的評價讓薑闌的印象很深:
「真正的女性主義是通往自由之路,自由永不該隻局限於某一種方式。」
薑闌的冷靜一直保持到她抵達虹橋站。
在過安檢前,她刷到了一條直接點名罵費鷹的高熱度微博:
「真誠發問:yn是死媽了嗎?做這種東西出來?」
安檢的隊伍後麵有人催促薑闌。她把隨身包袋放上傳送帶,抓著手機快速走過安檢入口。然後她彎腰拿起隨身包袋。
那條原始微博來自於usss的主理人tursh,他發了八個字:某些品牌,吃相難看。
薑闌坐上車。
她打開微博,先搜boldness官微。
她最近的印象是10月8日那天,boldness在官方渠道發布了一條講述中國bgirl的先導紀錄片。在中國跳breaking的不隻有男人,也有女人。在青奧會breaking預選賽賽場上征戰的中國年輕人中,不隻有男孩,也有女孩。這條短片的互動數據不錯,boldness官微下粉絲的評價也很正麵,當時薑闌並沒有發覺任何異常。
後來她忙,就沒顧得上持續關注追蹤。現在她快速地翻了翻過去這幾天boldness的官微內容。
10月10日早10點,boldness正式推出「女人是什麽」膠囊係列,品牌官微發布該係列型錄,官方天貓旗艦店同步上架12款單品。
boldness的官方發聲渠道延續了它一貫的低調,在發布這個係列時隻釋出模特型錄和單品圖片,沒有多餘的文案。每張圖片的正中間都印了衣服上的那行slogan:
be bold. be bolder.
「女人是什麽」。
boldness做了12年街頭文化,做了12年街頭服飾,做了12年以男性顧客起家的生意。
boldness現在發問:女人是什麽。
短短不到3天的時間,這個膠囊係列在網上的負麵輿論經人惡意引導之後發酵得異常迅速。
男人罵boldness,認為它想做女性市場的生意,以這樣的姿態來討好女性消費者,吃相難看。他們不願意再為這樣的男性街頭品牌買單。
女人罵boldness,認為它想做女性市場的生意,以這樣的姿態來討好女性消費者,吃相難看。她們不需要這樣的男性街頭品牌來為女性發聲。
緊接著,這12件單品上的文字被迅速拆解,斷章取義,上綱上線。
在這個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人們看得見「乳房」、「高潮」,卻看不見它們後麵跟著的「是什麽」。由曲解、汙衊和髒水組成的多維傳播鏈,在這個網絡攻擊毫無成本的時代,極其容易被大規模複製和實現。
boldness和它的主理人bboy yn低調了很多年,yn的合夥人團隊同樣低調了很多年。大家隻知道boldness的創意總監叫liang liang,於是所有人都非常理所當然地默認liang liang是個男人。
所以當梁梁被網上的噴子們罵作男性叛徒的時候,她爆炸了。
沒人知道那些噴子id背後究竟是人是鬼。
也沒人在乎梁梁這個活生生的人究竟是男是女。
你要說這事諷刺,那這樣諷刺的事天天都在發生,太常見,常見得叫人不能說它諷刺。
薑闌接著點開tursh的個人微博。
之前的那場抄襲風波,她還有留有不淺的印象。這些年來,boldness在街頭圈內的地位難以撼動。這迴遇上這樣的危機,什麽樣的人都敢來踩上兩腳。
她又去順便看了看wt_g這個微博。
如薑闌所料,郭望騰在這短短三天的時間裏刷了幾百條微博。他的脾氣火爆起來比梁梁誇張百倍,他的憤怒體現在每一個字符中。
當然也有支持聲。
boldness的忠實顧客基本盤很大,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能夠理性和獨立思考的人,雖然ta們未必時時發聲,雖然ta們的聲音在這種攻擊宣洩的狂歡中不易輕易生存。
但ta們始終在。
薑闌最後迴到梁梁的朋友圈。
梁梁作為boldness的合夥人和創意總監,她就算再憤怒,也不能在微博這樣的公開媒介平台上表達自己的情緒。
暴怒中的梁梁仍然維持住了她的職業素養和水準。
薑闌在翻看完梁梁這幾天所發的全部內容後,點開和梁梁的消息對話框。
一直到此時,薑闌依然非常冷靜,她不認為網絡上的這些負麵輿情全是壞事,她也沒有因為所看到的這些內容動肝火。
薑闌做了這麽多年的品牌,做了這麽多年的傳播,什麽樣的場麵沒有見過。
boldness這次的品牌行為本身就自帶高爭議性,陷入一場負麵輿情的風險是薑闌當初在深圳第一次看見梁梁做的產品時,就已經預料到的。
有50%的人支持。
就有50%的人憎惡。
但這100%的人都已聽到和看到。
如果將「女人是什麽」作為一次傳播事件,那麽boldness的這個膠囊係列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薑闌給梁梁發了一條微信:
【認可你作品的人很多,隻是ta們並不一定會公開表達。你要相信,在你不知道的時候,ta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你。】
薑闌這句話並沒有說錯。
在boldness的天貓旗艦店內,「女人是什麽」這個drop的所有商品在3天之內全部售罄。有很多顧客甚至在未實際收到商品之前就秒點確認收貨並留下評價。
其中一條來自某個匿名用戶的評價讓薑闌的印象很深:
「真正的女性主義是通往自由之路,自由永不該隻局限於某一種方式。」
薑闌的冷靜一直保持到她抵達虹橋站。
在過安檢前,她刷到了一條直接點名罵費鷹的高熱度微博:
「真誠發問:yn是死媽了嗎?做這種東西出來?」
安檢的隊伍後麵有人催促薑闌。她把隨身包袋放上傳送帶,抓著手機快速走過安檢入口。然後她彎腰拿起隨身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