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場將倫敦變為紅色火海的災難止於費特巷。
大火在此熄滅, 讓這條巷子成為了倫敦歷史的一段邊界。而它有著古老的過往,在此處挖出過古羅馬時代的錢幣罐。
時間來到19世紀, 隨著倫敦城市建築道路的變動,費特巷變得越發狹窄而昏暗。
在此開設的商鋪多為印刷商、書局、文具商等等,還有做油彩與顏料生意的。另一方麵, 私人租戶流動速度很快,多是過客,但也有例外——比如摩拉維亞兄弟會的成員。1
瑪麗在傑基爾醫生實驗室櫃子中找出了1666大火的相關資料。
經過仔細甄別,記錄「費特巷」的那幾頁紙張使用痕跡最重,很有可能是被反反覆覆翻閱過。
現在對於傑基爾醫生的遇襲,可以做出一個大致推測。
有人盯上了實驗室內的某份文件,找到了善於偷盜者潛入其中尋找。
好巧不巧,傑基爾醫生服用了變身藥劑成為了兇惡麵相的男人。那個男人身體健碩,看上去神色兇殘,他與潛入者發生了打鬥,被擊中後腦勺昏迷不醒。
不妨大膽假設,兇惡男人當時有可能處於用藥後的虛弱期,卻也不知潛入者有沒有看到整個變身過程?
之後,潛入者沒有立即離開,他迅速查找了實驗室內的數十個櫃子。找到了需要的東西,是悄悄離開,留下一地狼藉。
盡管實驗室內沒有留下白紙黑字的變身藥劑資料,但兇惡男人倒在了別墅內,這表明傑基爾醫生消失前的最後實驗操作應該與變身藥劑相關。
很可惜,由於與潛入者發生了肢體衝突,實驗台的各類試劑藥粉的瓶瓶罐罐都碎了一地。這些器皿上都貼了標籤,但多數不是藥物簡寫,而是隻有傑基爾醫生知道的數字代號。
厄爾森律師在初到案發現場時,就將那些藥劑殘渣都收攏了起來。
原本也沒想能派上大用處,當驚愕得知變身藥劑與傑基爾的關係,卻仍舊無從下手。誰能從混作一團的實驗物殘渣中分析出哪些是變身藥劑的原料?
這個人選不僅要有不亞於傑基爾醫生的專業本領,更要有絕對不會出賣他們的優秀品格。
畢竟變身藥劑的存在絕非小事,它很可能成為一種犯罪利器,絕不能隨便讓它現於人前。
瑪麗也有相同的考量。對於實驗分析的人選,華生是有足夠守口如瓶的品格,但他對詭異醫學領域並無太多研究。
目前還是要先找「方塊k」,以及確定潛入實驗室的盜賊究竟偷走了什麽。
從之前的推論,倫敦大火災藏起來的寶物可能是《索亞之書》之類的神秘學事物。
變身藥劑脫離了如今的科學範疇,想要製作出它,可能是傑基爾醫生已經發現了火災藏寶,學以致用。
夕陽灑落,費特巷的斑駁磚石牆被渲染出了一片猩紅。
瑪麗來到這處大火災的熄滅之地。也許,此地與藏寶有某種關聯,才會讓傑基爾醫生反覆閱讀這條街的資料。
當下,她拿著傑基爾醫生的照片挨家挨戶地詢問,是否有人曾經見過傑基爾在此出現。終是在一家咖啡店得到了有效信息。
「是的,我見過他,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咖啡店老闆表示事出有因,「當時,摩拉維亞兄弟會的信徒會定期在我店內聚會,照片上的這個男人來過好幾次。我記得不他的名字了,但記得他是一位醫生。」
瑪麗順勢請咖啡店老闆多說一些,「您的記憶力真是不錯,照片上就是一位醫生。您還記得他與誰走得最近嗎?摩拉維亞兄弟會是基督教新教的一支,當時聚會是在聊修靈之類的話題嗎?」
「可能吧,我沒有特意去關注聊天內容。」
咖啡店老闆迴憶,「對於這個男人與誰走得近,我記得清楚,是和老布萊恩兄弟關係親近。」
老闆說布萊恩兄弟來自德國,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兄弟,他們都是外科醫生。
「從我七年前開始經營咖啡店,布萊恩兄弟就搬到了費特巷199號,他們把那棟房子買下來了,當年他們已有六十多歲了。」
外科醫生,六十多歲,從德國來到英國,買下一棟居住環境不夠理想的房屋。
這樣的操作顯然不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布萊恩兄弟表示信仰摩拉維亞兄弟會,是來費特巷感悟生命。
瑪麗很難不對老布萊恩兄弟產生懷疑,將他們與詭異的聖甲蟲社聯繫到一起。「後來呢?您知道布萊恩兄弟現在的去處嗎?」
「別找了,他們早在1871年就先後去世了。」
咖啡店老闆記得大致死因,「聽說是死於肝病,很早就有的頑疾,兩兄弟一個死在春天,一個死在九月裏。自從布萊恩兄弟去世,我也就沒再看到照片上的那位醫生。」
死了?
其實布萊恩兄弟年過七旬,按照現今的標準可以稱得上高壽,不能說他們死得太早。
瑪麗卻無法不遺憾,她越發懷疑布萊恩兄弟來到倫敦的目的不單純,不會隻是簡單地感悟生活。
當下,沒能在咖啡店老闆處獲得更多消息,她徑直去了費特巷199號,試圖從那棟房子的現主人處獲得一些線索。
卻是遇上了閉門羹。
鄰居說這棟樓從布萊恩兄弟去世就空置了。兩三年,一直沒有新屋主入住,也沒有將房屋對外出借。
大火在此熄滅, 讓這條巷子成為了倫敦歷史的一段邊界。而它有著古老的過往,在此處挖出過古羅馬時代的錢幣罐。
時間來到19世紀, 隨著倫敦城市建築道路的變動,費特巷變得越發狹窄而昏暗。
在此開設的商鋪多為印刷商、書局、文具商等等,還有做油彩與顏料生意的。另一方麵, 私人租戶流動速度很快,多是過客,但也有例外——比如摩拉維亞兄弟會的成員。1
瑪麗在傑基爾醫生實驗室櫃子中找出了1666大火的相關資料。
經過仔細甄別,記錄「費特巷」的那幾頁紙張使用痕跡最重,很有可能是被反反覆覆翻閱過。
現在對於傑基爾醫生的遇襲,可以做出一個大致推測。
有人盯上了實驗室內的某份文件,找到了善於偷盜者潛入其中尋找。
好巧不巧,傑基爾醫生服用了變身藥劑成為了兇惡麵相的男人。那個男人身體健碩,看上去神色兇殘,他與潛入者發生了打鬥,被擊中後腦勺昏迷不醒。
不妨大膽假設,兇惡男人當時有可能處於用藥後的虛弱期,卻也不知潛入者有沒有看到整個變身過程?
之後,潛入者沒有立即離開,他迅速查找了實驗室內的數十個櫃子。找到了需要的東西,是悄悄離開,留下一地狼藉。
盡管實驗室內沒有留下白紙黑字的變身藥劑資料,但兇惡男人倒在了別墅內,這表明傑基爾醫生消失前的最後實驗操作應該與變身藥劑相關。
很可惜,由於與潛入者發生了肢體衝突,實驗台的各類試劑藥粉的瓶瓶罐罐都碎了一地。這些器皿上都貼了標籤,但多數不是藥物簡寫,而是隻有傑基爾醫生知道的數字代號。
厄爾森律師在初到案發現場時,就將那些藥劑殘渣都收攏了起來。
原本也沒想能派上大用處,當驚愕得知變身藥劑與傑基爾的關係,卻仍舊無從下手。誰能從混作一團的實驗物殘渣中分析出哪些是變身藥劑的原料?
這個人選不僅要有不亞於傑基爾醫生的專業本領,更要有絕對不會出賣他們的優秀品格。
畢竟變身藥劑的存在絕非小事,它很可能成為一種犯罪利器,絕不能隨便讓它現於人前。
瑪麗也有相同的考量。對於實驗分析的人選,華生是有足夠守口如瓶的品格,但他對詭異醫學領域並無太多研究。
目前還是要先找「方塊k」,以及確定潛入實驗室的盜賊究竟偷走了什麽。
從之前的推論,倫敦大火災藏起來的寶物可能是《索亞之書》之類的神秘學事物。
變身藥劑脫離了如今的科學範疇,想要製作出它,可能是傑基爾醫生已經發現了火災藏寶,學以致用。
夕陽灑落,費特巷的斑駁磚石牆被渲染出了一片猩紅。
瑪麗來到這處大火災的熄滅之地。也許,此地與藏寶有某種關聯,才會讓傑基爾醫生反覆閱讀這條街的資料。
當下,她拿著傑基爾醫生的照片挨家挨戶地詢問,是否有人曾經見過傑基爾在此出現。終是在一家咖啡店得到了有效信息。
「是的,我見過他,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咖啡店老闆表示事出有因,「當時,摩拉維亞兄弟會的信徒會定期在我店內聚會,照片上的這個男人來過好幾次。我記得不他的名字了,但記得他是一位醫生。」
瑪麗順勢請咖啡店老闆多說一些,「您的記憶力真是不錯,照片上就是一位醫生。您還記得他與誰走得最近嗎?摩拉維亞兄弟會是基督教新教的一支,當時聚會是在聊修靈之類的話題嗎?」
「可能吧,我沒有特意去關注聊天內容。」
咖啡店老闆迴憶,「對於這個男人與誰走得近,我記得清楚,是和老布萊恩兄弟關係親近。」
老闆說布萊恩兄弟來自德國,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兄弟,他們都是外科醫生。
「從我七年前開始經營咖啡店,布萊恩兄弟就搬到了費特巷199號,他們把那棟房子買下來了,當年他們已有六十多歲了。」
外科醫生,六十多歲,從德國來到英國,買下一棟居住環境不夠理想的房屋。
這樣的操作顯然不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布萊恩兄弟表示信仰摩拉維亞兄弟會,是來費特巷感悟生命。
瑪麗很難不對老布萊恩兄弟產生懷疑,將他們與詭異的聖甲蟲社聯繫到一起。「後來呢?您知道布萊恩兄弟現在的去處嗎?」
「別找了,他們早在1871年就先後去世了。」
咖啡店老闆記得大致死因,「聽說是死於肝病,很早就有的頑疾,兩兄弟一個死在春天,一個死在九月裏。自從布萊恩兄弟去世,我也就沒再看到照片上的那位醫生。」
死了?
其實布萊恩兄弟年過七旬,按照現今的標準可以稱得上高壽,不能說他們死得太早。
瑪麗卻無法不遺憾,她越發懷疑布萊恩兄弟來到倫敦的目的不單純,不會隻是簡單地感悟生活。
當下,沒能在咖啡店老闆處獲得更多消息,她徑直去了費特巷199號,試圖從那棟房子的現主人處獲得一些線索。
卻是遇上了閉門羹。
鄰居說這棟樓從布萊恩兄弟去世就空置了。兩三年,一直沒有新屋主入住,也沒有將房屋對外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