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邁克羅夫特:……
現在不提甜食,我們還有機會成為臨時好搭檔,羅曼夫人不喜歡甜食啊!
「謝謝您的邀請。」
邁克羅夫特幾乎是瞬間扯出溫和微笑,「但不必了,我對甜食沒有什麽興趣。」
瑪麗:真的嗎?
第25章 插pter25
沒有甜食的一天是不完整的。
邁克羅夫特正在適應作為羅曼夫人的新飲食習慣。
此時, 請允許他使用不怎麽靠譜的轉移注意力法。把對糖分的追求轉移到其他事上,比如證實芬妮之死背後是否同時存在螳螂與黃雀。
之前,鯨魚商席恩執意反對被搜查房間, 不讓人去房裏查找是否存在失蹤的芬妮。
找人都不讓找, 更不談要翻查地更徹底找一找席恩有無攜帶鯨魚須特製繩索。
現在沒有更多實證,除非席恩被人魚妖怪迷了心智主動同意,否則隻有暴力搜查一種手段。
顯然,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這個方法。
但, 要去哪裏找證據?
身處「鑽石號」,不論船上究竟有幾位兇手, 想要處理些不必存在的罪證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綁上重物往海裏一扔就行。
晚餐時,船長看到他寄予希望的兩位調查者眉頭緊鎖, 還以為案情真的沒有進展。
尤其是羅曼夫人雙眼滿『愁緒』地看著餐盤,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人對晚餐菜式很不滿意。
誰想到一起來到船長室就被告之那樣一番猜測, 兇手與藏屍者是不同的人。其中鯨魚商恩可能是兇案的目擊者, 但同時又可能策劃著名要搞連環案。
「目的是音樂劇的曲譜?」
船長也不相信這種荒謬的理由,「別欺負我不太懂樂理, 但我聽得出來那曲子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瑪麗不想打草驚蛇引人注意, 沒有去詢問劇團成員, 而是直接問船長。「劇團的譜曲人是誰?劇本上並沒有標註他的名字。」
「有兩位。一位就是寫劇本的紮爾, 還有一位是法拉, 他們合作了很久, 很有默契了。」
船長解釋法拉負責曲譜初稿, 一般他會先出曲譜,而紮爾構思故事後將台詞填充進去, 順便做音節微調。
紮爾的人魚復仇記詳情尚未定稿, 法蘭初稿的曲譜就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不必討論這種創作方式是否合理, 而要關注一點,譜曲人法拉並不在「鑽石號」上。
「法拉很少隨船演出,我隻在「鑽石號」上見過他三四次,最近一次見麵是半個月前,他坐遊輪從紐約迴倫敦。」
船長迴憶著,「他不太喜歡在海上生活,因為年輕時在海上做過一段時間船員對大海感到厭煩了。我知道你們想要問,法拉與席恩會不會認識?」
瑪麗和邁克羅夫特看著船長。
這是逃不開的一個問題,所以答案呢?
「就我所知,應該不認識。」
船長聳聳肩,「「鑽石號」和劇團合作了幾年,我也時常和劇團的人一起出去玩樂,從來沒有聽法拉聽到過他認識鯨魚商。當然,我不知道或者紮爾劇團的人不知道,不能代表兩者之間肯定無關。這個世上誰沒有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是的,秘密無處不在。
瑪麗和邁克羅夫特微微點頭。
僅從法拉年輕時的海上船員經歷,他與同樣從事海洋捕撈生意的席恩就可能有交集。
令人無奈的是,目前身處大西洋不可能及時聯繫上倫敦的法拉。
哪怕前兩年鋪設了跨洋海底電纜,但有線電報與無線通信尚有一長段距離。
邁克羅夫特僅能從有限條件下獲取更多信息,「波頓船長,據您所知,法拉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喜歡數學或是密碼學嗎?」
瑪麗:問得好!
一位財務情況不良的鯨魚商人,他費盡心思又是藏屍又是煽動眾人憤怒情緒就為看一本曲譜,這種事聽起來非常荒謬。
但,換一個角度。
如果曲譜有特別含義呢?那些五線譜藏著某種密碼,密碼又與一筆錢款有關,那就讓謀求曲譜的動機合理了。
「玩密碼?像是各種報紙登載的沒頭沒尾的簡訊?」
船長並不覺得密碼傳信是一種陌生現象,因為這是如今不少人會選擇的傳訊方式,尤其是在電報發明之後。
因為電報通信要價高,都是按字數收費,所以人們會盡可能精簡通訊內容。
於是,各種縮寫相繼出現。小到私人之間約定好的代號,大到商會團體約定俗成指代稱謂。有時為了對外保密,則製作了一套內部流通的密碼。
擺弄密碼不在限於電報通信,它更常見於各種報紙的gg版。
gg版裏什麽都有,除了正兒八經的商業gg,還有尋人啟事、徵婚交友告示等等。有不少人喜歡把加密內容刊登在gg欄,以期找到能夠破解它的同道中人。
話說迴來,曲譜確實可能被視作一種密碼。
船長波頓不確定地搖頭,「據我所知,法拉沒有玩過密碼,他對那些彎彎繞繞的事不感興趣。」
然而,法拉究竟有沒有把某種密碼編譯到曲譜中呢?
瑪麗與邁克羅夫特決定再仔細欣賞一遍曲譜,也許他們在第一次閱讀時錯漏了細節。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外鬆內緊,一方麵要營造出案情根本沒進展的沮喪場麵,另一方麵卻需要做好暗中監視與誘捕的準備。
現在不提甜食,我們還有機會成為臨時好搭檔,羅曼夫人不喜歡甜食啊!
「謝謝您的邀請。」
邁克羅夫特幾乎是瞬間扯出溫和微笑,「但不必了,我對甜食沒有什麽興趣。」
瑪麗:真的嗎?
第25章 插pter25
沒有甜食的一天是不完整的。
邁克羅夫特正在適應作為羅曼夫人的新飲食習慣。
此時, 請允許他使用不怎麽靠譜的轉移注意力法。把對糖分的追求轉移到其他事上,比如證實芬妮之死背後是否同時存在螳螂與黃雀。
之前,鯨魚商席恩執意反對被搜查房間, 不讓人去房裏查找是否存在失蹤的芬妮。
找人都不讓找, 更不談要翻查地更徹底找一找席恩有無攜帶鯨魚須特製繩索。
現在沒有更多實證,除非席恩被人魚妖怪迷了心智主動同意,否則隻有暴力搜查一種手段。
顯然,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這個方法。
但, 要去哪裏找證據?
身處「鑽石號」,不論船上究竟有幾位兇手, 想要處理些不必存在的罪證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綁上重物往海裏一扔就行。
晚餐時,船長看到他寄予希望的兩位調查者眉頭緊鎖, 還以為案情真的沒有進展。
尤其是羅曼夫人雙眼滿『愁緒』地看著餐盤,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人對晚餐菜式很不滿意。
誰想到一起來到船長室就被告之那樣一番猜測, 兇手與藏屍者是不同的人。其中鯨魚商恩可能是兇案的目擊者, 但同時又可能策劃著名要搞連環案。
「目的是音樂劇的曲譜?」
船長也不相信這種荒謬的理由,「別欺負我不太懂樂理, 但我聽得出來那曲子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瑪麗不想打草驚蛇引人注意, 沒有去詢問劇團成員, 而是直接問船長。「劇團的譜曲人是誰?劇本上並沒有標註他的名字。」
「有兩位。一位就是寫劇本的紮爾, 還有一位是法拉, 他們合作了很久, 很有默契了。」
船長解釋法拉負責曲譜初稿, 一般他會先出曲譜,而紮爾構思故事後將台詞填充進去, 順便做音節微調。
紮爾的人魚復仇記詳情尚未定稿, 法蘭初稿的曲譜就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不必討論這種創作方式是否合理, 而要關注一點,譜曲人法拉並不在「鑽石號」上。
「法拉很少隨船演出,我隻在「鑽石號」上見過他三四次,最近一次見麵是半個月前,他坐遊輪從紐約迴倫敦。」
船長迴憶著,「他不太喜歡在海上生活,因為年輕時在海上做過一段時間船員對大海感到厭煩了。我知道你們想要問,法拉與席恩會不會認識?」
瑪麗和邁克羅夫特看著船長。
這是逃不開的一個問題,所以答案呢?
「就我所知,應該不認識。」
船長聳聳肩,「「鑽石號」和劇團合作了幾年,我也時常和劇團的人一起出去玩樂,從來沒有聽法拉聽到過他認識鯨魚商。當然,我不知道或者紮爾劇團的人不知道,不能代表兩者之間肯定無關。這個世上誰沒有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是的,秘密無處不在。
瑪麗和邁克羅夫特微微點頭。
僅從法拉年輕時的海上船員經歷,他與同樣從事海洋捕撈生意的席恩就可能有交集。
令人無奈的是,目前身處大西洋不可能及時聯繫上倫敦的法拉。
哪怕前兩年鋪設了跨洋海底電纜,但有線電報與無線通信尚有一長段距離。
邁克羅夫特僅能從有限條件下獲取更多信息,「波頓船長,據您所知,法拉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喜歡數學或是密碼學嗎?」
瑪麗:問得好!
一位財務情況不良的鯨魚商人,他費盡心思又是藏屍又是煽動眾人憤怒情緒就為看一本曲譜,這種事聽起來非常荒謬。
但,換一個角度。
如果曲譜有特別含義呢?那些五線譜藏著某種密碼,密碼又與一筆錢款有關,那就讓謀求曲譜的動機合理了。
「玩密碼?像是各種報紙登載的沒頭沒尾的簡訊?」
船長並不覺得密碼傳信是一種陌生現象,因為這是如今不少人會選擇的傳訊方式,尤其是在電報發明之後。
因為電報通信要價高,都是按字數收費,所以人們會盡可能精簡通訊內容。
於是,各種縮寫相繼出現。小到私人之間約定好的代號,大到商會團體約定俗成指代稱謂。有時為了對外保密,則製作了一套內部流通的密碼。
擺弄密碼不在限於電報通信,它更常見於各種報紙的gg版。
gg版裏什麽都有,除了正兒八經的商業gg,還有尋人啟事、徵婚交友告示等等。有不少人喜歡把加密內容刊登在gg欄,以期找到能夠破解它的同道中人。
話說迴來,曲譜確實可能被視作一種密碼。
船長波頓不確定地搖頭,「據我所知,法拉沒有玩過密碼,他對那些彎彎繞繞的事不感興趣。」
然而,法拉究竟有沒有把某種密碼編譯到曲譜中呢?
瑪麗與邁克羅夫特決定再仔細欣賞一遍曲譜,也許他們在第一次閱讀時錯漏了細節。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外鬆內緊,一方麵要營造出案情根本沒進展的沮喪場麵,另一方麵卻需要做好暗中監視與誘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