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厄爾森律師略顯不自然地點頭。請別怪他,他隻是不太習慣在陌生人麵前長篇大論。「沒別的了。我上午接下委託,沒來得及去查更多事。」
厄爾森律師認真迴想,的確沒有了。
隨即又補充到,「還有就是我與傑基爾醫生聯繫過了,明天上午可以去醫學院看屍體。死者奧利弗與疑犯彼得的屍體都完成了全麵解剖。」
「讚美您的預約安排。屍檢結論,確實是不容忽視的破案線索。」
瑪麗不認為需要兩個人一同去看屍體。
「如果您沒有異議,我覺得分頭行事效率更高。有關疑犯彼得,給到我們手上的資料少到可憐。明天能否請您去金棕櫚賭場,問清彼得究竟是什麽時候染上賭癮?以及是誰引他入門的?」
厄爾森律師隻是寡言,而不是愚蠢。
他立刻領會到了背後的意思,「您懷疑可能是買兇或做局殺人。有人利用了車夫彼得,使得他欠下賭債,最後實施了謀財害命。」
「也許吧,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
瑪麗給出了懷疑的原因,「奧利弗周六被殺,彼得四天後被抓,在他家發現了奧利弗的支票。巧合的是,這四天彼得身體不舒服一直臥床休息,更巧合的是他被抓到看守所當晚吃了一頓含有花生的麵包就死了。」
多麽像是死無對證。
瑪麗:「厄爾森律師,以您的經驗,相信接生活裏會出現二連三的巧合嗎?」
**
相信巧合嗎?
邁克羅夫特下了馬車,迴到了位於帕丁頓路附近的住處。
進屋,打開傘櫃,將「u記」的長柄傘放入其中。櫃中整齊地掛著一排傘,傘麵都是黑色的,乍一看它們仿佛很相似。
其實,各不相同。從傘麵麵料到傘柄雕刻,哪怕有幾把雨傘都是來自「u記」的同一係列,但手工製作在細節上總有差別。
正如今天攜帶的黑傘與九月中旬被贈送的那一把黑傘,來自同一家店。兩者長得像,但在傘柄木料紋理上並不一致。
那把被贈送的傘卻不在這個傘櫃中。
它被妥善地收納在禮盒中,放置於儲物室的另一個角落。除非是「老婦人」再次現身,否則它沒有顯於人前的必要性。
這樣做,是謹慎。
謹慎於不能在細節上露出破綻。
邁克羅夫特將45分鍾前的行為也歸結於「謹慎」上。
他沒有像往常走靠近正門的樓梯,而是果斷且迅速地繞了一圈從後方離開了辦公樓,這樣就能杜絕由一把相似的傘引發聯想。
也許,是多此一舉。
畢竟「u記」每個月銷售出去的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人與人擦肩而過時看到相似款並不稀奇,而且大多數人在幾秒錯身事件內根本來不及進行判斷。
但,那位應該不同。
邁克羅夫特想起出現在白廳的「好心送傘先生」。他不相信世上有接二連三的巧合,逆流而行必有所求,近期白廳有什麽需要調查的事件嗎?
在匯聚了外交、內政、國防等大英政府各部門辦公樓的白廳街,每天無事發生才奇怪。不過下班後的拜訪,再結合所去的那棟樓,可能是出於私人案件調查。
——十天前的周六夜晚,奧利費遭遇劫財被害事件,聽聞嫌犯是車夫而他在關押所中也死了。
這又如何呢?
邁克羅夫特確定他和奧利弗沒有交集,不會成為疑兇或目擊者之一,至於四處尋找線索地幫忙查案?
不,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做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公務員,不用出差,時不時能購買喜歡的甜食,一個人過清淨的日子,那就是最佳的理想生活狀態。
這不絕是懶,而是一種難得的境界——生而不凡,但甘於平凡。
如此想著,邁克羅夫特前往了書房,翻閱起歇洛克的最新來信。
沒有特別的事,信中歇洛克就是聊一聊進入大學一個月以來的學習生活,卻讓人把目光凝在了信的末尾。
「上帝總給人以重重考驗,我的第一次化學創新實驗失敗得很徹底,差點炸了實驗室。這很正常,作為理智的人,我們都知道理想狀態與現實遭遇總存在一定距離。
親愛的哥哥,我知道你一定不會嘲諷我。就拿甜點做比方,你一定懂得理想有多像是一塊香甜細膩的奶油蛋糕,現實就有多像是的一塊難以下咽的幹癟餅幹。哦!最後祝願您沒有吃到過那樣難吃的餅幹。」
邁克羅夫特嘴角微微一僵。
沒有必要,他親愛的弟弟真的沒有必要添加最後那一段。不可能的,不可能有巧合出現,進而打破他理想的生活狀態。
第15章
夜間,七點。
今天倫敦沒有下雨。
瑪麗與厄爾森律師抵達旅店,老奧利弗夫婦剛剛吃好晚飯,隻見女傭收拾餐盤從屋裏走出來。
中年喪子的夫婦兩人應是胃口不佳。
晚餐的食物沒有清盤,其中有一碗蔬菜濃湯幾乎沒有動過。
瑪麗與女傭擦肩而過,掃了一眼湯碗,蔬菜大雜燴包括了蠶豆。
一個半小時前,奧利弗的同事a就提過,蠶豆的味道並不合老奧利弗夫人的口味。
「兩位,是喬治教授請來繼續調查的?」
老奧利弗先生沒有想到會有訪客,而聽說來因後並沒有拒絕配合查案,但不便在旅店內談話。他拿起一串鑰匙,「還請隨我一起去本的住所,想來你們也需要觀察一下情況。」
厄爾森律師認真迴想,的確沒有了。
隨即又補充到,「還有就是我與傑基爾醫生聯繫過了,明天上午可以去醫學院看屍體。死者奧利弗與疑犯彼得的屍體都完成了全麵解剖。」
「讚美您的預約安排。屍檢結論,確實是不容忽視的破案線索。」
瑪麗不認為需要兩個人一同去看屍體。
「如果您沒有異議,我覺得分頭行事效率更高。有關疑犯彼得,給到我們手上的資料少到可憐。明天能否請您去金棕櫚賭場,問清彼得究竟是什麽時候染上賭癮?以及是誰引他入門的?」
厄爾森律師隻是寡言,而不是愚蠢。
他立刻領會到了背後的意思,「您懷疑可能是買兇或做局殺人。有人利用了車夫彼得,使得他欠下賭債,最後實施了謀財害命。」
「也許吧,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
瑪麗給出了懷疑的原因,「奧利弗周六被殺,彼得四天後被抓,在他家發現了奧利弗的支票。巧合的是,這四天彼得身體不舒服一直臥床休息,更巧合的是他被抓到看守所當晚吃了一頓含有花生的麵包就死了。」
多麽像是死無對證。
瑪麗:「厄爾森律師,以您的經驗,相信接生活裏會出現二連三的巧合嗎?」
**
相信巧合嗎?
邁克羅夫特下了馬車,迴到了位於帕丁頓路附近的住處。
進屋,打開傘櫃,將「u記」的長柄傘放入其中。櫃中整齊地掛著一排傘,傘麵都是黑色的,乍一看它們仿佛很相似。
其實,各不相同。從傘麵麵料到傘柄雕刻,哪怕有幾把雨傘都是來自「u記」的同一係列,但手工製作在細節上總有差別。
正如今天攜帶的黑傘與九月中旬被贈送的那一把黑傘,來自同一家店。兩者長得像,但在傘柄木料紋理上並不一致。
那把被贈送的傘卻不在這個傘櫃中。
它被妥善地收納在禮盒中,放置於儲物室的另一個角落。除非是「老婦人」再次現身,否則它沒有顯於人前的必要性。
這樣做,是謹慎。
謹慎於不能在細節上露出破綻。
邁克羅夫特將45分鍾前的行為也歸結於「謹慎」上。
他沒有像往常走靠近正門的樓梯,而是果斷且迅速地繞了一圈從後方離開了辦公樓,這樣就能杜絕由一把相似的傘引發聯想。
也許,是多此一舉。
畢竟「u記」每個月銷售出去的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人與人擦肩而過時看到相似款並不稀奇,而且大多數人在幾秒錯身事件內根本來不及進行判斷。
但,那位應該不同。
邁克羅夫特想起出現在白廳的「好心送傘先生」。他不相信世上有接二連三的巧合,逆流而行必有所求,近期白廳有什麽需要調查的事件嗎?
在匯聚了外交、內政、國防等大英政府各部門辦公樓的白廳街,每天無事發生才奇怪。不過下班後的拜訪,再結合所去的那棟樓,可能是出於私人案件調查。
——十天前的周六夜晚,奧利費遭遇劫財被害事件,聽聞嫌犯是車夫而他在關押所中也死了。
這又如何呢?
邁克羅夫特確定他和奧利弗沒有交集,不會成為疑兇或目擊者之一,至於四處尋找線索地幫忙查案?
不,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做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公務員,不用出差,時不時能購買喜歡的甜食,一個人過清淨的日子,那就是最佳的理想生活狀態。
這不絕是懶,而是一種難得的境界——生而不凡,但甘於平凡。
如此想著,邁克羅夫特前往了書房,翻閱起歇洛克的最新來信。
沒有特別的事,信中歇洛克就是聊一聊進入大學一個月以來的學習生活,卻讓人把目光凝在了信的末尾。
「上帝總給人以重重考驗,我的第一次化學創新實驗失敗得很徹底,差點炸了實驗室。這很正常,作為理智的人,我們都知道理想狀態與現實遭遇總存在一定距離。
親愛的哥哥,我知道你一定不會嘲諷我。就拿甜點做比方,你一定懂得理想有多像是一塊香甜細膩的奶油蛋糕,現實就有多像是的一塊難以下咽的幹癟餅幹。哦!最後祝願您沒有吃到過那樣難吃的餅幹。」
邁克羅夫特嘴角微微一僵。
沒有必要,他親愛的弟弟真的沒有必要添加最後那一段。不可能的,不可能有巧合出現,進而打破他理想的生活狀態。
第15章
夜間,七點。
今天倫敦沒有下雨。
瑪麗與厄爾森律師抵達旅店,老奧利弗夫婦剛剛吃好晚飯,隻見女傭收拾餐盤從屋裏走出來。
中年喪子的夫婦兩人應是胃口不佳。
晚餐的食物沒有清盤,其中有一碗蔬菜濃湯幾乎沒有動過。
瑪麗與女傭擦肩而過,掃了一眼湯碗,蔬菜大雜燴包括了蠶豆。
一個半小時前,奧利弗的同事a就提過,蠶豆的味道並不合老奧利弗夫人的口味。
「兩位,是喬治教授請來繼續調查的?」
老奧利弗先生沒有想到會有訪客,而聽說來因後並沒有拒絕配合查案,但不便在旅店內談話。他拿起一串鑰匙,「還請隨我一起去本的住所,想來你們也需要觀察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