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瑪麗的十九世紀[綜名著]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對方冷漠無情,隻把原主當做某種工具利用,可她不可避免地被認出,無非多添幾步處理而已。
人,總有弱點。
不論是普通家庭、鄉紳地主、甚至是上至貴族王公,想要以合法手段讓一個人不再製造麻煩,對她而言不是麻煩,其過程能視為無趣生活的調劑品。
因此,瑪麗完全沒有喬治安娜的糾結。
「別擔憂,讓一切順其自然。」
瑪麗安慰著喬治安娜,「謝謝你的關心,相信仁慈的上帝一定會有妥善安排。」
「我認同你的選擇,明頓先生,有的事不必著急。」
華生與喬治安娜的看法不同,不是人人都家庭和睦,也不是每家都兄弟姐妹親密無間。
以他為例,他的哥哥是酒鬼且嗜賭成癮。這些年不知規勸了多少次,但兄弟之間每每以吵架告終,漸漸形同陌路。
那些童年溫情在日復一日衝突中被消磨殆盡,而不得不麵對長大後人是會變的現實。
華生以己度人,不希望朋友陷入家庭糾葛中。
「明頓先生,你不妨先在倫敦安定下來,倫敦也便於接觸各類消息。假如報紙上有尋人啟事,也能及時獲得。等到確定具體情況再與對方聯繫,也未嚐不好。」
瑪麗點點頭。至此,她的身份在兩人麵前過了明路。
坦誠部分記憶缺失即能解決不少問題,不必倉促編造來歷,更是為應對喬治安娜的哥哥做鋪墊。
是了,表明失憶,多半是由於對喬治安娜家族勢力的考量。
如果第三位受害者隻是普通工人,沒有勢力進行調查,那也就不必多此一言。
顯然,喬治安娜所在的家庭不同。言談中,她表明雙親去世,上有一位頗為照顧她的哥哥。
這樣一位兄長必會深入調查清楚妹妹的綁架遭遇。他肯定不會放過查清兇手,同時也會查一查別的受害者。
哪怕兩種調查程度不同,但難免一番詢問與核實。
不如對其坦言部分記憶缺失,反而能順水推舟做一些事。何況在棺材裏被關久了,一點問題都沒有才不合常理。
此舉冒險嗎?
瑪麗承認有賭的成分,卻也能是一個大好機會。一個順利擁有合法可靠身份的機會。
接下來的路程,氣氛與沉重絲毫無關。
瑪麗有意引導詢問兩人社會風俗與人文歷史,以而比對上輩子與此生世界的異同之處。
初步結論,各國發展比如政要人物有所差異,自然科學發展進度也有不同,但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不變。
比如在她曾經生活的世界,東方花國是1750年開始工業革命,湧現出一批自然科學家。
其中東方著名博物學王爾文在1830年發表《物種演化論》。文學方麵,後世評價十九世紀英倫最出名的女作家,哈莉·瓊斯寫了《柯南·道爾破案集》。
這個世界,花國與英國都是1760年前後開始工業革命。
沒有花國人王爾文,而相似的學術思想由英國達爾文於十年前出版《物種起源》,很遺憾達爾文已於去年過世。
當然,也不乏許多歷史進程相同之處。
比如十七世紀都有牛頓提出力學、數學、光學等自然定律,比如十八世紀末法國都有拿破崙出世橫掃歐陸。
對此,瑪麗接受良好。
即便告訴她,身邊的人是另一未知世界書中的故事角色,那也沒有什麽好睏擾的。一沙一世界,從她出現的那一刻世界就已經不同。
**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三點半。
距離喬治安娜被綁架後第七天,距離喬治安娜順利出逃抵達倫敦後第六天。
倫敦西區,達西宅邸。
陽光透過玻璃窗,書房內一室溫暖。
達西翻閱著最新的調查報告。雖然有了那具罪犯的屍體,並且已知他利用過牧師的身份出沒,但有關其經歷仍有大片空白。
「哈倫·托裏,三十九歲,屍檢所知致死原因——腦溢血死亡。五年前從普魯士王國來到英國南開普敦。職業,牧師,推薦人:凱薩琳·德·包爾夫人。」
這一段話,言簡意賅地說明罪犯托裏的近況。
在往下看,四十一年前托裏的母親從南安普頓嫁到柏林。托裏十九歲時失去了雙親,當年他剛剛進入柏林大學就讀數學係,不久表現出了對埃及學的濃厚興趣。
畢業後前往埃及,在開羅生活了十二年,從事相關考古研究。但成果平平,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論著問世。
三十四歲,托裏變賣了柏林住所,迴到母親的家鄉英國南安普頓,但其母族已無親人。
他孑然一身,沒有在英國置辦產業,開始一場長達五年的遊歷。過程中,應聘牧師一職,一邊旅行一邊布道。
沒有更多消息了。
無從得知托裏是否有過別的化名,他沒有固定住所,也沒有親密的朋友,更沒有留下任何私人書麵筆記。
托裏結識過其他牧師都是泛泛之交,那些人表示托裏是上帝忠實的信徒。包爾夫人亦是如此認為,而成為托裏在英國做牧師的推薦人。
是的,包爾夫人。
達西能夠在六天內確定罪犯的身份,因為他在排查誰可能泄露喬治安娜的生日時,十分明智地沒有錯漏他的姨媽。
包爾夫人在當地教會有著較高的影響力,真是毫無意外她會推薦一位深藏不露的罪犯成為牧師。
人,總有弱點。
不論是普通家庭、鄉紳地主、甚至是上至貴族王公,想要以合法手段讓一個人不再製造麻煩,對她而言不是麻煩,其過程能視為無趣生活的調劑品。
因此,瑪麗完全沒有喬治安娜的糾結。
「別擔憂,讓一切順其自然。」
瑪麗安慰著喬治安娜,「謝謝你的關心,相信仁慈的上帝一定會有妥善安排。」
「我認同你的選擇,明頓先生,有的事不必著急。」
華生與喬治安娜的看法不同,不是人人都家庭和睦,也不是每家都兄弟姐妹親密無間。
以他為例,他的哥哥是酒鬼且嗜賭成癮。這些年不知規勸了多少次,但兄弟之間每每以吵架告終,漸漸形同陌路。
那些童年溫情在日復一日衝突中被消磨殆盡,而不得不麵對長大後人是會變的現實。
華生以己度人,不希望朋友陷入家庭糾葛中。
「明頓先生,你不妨先在倫敦安定下來,倫敦也便於接觸各類消息。假如報紙上有尋人啟事,也能及時獲得。等到確定具體情況再與對方聯繫,也未嚐不好。」
瑪麗點點頭。至此,她的身份在兩人麵前過了明路。
坦誠部分記憶缺失即能解決不少問題,不必倉促編造來歷,更是為應對喬治安娜的哥哥做鋪墊。
是了,表明失憶,多半是由於對喬治安娜家族勢力的考量。
如果第三位受害者隻是普通工人,沒有勢力進行調查,那也就不必多此一言。
顯然,喬治安娜所在的家庭不同。言談中,她表明雙親去世,上有一位頗為照顧她的哥哥。
這樣一位兄長必會深入調查清楚妹妹的綁架遭遇。他肯定不會放過查清兇手,同時也會查一查別的受害者。
哪怕兩種調查程度不同,但難免一番詢問與核實。
不如對其坦言部分記憶缺失,反而能順水推舟做一些事。何況在棺材裏被關久了,一點問題都沒有才不合常理。
此舉冒險嗎?
瑪麗承認有賭的成分,卻也能是一個大好機會。一個順利擁有合法可靠身份的機會。
接下來的路程,氣氛與沉重絲毫無關。
瑪麗有意引導詢問兩人社會風俗與人文歷史,以而比對上輩子與此生世界的異同之處。
初步結論,各國發展比如政要人物有所差異,自然科學發展進度也有不同,但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不變。
比如在她曾經生活的世界,東方花國是1750年開始工業革命,湧現出一批自然科學家。
其中東方著名博物學王爾文在1830年發表《物種演化論》。文學方麵,後世評價十九世紀英倫最出名的女作家,哈莉·瓊斯寫了《柯南·道爾破案集》。
這個世界,花國與英國都是1760年前後開始工業革命。
沒有花國人王爾文,而相似的學術思想由英國達爾文於十年前出版《物種起源》,很遺憾達爾文已於去年過世。
當然,也不乏許多歷史進程相同之處。
比如十七世紀都有牛頓提出力學、數學、光學等自然定律,比如十八世紀末法國都有拿破崙出世橫掃歐陸。
對此,瑪麗接受良好。
即便告訴她,身邊的人是另一未知世界書中的故事角色,那也沒有什麽好睏擾的。一沙一世界,從她出現的那一刻世界就已經不同。
**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三點半。
距離喬治安娜被綁架後第七天,距離喬治安娜順利出逃抵達倫敦後第六天。
倫敦西區,達西宅邸。
陽光透過玻璃窗,書房內一室溫暖。
達西翻閱著最新的調查報告。雖然有了那具罪犯的屍體,並且已知他利用過牧師的身份出沒,但有關其經歷仍有大片空白。
「哈倫·托裏,三十九歲,屍檢所知致死原因——腦溢血死亡。五年前從普魯士王國來到英國南開普敦。職業,牧師,推薦人:凱薩琳·德·包爾夫人。」
這一段話,言簡意賅地說明罪犯托裏的近況。
在往下看,四十一年前托裏的母親從南安普頓嫁到柏林。托裏十九歲時失去了雙親,當年他剛剛進入柏林大學就讀數學係,不久表現出了對埃及學的濃厚興趣。
畢業後前往埃及,在開羅生活了十二年,從事相關考古研究。但成果平平,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論著問世。
三十四歲,托裏變賣了柏林住所,迴到母親的家鄉英國南安普頓,但其母族已無親人。
他孑然一身,沒有在英國置辦產業,開始一場長達五年的遊歷。過程中,應聘牧師一職,一邊旅行一邊布道。
沒有更多消息了。
無從得知托裏是否有過別的化名,他沒有固定住所,也沒有親密的朋友,更沒有留下任何私人書麵筆記。
托裏結識過其他牧師都是泛泛之交,那些人表示托裏是上帝忠實的信徒。包爾夫人亦是如此認為,而成為托裏在英國做牧師的推薦人。
是的,包爾夫人。
達西能夠在六天內確定罪犯的身份,因為他在排查誰可能泄露喬治安娜的生日時,十分明智地沒有錯漏他的姨媽。
包爾夫人在當地教會有著較高的影響力,真是毫無意外她會推薦一位深藏不露的罪犯成為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