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站起來拍拍溫體仁的肩膀,臉上仍舊是如沐春風的笑容,說的話卻已經充滿了血腥味,「軍.營不是他們家的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要今天摘花就摘花,想要明天嬉鬧就嬉鬧。這筆銀子是從國庫中出的,他們在編一天,就是一天的軍人。若是犯了事情,就要按照軍規處置。
別以為他們多精貴,看看這些成績,合格的人連兩成都沒有,他們比朕以前遇.襲時,對上的流民都不如。京營沒有了他們這群軟腳蝦,難道朕出銀子出糧食,還招募不來可以打仗的人!所以朕給他們機會,也給他們臉麵,不要到最後連裏子也被扒了去。
朕覺得這些年京城就是太幹淨了,太久沒有看到屍.體成堆、鮮.血橫流的樣子。所以他們都忘了軍.營是什麽,軍紀是什麽。你直接告訴下麵的人,要是他們記性不好,朕不介意幫助他們迴憶一下流血有多痛,更加不介意幫他們體會一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代價。」
三伏天裏,溫體仁的後脖頸卻是汗毛直立。說實在的,要不是最近下麵鬧鬧的人太多,他真的不會把這個奏摺呈上來。憑什麽啊!他來麵對恐怖的朱由檢,那些人坐著等拿銀子,他又不傻,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別說門了窗也沒有。
「溫大人沒事吧?」孫元化跟著吳無玥走在宮道上,遠遠看到了臉色有些不對頭的溫體仁出了瀛台,還以為是他中暑了,要不然怎麽臉色煞白?
吳無玥瞄了一眼,肯定地搖頭,「沒有事,溫大人就是有些體虛而已。我們還是快點進殿吧,皇上還等著呢。」
吳無玥這次去遼東有三件事情要做,首先是與陸家兄弟見了一麵,還有在膠州灣負責的貝誌鋮,他們沒有停下擴大生意的腳步,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把幾艘海船給搗鼓出來。第二就是為了袁承煥驗屍,與所料一樣,這位真的是死於七日風,也就是後來說的破傷風,在這個沒有疫苗的年代,戰場上出現這樣的疾病並不少見。與孫承宗一起料理了袁崇煥的後事。這個時候後金已經知道了袁督師身死,孫承宗接任的消息。皇太極在背地裏麵如何搶天喊地的地罵,與吳無玥一點關係也沒有。
之後,吳無玥在貝誌鋮的幫助下,與一支商隊混入了瀋陽,這樣做的風險非常高,不建議任何人模仿。這個年頭大明人想要假裝成為後金人幾乎不可能,因為那個金錢鼠尾的髮型,根本就不能假冒。而因為高麗被皇太極打的臣服了,所以這裏會有一些高麗商人,裝成他們還是可行的。吳無玥也向馬錢子學習了兩句高麗句,以備不時之需。
「那裏就是範文程的府邸了吧。」吳無玥與貝誌鋮看著那棟宅子,少有的眼中露出了嚴肅的神色。
貝誌鋮點頭,「就是那裏了,這個時候他也快從朝會上迴來了。不管努.爾哈赤以前對他怎麽樣,但是自從皇太極上位之後,他從來都是伴在左右,很得重用。」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範文程也下了慢慢地踱步從前街轉了迴來,若是仔細了看,範文程與吳無玥的臉型上似乎還有依稀的相似。
吳無玥看著這個三十歲的男人,他猛地握緊了馬車窗簷,似乎忍不住想要上前質問一句,身出名門,奈何做賊!吳無玥深吸了一口氣,壓住了心中的悲憤,這樣的人真的是範仲淹的後裔嗎?就算有其才學,卻不可能有其風骨。
「我們迴去吧,這裏總是不安全。」貝誌鋮拉下了車窗上的帷幕,隔斷了吳無玥的視線,這次也不過是來看一眼而已。他們這群人身上有著太多的秘密,所以隻能錦衣夜行,不能再以真麵目示人,「總有一日還會相見的。」
吳無玥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了一下情緒,「走吧,希望下次來的時候,這裏已經是大明的土地了。」
從寧遠迴去之前,吳無玥又聽到了從京中來的封賞與任命。滿桂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出眾,自然是要重賞的。還有一位就是孫元化,這位被調迴了京城。說起來他是徐光啟的徒弟,與師傅鑽研農事曆法不同,他是專攻西洋火器的大家,可以說袁崇煥在寧遠戰場上的紅衣大炮都有他的手筆。現在朱由檢把孫元化召迴京城,一來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專業的製造人才,好好發揮他的作用,也為了以後的海洋戰艦設計做準備。
到了瀛台之後,吳無玥去為幾個小孩子診平安脈,孫元化一個人去見朱由檢。
其實這還是他第一見到皇上,他在詩詞歌賦上並沒有太大的天賦,從小就對西洋的算術與火器感興趣。所以也隻是考過了一個舉人,連進士也沒有考,根本不要談參加殿試了。若是後來沒有被徐光啟推薦,又沒有吏部中事侯震暘的舉薦,或沒有受到袁崇煥的賞識,這一身製造火器的本領,說不定就要被八股文字被束縛住了。
快要四十六歲的孫元化,前半生也算是起起落落,沒有走尋常路。在師傅徐光啟的指導下,二十多歲的時候也來過京城,幫助師傅徐光啟與利瑪竇一起翻譯西洋學說。藉此機會,在火器的研究上越發精深,超越了這個時代的限製,將西洋的學說學以致用在火炮等的製造中。
「坐吧,不要拘束了,你從寧遠趕迴來,本應該讓你好好休息一下的。」朱由檢對大臣一貫是和氣的,剛見麵的時候,誰也猜不到他笑容背後藏著的究竟是什麽。孫元化當然有些拘謹,像他這樣的技術性人才,有時候不知道如何應付官場上的那一套,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得罪魏忠賢了。「皇上詔臣迴京,臣不知有何……」
別以為他們多精貴,看看這些成績,合格的人連兩成都沒有,他們比朕以前遇.襲時,對上的流民都不如。京營沒有了他們這群軟腳蝦,難道朕出銀子出糧食,還招募不來可以打仗的人!所以朕給他們機會,也給他們臉麵,不要到最後連裏子也被扒了去。
朕覺得這些年京城就是太幹淨了,太久沒有看到屍.體成堆、鮮.血橫流的樣子。所以他們都忘了軍.營是什麽,軍紀是什麽。你直接告訴下麵的人,要是他們記性不好,朕不介意幫助他們迴憶一下流血有多痛,更加不介意幫他們體會一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代價。」
三伏天裏,溫體仁的後脖頸卻是汗毛直立。說實在的,要不是最近下麵鬧鬧的人太多,他真的不會把這個奏摺呈上來。憑什麽啊!他來麵對恐怖的朱由檢,那些人坐著等拿銀子,他又不傻,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別說門了窗也沒有。
「溫大人沒事吧?」孫元化跟著吳無玥走在宮道上,遠遠看到了臉色有些不對頭的溫體仁出了瀛台,還以為是他中暑了,要不然怎麽臉色煞白?
吳無玥瞄了一眼,肯定地搖頭,「沒有事,溫大人就是有些體虛而已。我們還是快點進殿吧,皇上還等著呢。」
吳無玥這次去遼東有三件事情要做,首先是與陸家兄弟見了一麵,還有在膠州灣負責的貝誌鋮,他們沒有停下擴大生意的腳步,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把幾艘海船給搗鼓出來。第二就是為了袁承煥驗屍,與所料一樣,這位真的是死於七日風,也就是後來說的破傷風,在這個沒有疫苗的年代,戰場上出現這樣的疾病並不少見。與孫承宗一起料理了袁崇煥的後事。這個時候後金已經知道了袁督師身死,孫承宗接任的消息。皇太極在背地裏麵如何搶天喊地的地罵,與吳無玥一點關係也沒有。
之後,吳無玥在貝誌鋮的幫助下,與一支商隊混入了瀋陽,這樣做的風險非常高,不建議任何人模仿。這個年頭大明人想要假裝成為後金人幾乎不可能,因為那個金錢鼠尾的髮型,根本就不能假冒。而因為高麗被皇太極打的臣服了,所以這裏會有一些高麗商人,裝成他們還是可行的。吳無玥也向馬錢子學習了兩句高麗句,以備不時之需。
「那裏就是範文程的府邸了吧。」吳無玥與貝誌鋮看著那棟宅子,少有的眼中露出了嚴肅的神色。
貝誌鋮點頭,「就是那裏了,這個時候他也快從朝會上迴來了。不管努.爾哈赤以前對他怎麽樣,但是自從皇太極上位之後,他從來都是伴在左右,很得重用。」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範文程也下了慢慢地踱步從前街轉了迴來,若是仔細了看,範文程與吳無玥的臉型上似乎還有依稀的相似。
吳無玥看著這個三十歲的男人,他猛地握緊了馬車窗簷,似乎忍不住想要上前質問一句,身出名門,奈何做賊!吳無玥深吸了一口氣,壓住了心中的悲憤,這樣的人真的是範仲淹的後裔嗎?就算有其才學,卻不可能有其風骨。
「我們迴去吧,這裏總是不安全。」貝誌鋮拉下了車窗上的帷幕,隔斷了吳無玥的視線,這次也不過是來看一眼而已。他們這群人身上有著太多的秘密,所以隻能錦衣夜行,不能再以真麵目示人,「總有一日還會相見的。」
吳無玥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了一下情緒,「走吧,希望下次來的時候,這裏已經是大明的土地了。」
從寧遠迴去之前,吳無玥又聽到了從京中來的封賞與任命。滿桂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出眾,自然是要重賞的。還有一位就是孫元化,這位被調迴了京城。說起來他是徐光啟的徒弟,與師傅鑽研農事曆法不同,他是專攻西洋火器的大家,可以說袁崇煥在寧遠戰場上的紅衣大炮都有他的手筆。現在朱由檢把孫元化召迴京城,一來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專業的製造人才,好好發揮他的作用,也為了以後的海洋戰艦設計做準備。
到了瀛台之後,吳無玥去為幾個小孩子診平安脈,孫元化一個人去見朱由檢。
其實這還是他第一見到皇上,他在詩詞歌賦上並沒有太大的天賦,從小就對西洋的算術與火器感興趣。所以也隻是考過了一個舉人,連進士也沒有考,根本不要談參加殿試了。若是後來沒有被徐光啟推薦,又沒有吏部中事侯震暘的舉薦,或沒有受到袁崇煥的賞識,這一身製造火器的本領,說不定就要被八股文字被束縛住了。
快要四十六歲的孫元化,前半生也算是起起落落,沒有走尋常路。在師傅徐光啟的指導下,二十多歲的時候也來過京城,幫助師傅徐光啟與利瑪竇一起翻譯西洋學說。藉此機會,在火器的研究上越發精深,超越了這個時代的限製,將西洋的學說學以致用在火炮等的製造中。
「坐吧,不要拘束了,你從寧遠趕迴來,本應該讓你好好休息一下的。」朱由檢對大臣一貫是和氣的,剛見麵的時候,誰也猜不到他笑容背後藏著的究竟是什麽。孫元化當然有些拘謹,像他這樣的技術性人才,有時候不知道如何應付官場上的那一套,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得罪魏忠賢了。「皇上詔臣迴京,臣不知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