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起來吧、一直跪著連話也不會說了,像什麽樣子。」朱由檢在溫體仁頭頂上如同實質的目光移開了去,他又走迴了書案後麵,坐了下來,「怎麽,難道溫大人是站不動了,要不要王承恩幫你一把?」
溫體仁的確是雙腿發軟,可是眼下不敢有耽擱,算是手扶在地上借力,終於站穩了,勉強抬起了頭,等著朱由檢發落。
「給溫卿家一把椅子吧,他的身體看起來需要好好鍛鍊,才跪了一下,就站不直了。」朱由檢對王承恩說著,讓溫體仁落座了。
「謝皇上賜座。」溫體仁腦子裏麵是漿糊了,但也隱約明白了皇上不會要自己的小命,也許腦袋上的烏紗也是能夠保住的,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寬大處理。然後就像是裝孫子一樣,等著朱由檢發話。
「不要傻坐著。你說說吧,早上的事情應該怎麽辦?」朱由檢好像有些不耐煩看到溫體仁就這樣等待裁決的樣子,「朕都看到了,你早上能言善辯的很,為何單獨到了這裏就安靜了,不用在朕麵前害羞。」
害羞是個什麽鬼!溫體仁當然不會這樣吐槽,他現在百口莫辯,被偷走的東西又出現了,他們誣陷錢謙益又是事實,還要說什麽,況且皇上把自己後麵想做的事情也已經想明白了。「臣,臣以為錢大人的案子雖然有了刑部的記檔,但是他無能管理好手下官員一事是事實,這樣的能力不足以進入內閣……」
「啪!」朱由檢重重地放下了手中的杯子,這讓溫體仁又閉嘴了,他實在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這話不是皇上您在朝會上給錢謙益的評語,怎麽又不對了。
「溫卿家,看來你的記憶力不太好,等會迴去的時候可以請太醫幫著看看身體。朕早就說了,這些陳年舊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你們那些小動作,不要給朕隔三差五的就搬到朝會上來。都看不見幾省的災民嗎!以前還能閉耳塞聽,福王勾結暴民的事情都已經出了,還想要混淆視聽就是欺君之罪了!」
溫體仁此刻是靈光一閃地悟了,皇上要他說的是藩王的處理事項,對這個問題皇上的膽子著實很大。溫體仁馬上就把錢謙益給踢出了腦子,開動起了腦筋,怎麽才能問藩王要到田地呢,關鍵是好好地要人家把收到腰包中的東西拿出來,這樣的事情換了誰誰也不願意。
雖然已經有了福王的事情在前麵,但事情不到臨頭,人總是不願意麵對現實。就怕那些藩王根本不肯拿錢,難道要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麵。
「皇上,臣以為藩王們在封地已久,對於外麵的事情關心的不多,也不知道世道艱難如斯,皇上請他們捐獻銀錢,他們多半難以心有所感的響應。」
朱由檢看到溫體仁終於反應過來了,這人總算不傻,知道關鍵在哪裏,「你們早上鬧的厲害,朕後麵的話還沒有說。也不是平白無故的問他們要銀子,總是有道理的,溫卿家你可知道災民最多的地方在哪裏?」
溫體仁急速轉動了腦子,受了災荒的百姓與藩王的封地,咦,這樣一想,還真的有些巧合,災.民最多的陝西與河南一帶正是藩王封地多的地方,而大明的封地基本都在中原與偏北方一帶,江南與沿海生活富足的地方基本沒有,偏偏也正是北方一帶因為糧食歉收的原因災.民也特別的多。
難道?!溫體仁後脖頸一寒,原來要死的人不是他。「流民多半都出現在宗室的封賞之地,臣以為藩王不理朝.政,也就無視了百姓的生活。如果讓他們明白百姓的日子艱難,那麽他們就不會在坐視不理了。」
「溫卿家說的對,那些宗室因為祖製,手中也沒有兵.權,也不能參與政.事,就連買賣這樣的事情也是不能做的,他們與外麵的聯繫越來越少,自然就不懂民生不易。所以你們這些大臣,不要總是為了七年前的事情糾纏不清,有什麽意思呢。攻殲來去,百姓都得不到一鬥口糧。朕希望溫卿家你這般做事仔細的人,既然有能力去研究七年前的案子,還不如讓藩王看清眼下的情況。朕聽說陝西那裏可能會出現一點問題,這樣可不好,眼下旱災不斷,要齊心協力才行。」
朱由檢此話落下,溫體仁才在進來之後第一次看到了皇上的神色,這比在皇極門前麵距離皇上近多了,他忽而就在心中苦笑了起來,夠傻的,他們都夠傻的,就算是做到了首輔的位置上麵,恐怕也不過是皇上推出去的一個靶子,想要握住實權,恐怕還沒有低頭做事的畢自嚴與徐光啟得皇上的心意。但是即便如此,他仍舊想要入閣,想要做溫首輔。
溫體仁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腦子放空的離開了幹清宮,而朱由檢的言猶在耳,隻要誰把銀子弄了迴來,誰就是真的愛民之人,才有能力做到首輔的位置上麵。再說要的又不是朝臣的銀子,相對而言,割了藩王的肉,你們心痛什麽,若是心痛,難道是想要效仿福王暗中勾結朝臣,心存不軌之事。
經此一事,溫體仁知道自己要想高升,不能再與周延儒混在一起,隻有成為一個孤臣,自古孤臣又有幾個不是背負著罵名滿滿。他在第二日就等來了皇上將章允儒革職的消息,這件事情裏麵到了最後,隻有章允儒一個人被做了炮灰。而溫體仁升到了禮部侍郎,督辦藩王捐款一事。
去問藩王要錢的責任落到了溫體仁的身上,他知道這活不好做,但硬著頭皮也要上,把皇上的聖旨就這樣傳達了下去,外加不斷催款。
溫體仁的確是雙腿發軟,可是眼下不敢有耽擱,算是手扶在地上借力,終於站穩了,勉強抬起了頭,等著朱由檢發落。
「給溫卿家一把椅子吧,他的身體看起來需要好好鍛鍊,才跪了一下,就站不直了。」朱由檢對王承恩說著,讓溫體仁落座了。
「謝皇上賜座。」溫體仁腦子裏麵是漿糊了,但也隱約明白了皇上不會要自己的小命,也許腦袋上的烏紗也是能夠保住的,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寬大處理。然後就像是裝孫子一樣,等著朱由檢發話。
「不要傻坐著。你說說吧,早上的事情應該怎麽辦?」朱由檢好像有些不耐煩看到溫體仁就這樣等待裁決的樣子,「朕都看到了,你早上能言善辯的很,為何單獨到了這裏就安靜了,不用在朕麵前害羞。」
害羞是個什麽鬼!溫體仁當然不會這樣吐槽,他現在百口莫辯,被偷走的東西又出現了,他們誣陷錢謙益又是事實,還要說什麽,況且皇上把自己後麵想做的事情也已經想明白了。「臣,臣以為錢大人的案子雖然有了刑部的記檔,但是他無能管理好手下官員一事是事實,這樣的能力不足以進入內閣……」
「啪!」朱由檢重重地放下了手中的杯子,這讓溫體仁又閉嘴了,他實在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這話不是皇上您在朝會上給錢謙益的評語,怎麽又不對了。
「溫卿家,看來你的記憶力不太好,等會迴去的時候可以請太醫幫著看看身體。朕早就說了,這些陳年舊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你們那些小動作,不要給朕隔三差五的就搬到朝會上來。都看不見幾省的災民嗎!以前還能閉耳塞聽,福王勾結暴民的事情都已經出了,還想要混淆視聽就是欺君之罪了!」
溫體仁此刻是靈光一閃地悟了,皇上要他說的是藩王的處理事項,對這個問題皇上的膽子著實很大。溫體仁馬上就把錢謙益給踢出了腦子,開動起了腦筋,怎麽才能問藩王要到田地呢,關鍵是好好地要人家把收到腰包中的東西拿出來,這樣的事情換了誰誰也不願意。
雖然已經有了福王的事情在前麵,但事情不到臨頭,人總是不願意麵對現實。就怕那些藩王根本不肯拿錢,難道要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麵。
「皇上,臣以為藩王們在封地已久,對於外麵的事情關心的不多,也不知道世道艱難如斯,皇上請他們捐獻銀錢,他們多半難以心有所感的響應。」
朱由檢看到溫體仁終於反應過來了,這人總算不傻,知道關鍵在哪裏,「你們早上鬧的厲害,朕後麵的話還沒有說。也不是平白無故的問他們要銀子,總是有道理的,溫卿家你可知道災民最多的地方在哪裏?」
溫體仁急速轉動了腦子,受了災荒的百姓與藩王的封地,咦,這樣一想,還真的有些巧合,災.民最多的陝西與河南一帶正是藩王封地多的地方,而大明的封地基本都在中原與偏北方一帶,江南與沿海生活富足的地方基本沒有,偏偏也正是北方一帶因為糧食歉收的原因災.民也特別的多。
難道?!溫體仁後脖頸一寒,原來要死的人不是他。「流民多半都出現在宗室的封賞之地,臣以為藩王不理朝.政,也就無視了百姓的生活。如果讓他們明白百姓的日子艱難,那麽他們就不會在坐視不理了。」
「溫卿家說的對,那些宗室因為祖製,手中也沒有兵.權,也不能參與政.事,就連買賣這樣的事情也是不能做的,他們與外麵的聯繫越來越少,自然就不懂民生不易。所以你們這些大臣,不要總是為了七年前的事情糾纏不清,有什麽意思呢。攻殲來去,百姓都得不到一鬥口糧。朕希望溫卿家你這般做事仔細的人,既然有能力去研究七年前的案子,還不如讓藩王看清眼下的情況。朕聽說陝西那裏可能會出現一點問題,這樣可不好,眼下旱災不斷,要齊心協力才行。」
朱由檢此話落下,溫體仁才在進來之後第一次看到了皇上的神色,這比在皇極門前麵距離皇上近多了,他忽而就在心中苦笑了起來,夠傻的,他們都夠傻的,就算是做到了首輔的位置上麵,恐怕也不過是皇上推出去的一個靶子,想要握住實權,恐怕還沒有低頭做事的畢自嚴與徐光啟得皇上的心意。但是即便如此,他仍舊想要入閣,想要做溫首輔。
溫體仁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腦子放空的離開了幹清宮,而朱由檢的言猶在耳,隻要誰把銀子弄了迴來,誰就是真的愛民之人,才有能力做到首輔的位置上麵。再說要的又不是朝臣的銀子,相對而言,割了藩王的肉,你們心痛什麽,若是心痛,難道是想要效仿福王暗中勾結朝臣,心存不軌之事。
經此一事,溫體仁知道自己要想高升,不能再與周延儒混在一起,隻有成為一個孤臣,自古孤臣又有幾個不是背負著罵名滿滿。他在第二日就等來了皇上將章允儒革職的消息,這件事情裏麵到了最後,隻有章允儒一個人被做了炮灰。而溫體仁升到了禮部侍郎,督辦藩王捐款一事。
去問藩王要錢的責任落到了溫體仁的身上,他知道這活不好做,但硬著頭皮也要上,把皇上的聖旨就這樣傳達了下去,外加不斷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