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陸家已經把地契都賣了,昨日已經離開日照了。就像我說的那樣,他們根本翻不出什麽花樣來,現在日照這一帶我們算是一家獨大了,各方麵的門路都要打通,大船那頭你安排的怎麽樣了?」
廣福藥鋪中的兩個主事人今個心情陽光燦爛極了。橫在他們發財道路上的陸家人,終於灰溜溜地離開了日照,今後等他們搭上了軍隊的路子,把手上的藥材賣到了戰場上去,還愁不掙錢嗎!
「二叔,你放心,等到我們這裏的路全部鋪開之後,最多四個月的時間,就能開始把藥往島上送了,這筆買賣算是成了,以後就坐等數錢吧。」
留在日照的兩人,在朱由檢的記憶中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留下,可見不是什麽翻出浪花來的人物。正月十五,元宵一過,陸家人就與朱由檢一行人一起上路了,稍稍往日照的上麵走,還是貼著海岸線,在五日之後,來到了膠州灣,距離黃島最近的村鎮上。
就在朱由檢到的第三天,一道聖旨就發到了他的手中,其上赫然寫著,這一帶從今日起就歸於信王名下,算作是皇上為了彌補他寵愛的好五弟的新年禮物。因為朱由檢原來得到的良田並不多,這次對於海灣邊上的田地,天啟帝是一點也不小氣,繞著膠州灣一圈,就圈給了朱由檢。
「這個結果,無玥以為如何?從今日開始,不知在王妃三月生產前,可否將此處煥然一新。」朱由檢站在膠州灣的內海邊上,這裏是一片荒灘,明代多受倭寇侵襲,後來不得不在膠州灣沿岸多處設置衛所,派兵駐守。站在這裏就能遙遙看到臨海的城堡和烽火墩台,當有遇敵情況時,就能燃烽火以報警,互為馳援。
吳無玥看到聖旨的時候也是呆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朱由檢的膽子倒是夠大,胃口也是不小,居然敢問皇上要來這一片土地,這與朝廷綱紀大大的不符。可是當今的朝廷還有法度那樣的東西嗎。「王爺,是花了多少的銀子,才買通了魏公公那頭,讓他在朝中說了話。」
「也沒有多少,魏公公還特地關照我,這裏風大民亂,不是一個適合玩樂的地方。」朱由檢說著帶上了笑意,也不知道是嘲諷多一些,還是滿意多一些。「在他們眼中,膠州灣飽受倭寇的侵擾,就算這幾年太平一點了,也不是好地方。就是這裏的士兵也知道,此處沒有什麽油水可撈,又是海禁著,除了我這個喜歡玩鬧的王爺,誰會用請賜良田的機會,要了這邊的荒地呢。」
而誰會想到幾百年後,會有外*隊還占了這個伸入內陸的半封閉性海灣。這個不凍港在黃海海域上的位置,是那樣的特別,上可至遼東,下可通東海,達台灣與福建,是海上布局的必爭之地。
「不說他們了,談他們隻是浪費時間。無玥,你對我給出的答案還滿意嗎。我們占了此處,就現在朝廷的樣子,隻要不張揚,完全可用黃島為基,造出一支屬於我們自己的海貿商隊來。我們直接與守軍那頭做藥材生意,從源頭上斷了日照那些傢夥的想法。想來他們還要另外去求商船配置,我們卻不用求著別人幫忙,完全包了這條路。」
吳無玥定了定心神,他已經猜出了朱由檢藏而未露的心思,在這裏造一支船隊,遠不是為了買賣藥材這樣的簡單。恐怕這是一個暗棋,大明的海軍曾經盛極一時,選擇一個內港,建造一支船隊,等於在陸戰之外,埋下了一個釘子,不知何時就能從後方上牽製住那些蠢蠢欲動的人了。
直到這一刻,看著海浪陣陣,在鹹澀的海風中,吳無玥已經承認朱由檢心有溝壑,不管從心智與目光來看,朱由檢都是最適合他投效的人。他也終於下定了決心,藏在心中最深的願望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王爺的答案,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料。就像我們約好的那樣,無玥願意為人先,替王爺走第一遭,探探皮島的虛實,以測遼東之局。」
朱由檢拍了拍吳無玥的肩膀,望向了大海,「海上多風浪,萬事皆難測,我們都要當心才好。大話我也不屑說,你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的。你的心願,未嚐不是我的心願。惟願有朝一日,大明真的能做到清明之治,四海昇平。」
☆、第二十七章
在膠州灣邊上定了下來之後,陸家兄弟就開頭換麵重新振作起來,在這裏重新生根,忙得一直在外麵跑,將上下家聯繫起來,不再是單單經營一個藥鋪,而是要成為整個山東沿海區域的供應商,這裏頭的差別不是一星半點,好在因為前一年的跑貨,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也有了不少的經驗。
朱由檢成為了陸家藥鋪背後最大的注資人,不怕沒有錢支撐,就怕有了錢也撐不下,「按照這個進度下去,等到山東整個的一張網鋪好,花費的時間也用不了太久了。」
「確實如此,現在就差與皮島那頭接洽了。」陸淼有些憂心,他不知道日照那頭的廣福藥鋪與皮島上頭的哪位認識,官府的買賣裏麵,不是光有實力就夠的,人脈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甚至在這個時節,有時候還是認人的情況多。
「這點你也不用太過操心。」朱由檢卻是早有把握,「在你們眼中藥材生意很重要,但是在主事者的眼中,更重要的是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好處,怎麽看都是我們的贏麵多了一些。」
陸淼雖然知道了朱由檢是王爺的身份,心中安定了不少,但是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就是恐怕其中有變,在吳無玥與陸淼乘船親自去了皮島之後,一日沒有知道結果,一日就放不下心來。
「陸家已經把地契都賣了,昨日已經離開日照了。就像我說的那樣,他們根本翻不出什麽花樣來,現在日照這一帶我們算是一家獨大了,各方麵的門路都要打通,大船那頭你安排的怎麽樣了?」
廣福藥鋪中的兩個主事人今個心情陽光燦爛極了。橫在他們發財道路上的陸家人,終於灰溜溜地離開了日照,今後等他們搭上了軍隊的路子,把手上的藥材賣到了戰場上去,還愁不掙錢嗎!
「二叔,你放心,等到我們這裏的路全部鋪開之後,最多四個月的時間,就能開始把藥往島上送了,這筆買賣算是成了,以後就坐等數錢吧。」
留在日照的兩人,在朱由檢的記憶中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留下,可見不是什麽翻出浪花來的人物。正月十五,元宵一過,陸家人就與朱由檢一行人一起上路了,稍稍往日照的上麵走,還是貼著海岸線,在五日之後,來到了膠州灣,距離黃島最近的村鎮上。
就在朱由檢到的第三天,一道聖旨就發到了他的手中,其上赫然寫著,這一帶從今日起就歸於信王名下,算作是皇上為了彌補他寵愛的好五弟的新年禮物。因為朱由檢原來得到的良田並不多,這次對於海灣邊上的田地,天啟帝是一點也不小氣,繞著膠州灣一圈,就圈給了朱由檢。
「這個結果,無玥以為如何?從今日開始,不知在王妃三月生產前,可否將此處煥然一新。」朱由檢站在膠州灣的內海邊上,這裏是一片荒灘,明代多受倭寇侵襲,後來不得不在膠州灣沿岸多處設置衛所,派兵駐守。站在這裏就能遙遙看到臨海的城堡和烽火墩台,當有遇敵情況時,就能燃烽火以報警,互為馳援。
吳無玥看到聖旨的時候也是呆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朱由檢的膽子倒是夠大,胃口也是不小,居然敢問皇上要來這一片土地,這與朝廷綱紀大大的不符。可是當今的朝廷還有法度那樣的東西嗎。「王爺,是花了多少的銀子,才買通了魏公公那頭,讓他在朝中說了話。」
「也沒有多少,魏公公還特地關照我,這裏風大民亂,不是一個適合玩樂的地方。」朱由檢說著帶上了笑意,也不知道是嘲諷多一些,還是滿意多一些。「在他們眼中,膠州灣飽受倭寇的侵擾,就算這幾年太平一點了,也不是好地方。就是這裏的士兵也知道,此處沒有什麽油水可撈,又是海禁著,除了我這個喜歡玩鬧的王爺,誰會用請賜良田的機會,要了這邊的荒地呢。」
而誰會想到幾百年後,會有外*隊還占了這個伸入內陸的半封閉性海灣。這個不凍港在黃海海域上的位置,是那樣的特別,上可至遼東,下可通東海,達台灣與福建,是海上布局的必爭之地。
「不說他們了,談他們隻是浪費時間。無玥,你對我給出的答案還滿意嗎。我們占了此處,就現在朝廷的樣子,隻要不張揚,完全可用黃島為基,造出一支屬於我們自己的海貿商隊來。我們直接與守軍那頭做藥材生意,從源頭上斷了日照那些傢夥的想法。想來他們還要另外去求商船配置,我們卻不用求著別人幫忙,完全包了這條路。」
吳無玥定了定心神,他已經猜出了朱由檢藏而未露的心思,在這裏造一支船隊,遠不是為了買賣藥材這樣的簡單。恐怕這是一個暗棋,大明的海軍曾經盛極一時,選擇一個內港,建造一支船隊,等於在陸戰之外,埋下了一個釘子,不知何時就能從後方上牽製住那些蠢蠢欲動的人了。
直到這一刻,看著海浪陣陣,在鹹澀的海風中,吳無玥已經承認朱由檢心有溝壑,不管從心智與目光來看,朱由檢都是最適合他投效的人。他也終於下定了決心,藏在心中最深的願望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王爺的答案,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料。就像我們約好的那樣,無玥願意為人先,替王爺走第一遭,探探皮島的虛實,以測遼東之局。」
朱由檢拍了拍吳無玥的肩膀,望向了大海,「海上多風浪,萬事皆難測,我們都要當心才好。大話我也不屑說,你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的。你的心願,未嚐不是我的心願。惟願有朝一日,大明真的能做到清明之治,四海昇平。」
☆、第二十七章
在膠州灣邊上定了下來之後,陸家兄弟就開頭換麵重新振作起來,在這裏重新生根,忙得一直在外麵跑,將上下家聯繫起來,不再是單單經營一個藥鋪,而是要成為整個山東沿海區域的供應商,這裏頭的差別不是一星半點,好在因為前一年的跑貨,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也有了不少的經驗。
朱由檢成為了陸家藥鋪背後最大的注資人,不怕沒有錢支撐,就怕有了錢也撐不下,「按照這個進度下去,等到山東整個的一張網鋪好,花費的時間也用不了太久了。」
「確實如此,現在就差與皮島那頭接洽了。」陸淼有些憂心,他不知道日照那頭的廣福藥鋪與皮島上頭的哪位認識,官府的買賣裏麵,不是光有實力就夠的,人脈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甚至在這個時節,有時候還是認人的情況多。
「這點你也不用太過操心。」朱由檢卻是早有把握,「在你們眼中藥材生意很重要,但是在主事者的眼中,更重要的是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好處,怎麽看都是我們的贏麵多了一些。」
陸淼雖然知道了朱由檢是王爺的身份,心中安定了不少,但是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就是恐怕其中有變,在吳無玥與陸淼乘船親自去了皮島之後,一日沒有知道結果,一日就放不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