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沒有著急去打開箱子,而是徑直走到了正中央的石像前,那應該是朱棣的石像。前麵還有一個祭台,上麵點著兩盞長明燈。朱由檢抬頭看了一眼石像,然後就跪了下去,這裏沒有蒲團,讓他的膝頭刺入了一道陰冷之氣,但他還是結結實實地給石像磕了三個頭。
朱由檢在心中半是吐槽,半是感激地想著,他可是看過傳說中最無厘頭的橋段,蒲團中藏著武功秘籍並不是謊言。所以在這樣的地方看到了石像,當然不能無視,不僅不能無視,還要第一時間跪拜才行,以示尊重。另外他也是真心實意地感激先祖,在他最貧困的時候,給了他一筆銀子,這樣的恩德就是雪中送炭,是值得心懷感念的。
雨化田看著朱由檢居然能無視了一邊的寶物,先想到的是要感激藏寶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稱朱由檢說不定真的是個好人。可就在這個時候,他敏銳地聽到了一些『哢噠』聲,像是從四周的牆壁上發出來的,而朱由檢所跪的位置,真的出現了一個暗格,裏頭是一卷竹簡。
朱由檢拿出來一看,心頭嗤笑起來,看來前輩們誠不欺我,果然每個藏寶人都是奇奇怪怪的,心裏有點不正常。竹簡是朱棣留下的,不用紙張與錦緞書寫,就是怕時間一長就損毀了。
上麵的開篇第一句當然不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然而這狠毒的程度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朱棣說了,要是來人不是第一就叩拜石像,而是其中任何一人打開了箱子,那麽藏在石壁上的機關就會盡數發動,然後塗著劇毒的箭矢就會密密麻麻地射出,讓他們成為被射穿的刺蝟,因為不尊敬老祖宗的後人,根本就不用留著。
要是通過了這一關,那就是說明來人起碼心懷感念,也算是值得託付的人了。這個藏寶庫就是在永樂店的城基下方,而那條暗河中養著劇毒的蛇,千萬要小心不要跌落。因此寶藏庫不隻是有一個入口,還有一個出口,它在山林中,已經出了永樂店的範圍。從石像的位置向南方數四十三塊磚,打碎它,下麵就有個機關,一動就能開啟暗藏的石門了。
朱由檢也不覺得奇怪,因為四十三正是朱棣登基時候的年齡,用這樣一個數字,更加能看出這個人的心思縝密。竹簡上說到,這筆寶藏是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迴國後埋葬的,藏寶圖紙分成了兩半,一半藏在了金陵的皇城中,另一半將會傳給繼任的皇帝。這裏所留的寶藏有很大部分是前朝元軍搜刮來卻在撤退時沒有帶走的,也有西洋的各種寶物,還有這些年來朱棣在位時搜羅的兵器等等,為的是有朝一日,子孫遇難之際,可以做中興保國之用。然而這個寶藏卻還有一個自毀的裝置,史上除了周朝可過八百年之外,其他的王朝最長也不過四百年,所以朱棣推算明朝也會如此,以三百年為界限,這座寶庫就會被泥土亂埋,河水倒灌,再也不見。要是他的子孫用不到這些東西,它們還是消失在世上的好。
「老祖宗才是真的狠人啊。」朱由檢將竹簡遞給了雨化田,讓他也好好看看,這後麵還有一卷附錄,記下了這裏所有東西的數量。「真是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性子。果然有錢,就是任性。」
雨化田看過竹簡上麵的內容,對永樂大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位梟雄,後人對他的褒貶不一,但是心智計謀卻不是現在的人能有的。若是在位的是朱棣怎麽可能會有如今的局麵。所以永樂年間有的是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而天啟年間隻有一手遮天的魏九千歲。「隱之,不看看箱子裏麵的東西嗎?墨汁已經在上麵跳了很久了。」
朱由檢看著從這裏跳到那裏的小猴子,搖搖頭。他是真的想要知道為什麽藏寶圖沒有傳下來,而小猴子又是怎麽知道這個地方的,可惜墨汁口不能言,如何告訴他。他一邊想著一邊打開了一個箱子,那些黃橙橙的金錠整齊排列在裏麵,「我們先帶一些出去吧,其他的東西,還是放在這裏,現在還不是拿的時候。」
他們的確不可能帶著太多的東西上路,太紮眼了。還不如放在這樣一個地方來的安全。雨化田也很贊同朱由檢的想法,他們取了幾大包的金子就離開了,說起來在這裏耗得太久了,說不定外頭都要天亮了。
而打開了那個石道的暗門時,那裏還有特地留下的一塊造型奇特的異石,應該是以後可以做開門的鑰匙使用。一路走出了長長的甬道,在雨化田推開了三道巨沉的石門後,他們的麵前出現了一道水幕,原來此處是在一個小瀑布後的山洞裏。
等衝過了水幕,小跑到了平地上迴望來處時,朱由檢怎麽也看不出,在這樣一個了無人煙的樹林中,會有那樣一個寶庫的存在。
「走吧。」朱由檢對雨化田說到,晨光將他們照得清楚,兩人身上都是灰塵,但是精神卻都不錯,「下次再來的時候,希望我們可以把東西全部拿出來,不用再顧忌那麽多的事情了。」
雨化田對上了朱由檢並不明顯的笑容,這一夜他經歷的事情,隻會永遠地藏在心裏,不會再對第三人說。墨汁在出洞後,總算被雨化田放開了,跳迴了朱由檢身上。雨化田看著在為墨汁順毛的朱由檢,忽然覺得有著共同秘密的感覺,也是不錯。
☆、第十一章
等到進入了河南信陽,一大家子人安頓下來,在迎來送往,吃吃喝喝之後,時間不長眼地已經進入了十一月末。朱由檢這幾天的心情卻是越發地沉重了起來,他到了河南這個地方之後,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歷史上李自成在攻打洛陽之後,會把福王朱常洵那個三百斤的老胖子剝光洗淨,與幾頭鹿一起在巨鍋裏煮熟了,名曰「福祿宴」,與部下一起吃了。
朱由檢在心中半是吐槽,半是感激地想著,他可是看過傳說中最無厘頭的橋段,蒲團中藏著武功秘籍並不是謊言。所以在這樣的地方看到了石像,當然不能無視,不僅不能無視,還要第一時間跪拜才行,以示尊重。另外他也是真心實意地感激先祖,在他最貧困的時候,給了他一筆銀子,這樣的恩德就是雪中送炭,是值得心懷感念的。
雨化田看著朱由檢居然能無視了一邊的寶物,先想到的是要感激藏寶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稱朱由檢說不定真的是個好人。可就在這個時候,他敏銳地聽到了一些『哢噠』聲,像是從四周的牆壁上發出來的,而朱由檢所跪的位置,真的出現了一個暗格,裏頭是一卷竹簡。
朱由檢拿出來一看,心頭嗤笑起來,看來前輩們誠不欺我,果然每個藏寶人都是奇奇怪怪的,心裏有點不正常。竹簡是朱棣留下的,不用紙張與錦緞書寫,就是怕時間一長就損毀了。
上麵的開篇第一句當然不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然而這狠毒的程度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朱棣說了,要是來人不是第一就叩拜石像,而是其中任何一人打開了箱子,那麽藏在石壁上的機關就會盡數發動,然後塗著劇毒的箭矢就會密密麻麻地射出,讓他們成為被射穿的刺蝟,因為不尊敬老祖宗的後人,根本就不用留著。
要是通過了這一關,那就是說明來人起碼心懷感念,也算是值得託付的人了。這個藏寶庫就是在永樂店的城基下方,而那條暗河中養著劇毒的蛇,千萬要小心不要跌落。因此寶藏庫不隻是有一個入口,還有一個出口,它在山林中,已經出了永樂店的範圍。從石像的位置向南方數四十三塊磚,打碎它,下麵就有個機關,一動就能開啟暗藏的石門了。
朱由檢也不覺得奇怪,因為四十三正是朱棣登基時候的年齡,用這樣一個數字,更加能看出這個人的心思縝密。竹簡上說到,這筆寶藏是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迴國後埋葬的,藏寶圖紙分成了兩半,一半藏在了金陵的皇城中,另一半將會傳給繼任的皇帝。這裏所留的寶藏有很大部分是前朝元軍搜刮來卻在撤退時沒有帶走的,也有西洋的各種寶物,還有這些年來朱棣在位時搜羅的兵器等等,為的是有朝一日,子孫遇難之際,可以做中興保國之用。然而這個寶藏卻還有一個自毀的裝置,史上除了周朝可過八百年之外,其他的王朝最長也不過四百年,所以朱棣推算明朝也會如此,以三百年為界限,這座寶庫就會被泥土亂埋,河水倒灌,再也不見。要是他的子孫用不到這些東西,它們還是消失在世上的好。
「老祖宗才是真的狠人啊。」朱由檢將竹簡遞給了雨化田,讓他也好好看看,這後麵還有一卷附錄,記下了這裏所有東西的數量。「真是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性子。果然有錢,就是任性。」
雨化田看過竹簡上麵的內容,對永樂大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位梟雄,後人對他的褒貶不一,但是心智計謀卻不是現在的人能有的。若是在位的是朱棣怎麽可能會有如今的局麵。所以永樂年間有的是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而天啟年間隻有一手遮天的魏九千歲。「隱之,不看看箱子裏麵的東西嗎?墨汁已經在上麵跳了很久了。」
朱由檢看著從這裏跳到那裏的小猴子,搖搖頭。他是真的想要知道為什麽藏寶圖沒有傳下來,而小猴子又是怎麽知道這個地方的,可惜墨汁口不能言,如何告訴他。他一邊想著一邊打開了一個箱子,那些黃橙橙的金錠整齊排列在裏麵,「我們先帶一些出去吧,其他的東西,還是放在這裏,現在還不是拿的時候。」
他們的確不可能帶著太多的東西上路,太紮眼了。還不如放在這樣一個地方來的安全。雨化田也很贊同朱由檢的想法,他們取了幾大包的金子就離開了,說起來在這裏耗得太久了,說不定外頭都要天亮了。
而打開了那個石道的暗門時,那裏還有特地留下的一塊造型奇特的異石,應該是以後可以做開門的鑰匙使用。一路走出了長長的甬道,在雨化田推開了三道巨沉的石門後,他們的麵前出現了一道水幕,原來此處是在一個小瀑布後的山洞裏。
等衝過了水幕,小跑到了平地上迴望來處時,朱由檢怎麽也看不出,在這樣一個了無人煙的樹林中,會有那樣一個寶庫的存在。
「走吧。」朱由檢對雨化田說到,晨光將他們照得清楚,兩人身上都是灰塵,但是精神卻都不錯,「下次再來的時候,希望我們可以把東西全部拿出來,不用再顧忌那麽多的事情了。」
雨化田對上了朱由檢並不明顯的笑容,這一夜他經歷的事情,隻會永遠地藏在心裏,不會再對第三人說。墨汁在出洞後,總算被雨化田放開了,跳迴了朱由檢身上。雨化田看著在為墨汁順毛的朱由檢,忽然覺得有著共同秘密的感覺,也是不錯。
☆、第十一章
等到進入了河南信陽,一大家子人安頓下來,在迎來送往,吃吃喝喝之後,時間不長眼地已經進入了十一月末。朱由檢這幾天的心情卻是越發地沉重了起來,他到了河南這個地方之後,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歷史上李自成在攻打洛陽之後,會把福王朱常洵那個三百斤的老胖子剝光洗淨,與幾頭鹿一起在巨鍋裏煮熟了,名曰「福祿宴」,與部下一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