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的不行,硬的也沒人敢。
畢竟鎮南王算是英勇就義,隻要鎮南王王妃不走,這府邸,可真是誰也動不了。
但是這景德帝已經下旨同意將此地改成公主府,就證明連皇帝都不願意讓這個鎮南王府繼續存在下去了。
其實這個地方根本不是季暮舒主動提出的,而是景德帝首先提出的,季暮舒一開始考慮過把鎮南王府改造成公主府,但也覺得這在道義上過不去,誰曾想,卻是景德帝跟他開的口。
季暮舒後來才從景德帝嘴裏得知,這個鎮南王在生前沒少貪贓枉法,南方本就氣候適宜,物產富饒,他在生前可好好地撈過一把油水,還有人向皇帝舉報,說這鎮南王府的地底下私藏了黃金數百兩!
先前景德帝為了不寒百姓的心,一直照顧著鎮南王府的麵子,也是看著他們一家皆隻剩下一群婦孺了,便也任由他們過去了。
誰曾想,他們竟然還在暗暗地收取南方的賦稅,還有臉在天子腳下生活!
動土動到太歲爺腳下了,也不得不怪景德帝想要把這一家好好收拾一番了。
所以,現在的季暮舒不僅有個修建公主府的要職,還有一個就是要將鎮南王王妃趕迴南方去。
此時此刻,天將破曉,朝陽的雲彩一層一層地從天際蔓延開來。
人生朝陽露,物變水上波。
鎮南王府門口已經坐滿了看熱鬧的閑人,大家堆積擠在一起,暗暗地在罵工部這新上任的狀元郎不講道義。
竟然都要把鎮南王這樣的英雄的府邸,改成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三公主的公主府!
百姓們越討論越憤慨,甚至已經有很多年輕一點的小夥子,竟不顧官府士兵的阻攔,直衝沖地往鎮南王王府門口攔住,不讓其他官兵進去。
這種瘋魔的場麵,在晗珠還沒下馬車就看到了……
所以,這是個什麽情況?
晗珠問了一下旁邊的春分,叫她簡單介紹一下鎮南王這個人。
春分倒是不知道鎮南王私吞貨款的這些醃臢事情,所以她給晗珠描繪的一個鎮南王的形象是一個非常大義凜然的百姓英雄。
但是晗珠聽著聽著就不對勁了,鎮南王她倒是先前聽說過,隻是跟春分所描述的完全不同。
說起這個鎮南王,晗珠一個不怎麽問世事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號,可見他的影響力在南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
鎮南王駐守江南的那幾年,真可謂是統治。年年都說要增兵,年年都要來招人參軍,農村的壯丁日益減少,被抓去參軍的也沒見其幾個迴來過。
季父當年為了不參軍,照顧一整個大家子人,可相當於把季母的大半嫁妝送給那些官老爺,讓其在上麵打點一二,這才逃過一劫。
江南的老百姓沒見過天子,隻知道在他們這裏,那個叫鎮南王的最大,所以人人皆畏懼。有人畏懼,有人哀。
反正在晗珠的印象裏,鎮南王不是什麽英雄。
不過在後來的安山之亂中,傳言鎮南王一家都在此次的叛亂中身亡後,江南一帶的人們對他這一家的憤怒才得以平息。
但是看到此時此刻鎮南王府的一片混亂,竟然還有人願意為守住鎮南王的府邸,而不顧官府的阻攔,晗珠突然氣血上湧。
春分看到晗珠的臉色不對,一瞬間突然明白些什麽,她握住晗珠想要出馬車的手,鎮定地說道:「殿下冷靜,可能這鎮南王還有另一麵是京城的百姓不為熟知的一麵,但是您現在出去肯定會引起眾怒的!」
晗珠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春分幫她順了順氣,晗珠這才反應過來。
春分都想到了,為什麽她就一下子氣血上湧,想不到呢?
他們想要的是真相嗎?
並不是。
鎮南王到底如何他們不會管,因為這些與他們並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這些鬧事的百姓想要的,是不要再壓榨了。
近年來,皇家一直在不停地大肆興建各種亭台樓閣,就如之前的瓊林苑,也是剛建成功沒多久的。
官民階級是恆古至今的難題,隻有民生才能天下平,這些道理上位者不是不懂,隻是當人一旦拿到權力之後,這種貪戀是抑製不住的。
晗珠的馬車一直停在鎮南王府的門外,門口依舊在鬧騰著。
這就是第一道難關嗎?
可是到現在這麽久了,她為什麽還沒有看到季暮舒的身影呢?
不應該啊,他一個工部左侍郎怎麽能比她這個公主來得還要晚??!!
就在晗珠打算下馬車出去看看情況時,她突然發現門口倒騰的聲音戛然而止。
晗珠火速下了馬車,來到鎮南王府的大門口——
鎮南王王妃雖已年過花甲,但是卻依舊穿金戴銀,整套絲綢錦帛,無一不是在彰顯著她的「貴氣」。
站在鎮南王王妃身後的便是晗珠念叨了一大早上的工部左侍郎——季暮舒。他身形傾長,嘴角含著笑看著眾人。
永遠的一副矜持有禮的模樣,但也是別人學不來的模樣。
晗珠看著鎮南王王妃上了一輛馬車,馬車後麵還拖了幾車別的物什,滿滿當當的。
她看見季暮舒朝鎮南王王妃拱手:「恭送鎮南王王妃!」
作者有話說:
嗚嗚嗚嗚,我跟你們講,孩子在榜上幾天了,可是收藏一動不動,真的快原地哭暈,走過路過一定要給個收藏啊嗚嗚嗚
畢竟鎮南王算是英勇就義,隻要鎮南王王妃不走,這府邸,可真是誰也動不了。
但是這景德帝已經下旨同意將此地改成公主府,就證明連皇帝都不願意讓這個鎮南王府繼續存在下去了。
其實這個地方根本不是季暮舒主動提出的,而是景德帝首先提出的,季暮舒一開始考慮過把鎮南王府改造成公主府,但也覺得這在道義上過不去,誰曾想,卻是景德帝跟他開的口。
季暮舒後來才從景德帝嘴裏得知,這個鎮南王在生前沒少貪贓枉法,南方本就氣候適宜,物產富饒,他在生前可好好地撈過一把油水,還有人向皇帝舉報,說這鎮南王府的地底下私藏了黃金數百兩!
先前景德帝為了不寒百姓的心,一直照顧著鎮南王府的麵子,也是看著他們一家皆隻剩下一群婦孺了,便也任由他們過去了。
誰曾想,他們竟然還在暗暗地收取南方的賦稅,還有臉在天子腳下生活!
動土動到太歲爺腳下了,也不得不怪景德帝想要把這一家好好收拾一番了。
所以,現在的季暮舒不僅有個修建公主府的要職,還有一個就是要將鎮南王王妃趕迴南方去。
此時此刻,天將破曉,朝陽的雲彩一層一層地從天際蔓延開來。
人生朝陽露,物變水上波。
鎮南王府門口已經坐滿了看熱鬧的閑人,大家堆積擠在一起,暗暗地在罵工部這新上任的狀元郎不講道義。
竟然都要把鎮南王這樣的英雄的府邸,改成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三公主的公主府!
百姓們越討論越憤慨,甚至已經有很多年輕一點的小夥子,竟不顧官府士兵的阻攔,直衝沖地往鎮南王王府門口攔住,不讓其他官兵進去。
這種瘋魔的場麵,在晗珠還沒下馬車就看到了……
所以,這是個什麽情況?
晗珠問了一下旁邊的春分,叫她簡單介紹一下鎮南王這個人。
春分倒是不知道鎮南王私吞貨款的這些醃臢事情,所以她給晗珠描繪的一個鎮南王的形象是一個非常大義凜然的百姓英雄。
但是晗珠聽著聽著就不對勁了,鎮南王她倒是先前聽說過,隻是跟春分所描述的完全不同。
說起這個鎮南王,晗珠一個不怎麽問世事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號,可見他的影響力在南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
鎮南王駐守江南的那幾年,真可謂是統治。年年都說要增兵,年年都要來招人參軍,農村的壯丁日益減少,被抓去參軍的也沒見其幾個迴來過。
季父當年為了不參軍,照顧一整個大家子人,可相當於把季母的大半嫁妝送給那些官老爺,讓其在上麵打點一二,這才逃過一劫。
江南的老百姓沒見過天子,隻知道在他們這裏,那個叫鎮南王的最大,所以人人皆畏懼。有人畏懼,有人哀。
反正在晗珠的印象裏,鎮南王不是什麽英雄。
不過在後來的安山之亂中,傳言鎮南王一家都在此次的叛亂中身亡後,江南一帶的人們對他這一家的憤怒才得以平息。
但是看到此時此刻鎮南王府的一片混亂,竟然還有人願意為守住鎮南王的府邸,而不顧官府的阻攔,晗珠突然氣血上湧。
春分看到晗珠的臉色不對,一瞬間突然明白些什麽,她握住晗珠想要出馬車的手,鎮定地說道:「殿下冷靜,可能這鎮南王還有另一麵是京城的百姓不為熟知的一麵,但是您現在出去肯定會引起眾怒的!」
晗珠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春分幫她順了順氣,晗珠這才反應過來。
春分都想到了,為什麽她就一下子氣血上湧,想不到呢?
他們想要的是真相嗎?
並不是。
鎮南王到底如何他們不會管,因為這些與他們並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這些鬧事的百姓想要的,是不要再壓榨了。
近年來,皇家一直在不停地大肆興建各種亭台樓閣,就如之前的瓊林苑,也是剛建成功沒多久的。
官民階級是恆古至今的難題,隻有民生才能天下平,這些道理上位者不是不懂,隻是當人一旦拿到權力之後,這種貪戀是抑製不住的。
晗珠的馬車一直停在鎮南王府的門外,門口依舊在鬧騰著。
這就是第一道難關嗎?
可是到現在這麽久了,她為什麽還沒有看到季暮舒的身影呢?
不應該啊,他一個工部左侍郎怎麽能比她這個公主來得還要晚??!!
就在晗珠打算下馬車出去看看情況時,她突然發現門口倒騰的聲音戛然而止。
晗珠火速下了馬車,來到鎮南王府的大門口——
鎮南王王妃雖已年過花甲,但是卻依舊穿金戴銀,整套絲綢錦帛,無一不是在彰顯著她的「貴氣」。
站在鎮南王王妃身後的便是晗珠念叨了一大早上的工部左侍郎——季暮舒。他身形傾長,嘴角含著笑看著眾人。
永遠的一副矜持有禮的模樣,但也是別人學不來的模樣。
晗珠看著鎮南王王妃上了一輛馬車,馬車後麵還拖了幾車別的物什,滿滿當當的。
她看見季暮舒朝鎮南王王妃拱手:「恭送鎮南王王妃!」
作者有話說:
嗚嗚嗚嗚,我跟你們講,孩子在榜上幾天了,可是收藏一動不動,真的快原地哭暈,走過路過一定要給個收藏啊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