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金鑾殿上那君臣相和的戲碼,卻還不得不演下去。
程雲身披甲冑跪在四皇子麵前, 波瀾不驚。
「齊軍反賊徘徊於湘贛, 剿檄不可再拖延, 待臣親領神機軍, 攜火門炮南下將逆賊一網打盡。」
他的尊嚴也好,仇恨也好, 什麽也比不過握在手裏的兵權。
四皇子眼含熱淚,看似感動不已。
可一開口, 卻是說:「愛卿剛剛大難歸來, 還是留在京師好生休養。神機軍鎮守滄水以北,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說到底,還是不相信。
現在的四皇子, 並不相信程雲。
滄水一戰之後離奇戰死, 卻在此時戰局吃緊的時候突然歸來。
四皇子性格本就多疑,如何不會懷疑他迴來的動機?
他絕不敢冒險,在篤定程雲動機之前絕不會下放軍權。
何況四皇子如今既與扶桑國勾結, 並不急於出兵剿滅來侵犯的倭寇。程
雲欲將前塵舊恨全部壓下, 做四皇子「忠心耿耿」的好將軍自行領兵,卻又被四皇子牢牢壓在京城, 不得動彈。
鬆江府三十萬百姓蒙難,三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可如今他們人在皇城如身陷囹圄,又要如何去救?
三琯神情決絕:「快活林中尚有硝石硫磺,數量雖不多,也夠百餘隻火銃用。」
程雲撫著她的臉頰,極盡溫柔:「然後呢?你抱著火藥與來犯的倭寇同歸於盡嗎?」
三琯抬起眼, 眼中淚光閃爍:「若我先走一步,黃泉路下一定等著你。」
程雲卻笑不出來,指尖冰涼:「再等等,三琯,我們再等等…」
可再等什麽呢?他卻說不出來。
是等四皇子終有一日良心發現,還是等鬆江杭州百萬百姓被屠戮幹淨?亦或是天降神兵救華夏於水火之中?
程雲日日心如刀絞。
朝堂上亦日日都有官員上報倭亂:「浙、蘇二省盡數淪陷,官兵死者三千餘人,屠掠百姓過萬。轉道贛州直驅江陵。」
數千倭寇斬殺沿海官兵竟如切瓜砍菜毫不費力,陣勢嚇人。
隻是…
程雲心頭微微一動。
四皇子亦聽出戰報中大有古怪,追問道:「倭寇這是什麽打算?沿溧陽往南便是江陵,為何要兜一大圈取道贛州?」
為什麽要在戰況正是順利的時候繞路?
內閣大 臣卻麵露難色,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道:「…溧陽以南,有…有齊王領湘軍駐守。」
齊王李承衍,得知倭寇火燒鬆江府之後,奔襲千裏帶三萬湘軍駐守在溧陽以南,以穿雲弩為兵器,與倭寇火拚十餘日夜。
湘軍何等勇猛,數次與四皇子的神機軍在滄水交手,各有勝負——然而駐守溧陽十餘日,三萬湘軍折損過半,溧水繞城,生生被湘軍鮮血染紅。
戰至最後,齊軍甚至找不到能填入穿雲弩的箭矢。溧陽城中百姓連家中木筷都獻了出來,寧願全城百姓被圍困餓死殉國,誓與齊軍共存亡。
婦孺老少,寧死不做扶桑國的走狗。
程雲的拳頭緊緊握起,熱血仿佛從心底一泵一泵湧出。
而高坐在龍椅上的四皇子卻麵露喜色,迭聲追問:「李承衍可有負傷?湘軍可是真死傷過半?若是沒了湘軍,要剿滅齊賊,就容易多了罷!」
那一瞬,程雲幾乎按捺不住拔刀砍向四皇子的衝動。
李承衍聽聞鬆江府淪陷,寧願捨棄三萬湘軍,亦要守護溧陽百姓。
可四皇子眼中,看不見溧陽百姓,亦看不見那作亂的倭寇,隻看得見李承衍的三萬湘軍。
四皇子卻興奮地站起:「天助我也!當真天助我也!便令倭寇與齊賊鬥得兩敗俱傷,我們作壁上觀,將來好坐收漁翁之利!」
程雲撲通跪地,朗聲請命:「齊軍正值孱弱,臣請命率軍,趁此時將齊軍一網打盡,絞殺幹淨。」
軍權,他滿口謊言,所求的隻是滄水北麓神機軍的兵權。
四皇子猶豫半晌。
可他終究還是沒有點頭:「再等等,愛卿,我們再等等…」
等什麽呢?是等到齊王李承衍為護百姓戰死沙場,還是等到華夏江山盡數淪落在倭寇的鐵蹄之下?
程雲深深低下頭,齒根被咬得生痛。
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才能救我華夏子民?救天下百姓?
——————————————————————
重華宮中,三琯一身縞素,跪在李太妃麵前。
「太妃本該頤養天年,不該以身赴險。四皇子雖奸詐狡猾,卻極好賢名,太妃若是置身之外,可保後半生安然無虞。」
李太妃神色堅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都沒了,一個老太妃還如何談頤養天年。若華夏淪落,鬆江府女子的命運,便是你我他日的命運。」
李太妃扶起三琯,褪下手上的玉鐲套在三琯腕間。
「你很像你師父。」她聲音溫柔,「看似整日嘻嘻哈哈不學無術,卻一身風華錚錚鐵骨。」
三琯喉頭髮澀:「師父…看錯了四皇子。」
以為皇帝昏聵,另擇賢君才能救天下於水火。
卻不知引狼入室,看似賢德愛民的四皇子為謀皇位,早已成了扶桑國的走狗。
李太妃輕輕搖頭:「四皇子賢名舉朝皆知,上當的人又何止他一個?」
程雲身披甲冑跪在四皇子麵前, 波瀾不驚。
「齊軍反賊徘徊於湘贛, 剿檄不可再拖延, 待臣親領神機軍, 攜火門炮南下將逆賊一網打盡。」
他的尊嚴也好,仇恨也好, 什麽也比不過握在手裏的兵權。
四皇子眼含熱淚,看似感動不已。
可一開口, 卻是說:「愛卿剛剛大難歸來, 還是留在京師好生休養。神機軍鎮守滄水以北,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說到底,還是不相信。
現在的四皇子, 並不相信程雲。
滄水一戰之後離奇戰死, 卻在此時戰局吃緊的時候突然歸來。
四皇子性格本就多疑,如何不會懷疑他迴來的動機?
他絕不敢冒險,在篤定程雲動機之前絕不會下放軍權。
何況四皇子如今既與扶桑國勾結, 並不急於出兵剿滅來侵犯的倭寇。程
雲欲將前塵舊恨全部壓下, 做四皇子「忠心耿耿」的好將軍自行領兵,卻又被四皇子牢牢壓在京城, 不得動彈。
鬆江府三十萬百姓蒙難,三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可如今他們人在皇城如身陷囹圄,又要如何去救?
三琯神情決絕:「快活林中尚有硝石硫磺,數量雖不多,也夠百餘隻火銃用。」
程雲撫著她的臉頰,極盡溫柔:「然後呢?你抱著火藥與來犯的倭寇同歸於盡嗎?」
三琯抬起眼, 眼中淚光閃爍:「若我先走一步,黃泉路下一定等著你。」
程雲卻笑不出來,指尖冰涼:「再等等,三琯,我們再等等…」
可再等什麽呢?他卻說不出來。
是等四皇子終有一日良心發現,還是等鬆江杭州百萬百姓被屠戮幹淨?亦或是天降神兵救華夏於水火之中?
程雲日日心如刀絞。
朝堂上亦日日都有官員上報倭亂:「浙、蘇二省盡數淪陷,官兵死者三千餘人,屠掠百姓過萬。轉道贛州直驅江陵。」
數千倭寇斬殺沿海官兵竟如切瓜砍菜毫不費力,陣勢嚇人。
隻是…
程雲心頭微微一動。
四皇子亦聽出戰報中大有古怪,追問道:「倭寇這是什麽打算?沿溧陽往南便是江陵,為何要兜一大圈取道贛州?」
為什麽要在戰況正是順利的時候繞路?
內閣大 臣卻麵露難色,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道:「…溧陽以南,有…有齊王領湘軍駐守。」
齊王李承衍,得知倭寇火燒鬆江府之後,奔襲千裏帶三萬湘軍駐守在溧陽以南,以穿雲弩為兵器,與倭寇火拚十餘日夜。
湘軍何等勇猛,數次與四皇子的神機軍在滄水交手,各有勝負——然而駐守溧陽十餘日,三萬湘軍折損過半,溧水繞城,生生被湘軍鮮血染紅。
戰至最後,齊軍甚至找不到能填入穿雲弩的箭矢。溧陽城中百姓連家中木筷都獻了出來,寧願全城百姓被圍困餓死殉國,誓與齊軍共存亡。
婦孺老少,寧死不做扶桑國的走狗。
程雲的拳頭緊緊握起,熱血仿佛從心底一泵一泵湧出。
而高坐在龍椅上的四皇子卻麵露喜色,迭聲追問:「李承衍可有負傷?湘軍可是真死傷過半?若是沒了湘軍,要剿滅齊賊,就容易多了罷!」
那一瞬,程雲幾乎按捺不住拔刀砍向四皇子的衝動。
李承衍聽聞鬆江府淪陷,寧願捨棄三萬湘軍,亦要守護溧陽百姓。
可四皇子眼中,看不見溧陽百姓,亦看不見那作亂的倭寇,隻看得見李承衍的三萬湘軍。
四皇子卻興奮地站起:「天助我也!當真天助我也!便令倭寇與齊賊鬥得兩敗俱傷,我們作壁上觀,將來好坐收漁翁之利!」
程雲撲通跪地,朗聲請命:「齊軍正值孱弱,臣請命率軍,趁此時將齊軍一網打盡,絞殺幹淨。」
軍權,他滿口謊言,所求的隻是滄水北麓神機軍的兵權。
四皇子猶豫半晌。
可他終究還是沒有點頭:「再等等,愛卿,我們再等等…」
等什麽呢?是等到齊王李承衍為護百姓戰死沙場,還是等到華夏江山盡數淪落在倭寇的鐵蹄之下?
程雲深深低下頭,齒根被咬得生痛。
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才能救我華夏子民?救天下百姓?
——————————————————————
重華宮中,三琯一身縞素,跪在李太妃麵前。
「太妃本該頤養天年,不該以身赴險。四皇子雖奸詐狡猾,卻極好賢名,太妃若是置身之外,可保後半生安然無虞。」
李太妃神色堅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都沒了,一個老太妃還如何談頤養天年。若華夏淪落,鬆江府女子的命運,便是你我他日的命運。」
李太妃扶起三琯,褪下手上的玉鐲套在三琯腕間。
「你很像你師父。」她聲音溫柔,「看似整日嘻嘻哈哈不學無術,卻一身風華錚錚鐵骨。」
三琯喉頭髮澀:「師父…看錯了四皇子。」
以為皇帝昏聵,另擇賢君才能救天下於水火。
卻不知引狼入室,看似賢德愛民的四皇子為謀皇位,早已成了扶桑國的走狗。
李太妃輕輕搖頭:「四皇子賢名舉朝皆知,上當的人又何止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