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人權代表
大唐:開局被李二模擬發現了 作者:烏唿拉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說的國有製不同。”李佑解釋道。
“首先就是國家代表全國百姓,占有土地生產資料包括,礦產,水流,森林,荒漠,都屬於國家所有。”
“在此之上,任何人都隻有租賃的權力,任何世家,鄉紳士族,都隻有租賃的權力。”
梁猛彪提出了疑問:“那是不是有錢就可以租賃無限的土地?就可以永遠租賃下去呢?”
馬周說道:“是啊,這樣看好像沒改變什麽呀!”
“租賃和擁有其實是兩迴事!”李佑想了想說道:“你仔細想想看。”
“這土地屬於國家和百姓所有,當地主想買下所有百姓的土地,百姓會不會願意呢?”
梁猛彪開口道:“當然不願意,若不是被逼的走投無路,誰願意賣掉自己的土地呢?”
薛大鼎繼續道:“但是,百姓若是反抗,那就是造反!!”
李佑笑了,反問道:“飯都吃不飽了,還管你造反!?”
眾家臣對視一眼,確實沒了土地的百姓那不造反就是等死。
李佑繼續說道:“所以這裏就要有幾個新的東西,分別是人權代表和律法修改權力。”
“人權代表又是什麽??”
“律法修改權?”
眾家臣對視一眼,人權代表和律法修改權力很是不解。
人權代表這個詞他們都沒聽說過,律法修改權力可能還好一些,皇帝,世家都能有權修改。
李佑緩緩說道:“父皇有句話叫做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馬周覺得這是什麽意思?目的何在?”
馬周想了想解釋道:“聖上的意思是哪怕大唐再怎麽強大,也是由千萬百姓所供養起來的。”
“理應善待百姓,如若不能將會舟覆人亡。”
“目的是為了警示天下官員,為了警醒自己!?”
“說的好,可是還不夠。”李佑微微頷首。
李世民說這話無非是意識到了百姓擁有顛覆王朝力量,而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警醒官員和自己。
可是他做了什麽呢??
說著,他話鋒一轉到:“而且可光說不做有什麽用!!”
這話一出,幾位家臣當即就愣住了。
梁猛彪疑惑道:“還不夠?我記得聖上做了很多了。”
昝君漠則說道:“我記得聖上自從登基之後,有不少惠民之策,並沒有殿下所說的光說不做。”
馬周和薛大鼎則看向了李佑,期待著他的解釋。
李佑則搖了搖頭說道:“首先能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明父皇已經意識到百姓力量無窮,可以顛覆王朝。”
“可將百姓當作水,將自己當作舟說明,父皇僅僅是善待百姓,並沒有從心底裏平等,也沒有高看百姓。”
“有句話說人命如草芥,父皇的想法中百姓可能比草芥好一些。”
薛大鼎撓了撓頭說道:“可是···天下人從來都是這麽想的!”
“聖人的書也是這麽寫的!”馬周補充道。
李佑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想法其實錯得離譜。”
在幾人不解的目光之中,李佑解釋道:“我舉個例子你們就知道了。”
“在一棵蘋果樹上,結有碩果,有晶瑩剔透,有紅豔欲滴,有香甜可人的。”
“人們紛紛誇讚,蘋果香甜是蘋果自己的功勞,蘋果美麗也是蘋果自己的功勞。”
“然後說著說著,蘋果竟然信以為真,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再願意掛在枝頭,於是從枝頭落下。”
“落下的蘋果很快就染了泥,不再美麗,甚至香甜引來了一群蟲蟻,將蘋果啃食殆盡。”
薛大鼎不是很確定的說道:“殿下說的樹是天下百姓?蘋果是王朝??”
李佑微微頷首,表示了同意。
“王朝自以為高高在上,但如果脫離了天下百姓其實什麽都不是,更別說百姓有王朝更替的能力。”
“所以當今天下,皇帝,世家,百姓三者之中,百姓的權力才是最大的!!”
這話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一時間場麵安靜下來,麵麵相覷。
在他們的觀念之中,百姓有權利麽?
沒有!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百姓怎麽可能會有權力!?
甚至別說權力了,觀念稍微好一點的,那百姓是民。
一群沒有知識,不懂道理,愚昧無知,需要教導的民。
稍微差一點的想法,百姓連人都不是。
而是人命如草芥的草芥,命如螻蟻中的螻蟻!
可悲的是,不僅他們,甚至是李世民,甚至是百姓自己都這麽認為的。
然而現在李佑卻告訴他們,王朝不過是百姓這個顆樹結的一顆果子,擁有最大權力的是供養所有人的百姓。
這一時之間,如何讓他們接受。
但經過李佑這麽一說,仔細想想,想要理解其實也不難。
因為這個邏輯很簡單。
皇帝,世家離不開百姓,甚至任憑你王朝如何更替,百姓依舊還在,並且百姓還有顛覆王朝的力量。
就好比一群人拿著槍,隻有一人身上綁著炸彈,那威脅最大的不應該是拿槍的,而是幫著炸彈的。
那麽按照這個理論,百姓的權力應該是最大的。
因為百姓可以顛覆王朝,世家。但反過來世家王朝不可能將百姓屠戮殆盡。
梁猛彪一下子就明白了,隻是一臉的疑惑的問道:“這怎麽會這樣!?”
“可是書上為什麽說···”薛大鼎意識到了什麽,疑問道。
他已經接受了李佑的說法,但很不理解為什麽書上說的和事實截然相反。
要知道在如今的書籍上,皇帝是天子,百姓隻是民,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李佑笑著解釋道:“如若不這麽說,如何才能管理愚昧無知的百姓呢?”
他一語道破,天子被賦予神秘而又封建的傳說,那純粹隻是為了統治,並不是事實。
一眾家臣紛紛點頭,表示了理解。
“為了避免鄉紳士族侵占百姓的土地,奪走權力,將百姓逼得走投無路。”
“那就必須分出一部分的權力給百姓。”
“如此一來,當鄉紳士族將百姓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百姓首先想到的不是造反而是使用自己的權力。”
“到這個時候,即便是父皇,世家所有人都不願意,那麽他們應該且必須妥協,即便是損害自己的利益。”
梁猛彪不解道:“為什麽!?”
馬周解釋道:“因為人權代表提出來的時候,那就表明百姓被壓迫的底線已經到了。”
“再不妥協,百姓能做的隻有造反了,到那個時候,恐怕會朝廷要都要動蕩。”
“兩者相比,自然是取弊小的辦法!”
李佑微微頷首,表示了同意。
人權代表的有很多權力,比如向上匯報訴求等。
因此很多富商,官員對這些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取締這個存在。
但其實這個機構的存在有著極其深遠的作用,不僅在華夏存在,在米國其實也存在這種機構。
存在的原因也簡單到隻有六個字,製衡,底線,穩定。
要解釋的話其實也很簡單。
現代統治階級大多數都是官員,富商,他們做事可不會顧及百姓的利益,甚至比古代封建王朝更加的猖狂和肆無忌憚。
按照這麽發展,那現代國家的命運就和古代封建王朝的命運走向是一樣的。
為了避免國家重蹈覆轍的命運,統治者想了一個製衡的辦法。
那就是將一部分權力交給人民,具體就是人全(大)代表,米國則叫做議員,應國則叫議會等等。
盡管大部分的時候人權代表都沒法使用太多的權力,但實際上統治階級就和被統治階級在權力上相互製衡的狀態,這就是製衡!!
至於底線,當絕大多數的百姓都受不了的時候,那麽人權代表就會將訴求給上訴,並使用自己的律法修改權。
比如因為有名的昆山哥龍修改了律法,這就是底線!!
觸犯了百姓的底線必須修改!
這個時候,哪怕律法被修改的不合理,統治者也會迅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平衡兩者。
比如官府為了安穩限購房地產,不僅在限製百姓購買,也限製了公司企業的購買。
“首先就是國家代表全國百姓,占有土地生產資料包括,礦產,水流,森林,荒漠,都屬於國家所有。”
“在此之上,任何人都隻有租賃的權力,任何世家,鄉紳士族,都隻有租賃的權力。”
梁猛彪提出了疑問:“那是不是有錢就可以租賃無限的土地?就可以永遠租賃下去呢?”
馬周說道:“是啊,這樣看好像沒改變什麽呀!”
“租賃和擁有其實是兩迴事!”李佑想了想說道:“你仔細想想看。”
“這土地屬於國家和百姓所有,當地主想買下所有百姓的土地,百姓會不會願意呢?”
梁猛彪開口道:“當然不願意,若不是被逼的走投無路,誰願意賣掉自己的土地呢?”
薛大鼎繼續道:“但是,百姓若是反抗,那就是造反!!”
李佑笑了,反問道:“飯都吃不飽了,還管你造反!?”
眾家臣對視一眼,確實沒了土地的百姓那不造反就是等死。
李佑繼續說道:“所以這裏就要有幾個新的東西,分別是人權代表和律法修改權力。”
“人權代表又是什麽??”
“律法修改權?”
眾家臣對視一眼,人權代表和律法修改權力很是不解。
人權代表這個詞他們都沒聽說過,律法修改權力可能還好一些,皇帝,世家都能有權修改。
李佑緩緩說道:“父皇有句話叫做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馬周覺得這是什麽意思?目的何在?”
馬周想了想解釋道:“聖上的意思是哪怕大唐再怎麽強大,也是由千萬百姓所供養起來的。”
“理應善待百姓,如若不能將會舟覆人亡。”
“目的是為了警示天下官員,為了警醒自己!?”
“說的好,可是還不夠。”李佑微微頷首。
李世民說這話無非是意識到了百姓擁有顛覆王朝力量,而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警醒官員和自己。
可是他做了什麽呢??
說著,他話鋒一轉到:“而且可光說不做有什麽用!!”
這話一出,幾位家臣當即就愣住了。
梁猛彪疑惑道:“還不夠?我記得聖上做了很多了。”
昝君漠則說道:“我記得聖上自從登基之後,有不少惠民之策,並沒有殿下所說的光說不做。”
馬周和薛大鼎則看向了李佑,期待著他的解釋。
李佑則搖了搖頭說道:“首先能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明父皇已經意識到百姓力量無窮,可以顛覆王朝。”
“可將百姓當作水,將自己當作舟說明,父皇僅僅是善待百姓,並沒有從心底裏平等,也沒有高看百姓。”
“有句話說人命如草芥,父皇的想法中百姓可能比草芥好一些。”
薛大鼎撓了撓頭說道:“可是···天下人從來都是這麽想的!”
“聖人的書也是這麽寫的!”馬周補充道。
李佑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想法其實錯得離譜。”
在幾人不解的目光之中,李佑解釋道:“我舉個例子你們就知道了。”
“在一棵蘋果樹上,結有碩果,有晶瑩剔透,有紅豔欲滴,有香甜可人的。”
“人們紛紛誇讚,蘋果香甜是蘋果自己的功勞,蘋果美麗也是蘋果自己的功勞。”
“然後說著說著,蘋果竟然信以為真,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再願意掛在枝頭,於是從枝頭落下。”
“落下的蘋果很快就染了泥,不再美麗,甚至香甜引來了一群蟲蟻,將蘋果啃食殆盡。”
薛大鼎不是很確定的說道:“殿下說的樹是天下百姓?蘋果是王朝??”
李佑微微頷首,表示了同意。
“王朝自以為高高在上,但如果脫離了天下百姓其實什麽都不是,更別說百姓有王朝更替的能力。”
“所以當今天下,皇帝,世家,百姓三者之中,百姓的權力才是最大的!!”
這話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一時間場麵安靜下來,麵麵相覷。
在他們的觀念之中,百姓有權利麽?
沒有!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百姓怎麽可能會有權力!?
甚至別說權力了,觀念稍微好一點的,那百姓是民。
一群沒有知識,不懂道理,愚昧無知,需要教導的民。
稍微差一點的想法,百姓連人都不是。
而是人命如草芥的草芥,命如螻蟻中的螻蟻!
可悲的是,不僅他們,甚至是李世民,甚至是百姓自己都這麽認為的。
然而現在李佑卻告訴他們,王朝不過是百姓這個顆樹結的一顆果子,擁有最大權力的是供養所有人的百姓。
這一時之間,如何讓他們接受。
但經過李佑這麽一說,仔細想想,想要理解其實也不難。
因為這個邏輯很簡單。
皇帝,世家離不開百姓,甚至任憑你王朝如何更替,百姓依舊還在,並且百姓還有顛覆王朝的力量。
就好比一群人拿著槍,隻有一人身上綁著炸彈,那威脅最大的不應該是拿槍的,而是幫著炸彈的。
那麽按照這個理論,百姓的權力應該是最大的。
因為百姓可以顛覆王朝,世家。但反過來世家王朝不可能將百姓屠戮殆盡。
梁猛彪一下子就明白了,隻是一臉的疑惑的問道:“這怎麽會這樣!?”
“可是書上為什麽說···”薛大鼎意識到了什麽,疑問道。
他已經接受了李佑的說法,但很不理解為什麽書上說的和事實截然相反。
要知道在如今的書籍上,皇帝是天子,百姓隻是民,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李佑笑著解釋道:“如若不這麽說,如何才能管理愚昧無知的百姓呢?”
他一語道破,天子被賦予神秘而又封建的傳說,那純粹隻是為了統治,並不是事實。
一眾家臣紛紛點頭,表示了理解。
“為了避免鄉紳士族侵占百姓的土地,奪走權力,將百姓逼得走投無路。”
“那就必須分出一部分的權力給百姓。”
“如此一來,當鄉紳士族將百姓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百姓首先想到的不是造反而是使用自己的權力。”
“到這個時候,即便是父皇,世家所有人都不願意,那麽他們應該且必須妥協,即便是損害自己的利益。”
梁猛彪不解道:“為什麽!?”
馬周解釋道:“因為人權代表提出來的時候,那就表明百姓被壓迫的底線已經到了。”
“再不妥協,百姓能做的隻有造反了,到那個時候,恐怕會朝廷要都要動蕩。”
“兩者相比,自然是取弊小的辦法!”
李佑微微頷首,表示了同意。
人權代表的有很多權力,比如向上匯報訴求等。
因此很多富商,官員對這些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取締這個存在。
但其實這個機構的存在有著極其深遠的作用,不僅在華夏存在,在米國其實也存在這種機構。
存在的原因也簡單到隻有六個字,製衡,底線,穩定。
要解釋的話其實也很簡單。
現代統治階級大多數都是官員,富商,他們做事可不會顧及百姓的利益,甚至比古代封建王朝更加的猖狂和肆無忌憚。
按照這麽發展,那現代國家的命運就和古代封建王朝的命運走向是一樣的。
為了避免國家重蹈覆轍的命運,統治者想了一個製衡的辦法。
那就是將一部分權力交給人民,具體就是人全(大)代表,米國則叫做議員,應國則叫議會等等。
盡管大部分的時候人權代表都沒法使用太多的權力,但實際上統治階級就和被統治階級在權力上相互製衡的狀態,這就是製衡!!
至於底線,當絕大多數的百姓都受不了的時候,那麽人權代表就會將訴求給上訴,並使用自己的律法修改權。
比如因為有名的昆山哥龍修改了律法,這就是底線!!
觸犯了百姓的底線必須修改!
這個時候,哪怕律法被修改的不合理,統治者也會迅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平衡兩者。
比如官府為了安穩限購房地產,不僅在限製百姓購買,也限製了公司企業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