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


    李世民便來到了試驗田,而袁天罡和一眾大小官員早早的在一旁等候著。


    “臣參見聖上!”


    “臣參見聖上!”


    “免禮!”李世民擺了擺手。


    眾官員起身,袁天罡走出列來到了李世民的麵前。


    不等袁天罡說話,李世民就有些迫不及待。


    “如今已是八月初,到了小麥收割之時,這試驗田的小麥如何了?”


    他目光朝著試驗田內看,迫切的想知道實驗田的小麥能不能收割,產量有沒有增加五十斤,這一次能不能贏過那孫思邈。


    此事事關他的顏麵!


    若是能贏的話,那更是可以讓儒家做點文章,寫成祥瑞,告知給天下。


    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東西,但災年能傳出這樣的好消息,能夠讓百姓安穩不少。


    袁天罡趕忙迴答道:“試驗田的小麥已經到了收割的時節,臣正在猶豫是不是要告知給聖上和文武百官。”


    李世民很著急,事實上他也很急,他也很想知道這小麥的增產情況是多少。


    但他更想將將小麥增產的這個消息告知給文武百官,告知給天下百姓,他想將一部分的功勞歸在道家身上。


    若是做到了,那道家將會一飛衝天,甚至是延綿千年。


    為什麽他這樣做?


    這還要從道家在社會和朝堂上尷尬的地位上來說。


    在朝堂上,道家一直是竭盡全力的想要展示自己,不遺餘力的幫助帝王。


    但結果哪怕掏心窩子,到最終也頂多做個國師,主持祭祀,占卜,看天。


    因為絕大多數的道士的技能就是這些,簡單來說就是多而雜。


    這些技能難以輔佐帝王治理國家,也難以影響朝政。


    除了道家本身的技能問題,還有就是皇帝的防備。


    秦始皇那麽強的人都被道家方士給忽悠瘸了,做皇帝的這要是不防著點,那將來自己不也是有人生汙點??


    再加上清靜無為的理念,讓道家一直發展不起來。


    所以道家其實在朝堂上一直是不怎麽重要的尷尬的地位。


    要是這一次,自己讓小麥增產,善於耕種的理念能夠深入人心,能夠獲得百姓的認同。


    那道家哪怕不會祭祀,哪怕不會占卜,這些雜七雜八的技能,也同樣會受到帝王的重視。


    即便帝王是昏君,憑借著這個善於耕種,也同樣能夠在社會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身為帝王對於他這點小心思一眼就看了出來。


    不過,他並不排斥,因為道家人的技能是真的多。


    打仗的時候,祭天,占卜,看星,根本不用擔心迷失方向。


    還懂得水溫地理,能根據地勢地形,或埋伏或攻擊,能進能退。


    士兵受傷,還能就地取草藥,救治傷員,就算出現了傷亡,也能來安撫一下士兵。


    這道家人,那是相當的好用,誰用誰知道。


    而今更是懂得雜交培育技術,農藥化肥等的製作,這更不能拒絕了。


    對此,李世民微微點頭道:“可有信心超過那孫思邈的產量??”


    袁天罡聞言,麵露驚喜之色,顯然李世民這是同意了。


    他當即大聲迴答道:“有。”


    “好!“李世民聞言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既然愛卿胸有成竹,那朕便讓百官前來觀看試驗田的收割,以告知天下,這般祥瑞之事!”


    “臣謝聖上!!”孫思邈臉上的笑容止不住。


    對於產量超過孫思邈,他可是太有信心了,甚至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超過孫思邈。


    幽州的氣候,水文,以及濕度,可以說是寒苦之地,這怎麽能夠比得過長安?


    在化肥,有機肥相同的情況下,同一種植物就算是有品種的差異,但絕大多數的又怎麽能比得過長安?


    “好!”李世民轉頭對著宦官說道:“傳文武百官來試驗田,隨朕一同見識這試驗田的產量!!”


    “是!”宦官應道,還不退後,轉身便去通知文武百官。


    而孫思邈則來到李世民的麵前,領著李世民走進了試驗田中,神情自豪的介紹了起來。


    “根據這次上千畝地的實驗,臣得出了最好的施肥用量,施肥時間,以及產量最高的麥種···”


    “臣覺得可以全國推廣有機肥,化肥這兩種肥料和農藥···。”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也在想此事。”


    說著他看向了遠方,隻見麥浪黃如金,波濤翻湧,長勢喜人,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笑意。


    “此事事關重大,全國各地有三百六十州,上千郡縣,涉及很廣!!”


    “還有那農藥的推廣,化肥廠的建立,有機肥的漚製等技術,也需要專門的人才配合當地官府,才能造福百姓。”


    “······這一次改變之大,可謂是前所未有。”


    試驗田有了準確的配比,那剩下的就是開采生產化肥,推廣農藥技術,漚製等技術的全國普及了。


    但是,這全國的三百六十州都要推廣,這涉及的地方廣,耗費的錢糧也必將是天文數字,還有耗費的時間也必然是長的。


    除了錢糧以外,還要大量的技術人才,這些農藥,化肥,有機肥的生產需要一些技術,雜交水稻的種植那技術就更高了。


    事實上,其實李世民還想把水車曲轅犁等也一同納入這些人才的技能中。


    這麽一看,大量人才,技術多,這麽一看好像除了道士以外沒人能夠勝任了。


    事實上,李世民也很想啟用。


    至於為什麽,還是因為好用省錢。


    技能多好用,還有就是,道士身份低下,學這些比較簡單,也不會在乎什麽身份地位。


    要是儒家的人來學,那得成本就高的去了不說,搞不好成天勾心鬥角,學的一塌糊塗,到了地方隻能做一個酒囊飯袋。


    至於省錢···


    道士的道館可以直接作為道士的辦公的府邸,實在不行再把佛教的寺廟也一同挪出來給他們,這要省下一大筆錢。


    而且平時的時候他們還能兼職大夫,祭祀等獲取收入,這就不需要給他們太多的相關福利,這又省下了一大筆錢。


    除了優勢以外,也存在一些問題。


    其一就是以什麽名義指揮道士,道士又怎麽讓地方官府配合生產有機肥這些呢?


    是讓道士做官?還是別的什麽?


    本質上,李世民是不想給他們做官的。


    這官的都是高人一等的地位,這都高人一等了,哪還會願意心甘情願的推廣研究?


    因為大多數做官的人都是為了錢和權,這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勾心鬥角的競爭之中。


    這每天都在勾心鬥角,哪還有心思做研究?


    但不給人,不給人升遷,人家哪還有動力給你幹活?


    但而大多時候道士是不能隨意調動的,比如研究雜交水稻,這個地方的氣候和水文這幾年道士剛剛被熟知,這就調走,那雜交水稻豈不是得重新適應新環境?


    這三五年就調換,那雜交水稻光適應地區去了,這還研究什麽?


    所以他們不能納入現在的官員製度的體係之中。


    想要啟用道士,那就得有新的製度,包括考核規則,升遷的規則,以及福利的規則,得想出一個新的製度,新的管理方法方式,新的收入和盈利方式。


    除此外還得考慮當下國情,比如文武百官能不能接受,百姓會不會接受,以及所帶來的弊端和好處。


    這需要考慮很多很多,更需要時間去檢驗這一套新體係。


    “朕也沒有頭緒!”想到這麽多的東西,此刻李世民也不由的感到頭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被李二模擬發現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唿拉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唿拉唿並收藏大唐:開局被李二模擬發現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