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漢朝皇帝的侄子娶了親表姑?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親侄子娶了親表姑?
中國曆史上堪稱才女的皇後不算多,堪稱很“二”的皇後也不算少,這個現象其實不難理解。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不讀書,自然難出才女,不讀書,自然“二”女爆棚。那麽,飽讀史書、擅於文章的才女皇後有嗎?
有!挺多的!本章的女主角,漢成帝的許皇後算一個,她“二”不“二”呢?
算不算最“二”呢?咱們讀完了再說。
對漢成帝劉驁,哥幾個不會陌生,他就是與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演繹“漢宮韻事”的正主兒。但在趙氏姐妹入宮之前,劉驁還喜歡過很多女人,史料裏記載的有名有姓的就有數位:許皇後、班婕妤和衛婕妤,好像還有一位王美人。
輩分有點亂,侄兒娶了表姑媽
許皇後,芳名一個娥字,她老爸是誰呢?是許嘉,乃大名鼎鼎的許平君的親弟弟。許平君是漢宣帝的皇後、漢元帝的母親,也就是漢成帝的親奶奶。
掐指頭排排輩分,許娥跟漢元帝屬嫡親表兄妹,顯然就是漢成帝的嫡親表姑媽。按照《漢書》的說法,漢元帝之所以把表妹嫁給自己的兒子,是因為“悼傷母恭哀後居位日淺而遭霍氏之辜”,“恭哀後”即許平君。原來如此,為了悼念死去的母親,也顧不上忌諱血親亂 倫了。
這就難怪許皇後跟漢成帝所生的一對兒女均先後夭折。史家評價漢元帝“柔仁好儒”,單就此事而言,送他一個“二”。
才女亦無倫,文章一流善史書
《漢書》裏記錄的許皇後隨便寫的一道“疏”。此“疏”太長,洋洋千餘字,文筆優美,史料詳實,引經據典,辨析極富條理性。現摘錄幾段給大家瞧瞧:
“妾誇布服糲糧,加以幼稚愚惑,不明義理,幸得免離茅屋之下,備後宮掃除”(此謂謙遜);“妾伏自念,入椒房以來,遺賜外家未嚐逾故事,每輒決上,可複問也”(此謂坦然);“今誠時世異製,長短相補,不出漢製而已,纖微之間,未必可同”(此謂循例)。
最精彩也最能體現許皇後才華橫溢和曆史功底的是下麵這一段文字:
“夫日者眾陽之宗,天光之貴,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陰而侵陽,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逾貴之變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變異為眾,莫若日蝕大。自漢興,日蝕亦為呂、霍之屬見。以今揆之,豈有此等之效與?諸侯拘迫漢製,牧相執持之也,又安獲齊、趙七國之難?將相大臣懷誠秉忠,唯義是從,又惡有上官、博陸、宣成之謀?若乃徒步豪桀,非有陳勝、項梁之群也;匈奴、夷狄,非有冒頓、郅支之倫也”。
難怪《漢書》作者這麽評價許皇後:“後聰慧,善史書,自為妃至即位,常寵於上,後宮希得進見”。讀到這兒,問題就出來了,這麽一位色藝俱佳、才貌雙全,又深得表侄兒寵幸的才女皇後,她怎麽會“二”呢?
最“二”的才女,書到用時用不上
從她隨意寫就的那道“疏”來看,許皇後一定是讀過不少書的,對曆史尤為精熟。但她在“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方麵,讓我們難以恭維。
比較“二”的一件事,是妒令智昏。
女子妒忌,算不算“二”呢?大概不能算,若是算的話,打擊麵就太大了,對不?可是許皇後的妒忌不一般,她是才女,應該知道因妒生事的後果。當時後宮態勢非常微妙,“皇後寵亦益衰,而後宮多新愛”,漢成帝先是移情別戀於班婕妤和衛婕妤,不久又微服私訪獵取了趙氏姐妹。
既然熟悉曆史,許皇後不會不知道前朝竇太後的故事,她為何就不能學學竇太後的隱忍呢?她倒好,跑去跟姐姐許謁訴苦。許謁這人可不是省油的燈,為了幫妹妹,她學人家玩巫蠱,“為媚道祝詛後宮有身者王美人及鳳等”。
巫蠱可是隨便玩的?漢武帝晚年的那次巫蠱之禍,死了數十萬人,教訓多血腥呀!再說,即便詛咒一下那些有身孕的妃子也還罷了,你詛咒大將軍王鳳幹嘛?王鳳當時把持朝政,耳目眾多,你惹他,不是找死嗎?果不其然,事情很快敗露,許謁被殺,還株連許多無辜的人身首異處,許皇後亦未幸免,被廢,囚禁於昭台宮。
最“二”的一件事,簡直跟“二百五”有得一比。
許皇後的另外一個姐姐叫許靡,瞧這名兒就不是正經人。許靡的丈夫韓寶去世後,她在家寡居,受不了寂寞,居然跟王太後的侄兒、侍中淳於長勾勾搭搭,很時髦的做了二奶,後來幹脆嫁給了淳於長,甘居妾室。
淳於長是的啥人?一個“貪”字足以概括,貪權、貪勢、貪色、貪財,他無所不貪,同時,他還是個精明至極的人物,擅於琢磨人的心思,並加以利用。非常不幸的是,許皇後想“東山再起”的心思被淳於長把握了,很顯然,她是被姐姐許靡給出賣的。
淳於長焉能放過這等賺錢的機會,他設了一個套,對許靡說:“我可以幫你妹子去說情,讓她成為左皇後,但需要花錢疏通”。許靡把這事跟許皇後說了,許皇後竟然信以為真,拿出很多的錢交給姐姐去賄賂淳於長,還表示:“隻要能做個婕妤,便已足矣”。結果如何呢?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反而被淳於長和許靡一起嘲笑為異想天開。你說“二”不“二”?
且不說淳於長這人是否靠譜,單說“左皇後”這個職位設定,就純屬無稽之談、荒唐之言。有漢數朝,有過並後的先例嗎?沒有。許皇後不是不知道,而是小宇宙秀逗了,把所學的東西都還給了書本。
被騙損失些錢財還是小事,遇人不淑的後果則更加嚴重。公元前8年,淳於長開始人生滑鐵盧,王莽在王太後跟前揭發淳於長、許靡、許皇後之間的那些事兒,王太後又去跟漢成帝絮叨,漢成帝勃然大怒,後果真的嚴重:淳於長在洛陽監獄中被絞死,許靡及其他家屬被放逐到廣西合浦,同時漢成帝又派廷尉孔光前往冷宮,賜許皇後服毒自盡。
一個曆史上並不多見的才女皇後,就這樣淪為最“二”的女人,最終因“二”而香消玉殞,實在令人唏噓。
中國曆史上堪稱才女的皇後不算多,堪稱很“二”的皇後也不算少,這個現象其實不難理解。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不讀書,自然難出才女,不讀書,自然“二”女爆棚。那麽,飽讀史書、擅於文章的才女皇後有嗎?
有!挺多的!本章的女主角,漢成帝的許皇後算一個,她“二”不“二”呢?
算不算最“二”呢?咱們讀完了再說。
對漢成帝劉驁,哥幾個不會陌生,他就是與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演繹“漢宮韻事”的正主兒。但在趙氏姐妹入宮之前,劉驁還喜歡過很多女人,史料裏記載的有名有姓的就有數位:許皇後、班婕妤和衛婕妤,好像還有一位王美人。
輩分有點亂,侄兒娶了表姑媽
許皇後,芳名一個娥字,她老爸是誰呢?是許嘉,乃大名鼎鼎的許平君的親弟弟。許平君是漢宣帝的皇後、漢元帝的母親,也就是漢成帝的親奶奶。
掐指頭排排輩分,許娥跟漢元帝屬嫡親表兄妹,顯然就是漢成帝的嫡親表姑媽。按照《漢書》的說法,漢元帝之所以把表妹嫁給自己的兒子,是因為“悼傷母恭哀後居位日淺而遭霍氏之辜”,“恭哀後”即許平君。原來如此,為了悼念死去的母親,也顧不上忌諱血親亂 倫了。
這就難怪許皇後跟漢成帝所生的一對兒女均先後夭折。史家評價漢元帝“柔仁好儒”,單就此事而言,送他一個“二”。
才女亦無倫,文章一流善史書
《漢書》裏記錄的許皇後隨便寫的一道“疏”。此“疏”太長,洋洋千餘字,文筆優美,史料詳實,引經據典,辨析極富條理性。現摘錄幾段給大家瞧瞧:
“妾誇布服糲糧,加以幼稚愚惑,不明義理,幸得免離茅屋之下,備後宮掃除”(此謂謙遜);“妾伏自念,入椒房以來,遺賜外家未嚐逾故事,每輒決上,可複問也”(此謂坦然);“今誠時世異製,長短相補,不出漢製而已,纖微之間,未必可同”(此謂循例)。
最精彩也最能體現許皇後才華橫溢和曆史功底的是下麵這一段文字:
“夫日者眾陽之宗,天光之貴,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陰而侵陽,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逾貴之變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變異為眾,莫若日蝕大。自漢興,日蝕亦為呂、霍之屬見。以今揆之,豈有此等之效與?諸侯拘迫漢製,牧相執持之也,又安獲齊、趙七國之難?將相大臣懷誠秉忠,唯義是從,又惡有上官、博陸、宣成之謀?若乃徒步豪桀,非有陳勝、項梁之群也;匈奴、夷狄,非有冒頓、郅支之倫也”。
難怪《漢書》作者這麽評價許皇後:“後聰慧,善史書,自為妃至即位,常寵於上,後宮希得進見”。讀到這兒,問題就出來了,這麽一位色藝俱佳、才貌雙全,又深得表侄兒寵幸的才女皇後,她怎麽會“二”呢?
最“二”的才女,書到用時用不上
從她隨意寫就的那道“疏”來看,許皇後一定是讀過不少書的,對曆史尤為精熟。但她在“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方麵,讓我們難以恭維。
比較“二”的一件事,是妒令智昏。
女子妒忌,算不算“二”呢?大概不能算,若是算的話,打擊麵就太大了,對不?可是許皇後的妒忌不一般,她是才女,應該知道因妒生事的後果。當時後宮態勢非常微妙,“皇後寵亦益衰,而後宮多新愛”,漢成帝先是移情別戀於班婕妤和衛婕妤,不久又微服私訪獵取了趙氏姐妹。
既然熟悉曆史,許皇後不會不知道前朝竇太後的故事,她為何就不能學學竇太後的隱忍呢?她倒好,跑去跟姐姐許謁訴苦。許謁這人可不是省油的燈,為了幫妹妹,她學人家玩巫蠱,“為媚道祝詛後宮有身者王美人及鳳等”。
巫蠱可是隨便玩的?漢武帝晚年的那次巫蠱之禍,死了數十萬人,教訓多血腥呀!再說,即便詛咒一下那些有身孕的妃子也還罷了,你詛咒大將軍王鳳幹嘛?王鳳當時把持朝政,耳目眾多,你惹他,不是找死嗎?果不其然,事情很快敗露,許謁被殺,還株連許多無辜的人身首異處,許皇後亦未幸免,被廢,囚禁於昭台宮。
最“二”的一件事,簡直跟“二百五”有得一比。
許皇後的另外一個姐姐叫許靡,瞧這名兒就不是正經人。許靡的丈夫韓寶去世後,她在家寡居,受不了寂寞,居然跟王太後的侄兒、侍中淳於長勾勾搭搭,很時髦的做了二奶,後來幹脆嫁給了淳於長,甘居妾室。
淳於長是的啥人?一個“貪”字足以概括,貪權、貪勢、貪色、貪財,他無所不貪,同時,他還是個精明至極的人物,擅於琢磨人的心思,並加以利用。非常不幸的是,許皇後想“東山再起”的心思被淳於長把握了,很顯然,她是被姐姐許靡給出賣的。
淳於長焉能放過這等賺錢的機會,他設了一個套,對許靡說:“我可以幫你妹子去說情,讓她成為左皇後,但需要花錢疏通”。許靡把這事跟許皇後說了,許皇後竟然信以為真,拿出很多的錢交給姐姐去賄賂淳於長,還表示:“隻要能做個婕妤,便已足矣”。結果如何呢?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反而被淳於長和許靡一起嘲笑為異想天開。你說“二”不“二”?
且不說淳於長這人是否靠譜,單說“左皇後”這個職位設定,就純屬無稽之談、荒唐之言。有漢數朝,有過並後的先例嗎?沒有。許皇後不是不知道,而是小宇宙秀逗了,把所學的東西都還給了書本。
被騙損失些錢財還是小事,遇人不淑的後果則更加嚴重。公元前8年,淳於長開始人生滑鐵盧,王莽在王太後跟前揭發淳於長、許靡、許皇後之間的那些事兒,王太後又去跟漢成帝絮叨,漢成帝勃然大怒,後果真的嚴重:淳於長在洛陽監獄中被絞死,許靡及其他家屬被放逐到廣西合浦,同時漢成帝又派廷尉孔光前往冷宮,賜許皇後服毒自盡。
一個曆史上並不多見的才女皇後,就這樣淪為最“二”的女人,最終因“二”而香消玉殞,實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