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先秦燕國的名將,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樂毅,率領弱燕之軍,一舉攻破齊國70城,隻剩2座圍而不攻,幾乎瞬間滅亡了強大的齊國,上演軍事史上的超級奇跡,奠定了燕國戰國七雄的身份。因此,曆代文人墨客對他讚不絕口,諸葛亮更是“自比管樂”,將樂毅視為第一名將。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樂毅奇跡之前的十多年時,燕國還有一位更傳奇、更厲害的將軍,曾經大破強大的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裏,還曾渡過遼水進攻箕氏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的博陵古城),取地兩千餘裏,開疆拓土揚威異域,讓燕國在疆域上一躍超過趙、齊、韓三國,僅次於秦、楚兩國,在列國中位居第三,為樂毅一舉成名奠定了基礎。這就是燕國名將秦開,荊軻刺秦王中名不副實的秦舞陽之爺爺!


    燕國沉寂七百年


    戰國七雄之中,《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的最為簡單、字數最少,在戰國中期之前,燕國幾乎隻有君王列表,猶如夏朝曆史一般,甚至還有200多年時間的空白——無一記載,“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當周厲王(?―公元前828年)奔彘,共和之時。”周召公之後,燕惠侯之前,中間曆史一片空白,這在西周重要諸侯國中極為罕見。


    燕王噲在世時,燕國發生一次內亂——子之之亂,結果國土被齊國、中山國攻破,其中齊國攻破燕都還“毀其宗廟,遷其重器”,燕王噲自縊身亡,燕國幾乎亡國。後來,由於趙國想要吞並中山國,希望能與燕國結盟,雙向夾擊實力強勁的中山國,於是就流亡在韓國的公子職請到趙國,將他立為燕王,並派將軍樂池送迴燕國,這就是雄才大略的燕昭王。從燕昭王開始,燕國曆史才豐富了起來。


    春秋戰國大爭之世,強國縱橫捭闔,聲勢浩蕩萬眾矚目,弱國埋頭一隅,瑟瑟發抖默默無聲,司馬遷記載杞國時說“杞國微小,其事跡不值得記載”,他沒有詳細記載燕昭王之前的燕國曆史,原因大抵與杞國一樣。說到底,燕昭王之前的燕國,實在沒什麽事跡值得說道,這是典型的弱國待遇。


    燕國複興第一槍


    燕昭王上台之後,決心興複燕國報仇雪恥,立即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其中最為亮眼的改革就是人才引進戰略,我們熟知的樂毅、鄒衍、劇辛等名仕就是這時來到燕國。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時燕國還迎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秦開,他才打響燕國複興的關鍵第一槍。


    春秋晚期,魯國有三位猛將,即秦堇父、狄虒彌、叔梁紇(孔子之父)合稱“魯國三虎將”,史書記載“魯有秦堇父,生丕茲及秦祖,並秦人”。不知道什麽時候,秦氏一支來到了燕國,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做出什麽成就,大約在燕王噲時期,秦開出生。燕王噲時期,燕國內憂外患,燕王噲與朝臣明顯不太重視秦開,就將他送到東胡作為人質。


    在東胡時,秦開深得東胡人信任,《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於是就借機了解了東胡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燕昭王勵精圖治的消息,被身在東胡的秦開獲悉之後,他就借販馬之機逃離了東胡。秦開迴國後,燕昭王任命他為大將,秦開便開始訓練兵士,並建議燕昭王攻打東胡,將遼東納入統治。


    燕國始於周召公,但在建國之初,就一直飽受狄戎入侵,甚至因為狄戎而與中原隔絕200多年,之後又多次因為狄戎入侵而遷都。春秋時期,齊國、晉國多次打擊狄戎,大幅度削弱了狄戎實力,實質減輕了燕國的異族入侵壓力,但至燕昭公之前,燕國將秦開質於東胡,顯示出燕國還受製於狄戎的局麵。燕昭王想要複興燕國,報齊國帶來的恥辱,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與東胡等異族的戰爭勢在必行。


    由於秦開熟悉東胡情況,又富於作戰經驗,久經沙場,於是燕昭王最終決定由秦開率軍攻打東胡。公元前300年,秦開率領燕軍從西向東發起淩厲的進攻,由媯水河流域(今北京延慶境內)向密雲地區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勢如破竹,收複無數失地,最終燕軍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一直追到一千多裏外的今西遼河上遊。


    為了鞏固疆域,抵禦東胡入侵,秦開動員軍民大修障塞,於是建成西起造陽(今河北張家口)東到襄平(今遼寧遼陽)的長達兩千多公裏的燕國北長城,之後燕國在廣袤的新領土上設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至此,經過700餘年的努力,燕國終於擺脫了異族侵擾之苦,同時燕國在疆域上一舉超過趙、齊、韓三國,僅次於秦、楚兩國,在列國中位居第三。


    幾年之後,秦開又一次領兵出征,東渡遼水遠征朝鮮半島的箕氏朝鮮政權,奪取兩千多裏土地,最終打到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的博陵古城),於是燕國就占據了遼寧全境,以及朝鮮半島部分地區。


    可以說,秦開遠征東胡與箕氏朝鮮,不僅給燕國帶來廣袤的疆域,還打下了一個穩定的後方環境,為樂毅伐齊與燕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被遺忘的民族英雄


    秦開遠征東胡,建長城,設郡縣,將文明延伸到蠻荒之地,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因此秦開是標標準準的民族英雄。其中,遼東郡的設立,將遼東地區納入中華文明體係,可謂是曆史的新開端,自此數千年時間內,中原王朝的最北端都在遼東地區,而這一局麵始於秦開。漢朝漢武帝能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漢四郡”,其實也源於秦開的開端。


    可以說,無論是實際戰績,還是曆史意義,就戰國名將而論,秦開的功績都要超過隻有內戰之功的白起、王翦、樂毅、廉頗等人,大概隻有李牧、蒙恬等寥寥數人或能與之勉強相提並論,但曆史對秦開顯然不公平。


    司馬遷不僅沒有給秦開列傳,而且在《史記·燕召公世家》中沒有一字提及秦開,僅在《匈奴列傳》中寥寥數語一筆帶過。司馬遷為何如此對待秦開,我們無法知道原因,但帶來的後果是秦開幾乎被遺忘了。談及燕國第一名將,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樂毅,而不是這位比樂毅功績更大的秦開。


    如今,秦開雖然還未廣為人知,但今人已經認識到了秦開的曆史功績,在遼寧省沈陽市城南的五裏河公園,鑄造有秦開的青銅塑像(網上搜圖看),重達五十噸,這是後人對秦開豐功偉績的紀念。


    秦開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無比、輝煌無限,給燕國、給中國留下了一筆豐富的遺產,但後世子孫卻無真豪傑,唯一史上留名的是秦舞陽,“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但作為荊軻副手來到秦國王殿時卻“色變振恐”,竟然嚇的臉色大變渾身瑟瑟發抖,絲毫沒有祖父秦開麵對兇殘東胡時的淡定自若。隻能說,虎祖有犬孫吧,而燕國的表現又猶如秦舞陽,在秦國兵鋒之下苟延殘喘,毫無燕昭王時代的縱橫捭闔之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